69秋季老年人便秘宜食療
秋季氣候比較乾燥,許多老年人由於體質虛弱,常患便秘。現介紹幾種食療方:
第一,氣虛便秘。排便無力,便後疲乏,汗出氣短。治宜益氣潤腸。
食療方:芪竹兔肉煲。黃芪30克,玉竹30克,兔肉500克,加適量水及調味品,煲熟後服食。
第二,血虛便秘。便結難解,面色蒼白,唇舌色淡,頭暈心悸。治宜養血潤腸。
食療方:銀耳燉冰糖。銀耳10克,大棗15枚,冰糖適量。將銀耳洗淨泡發,放在碗中,加入冰糖、大棗,隔水燉1小時即可。
第三,陽虛便秘。大便干結,腰酸肢冷,喜溫畏寒,小便清長。治宜溫陽潤腸。
食療方:百合蜂蜜飲。百合50克,蜂蜜、白糖適量。百合加水煮爛,與白糖、蜂蜜調勻服用。
70秋燥治療宜堅持哪些原則
中醫認為,治療秋燥的原則是「燥者潤之」。因為,燥邪容易損傷人體的津液。中藥中的麥冬、玄參、沙參、天花粉、蘆根、生地等,是常用於治療秋燥的藥物。溫燥者可加清涼清熱的桑葉、杏仁、薄荷、連翹、銀花等,涼燥者則可加紫蘇、前胡、桔梗等。
秋燥病情一般都比較輕,治療也不困難,但家庭護理和調養十分重要。如果不注意適當安排生活,病情可纏綿不愈,病人健康和生活質量均會下降。具體說,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調節生活節奏和生活環境,設法改善居所過分乾燥的環境。
第二,堅持正規服藥治療。不少病人服藥後,其症狀很快減輕,便擅自停藥,以致體內津液損傷加重,病程勢必延長。例如,一些支氣管炎病人用藥後,發熱等症狀消失,停藥後卻乾咳不止,綿延一兩個月。因此,病人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直至醫生認為可以停藥為止。
第三,飲食調養。飲食方面,必須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以免再度損傷津液。應以清淡甘潤食物為主,多吃些生梨、鮮藕、荸薺等水果蔬菜。
71秋季小兒腹瀉宜食療
秋季,腹瀉在小兒中很常見。腹瀉次數過多,會引起小兒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危及生命。食療、藥膳不失為簡單易行的好方法,不妨一試。
第一,焦米湯。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加適量的水和糖,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第二,胡蘿蔔湯。胡蘿蔔適量,清洗乾淨,對切開,去掉莖,切成小塊,用紗布把渣過濾掉,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水,加入糖燒開就可以了。胡蘿蔔是鹼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第三,大棗茯苓粥。大棗5枚,栗子100克,茯苓10克,大米50克,白糖20克,共煮粥食用(其中白糖待粥做成後另加)。每日服用兩次,連續服用。
第四,蘋果茶。取蘋果1只,清洗乾淨,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也可加糖煎煮飲用。適用於1歲以內的嬰兒。
第五,荔枝山藥蓮子粥。干荔枝15枚,山藥、蓮子各15克,大米50克。先用水煎前3味,去渣取汁,後下大米煮粥食用,可連續服用。
72秋季不同年齡段婦女宜用的食療方
第一,青春期女性。秋季,青春期女性若不注意食療保健,容易引起功能失調性月經紊亂,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月經週期或經期長短不一、流血量異常等病症。
食療方:柿餅3個,紅棗10枚,山萸肉15克。先煮山萸肉,取汁一大碗,再與柿餅、紅棗同煮熟即成。月經期每日服用1劑,連服3~5日為一療程。具有補益肝腎、養血攝血的功效。適用於腰膝酸冷、崩漏帶下等病症。
第二,懷孕期女性。秋天是各種瓜果蔬菜最為豐富的季節,最適宜膳食療法。此期女性的飲食原則為: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脂肪攝取不宜過多,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胃口特別好的孕婦,主食不宜過多,可食蔬菜類充飢。
食療方:桂圓100克,雞蛋1枚,紅糖適量。桂圓去殼,加溫開水適量,放入適量紅糖,打一個雞蛋放在桂圓上面,在鍋內蒸10~20分鐘,以雞蛋蒸熟為
宜。將蒸好的雞蛋桂圓湯一起喝,每日服用1~2次,連服7~10天。本方含鐵、維生素B2較多,可減輕宮縮及下垂感,有保胎作用。
第三,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婦女的飲食原則為:以補腎為本,特別是補腎陰。同時,更年期婦女容易發生心煩、多汗、潮熱等神經系統不穩定症狀,所以,在飲食中應注意健脾、養心。
食療方:豬蹄黃豆煨蛋。豬蹄兩隻,刮洗乾淨,放入鍋中煮至半熟;黃豆100克,揀去雜質,清洗乾淨,提前用溫水浸泡12小時,加水過豆半寸,旺火燒開,
撇去浮沫。文火煮至七成熟,加至半熟豬蹄內,放入去殼熟雞蛋5個,加水適量,加入作料,旺火燒開轉文火,至蹄豆酥爛。分兩天連湯食用。每1周至10天服用
一方。本方高蛋白、富含鈣質,豬蹄的膠原纖維有益於健康。
73消除秋愁宜食療
秋愁是一種季節性心理疾患,宜通過食療加以消除。現介紹幾種消除秋愁的食療方。
第一,糯米大棗粥。糯米60克,紅棗20克,桂圓10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成粥,即可食用。
第二,蓮子桂圓百合湯。蓮子適量,桂圓肉7~10個,百合3顆,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0分鐘,加入冰糖適量,拌勻,即可食用。
第三,鵪鶉枸杞湯。鵪鶉1只,去毛及內臟,清洗乾淨;枸杞20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濃湯,即可吃肉喝湯。
第四,野鴨郁金湯。野鴨1只,去毛及內臟,清洗乾淨;郁金10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濃湯,即可吃肉喝湯。
74秋季洗澡宜治哪些疾病
第一,宜治療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飯前30分鐘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熱水在胸口周圍噴淋,每沖5秒休息1分鐘,重複5次;池浴時,
在40℃以下的熱水中泡澡20~30分鐘,同時進行腹式呼吸,然後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慾。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在
42℃左右的熱水中浸泡30~40分鐘,可控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制病情。
第二,宜治療高血壓。病人在39℃~40℃的溫水中洗20~30分鐘,血壓可比洗澡前降低5~20毫米汞柱。
第三,宜治療手腳經常冰冷。先用熱水沖浴,待充分暖身後,再用冷水沖10秒,重複5遍。
第四,宜治療急性腰痛,特別是因提重或受撞擊而閃了腰的人。疼痛時不宜馬上洗澡,否則會加劇疼痛。應在疼痛緩解後,在42℃的熱水中浸泡10~20分鐘,有助於消炎、止痛。
第五,宜治療足部浮腫。先用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衝浴,之後再用18℃左右的冷水沖同一地方約10秒鐘,可邊踏步邊沖,重複5次。
第六,宜治療腳部疲勞、沉重。以43℃的熱水沖浴後腳踝和腳掌心部位各3分鐘。
第七,宜治療便秘。患者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用水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神經性便秘時,沿著腹部用43℃的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溫水沖10秒鐘,重複5次,可讓大腸的運作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