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生活保健
75春季忌春風送病
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此時,如果衣著單薄,或過早過多減衣,容易感受風寒而傷風。因此,春季忌春風送病。
春季的風寒雖不及冬季嚴酷,但不易迅速退去。當春寒漸去,氣候逐漸變暖時,勞作後出汗脫衣,或在室內外溫熱環境中吹風,如果體質較弱,還會感受風熱之邪而發生風濕病。這類風濕病,除了可以從皮毛、口鼻侵犯到肺外,還能「逆傳心包」引起心肌炎、中毒性休克等重症。
在風熱的環境中,致病的微生物很容易繁殖、傳播。所以,風濕病也可以成為一些春季急性傳染病的先導。濕並非春季主氣,春氣升發,濕氣易於上蒸,兼之陰雨天多,可使濕氣加重,當濕與風或風寒相結合時,便可引發風濕性關節炎等風濕病。
春季防病,首當防風,切忌「春風得意」。鑒於風邪侵襲,多傷及人體上部(頭面)、陽經末肌表,所以,頭身出汗後應及時擦去,忌馬上脫衣及敞懷讓春風盡
吹。室外作業或春遊、遠足要帶好雨具,忌久居濕地和當風之處。室內白天通風後,夜間要關好門窗。脫衣不可過快,可隨氣候變化而增減,特別應多備幾件背心之
類的裌衣。風盛之時要少外出,以減少傳染病發生的機會。
76早春時節女性忌穿裙子
一些愛俏的女性,不顧早春時節的冷風侵襲,穿著裙裝涉足街市,這種反季節追求美的做法,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關節炎的發病率與穿裙子有直接關係。寒冷與潮濕是導致關節炎的重要原因。早春穿裙子,肌肉和關節暴露在外,在氣溫較低和陰雨連綿的天
氣裡,就會遭到不同程度的風寒侵襲,容易形成關節炎症,酸痛、腫脹,活動不便,如果反覆發作,則會形成慢性關節炎。一旦關節炎的病變形成,即使服藥、針
灸,也只能改善症狀,很難徹底根治。
早春時節,女性們切不可只要風度,不管溫度,只圖一時的漂亮而導致終生遺憾。
77出現春困現象忌隨意增加睡眠時間
在江南地區,民間有這樣的諺語:「蠶豆花開,張眼不開。」唐代詩人還有「春眠不覺曉……」的名句。這該說屬於「春困」的現象吧!
春天很容易使人出現「春困」。由於在寒冬季節,人的皮膚處於「收斂儲蓄」狀態,血管收縮,減少散熱,以抵禦寒冷。一到春天,氣溫回升,人的皮膚不再為保暖而過多地工作,皮膚的毛孔和血管漸漸擴張,使血液循環加快,這就減少了大腦的供血量。
春天發困,並非生理上需要增加睡眠時間。一般來講,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8小時,就足以恢復體力,如一發困就去睡覺,反而會出現精神萎靡的狀態。克服春
困,只需要加強鍛煉即可,或者在發困時,吃些甜酸苦辣的食品,即可解乏解困,無需過多增加睡眠時間。所以,出現春困現象忌隨意增加睡眠時間。
78春季老年人保健忌睡眠過多
春季老年人容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懶覺的習慣。中醫認為,久臥傷氣。如果睡眠過多,無病也會躺出病來。因此,春季老年人保健忌睡眠過多。
因為,久臥會造成新陳代謝能力下降、營養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僵硬不舒、身體虧損虛弱。因此,老年人在春天要早睡早起,既要保證充足睡眠,又要防止睡眠過多,每天睡8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