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春季防病宜煎煮涼茶
春季,由於氣候變化大,易發感冒、流腦、急性支氣管炎、肺炎、麻疹、腮腺炎、猩紅熱、紅眼病等疾病。預防這些疾病的方法很多,最簡便的家庭預防方法是:煎煮涼茶,每週一次,全家飲用。
涼茶,生活在城市的人,可選用板藍根、金銀花、菊花、連翹、夏枯草、車前草、地廠草等中草藥合煎;生活在農村的人,可以自采地膽頭、野菊花、蒲公英、雞
屎籐之類合煎。藥量因人數而異,按1~3人計,藥量可以為10~15克;4~6人,藥量可以為15~20克。冷水煎煮,水開後繼續煮20分鐘,即可飲用。
57春季防口唇生瘡宜多飲水和吃蔬菜
口唇生瘡或爛嘴角是春季多見病。醫學研究認為,春季人們多發口唇生瘡或爛嘴角的原因,一是漫長的3個月食用蔬菜、水果少,維生素B12供給不足;二是春天多風,氣候乾燥,口唇缺乏水分,干時用嘴舔,越舔越干,乾裂唇破後,很容易感染。
對於口角糜爛患者來說,常食用小米粥,具有顯著療效。內服維生素B125~10毫克,一日3次也可治癒。
現代營養學家指出,口唇生瘡或爛嘴角的預防,宜注意平時多飲水,多吃些豆芽菜、白蘿蔔、菠菜、油菜,也可適量吃些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如動物肝臟、
瘦肉等;不要養成舔口唇的習慣,口唇乾裂可適當用防裂膏;另外,還要注意用口紅等化妝品不宜過多,過濃厚,避免刺激口唇。
58春季保健宜食療
春季乾燥的氣候直接影響呼吸道的防禦功能,全身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同時,春季因肝、脾氣相對較弱,故胃腸道疾病也極易發生。除家中備一些常用藥外,更重要的是做一些合理的飲食調整。
飲食方面,宜選甘、溫、清可口之品,忌酸澀、油膩、生冷之物。因為,春季人體陽氣初發,甘、溫之品可以助陽、護陽。如蔥、姜、棗都可適量多食。春天還宜
多食含B族維生素較多的食物,如胡蘿蔔等。現代營養學認為,缺少B族維生素是引起「春困」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多食新鮮蔬菜及水果,如蘿蔔、黃瓜、番
茄、菠菜、荸薺、雪梨等,大多有養肝明目、補脾益氣的功效。飲茶,則以花茶為宜,花茶可以散發冬天積聚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的發生。
在春季生活中,自製一些藥粥,對疾病的治療也具有較好的效果。1金銀花、菊花各50克,煎湯飲用,可供風熱感冒患者服用。2白蘿蔔洗淨、切碎、絞汁,加
飴糖,沖沸水適量,攪勻飲用,每日3次,可治小兒百日咳。3綠豆30克,白菜心3棵,切碎加水煮粥,分頓隨量食用,連食1周,可治流行性腮腺炎。
對於脾胃虛弱者,可選用芡實、紅棗、蓮肉、扁豆、苡仁、陳皮適量做成餅,有醒脾、開胃、益氣之效。
59消除春困宜食療
春困是自然氣候的氣溫回升而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春季要防止春困,除了要堅持體育鍛煉、多到郊外踏青、呼吸新鮮空氣等活動外,還應適當進服些補品,進行食療,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醫認為,春季宜補肝。因肝血不足,或攝取不當、積勞內傷,均可導致氣虛,使人感到精神疲乏、四肢乏力、懶言、易出汗等。此時,應選擇些甘平益氣、養血類補品,以益氣補虛。下面介紹幾則消除春困的食療方:
第一,芪精大棗湯。黃芪15克、黃精10克、大棗6枚,加水適量,煎服。適合用於治療氣虛體弱,倦怠乏力等病症。
第二,補腦提神羹。銀耳6克、豬腦2副、黑木耳6克、香菇6克、鵪鶉蛋5只。將銀耳放入水中浸泡,揀去雜質;香菇切絲,豬腦去筋,蒸熟切粒;放入開水鍋內煮熟,再放入去殼鵪鶉蛋,加入調味品和澱粉即成羹。日服2次,具有提神解乏的作用。
第三,益智糖。核桃肉250克,搗碎;黑芝麻250克,紅糖50克。將紅糖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於火上,熬至稠厚時,加入炒香的核桃仁、黑芝麻,攪拌均勻,再倒在塗有熟菜油的搪瓷盤中,用刀劃成小塊,貯藏於乾燥處,備用。早晚各食3塊,具有補腎健腦醒神的作用。
第四,鴿肉參芪湯。白鴿1只、黨參20克、黃芪30克、淮山藥30克。將白鴿切塊,放入沙鍋中,與黨參、黃芪、淮山藥同水煮。燉熟後,取湯飲,食鴿肉。可隔日服食1次,連食3~5次。具有提神解乏的作用。
60春季防舊病復發宜食療
春季是各種新疾舊患容易發作的季節。因此,春季防舊病復發,不妨從飲食調節入手,加以預防。
第一,高血壓。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容易使血壓升高或波動,從而出現頭痛、頭暈和失眠等症狀。在飲食防病方面,要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和鉀的蔬菜、瓜果。以下食療方對高血壓病有預防作用,可供參考。
(1)取鮮芹菜500克,清洗乾淨,以沸水燙約2分鐘,切細、搗爛,用紗布絞汁服用,每次服1小杯,一日2次。也可以直接煎汁服用。
(2)取海帶30克,草決明15克,加水適量,熬煎濃湯,吃海帶飲湯。
第二,消化性潰瘍。春寒往往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以下食療方對消化性潰瘍有預防作用,可供參考。
(1)胃、十二指腸潰瘍。取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熱後,於飯前空腹一次服下,一日3次。
(2)胃下垂及胃腸功能紊亂。選用優質雞內金若干只,炒至焦黃,製成粉末狀後服用。也可取牛奶250克煮沸,放入蜂蜜30克,白芨粉6克,燉服,每日服用1次。
第三,慢性支氣管炎。由於春寒刺激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春季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的多發季節。以下食療方經證實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效,可供參考。
(1)生薑30克,清洗乾淨,切成細絲,桔梗20克,與紅糖20克拌勻,共置於暖瓶中,沏入開水,加蓋,浸泡1小時後,代茶飲用,飲後以微汗為佳。
(2)黃芪30克,桑白皮20克,切成細絲,加清水750毫升,慢火煎沸,沸後5分鐘離火,去渣代茶飲,每日服用l劑。
61春季宜治療腳癬
腳癬冬春季輕而夏秋季重。如果我們從春季就開始治療腳癬,便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引起腳癬的主要病因為白癬菌,它的繁殖同其他真菌一樣,容易受到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氣溫一旦升高,白癬菌就活躍起來,引起腳癬的復發。
現代醫學研究成果顯示,腳癬患病率高的原因是:由於人的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所以缺乏抑制皮膚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於真菌的生長。
因為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於真菌的繁殖。加上經常穿著鞋襪,腳汗難以蒸發,而使腳部潮濕,真菌便大量繁殖起來。
此外,腳部接觸真菌的機會也多,如在公共浴室中洗澡、家庭內共用拖鞋、腳盆或毛巾等,容易相互傳染。
在夏秋季節,當腳癬氾濫時,患部會因為炎症而糜爛,藥物的效果極難發揮。春季人體出汗不多,雙腳比較乾燥,如採取斷然的治療措施,不會引起副作用,而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選擇春季治療腳癬,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春季治療腳癬,應針對其病因局部選用抗真菌藥,如達克寧霜、腳癬靈、腳癬一次淨等。臨床實踐表明,使用達克寧霜治療一周後,基本上能殺滅腳部的真菌。當
然,關鍵在於注意個人衛生,對穿過的鞋襪要徹底消毒,避免再次感染。如果能堅持做到這一點,到了夏天,也許就不會再發生腳癬了。
62春季疾病宜用板藍根防治
第一,感冒、流感。取板藍根18克,製成粗末,水煎,代茶飲。或加用羌活9克,煎汁飲用,連續服用3日。也可用板藍根沖劑沖服,每次服用1包,每日服用2次,連續服用3日。
第二,流腦。用板藍根的葉30克,揉碎,煎水,代茶頻飲,連續服用3~5日,是預防流腦的良方。用板藍根15克,貫眾15克,共製為粗末,煎水,代茶飲用,連續服用3~5日,也有防治效果。
第三,腮腺炎。取板藍根30克,煎水服用,連續服用3日;或用板藍根沖劑,每日服用2包,分2次沖服,對有腮腺炎接觸史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用板藍根30克,金銀花10克,薄荷5克,共製成粗末,煎水,代茶頻飲,對腮腺炎腫痛發熱,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第四,紅眼病。用板藍根30克,生山桅9克,生甘草6克,加水適量,煮汁飲服。每日服用3次,連續服用3日。
第五,病毒性肝炎。在流行期間,可選用茵陳、板藍根、貫眾各15克,加水適量,熬煎濃湯飲服。每次服用100毫升,每日服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