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厭惡療法
馬克‧吐溫曾經惡作劇式地對一個夢遊者說,只要在床前撒上一把圖釘,保準夢遊可治好。雖然此法具有傷害性而難以叫人接受,但它很合心理治療的原理。目前治療夢遊症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仍是厭惡療法,只是施行的方式要溫和得多。
通過病因分析,我們已經知道夢遊多少是一種象徵性的願望補償,通過厭惡療法,盡力把夢遊者從夢中喚醒,打破其行為定勢,使願望補償的下意識行為達不到目的,那麼夢遊便會逐漸消退。其中,設法在患者夢遊時喚醒他們,並及時中斷患者夢遊行為是運用厭惡療法的關鍵。
舉例說明一下,有個人夢遊時常把一枝裝有彈藥的獵槍對準自己的妻子,這種危險的舉動攪得生活不得安寧。治療方法:讓妻子睡床的外側,丈夫睡內側,這樣當
丈夫起床夢遊時便會把妻子鬧醒,這時妻子立即取來一個警笛,對著丈夫的耳朵使勁吹。警笛尖銳的聲音很快將丈夫弄醒了。這樣試過兩次,患者的夢遊症便被治癒
了。
二、精神宣洩法
既然有的夢遊是一種潛意識壓抑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發作的表現,因此,幫助病人排遣、解除內心深處的壓抑感,便可有效地治療此類型的夢遊症。
上述事例中的那位丈夫把獵槍對準妻子,可能是在夢遊中借助自己的意象來發洩內心的不滿。如果丈夫的夢遊是夫妻間隱性衝突造成的,患者的妻子就必須與丈夫促膝談心,努力解決存在的矛盾與衝突。
事實上,夢遊症在兒童中的發生率頗高,這些夢遊往往是想念親人所致。家長或孩子的管教者應給孩子更多的溫暖、關心,並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惑的問題。總之,夢遊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和神秘!
夢的解析——心理的「鏡子」
心理學巨人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人潛意識的作品,夢通過象徵的形式反映了人內心深處的心理矛盾、慾望和情緒。對夢進行解析,可以知道人的內心中發生的事情。
他曾有一個女病人,「夢見她在某街某店門口遇到一個好朋友,是她從前的家庭醫生。第二天早上出去逛街,恰恰就在那兒遇見了他,好似夢境重演。」這似乎是
個典型的「預知之夢」。但在弗洛伊德的詳細查問之下,發現這位女病人從早上起床到與醫生相遇之前,都「沒有昨夜做過此夢的印象」,是在遇到醫生之時,「一
看到他,便認為自己昨夜曾夢過這次相遇。」弗洛伊德說:「她實際上有沒有做過那個夢,並不要緊。分析的重點在於她何以會想起來。」分析的結果如下:
原來這位女病人多年前在醫生家裡認識某位男士,兩人一見鍾情。多年來,兩人一直繼續來往,而就在做夢的前一天晚上,她等他到深夜,但希望卻落空了。弗洛
伊德說:「由於在此不便報告的種種詳情,我很快就瞭解,看到這位醫生而發生那個預言性的夢幻覺,他的意思等於是說:「啊,醫生,你讓我想起了舊日時光,那
時他多看重我們的約會,我從不會白等的。」對舊日美好時光的熟悉感,在遇到醫生時一下子浮現,想「重溫舊夢」的念頭「轉移」成她在夢中與醫生相遇的想法。
由此可見,夢是心理的「鏡子」。日本教育學博士、美國心理學博士徐光興在接觸了大量有關夢的心理咨詢案例後,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也指出夢與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不過,在對夢進行分析和解釋時,需要掌握以下兩個技巧:
首先,需要抓住兩個關鍵性詞語:「刺激源」和「象徵性」,即夢產生的可能原因、途徑及根源所在,識破夢背後的象徵性慾求、表現或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