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夏季老年人食補四宜
第一,宜清涼解暑。宜食用清涼食物和各種瓜果,如綠豆、玉米、毛豆、西瓜、冬瓜、黃瓜等,一方面可解暑氣,另一方面又可補充因出汗多而損耗的大量體液和礦物質。
第二,宜以苦為補。苦味雖不那麼受歡迎,但其瀉火、通下的作用不可低估。苦瓜、啤酒(少量飲用)等可平息心火,減少出汗,保存津液(但不可太過,以防苦寒敗胃)。
第三,宜芳香祛濕。由於陰雨連綿,氣候潮濕,氣壓低等因素,可影響血液通暢,使人週身乏力,甚至關節酸痛。宜選用藿香、佩蘭、生薏仁米、陳皮、炒防風等煮湯、熬粥服用,可驅濕除邪。
第四,宜健脾化濕。適用於脾虛、苦夏者,用焦白朮、炒薏仁米、制蒼朮、扁豆衣等煎湯,日服用2次;或研磨成末,泡湯代茶飲,對脾虛生濕、見食生厭、口中發黏者有一定補益作用。
35夏季養生老年人宜補水
炎熱的夏季,由於老年人大腦神經的口渴中樞反應較遲鈍,難以發出「口渴要喝水」的命令,如果得不到及時飲水來補充,往往會造成脫水的狀態,遂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循環不暢。因而,很容易誘發中風。所以,夏季老年人宜補水。
36夏季高溫作業人員宜食補
夏季,高溫作業人員每天至少應補充水分5000毫升,補充食鹽15~25克以上(食物中含的鹽包括在內)。具體的補充方法是:經常喝鹽開水,還可以喝鹽茶水、鹹綠豆湯和含鹽汽水等。
而在高溫作業人員的每日膳食中,應有一定比例營養價值較高的動物蛋白或豆類蛋白。還應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
37夏季養生宜補鉀
現代醫學認為,夏季養生宜補鉀,因為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成年人體內含鉀150克,分別貯存在細胞內外,起著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的作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在炎熱的夏季,氣溫高,人體大量出汗,致使體內丟失一部分水分和鹽分,隨汗液排出的還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鉀。如果體內缺鉀,往往會使人感到倦怠無力,精力、體力下降等症狀,同時會出現耐熱平衡失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和全身肌肉無力等。
補鉀後往往會使人精神振奮。補鉀能避免高血壓對動脈壁造成的機械損傷,並能降低高血壓患者中風的發病率。最好的補鉀方法是,在日常膳食中多吃些含鉀豐富
的食物,如大豆、紅豆、鮮豌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紫菜等。另外,牛奶、鵝肉、鯉魚、鱔魚等食物也含有一定含量的鉀,應經常食用。
38夏季養生宜補鎂
夏季養生宜適當地補鎂。對於一般人來說,最好的進補方法是多吃富含鎂的食物。如蔬菜中的綠葉菜、茄子、蘿蔔、土豆等;水果中的葡萄、香蕉、檸檬、橘子
等;糧食中的糙米、大麥、蕎麥、新鮮玉米、小麥胚等;豆類中的豌豆、紅蠶豆;水產中的海參、墨魚、鮭魚、沙丁魚、貝類等。因此,多吃粗糧、蔬菜、水果,一
般就可以有效地提高鎂的攝入量。如果每天攝入的鎂大大超過生理需求量,造成鎂過剩,則會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若需要藥物補鎂,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進行。
39夏季宜補充適量的鹽
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活躍,最明顯的是出汗多。出汗時如不注意補充水分,可致機體產生高滲性脫水,臨床表現為口渴、全身乏力等。然而,大汗後僅僅補
充水分,而不注意補充適量的鹽分,則使高滲性脫水轉化為低滲性脫水,細胞外的水分向細胞內轉移,從而造成細胞內水腫,使人感到不適,噁心、嘔吐,嚴重者可
抽搐甚至昏迷。所以,大汗淋漓時,應飲用千分之二左右的淡鹽水,且喝水以少量多次為宜。
40夏季女士養生宜補鐵
在炎熱的夏天,有些婦女常常會抱怨自己怕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醫學研究人員的結論,其主要原因是缺鐵。這個結論的科學依據為:美國的醫學研究人員曾對數百名穿著泳裝在冷氣室與游泳池中感到冷得發抖的女子進行體檢,發現她們大都有缺鐵的現象。
專家們認為,男子同樣也有這種情況,不過他們食量較大,可以隨時補充鐵,而女子還要在經期中失去不少的鐵。凡經常感到冷的婦女,可請醫生檢驗一下血液中的含鐵量,這要比測定血紅蛋白更為正確。
對此,專家們建議:凡有缺鐵現象的婦女,夏季宜補鐵,應多吃些含鐵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魚、雞、豆製品及其他根類與綠葉植物;與此同時,在醫生指導下,經常服用補鐵製劑。
41盛夏幼兒保健宜補鈣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鈣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約占體重的15%~20%;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還參與凝血過程;鈣能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和傳遞信息,並保持人體滲透壓的相對恆定。人體特別是嬰幼兒缺鈣會發生佝僂病、手足抽搐症等疾病,嚴重影響孩子健康。
盛夏正是孩子補鈣最好的季節。因為,夏天氣溫高,陽光充足,紫外線強,幼兒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後,很快將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使體內維生素D倍增,有利於鈣的吸收。
家長們宜多讓小兒到戶外活動,時間長了,其運動量也隨之增大,體內血液循環加速,骨髓、牙髓的供血充足,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
骨和牙齒的代謝,與各種微量元素(鎂、鋅、磷、銅等)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關係很大。而夏季各種新鮮蔬菜、瓜果很多,攝入量也大,這些又是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的良好條件。
幼兒補鈣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盡量採取食補,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骨、蝦皮、骨頭湯、鮮魚、活蝦、海帶、牛奶和豆製品。幼兒食譜要廣,不要偏食,如多吃
富含維生素C(蔬菜、瓜果)和維生素D(鮮魚)的食品。二是重度缺鈣者可酌情補充鈣劑。目前,鈣劑品種繁多,但臨床上多選用「蓋天力」或「鈣寶」。因為它
們是離子型鈣,能在腸道中瀰漫吸收,無需依賴維生素D。另外,這兩種鈣劑含糖量較低,口味良好,適合幼兒服用。
42炎夏虛症宜清補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睡眠少,體力消耗大,消化功能差。因此,許多人一到夏季,體質都有所下降,常常是「無病三分虛」。一些平素陰虛體弱
者,更易產生精神疲憊、食慾不振、口苦苔膩、脘腹脹悶、體重減輕等現象。中醫強調,炎熱的夏季,對體虛者來說,應更加重視飲食調理,進行清補。
中醫認為,「脾主長夏」、「暑必加濕」,脾虛者夏季養生,宜堅持益氣滋陰、健脾養胃、清暑化濕的清補原則,採取飲食調養的科學方法,選用香甜可口、易於消化、補而不膩的食品。
入夏以後,我國各地應市的蔬菜、水果甚多。如茄子、冬瓜、絲瓜、番茄、黃瓜、西瓜、葡萄等,可以輪換配套食用。
夏季,對於老年人的食補,宜選用蓮子湯、荷葉粥、綠豆粥、豆漿粥、玉米糊等,這些食品具有消渴生津、清熱解暑的作用。對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的老年人,
還可用海蜇、荸薺等量,洗淨後,加冰糖適量,煮成「雪羹飲」,每日分3次服用。如果伴有消化不良、慢性腹瀉,可以用鮮白扁豆100克,大米50克,加水適
量,煮粥食用,同樣會收到食療之效。
夏季清補,陰虛患者在安排膳食方面,可選擇瘦豬肉、鴨肉、兔肉、鹹鴨蛋、清蒸鮮魚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