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見病的防治
40秋季防感冒十宜
第一,宜洗。早晨用冷水洗臉,晚上用熱水洗腳。
第二,宜漱。每天早晚用淡鹽水漱口一次,可殺死口腔中的病菌。
第三,宜走。早晨到室外散步、爬山、打太極拳或做操。
第四,宜搓。早晨起床後,兩手伸開,以掌相搓30次,並向迎香穴按摩10次。
第五,宜開。早晨起床後,開窗通風。
第六,宜飲。在晚上用紅糖或白糖30克、鮮薑末3克,開水沖泡飲,睡前飲綠茶亦可。失眠者忌服。
第七,宜呼。早晨起床後,集中精力,身體端正,兩手與肩同寬,兩臂伸直做深呼吸10次,切忌憋氣。
第八,宜按。早晨起床後,兩手食指按摩風池穴,至酸麻脹為宜。
第九,宜熏。每日早晚用食醋在房內各熏蒸一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家人或社會的流感發生時可用此法)。
第十,宜穿。早晨起床後,衣服不要穿得過多,出汗時,不要馬上脫衣摘帽,避免傷風受涼。
41秋季宜防咳嗽再起
中醫認為,肺為嬌髒,易為燥邪所傷。在秋季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燥邪犯肺,最易傷其陰津。肺失津潤,秋風一起,有不少人開始感冒咳嗽,或乾咳少痰,痰黏難咳出,或痰中帶血,胸悶氣喘。甚者還可使原有的肺與支氣管疾病加重、復發或經久不愈。所以,秋季宜防咳嗽再起。
秋季咳嗽證,屬寒涼者,可伴畏寒、怕冷等症狀,可以用藥物結合拔罐、紅外線等進行治療;肺熱型咳嗽,則往往伴有口乾舌燥、大便干、食慾不振等,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可從瀉大腸火入手治療,麻仁潤腸丸等是可選擇的方劑。
42秋季防秋燥宜舌抵上顎
秋季氣候乾燥,很多人覺得口中發乾無味,甚至出現舌乾燥、裂紋、芒刺現象。這些都是津液虛耗或熱盛傷陰之症。
在治療上述症狀時,有一種十分簡便的方法,即舌抵上顎。舌抵上顎能起到溝通任督二脈的作用,使督脈上升之氣化為津液,下降到口裡,可以慢慢嚥下。經常舌抵上顎,就可改善口乾舌燥的狀況。因此,秋季防秋燥宜舌抵上顎。
43秋季宜濕潤口腔防咽炎
不少人在秋季會感到咽部乾燥發癢,好像有什麼東西堵塞著,不時嗆咳出少量的痰液。其實,這就是因秋季氣候乾燥而引發的慢性咽喉炎,中醫形象地稱之為「梅核氣」。
秋季宜濕潤口腔防咽炎。防治慢性咽炎應做到:一是要多飲水,保持呼吸道的濕潤;二是戒除煙酒,避免不良的刺激,並經常用鹽水、蘇打水、硼酸水漱口,注意口腔清潔;三是口含薄荷片或碘喉片,每次1~2片,每天數次。
44夏秋之交宜防濕氣
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很容易傷人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熱蒸水濕上騰,不斷地侵襲身體,而導致生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化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
因此,在夏秋之交,應特別注意不要在樹下、河邊及其他陰暗潮濕的地方長時間坐臥休息和露宿。居室和工作場所應注意通風,涉水及淋雨後應及時將身體擦乾並
更衣。在陰天水涼時,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長時間浸泡,以防外濕入侵肌表傷人。為防內濕,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此
外,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適量煮粥食用,可護脾胃,祛濕氣。
45秋季宜防中風
中風,即腦血管意外的病害,多見於中老年人。由於發病突然,難以預測,致使死亡率和病殘率都較高。大量的醫學統計資料表明,70%以上的中老年人中風發生在秋季。因此,醫學專家把中風稱為「秋季神經科流行病」。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中風雖發病快,但在發病之前也有一個過程,出現一些早期的信號。
如果瞭解這些信號,在秋季生活中積極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會大大減少危害,甚至將中風有效地控制住。據調查發現,患者中約70%都出現某些先兆:突然眩
暈或頭痛突然加劇;暫時性看不清、舌根發硬或說話不清,一側肢體突然麻木、乏力、活動困難;精神疲乏,頻打哈欠或噁心嘔吐;性格無法控制,智力減退,無原
因的疲憊嗜睡等。若發現上述先兆症狀,應及時診治。
那麼,如何預防秋季中老年人患中風呢?
第一,重視預防誘發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這些症狀是引發中風的根源。在中風患者中,90%以上均患有高血壓,尤其是平時沒有明顯症狀而家族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危險性,應加以預防。
第二,重視高血壓的防治,可使中風發病率降低50%以上。在科學合理地使用降壓藥、降糖藥、降脂藥以及軟化血管藥的同時,還要注意安排好生活,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重視防寒保暖,避免情緒波動,防止過度疲勞和劇烈運動。
第三,秋季日常膳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戒除煙酒等。
46秋季宜防肺部感染
進入秋季,老年人很容易因感冒發生肺部感染。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老年人發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老年人全身抵抗力降低,細菌、病毒等一旦進入下
呼吸道(喉以下),很容易快速增長繁殖。二是老年人的支氣管表面黏液纖毛活動降低,清除外來異物或細菌、病毒的能力下降,細菌得以在下呼吸道繁殖。此外,
隨著年歲增大,咳嗽反射也減低了。三是老年人支氣管黏膜和腺體逐漸萎縮,抗體分泌減少,有利於病原體進入和繁殖。
據醫生們的介紹,秋季老年人發生肺部感染,有下列五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症狀不典型,發熱者不多,有時僅有痰性狀改變,由原來的白色泡沫變為膿性或黏液膿性。
第二,有的僅表現為氣促加重,輕微咳嗽或無咳嗽。
第三,周圍血白細胞計數不一定很高,但中性分類通常大於85%。
第四,患了感冒以後,胸部聽診可聞及囉音。
第五,胸片僅有雙下肺紋理紊亂或小點片狀影。
秋季預防肺部感染應採取綜合措施,如預防感冒、加強體育鍛煉、增強營養等。老年人若發現有上述任何一項表現,應及時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