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秋季保護眼睛宜多吃柑橘類水果
柑橘是秋季上市量最大,也是人們最喜愛的水果之一。它不僅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更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秋季進補眼睛宜多吃柑橘類水果。葉黃素屬於「類胡蘿蔔素」,它在秋季的時令柑橘類水果和新鮮綠色蔬菜中含量較高。據眼科專家研究,葉
黃素對視網膜中的「黃斑」有重要保護作用,如果缺乏葉黃素,則容易引起黃斑退化與視力模糊。有鑒於此,營養學家建議,秋季宜每天多吃柑橘類水果,防止視力
退化。
35晚秋進補宜食芡實
在「多事之秋」的晚秋,氣候開始轉寒。對於冬令需要進補的人來說,晚秋是個調整脾胃,打「底補」的最佳時節。作為晚秋的「底補」,芡實當是最佳的食選。
芡實又稱「雞頭米」,是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子仁,深秋采子,去掉外殼,內有白米,狀如魚目。芡實在我國的山東、江蘇、湖南、湖北等不少地方都有種植。
芡實作為秋涼進補的佳品,常被中醫所推崇。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多種可提供熱能的澱粉,營養成分比較全面。
秋涼進食芡實,其重要意義還在於,它可調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
中醫認為,芡實味甘、澀,能補脾固腎,且能利濕,用來治療大便溏瀉、小便不禁、遺精帶下等很有效果。
芡實作為一種價廉物美的進補食品,很多人都將它用作秋季日常食療的原料。如用於治療大便溏瀉,可取芡實250克,蓮子肉250克,山藥250克,分別炒
黃研細為末,加藕粉250克,共伴勻,每次取30克,加入適量白糖,調勻,煮成羹服用。每日服用3次,連續服用10天。用於治多尿或小便失禁時,可取芡實
30克炒黃,紅棗15克,加水煎,兌入黃酒15克,睡前服。
作為食補,芡實可與紅棗或花生仁,加入紅糖燉湯服食,亦可用其燉牛肉等,味道鮮美,一家老小都可享用。
芡實雖為秋季食補的最佳食品,但是感冒初起或便秘腹脹者卻不宜食用。
36秋季進補宜調理脾胃
秋季進補的原則是:先調理脾胃,調理到能「干重活」的狀態後,再行進補。下面就介紹一套簡單的補前調理術,供讀者參考。
第一,清熱化濕——蘿蔔茶。秋季白蘿蔔配茶飲用,能清肺熱、化痰濕。其方法為:白蘿蔔100克,茶葉5克,將白蘿蔔清洗乾淨,切成薄片,煮爛,略加食鹽
調味(放味精),再將茶葉沖泡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天兩次,不拘時限。此茶具有祛除夏季餘熱、理氣開胃的功效。
第二,補
脾潤燥——芝麻栗子粥。其方法為:芝麻50克,栗子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栗子、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芝麻性滋潤、味甘
淡,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秋燥帶來的肺及胃津液不足。栗子味道甘美,而且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第三,滋養脾腎——芡實羹。芡實含碳水化合物極為豐富,而含脂肪少,因而極易被人體吸收。其做法為:芡實60克,紅棗10克,花生30克,加入適量紅糖,製成芡實羹食用。此羹易消化、營養高,具有調補脾胃、益氣養血等功效。
37秋季孕婦貧血宜食補
缺鐵性貧血是危害孕婦健康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對孕婦妊娠、分娩、胎兒和新生兒今後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和危害,所以必須予以重視。
孕婦嚴重貧血,不僅會造成心肌缺氧、分娩時乏力、抵抗力降低、易感染其他疾病,而且對胎兒的發育影響很大,可致胎兒發育遲緩、死產、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
秋季預防孕婦缺鐵性貧血,應注意從以下四方面的飲食中補充鐵。
第一,黑木耳、紅棗、紅豆。黑木耳、紅棗、紅豆含有較豐富的鐵質,孕婦常食用,不僅可防治缺鐵性貧血,還具有滋補強力的功效。
第二,動物內臟。動物內臟中的鐵含量往往高於動物的肉,如豬肝、牛肝、羊肝、雞肝等,不僅含鐵量高,而且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
第三,動物血液。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易被消化吸收。動物血和豆腐做湯,經常食用,具有良好的防治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第四,水果。孕婦每天要有一定量的瓜果攝入量,雖然瓜果本身含鐵量並不高,但是瓜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
38秋季白色藥膳宜清補
第一,銀杏蒸鴨。製法:銀杏(白果)200克,白鴨1000克。銀杏煮熟,去皮,在豬油鍋內炸一下。用鹽、胡椒粉、酒將鴨內外抹勻,放入盆中,加入生
薑、蔥花、胡椒,上籠蒸1小時,取出。用刀從鴨背切下,去淨全身骨頭,鋪入碗內,齊碗口修圓,修下的鴨肉切成和銀杏大小的丁,同銀杏和勻,放入鴨脯上,將
原汁淋入,加入清湯。上籠蒸30分鐘,至鴨肉熟爛即成。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斂肺定喘的作用。適用於陰虛火旺,骨蒸勞熱,咳嗽哮喘等病症。
第二,柚子燉雞。製法:柚子1個,公雞1只。柚子去皮留果肉;公雞宰殺,剖腹去內臟。將柚子放入雞腹,置瓦鍋內,加入各種調料。將盛雞肉的瓦鍋置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即成。具有健脾、下氣、化痰、止咳的作用。適用於慢性氣管炎,老年人氣喘咳嗽等病症。
第三,參雪馬蹄糕。製法:人參30克,雪梨1個,龍眼肉30克,馬蹄(荸薺)5個,甘蔗汁100毫升,牛奶200毫升,薑汁少許,蜜糖適量。將人參清洗
乾淨,隔水燉參汁;雪梨洗淨取肉;龍眼肉、馬蹄(去皮)洗淨。把參汁、雪梨肉、龍眼肉、馬蹄放攪拌機內,攪拌成泥狀,隔渣取汁。把全部汁液倒進瓦盅內拌
勻,隔水燉,濃縮成糊狀,加蜜糖少許,調勻即可,隨量食用。具有滋陰潤燥、補氣養胃的作用。主治晚期食道癌、胃癌,體虛食少。還適用於其他癌腫手術後,放
療、化療期間及治療後,胃陰不足,胃中食少者。
39秋冬之交宜對症藥補
一般人由於腎氣衰弱和氣候轉冷的影響,體內陰陽不會絕對平衡。所以,在秋冬之交,往往會產生一些病症。不同的疾病、證候,必須採用不同補藥進行調補,才有可能奏效。例如:
慢性支氣管炎,多在秋冬之交復發,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所用的補藥應以強身健體的「六君子湯」為主。其方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
風濕性關節炎等風濕病,對寒冷很敏感,外界氣溫下降至15℃時就會復發,此時服用增強血流的補藥「桃紅四物湯」比西醫藥物更有效。其方為:桃仁、紅花、熟地、當歸、白芍(赤芍)、川芎。
潰瘍病,多發生於秋冬之交,其補劑應以「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為主。其方為:人參、白朮、乾薑、甘草、附子。
糖尿病,秋冬之交也是高發期,其補劑應以「六味地黃湯」為主。其方為:生熟地、山藥、丹皮、澤瀉、茯苓、山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