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防「秋老虎」傷人宜選哪些食物
入秋後,雨水逐漸減少,空氣濕度降至人們生活所需限度(相對
濕度70%)以下。因而,天氣乾燥,草木漸枯。秋燥傷津,傷津而見燥症。燥是秋季的主氣,屬陽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溫燥(初秋)和涼燥(深秋)。初秋,仍有
夏的高溫。加上天晴少雨,氣候乾燥,此時感染的燥邪為溫燥,主要傷陰,即損害人體的津液,症狀是皮膚乾燥、眼乾裂、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干
結、口鼻咽干、胸痛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絲,甚至發熱至高熱。秋燥所致咳嗽時間較長,難以治癒,使人生畏。所以,人們把秋季的溫燥稱為「秋老虎」。
那麼,預防「秋老虎」傷人,在飲食方面宜選擇哪些食物呢?
第一,宜多飲水。每天至少飲水1000毫升以上;常喝稀飯、淡茶、菜湯、豆漿、果汁等。
第二,宜多吃水果。每天吃1~2個梨(雪梨或沙梨)、西瓜、蕉類、山竹等涼性水果。
第三,宜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如蘿蔔、茅根、馬蹄、西紅柿、豆腐、菱角、蓮藕、蜂蜜及新鮮時令水果和蔬菜、瘦精肉、木耳、老鴨肉、鱉肉、青魚、鯧魚、黃花魚、鮑魚、鰻魚、銀耳、百合、紫菜、蓮子、芡實、核桃、烏梅、芝麻等。
此外,在秋季生活中,要做到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10秋季健康飲食宜選吃玉米
「粗細糧搭配」,是營養學家所提倡的合理主食結構。在粗糧中,玉米佔有重要地位。從營養角度看,它所含蛋白質並不多,而合理食用卻有益健康。因此,秋季健康飲食宜選吃玉米。
那麼,為什麼常吃少量玉米有益於長壽呢?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玉米含糖類占70%以上,其主要作用是給人體提供熱能。
第二,玉米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約5%),能促進腸蠕動,縮短食物殘渣在腸中滯留的時間,減少人體對毒素的吸收,有通便和抑制腸癌的作用。
第三,玉米中的鎂、鈣和胡蘿蔔素的含量比一般穀物多,它能舒張血管,防治高血壓和清除自由基,對延緩衰老十分有益。
怎樣食用玉米為好呢?
根據專家們的介紹,可以選用如下吃法:1金秋時節,嫩玉米上市時,每天啃一個「煮棒子」最為理想。2在秋季日常飲食中,可用大米(或小米)、玉米面摻加
小豆熬粥,每日喝一兩碗,或只用玉米面熬粥即可。煮粥時,一般不宜加鹼,但熬玉米面粥時,加一小匙純鹼或小蘇打,可將結合型維生素B5分離出來,利於人體
吸收。3在秋冬之交,玉米面加大豆粉,按3︰1的比例混合食用。其蛋白質生物價可由60提高到76,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粗糧細吃,提高營養價值的
方法。
11秋季抗癌食品宜首選甘薯
甘薯,通稱紅薯或白薯,在我國不同地區還有蕃薯、山芋、地瓜、紅苕等名稱。主要在秋季成熟。
根據我國專家的研究,長壽老人在飲食方面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秋季習慣每日食用甘薯,甚至將其作為主食。
無獨有偶。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公佈的20種抗癌蔬菜「排行榜」為:甘薯、蘆筍、花椰菜、捲心菜、西蘭花、芹菜、倭瓜、甜椒、胡蘿蔔、金花菜、莧菜、薺
菜、苤藍、芥菜、西紅柿、大蔥、大蒜、青瓜、大白菜等,其中甘薯名列榜首。日本醫生通過對26萬人的飲食調查發現,熟甘薯的抑癌率(987%)略高於生甘
薯(944%)。
美國費城醫院也從紅薯中提取出一種活性物質——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結腸癌和乳腺癌的發生。
據研究,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微量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
遺憾的是,人們大都以為,秋季經常食用甘薯會使人發胖,因而不敢食用。其實,恰恰相反,甘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它的熱量只有大米的1/3,而且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特殊功能。
12秋季保健宜喝哪些粥
第一,宜喝黑芝麻粥。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水煮成粥。黑芝麻粥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壯筋骨的作用。適用於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痺、癱瘓、大便燥結、病後虛羸、鬚髮早白、婦女產後乳少等病症。
第二,宜喝鮮藕粥。粳米250克,鮮藕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鮮藕具有清熱生津、開胃進食、涼血止血的作用。鮮藕粥適用於肺胃有熱、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損傷、淤血滯留等病症。
第三,宜喝玉米面粥。玉米面50克,精鹽少許,加水適量,煮成糊粥。玉米面粥具有調中開胃、利尿止淋的作用。適用於食慾不振或因三焦氣化不利而引起小便短少,甚至尿道澀通、石淋等病症。
第四,宜喝白木耳粥。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病症。
第五,宜喝蘋果粥。蘋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健胃等作用。適用於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大便干結、高血壓等病症。
第六,宜喝菊花粥。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再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於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症,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第七,宜喝枸杞粥。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於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腰酸腿軟等病症。
13秋冬之交宜食用紅豆湯
秋冬之交,天氣漸涼,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使熱能消耗得更快。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妨吃些有營養的甜品補充能量,而紅豆正是相當好的選擇之一。
據研究測定,紅豆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B族維生素、鐵、磷、鉀等營養成分;它的纖維質含量也相當豐富,能有效刺激腸胃蠕動,除了可利尿之外,還有預防便秘,使排便順暢的效果。
一般來說,秋冬之交,居家最簡單的營養食療法,當屬紅豆湯了。在烹調過程中,可以添加有活血作用的紅糖或有促進血液循環功能的生薑。
14仲秋時節宜食鴨子
「秋風起,鴨子肥」。每年入秋後,正是人們品嚐鴨子鮮美味道的大好時令。按舊的傳統習慣,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食鴨子的人數最多,可謂全國的「食鴨日」。
我國南北方均飼養鴨子。鴨子以雄者為良,老者為佳。
鴨肉鮮嫩肥美,營養豐富。在每100克的鴨肉中,含有水分639克,蛋白質155克,脂肪197克,糖類02克,灰分07克,維生素A52微克,維生素B1008毫克,維生素B2022毫克,尼克酸42毫克,鈣6毫克,磷122毫克,鐵22毫克,鋅133毫克。
鴨肉是人們秋季愛吃的肉類食品,能製成多種風味各異的佳餚。家庭烹鴨,可燒可烤,可鹵可醬,也可蒸燉,並可用於扒、煮、煨、燜、熏、炸等烹調方法。還可
將鴨加工成小件,採用爆、炒等烹飪方法。以鴨入饌適應多種調味方法,鹹鮮、甜香、麻辣、酸辣、紅油、五香、香糟、陳皮、芥末、魚香、煙香、鹹甜、怪味等均
可。鴨子除了可以用作主料外,也可以用作配料,製成冷菜、炒菜、湯羹、火鍋、麵點、小吃、粥飯等,還可以充當餡料。
中醫認為,鴨
肉味甘、鹹,性微寒,具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癆熱骨蒸、血暈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日
用本草》中記載:鴨肉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解水,養胃生津」。醫典《雷公炮製藥性解》強調:「黑嘴白鴨,為大補虛勞之聖物。」我國還有一些醫
書上說,老鴨同豬蹄煮食,能補氣肥體;鴨肉同糯米煮粥吃,有養胃補血生津的功效。
在我國民間比較常見的有如下幾種食法:1鴨子1
只,當歸30克,加水適量,燉食。具有益氣補血、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治療老年性貧血、大便秘結等病症有較好的效果。2鴨子1只,黃精60克,加水適量,
清燉,吃肉、喝湯,分3天6次吃完,每週1只。用於治療老年性肺結核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3鴨肉適量,同海帶燉食。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對老
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患腫瘤的體質虛弱的病人,可採用冬蟲夏草3~5枚,老雄鴨1只,去肝雜,將鴨頭劈開,納藥於中。以線紮好,蒸爛食用。其藥氣能從頭直貫鴨身。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稱:「凡病後虛損人,每服1鴨,可加人參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