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系辭上》,其中記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初大儒孔穎達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極圖說》中記載:「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
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太極圖是對太極文化最直觀的闡釋,也是研究周易最重要的圖像。它的中間是
一條彎曲的S曲線,白中有黑點,黑中有白點。S曲線將整幅圖一分為二,這就是陰陽的分割線,白為陽,黑為陰。而用S曲線來表示,正說明陰陽處於不斷消長的
狀態之中。白中有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中有白點,表示陰中有陽。
我們人體同樣也離不開「陰陽」。《素問·寶命全角論》中說: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古代養生家特別提倡「天人合一」,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說:「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
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從這些古文典籍中,我們可知世界萬物包括人體都離不開「陰陽」兩字,想要健康就必須保持陰陽平
衡,想要延年益壽就更要注重對陰陽的調理。
人體就像是一台結構縝密的機器,五臟六腑都處在一種渾然天成的和諧狀態,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行。而所有違背本性、破壞協調的活動,都會打破這種平衡,導致疾病發生。所謂「積勞成疾」「習性造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怎麼樣才能維持陰陽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以食為養」,飲食就是我們養生保健的最佳方法。人的一生都處在陰陽的不斷消長和轉化之中,生命儲備是維持陰陽平衡的基礎,而飲食又是維持生命的根本。通過飲食來調節體內陰陽的平衡,就是養生的最大關鍵。
本書作者參照《黃帝內經》和《易經》等古文典籍,從人體五臟的相生相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飲食宜忌,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將先賢的養生哲學呈現給讀者,並以切實可靠的科學方法,提供合理可行的日常飲食建議,希望能幫助各位讀者實現養生保健和延年益壽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