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是中醫獨有的概念,簡單地概括就是功能和能量。我們說一個人死了,俗話會說「沒氣了」,而不會說「沒形了」。雖
然人可以「瘦得脫形」了,但和「沒氣了」比起來,還是後者更嚴重。這就是說,對於生命來說,功能、能量比形態、結構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氣虛,即便她的血細
胞正常,查不出貧血,但那些血細胞、血紅蛋白也仍舊是死血,不能發揮血細胞的功能,所以她可能仍舊有貧血的症狀,中醫裡就叫「血虛」。
大約5年前,我陪發明「排毒養顏膠囊」的姜良鐸博士到北京協和醫院的ICU病房,去會診一個腦出血手術後昏迷不醒的病人。姜博士是中醫內科專家,很擅長
處理這種高燒、昏迷的危重病人。那病人做了開顱手術,已經把腦子裡出的血取了出來,但始終昏迷高燒、神志不清。我們去的時候,他手術刀口的血跡還在,但翻
在縫合線外的皮膚卻乾枯了,變得很焦很薄,好像不是活人身上的傷疤。姜博士看了看病人狀況,不樂觀地搖頭說:「元氣不行了,沒火力了,氣血雙虛呀。」
陪他一起會診病人的是協和醫院的主管醫生,他有些不解地告訴姜:這個病人剛化驗的指標都還正常,並沒有貧血的跡象。姜指著病人的刀口說:「就算是有血也是死血了,身體不能用,你看這裡,都干了……」
就在姜博士會診後的第三天,那個病人帶著一點都沒有少的血細胞去世了。
可見,即便血細胞一個都不少,血色素充足,但只要沒有「氣」,指標合格的血仍舊不能被利用,因為中醫認為,「運血者氣也,人之生也全賴乎氣」,「血為氣
之母,氣為血之帥」。要想使全身的血動起來,由死血變成活血,一定要有足夠的氣,也就是說,器官臟腑的功能要強,要能推動血液。
所以如果你找的是個水平足夠的中醫,他肯定不會單開補血藥,前面的八珍就是個範例,裡面有足夠的補氣藥。他是絕對不會只讓病人吃阿膠、紅棗、桂圓,也絕對不會相信單純的補鐵,比如吃「硫酸亞鐵」,因為那只解決了血這個「母」的問題,還需要有個使血動起來的氣。
因為單純的補血藥物、食物,有時候只能使你不貧血,使你的血細胞指標達標,結構正常,但不能改變你的血虛狀況。你可以有並不異常的指標,但就是沒精神、沒力氣,因為你功能不行,有點像「有米無炊」或者米多火小,飯是熟不了的。
所以,即使不貧血,只要屬於中醫的血虛,仍舊需要補血,一定要在補血藥,如阿膠、生地、桂圓之外,加上黃芪、黨參之類的補氣藥,才能使血細胞背負氧氣的能力增加,否則,就算是血細胞不少,但仍舊「怠工」或者不能負力,人也仍舊會覺得疲倦。
除了上面的「八珍」外,中醫還有個著名的補血方劑名為「當歸補血湯」,對改善女性血虛、疲勞的狀態非常有效。其中只有兩味藥,一味是當歸,這是婦科「聖
藥」,補肝血作用極佳;一味就是補氣的黃芪。有意思的是,雖然號稱「補血湯」,但補氣藥黃芪的劑量卻要5倍於補血藥當歸!這就充分說明了必須補氣才能生
血。更重要的是,有了黃芪這個補氣藥來固攝血液,因為氣虛導致的月經過多也會得到控制。
由「當歸補血湯」衍化出來的一個食療方,
對改變女性血虛引起的疲勞也非常有效,就是「當歸羊肉湯」,其實這也是張仲景「當歸生薑羊肉湯」的「家常版」。這個食療方絕對比單純吃硫酸亞鐵好,因為前
者把人當人,把人當整體來治療,這是中醫的特點,如果只用硫酸亞鐵,有點修車的感覺,但人不是機器,所以修起來要考慮整體,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後者很可能
只可以改變指標,不可能改善疾病疲勞。
「當歸羊肉湯」的做法是:將一斤羊肉洗淨後用刀順切成大片,放在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後,撈出
晾涼。然後最好用一個沙鍋,內加清水,把羊肉下鍋,再放進當歸(20克)和生薑(30克),用大火燒沸後,把上面的浮沫撇掉,改用小火燉約1.5小時,可
以加一點黃酒,也是溫性的,一方面去羊肉的膻氣,一方面也有活血補氣的效果。羊肉熟爛了,吃肉喝湯。可以從立秋之後就開始吃,冬天常吃。冬天,人體的消化
功能是很強的,夏天消化不了的東西,到冬天都能消化掉,正是通過食補改善體質和疲勞狀態的大好時機。
還有一個「益血養顏膏」,可
以通過補血來養顏。這個方子是這樣的:山東阿膠500克,冰糖250克,大棗250克,核桃仁250克。核桃仁打碎;大棗用水泡一泡,把核去掉。然後把黃
酒、阿膠、大棗、冰糖、核桃仁一起放在一個瓷碗裡蒸。在「小寒」節氣前後的兩個月時間裡,身體弱一些的,總感到疲勞的女孩子都可以用這個藥,每天一勺到兩
勺,溫開水化服。
阿膠是驢皮熬製的膠,顏色是紫色的,既補心又補腎;核桃仁長得就像人的大腦一樣,既有補腎的作用,又有益腦的作
用;大棗,外面是紅的,裡面是黃的,可以健脾胃;黃酒的酒力能夠促進這些粘膩膏類的吸收。每年冬天,只要不是感冒發燒的時候,這個膏都可以長期吃,你會覺
得疲勞減輕的同時,皮膚也有了光澤。
生口瘡不代表上火了,更可能是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