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此時正是「中伏」前後,氣溫最高,農作物的生長也最快。由於高溫的影響,這時人們最容易出現中暑、疰夏等症狀。
中醫上常講「冬病夏治」,所以對於肺氣腫、支氣管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每逢冬季就會發作的慢性疾病,可以在此時重點治療,細心調養。
俗話說:「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到什麼季節吃什麼菜。」夏季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夏季的飲食也就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加強對陽氣的保護。具體而言,夏季的飲食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原則一:健脾胃、忌寒濕
《姬身集》中記載:「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意思就是說夏季可以適當地吃一些冷飲,這樣既能降
溫解暑,也能促進消化。但是,過量食用會使胃腸道的負擔加重,導致腹痛、腹瀉等。所以,夏季的飲食應要清淡、溫熱,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
按照中醫養生學的理論,過濕還會對脾造成損害。為了恢復脾的功能,維持它的正常運轉,平時應多吃一些利水滲濕的食物,將體內多餘的積水排出,在這方面,芹菜、香瓜和西瓜都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在炎熱的夏季也可以適當地吃一些辛辣的食物,這樣既可以提高食慾,幫助消化,又能促進排汗,增加身體的涼爽舒適感。
原則二:實時補充身體的營養
夏季由於出汗過多,會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營養素的消耗。比如蛋白質在高溫下會被加速分解,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因此,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維生素可以提高人體的耐熱能力,也能保持體力,適當地增加攝取量也是必需的。
當身體大量出汗時,還會使體內的鈉和鉀流失過量,導致水、鹽代謝和酸鹼平衡紊亂,降低耐熱能力,使人體更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應注意增加對這些營養素的攝取。
原則三:調養心神最重要
《養生論》中記載:「夏日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意思是說夏季更要保持心胸開闊、神清氣和,不能因
為日常的瑣事而徒增煩惱,煩躁不安。夏季高溫悶熱,空氣的濕度也增大,很容易使人「情緒中暑」,出現某些過於激動的行為,給心臟帶來極大的壓力。再加上身
體功能的緊張運行,更提高了發生中暑、休克,甚至是心肌梗塞的幾率。所以,情緒的平和穩定便變得非常重要。在飲食上也可以多吃玉米、馬鈴薯和麵粉等碳水化
合物,幫激動的情緒降降溫,同時提高心臟功能。
《素問·臧氣法時論》中說:「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夏季多吃一點食用醋和西紅柿等酸性食物,不僅可以斂汗、健胃消食,還具有殺菌的作用。苦瓜、苦菜等苦味的食物能夠退熱消炎、舒張血管和加快血液循環,適當的食用是夏季調養心神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