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夏長
夏季包括農曆的四、五、六月,從立夏到立秋的這一段時間。這一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
氣溫高、濕度高。此時,人的生理功能也會出現和其他季節不同的特徵。人體具有自動調節體溫的功能,一般情況下它總是保持恆溫狀態,大體在36℃~37℃之
間。當外界的氣溫超過這個溫度時,會抑制體內熱量的散發,使毛孔呼吸困難,人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受到限制,如此就會增加體內熱量的堆積,出現肌肉酸痛、四肢
無力等症狀,導致中暑和「高溫病」。
夏季六大節氣養生原則
隨著夏季的來臨,需要我們順時調節,來維持身體的健康。
立夏
立夏是夏天開始的標誌,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大好時節,這一天過去之後天氣會逐漸變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持續高溫更容易對人體的心臟造成影響。
在立夏之時,老年人更易氣血易滯,血脈受阻,因此,立夏之季應要養心,加強對心臟的保護,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小滿
小滿的意思就是夏熟的農作物在這一天已經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沒達到真正成熟的程度,所以只能叫做小滿。小滿是萬物生長最旺盛的時節,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於鼎盛時期,消耗的營養素比其他任何時候都要多,因此,此時應要實時補充營養,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活動。
此外,小滿也是皮膚病的好發期,《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此時的飲食應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同時多吃具有清利散熱作用的食物。
芒種
芒種指的是小麥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時節,也是農民播種下田最繁忙的時節,因此,這一天又被稱做「忙著種」。此時氣溫升高降水增多,空氣的濕度也隨之增加,人們常常會出現四肢無力、委靡不振的狀況。
此時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得太鹹太甜,同時要多喝水,加強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
夏至
夏至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這也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節,《禮記》中記載:「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此
時的人體也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從中醫理論上來講,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因此,飲食應要順應陽盛於外的原則,加強對體內陽氣的保護。
小暑
「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也。」意思就是說天氣已經開始炎熱,但還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做小暑。小暑時,人們常常會感到心煩意亂、疲倦乏力,這時也是消化道疾病好發的時節,飲食應要做到乾淨、適量,也要改掉偏食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