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夏季小兒暑熱宜食療
第一,宜用三鮮飲。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適量,熬煮濃湯,取湯拌蜂蜜,代茶飲。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暑的功效。
第二,宜用綠豆棗湯。綠豆250克,紅棗15克,加水適量,熬煎濃湯,煎好後加入糖少許,溫服。綠豆甘涼,具有清膽養胃、解暑止渴的功效。紅棗健脾益氣,兩者合用,適用於發熱而微汗者。
第三,宜用六味鮮汁飲。將西瓜汁、西紅柿汁、梨汁、鮮藕汁、甘蔗汁、荸薺汁六汁混合當茶飲。適用於口渴、心煩、食慾不振及小便赤黃等症。
第四,宜用荷葉冬瓜湯。嫩荷葉1張(切碎),鮮冬瓜500克(切片),加水1000毫升,熬煮濃湯,湯成後去荷葉,加入食鹽少許服用。適於治療夏季低熱、口渴心煩等病症,療效較佳。
第五,宜用八寶清暑粥。桂圓肉10克,蓮子肉10克,花生10克,麥冬10克,芡實10克,綠豆10克,蜜棗10個(去核),糯米50克,加水適量,熬煮成粥,待涼後食用。具有醒脾健胃,清熱祛暑的功效。
87夏季降血壓宜茶療
夏季天氣炎熱,高血壓患者除了堅持藥物治療外,也需要服用既能解暑又能降壓,且清涼可口的飲料。現介紹幾種夏季茶療降血壓的方法:
第一,荷葉茶。荷葉的浸劑和煎劑,可擴張血管、清熱解暑、降血壓,還是減肥良藥。取適量的鮮荷葉,清洗乾淨,切成碎末,加開水沖泡,放涼後飲用。
第二,蓮心茶。蓮心,即蓮子中間青綠的胚芽,其味極苦。取蓮心12克,開水沖泡飲用,除能降血壓外,還能清熱、安神、強心。
第三,玉米須茶。玉米須有很好的降壓、利尿、止血、止瀉和健胃等功能。每次取玉米須25克,開水沖泡飲用。一日數次。適於治療因腎炎引起的浮腫和高血壓,療效明顯而穩定。
第四,枸杞茶。枸杞除了可降低血壓、膽固醇和防止動脈硬化外,還具有補肝益腎、潤燥明目等作用。一般每日用量9克,開水沖泡飲用。
第五,決明子茶。決明子具有除風散熱、清肝明目、利水通便的功效,適用於患高血壓、便秘的人。每日服用15~30克,炒黃、水煮,待涼後飲用。
第六,茉莉花茶。茉莉花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每日服用10~20克,水煮或開水泡服均可。
第七,山楂茶。山楂具有消食健胃、生津止渴、活血散淤等功效,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每日服用15~30克,加水適量,熬煎濃湯,待涼後飲用。
88夏季糖尿病患者宜茶療
夏季烈日炎炎,適當地喝些飲料,對於防暑大有好處。但是,市場上銷售的各種飲料均含有糖,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會加重病情的發展,不利於身體健康。
其實,糖尿病患者不妨自己動手配製幾款既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又可解渴消暑的茶水,以度過炎熱難耐的盛夏。
第一,麥冬茶。取麥冬、黨參、北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克,知母、烏梅、甘草各6克,研成粗末,加入綠茶末50克,煎茶水1000毫升,待涼後飲用。
第二,羅漢果茶。取羅漢果2個,開水沖泡後飲用。
第三,桑白枸杞子茶。取桑白皮12克、枸杞子15克,加水適量,熬煎濃湯,涼後飲用。
第四,山楂明子茶。取山楂15克、荷葉15克、決明子10克,共研成細末,加水適量,熬煎濃湯,涼後飲用。
第五,西紅柿西瓜皮茶。取西紅柿20克、西瓜皮15克、冬瓜皮15克、天花粉15克,加水適量,熬煎濃湯,涼後飲用。
第六,玉米須茶。取玉米須60克、綠茶末30克,煎茶水1000毫升,涼後頻飲。
89夏末秋初養肺宜食療
經過了一個漫長的夏季,大多數人的內蘊消耗很大,到了初秋,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而氣候即將轉涼,飲食應以溫熱為主,少食寒涼之物。溫食護肺胃之氣,
而涼食則傷肺胃之氣,使肺失清肅,脾運失健。因此,夏末秋初,養生要注意養肺,而養肺的關鍵在食療。養肺的果蔬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梨。梨能清熱潤肺生津,潤燥化痰,可治療傷津熱病、心煩口渴、肺熱咳嗽、精神不寧等病症。
第二,柿子。柿子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對肺熱咳嗽、煩熱口乾等療效顯著。柿餅的功能與柿子相同。
第三,橄欖。橄欖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可治療肺熱、咽喉腫痛、咳嗽吐血等病症。
第四,銀耳。銀耳能潤肺化痰,養陰生津,做菜或燉食,可治陰虛肺燥、乾咳無痰或痰黏稠、咽干口渴等病症。
90暑天感冒宜用刮痧療法
夏天酷熱,人們在露宿太過、久臥空調房間、接觸涼水太多,飲用生冷瓜果、甜膩之品無度,出汗後即刻沖涼等情況下,容易引起發熱感冒。通常表現為:發熱、頭昏、頭痛或伴肢體沉重感,無汗,惡寒,肢體酸痛或伴有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息短氣促、乏力等。
這是因為,暑日受寒,既受暑邪,又受寒邪、濕邪的影響。由於濕邪纏綿,病程較長,易被誤診誤治,患者常常苦不堪言。中醫認為,對於暑天感冒,採用刮痧、
推拿、按摩等方法,可以通經絡、理氣血、調陰陽,可取得較好的療效。如果輔以內服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中成藥,就能迅速治癒。
刮
痧法具體做法如下:取冷水半碗作為潤滑劑。操作時,右手食指和中指彎曲,沾水,先在病人鼻樑上部、頸部、胸部、脊柱兩側處自上而下刮,先輕後重,直至皮膚
出現紫紅色出血斑點為度。然後,用左手拉患者手掌,右手掌從患者的肘關節往下擦至腕關節處數次,再抖動若干次,抓住手指關節朝外拉,聽見關節響聲即可。隨
後,左手抓住患者下肢,右手從膝關節擦到腳掌處若干次,雙手抓住腳掌抖動數次,並抓住腳趾朝外拉,聽到關節響聲即可。最後根據患者病情,讓其服下藿香正氣
水10~20毫升,患者立即會感到舒服輕鬆。
91夏季感冒宜選用中成藥
藿香正氣軟膠囊,由蒼朮、陳皮、
白芷、生半夏、厚樸等中藥組成,具有和中的作用。中醫臨床常用於風寒、暑濕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西醫診斷為胃腸型感
冒、感冒、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腸炎、中暑等屬外感風寒者以及內傷生冷者,也可選用本品。
廣藿香,既能辛散而解在表之邪氣,又能芳
香而化在裡之濕濁,且可辟穢和中,升清降濁,傳統中醫用作芳香辟穢化濕之良藥。配伍紫蘇、白芷辛香發散,發表除濕,以助藿香外散表邪、內化濕濁之功。蒼朮
燥濕健脾,芳香辟穢,自古有蒼朮燒煙除穢,進行空氣消毒的用法。茯苓健脾利濕。陳皮、半夏理氣和胃、燥濕順。厚樸、大腹皮理氣寬中、化濕去濁。甘草和胃、
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具有表裡雙解、化濕辟穢、升清降濁、理氣和中之功。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方中主要藥物廣藿香具有抗菌、發汗的作
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紫蘇具有解熱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並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緩解支氣管痙攣。白芷有抑菌、解熱、抗炎、鎮
痛等作用。把這些成分製成膠囊後,具有含量高、見效快、易於服用、攜帶方便等特點,實為居家防暑必備的現代中藥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