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消除春困六宜
第一,宜早睡早起。春季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體才能得到調整和補充,進一
步促使機體承受緊張度能力的增加,減少白天的睏倦。睡懶覺不能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反而會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春日
裡盡量不要熬夜,以免誘發和加重「春困」。
第二,宜做頭皮操。春季,堅持做頭皮操,能消除大腦睏倦。其方法是:先用雙手十指自然
屈指併攏,用指端自前向後、自中繞至兩側,對整個髮際較有力地劃摩10次;再用十指依前順序較有力地一點一點地按壓3遍;再用十指依前順序做短距離往返搔
抓3遍,每個搔抓區抓5下;最後用十指依前順序輕緩按摩5遍。每日晨起、晚睡前各做1次,可使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是消除腦疲勞睏倦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第三,宜視覺刺激。春季,走出戶外,舉目遠眺,讓美麗的大自然景色盡收眼底,給自己以視覺上的良好刺激,有助於消除春困。
第四,宜飲食調攝。科學的飲食對解除睏倦也有積極的效果。春季飲食宜清淡、新鮮、易消化,青菜、胡蘿蔔、馬蘭頭、薺菜、小白菜、荸薺等食物是最佳的選
擇。盡可能少吃肥肥膩膩的肉食類食品,以便於腸道的消化吸收;適量多吃一些蔥、姜、蒜等辛味食物,它們有祛濕、避穢濁、促進血液循環、興奮大腦中樞的作
用。同時,還可用生薏米30克、扁豆20克、淮山藥10克煮粥吃,或用木棉花20克、赤小豆15克,煎茶喝。採取上述方法,對消除春困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第五,宜科學用腦。科學用腦,就是讓左腦半球得到適當的休息。大腦的功能,有不同的左右兩半球。在春季日常工作學習中,左腦半球主要負責語言、數學、抽
像思維等,腦力勞動者的右半球較少應用,相對輕鬆一些。因此,當頭腦不清醒和脹痛時,應放下手頭的工作,聽聽音樂、賞賞花草、做做體操,讓右腦半球得到啟
動和使用,左腦半球適當休息。更重要的是,運動能使人體耗氧量最大的大腦及時得到補充和供給,有利於去勞解困。
第六,宜刷牙洗臉。刷牙洗臉是一種消除春困的極為便利而簡單的有效方法。當睏倦之意襲來時,可採用具有芳香味的牙膏刷牙漱口,用冷水洗臉。這樣可以提神醒腦。
71春季宜養腎
春季,是一個舒爽的季節,宜養腎。對於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來說,春季是養腎與調理的好時節。根據中醫師臨床經驗,服用強腎配方與固腎藥膳,對腎功能初期惡化與腎病末期患者的療效皆可達六成以上。
中醫認為,治療腎臟病,除了根據病情症狀予以治療外,還可依據季節的不同,加以配合用藥。如可使用特調的「春天強腎方」。據臨床發現,此配方適用於治療腹脹、口乾、倦怠、舌質偏淡等腎功能初期惡化患者。
同時,中醫還強調,腎臟病患者應注重春季生活調理,飲食以清淡甘味為主。腎臟病患者在春季的生活中,宜早起呼吸新鮮空氣,做柔軟體操,尤其應注重保溫,
以免罹患感冒;在飲食方面,不可食用過於辛辣油膩的食品,以免損及肝腎。因此,建議春季多食用蔬果清淡食品,如山竹、蓮藕、苡仁、黃瓜及香瓜等。
春季養腎還可用藥膳,現介紹一種藥膳供參考:以白木耳、蓮子、枸杞為主的「春天養肝固腎湯」。
72春季宜養肝和肺
根據中醫學的理論,春季養生,尤須注意肝和肺的保養。
中醫認為,肝是剛髒,易於橫逆侵犯他髒;肺是嬌髒,易受他髒侵犯。按照五行學說,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依次相生,相隔相
剋,保持著動態平衡的生理機制。由於氣候、情志、飲食等因素,造成某臟器生理機能的太過或不及,會破壞這種動態平衡,出現疾病。
在我國的大中城市的醫院門診,大夫們經常遇到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每到春季,多有復發,成為活動性的遷延性、慢性肝炎;有支氣管擴張的宿疾,也多由於冷
暖無常,引起復發咯血。還有哮喘病,人們往往只注意秋冬季節易於發病,而忽視了春季也是好發的季節。一方面,由於乍暖還寒的氣候,容易受涼;另一方面,在
這春暖花開的季節,各種花粉也易於引起過敏而誘發。因此,春季保養肝肺,重在肝的條達、肺的清肅,就是要減少或避免使肝木偏亢、肺金受灼的因素。除了防寒
保暖外,還要留意飲食宜忌、勞逸結合、情志安定等。
在飲食上,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人有痼疾,其氣多虛。食筍更耗
其氣,因虛而益虛,更易於發病。臨床上,常見有些患者食筍而引起咳嗽,導致咯血、哮喘的復發。雞能動風助肝火。春季正值肝陽上升時節,食雞就易動風助肝
火,引起肝木偏亢,導致遷延性、慢性肝炎及高血壓等病的復發。春季宜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補肺;淡
菜,益陰,可以滋水涵木。
立春之後,可以適時服用一些滋補品。如銀耳,甘平,無毒,能潤肺生津,益陰柔肝。還有人們熟悉的菊花
茶,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菊花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改變心肌缺血的功用。但是,久服菊花,
疏洩太過,又會使肝木失於滋養。菊花可與桑葚同泡茶喝,桑葚具有養血柔肝、益腎潤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養的效果。
73春季養生宜自製藥枕
在春季,為保暖和時令保健,不妨自製藥枕,以助消除疲勞,有利健康。
製作藥枕,宜選用青箱子、蔓京子、薄荷、菊花、鉤籐各等份,作枕芯。因為春季是萬物升發的季節,人體內的風熱往往隨之而動,所以選取上述疏風清熱的中藥
做枕芯,在睡眠中其藥氣可隨鼻而入,能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此藥枕還可防感冒,尤其是對那些常患頭暈、頭痛以及高血壓患者最為適宜。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藥枕所選用的藥物,應預先曬乾而且粉碎為綠豆大的粗粒,以便上枕後睡眠時舒適,並有利於藥氣擴散。枕中藥物只能用一季,來年必須更換。
74春季提神醒腦宜自製香袋
進入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皮膚毛孔舒展,血液供應增多,供應大腦的氧氣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會使人出現無精打采的現象,具體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抑
制的春困現象。要利用嗅覺刺激的方法克服春困,不妨自製一隻香袋,佩掛胸前,縷縷幽雅的芳香相伴,可使你神清氣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香袋起源於中醫的「衣冠療法」,即將特殊的中藥裝入帽子或衣服內,用於防病治病。後來逐步發展為藥製枕頭、肚兜、護腕、護膝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此外,還有預防感冒和流感的專用藥物口罩。由於香袋具有特殊的療效,備受人們的喜愛,一直在民間流行。
下邊的幾個方子可供選擇,自己不妨動手,根據需要製作各種香袋。
(1)冰片、樟腦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2)川芎、白芷各10克,蒼朮20克,冰片3克。
(3)山奈、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
以上三方任選一方,將處方的藥物粉碎成細面。然後,每取藥面3~5克,用布縫製成小袋,佩掛頸上或縫於所穿的衣服上,15天換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