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你應該知道的2000個健康細節 作者:郭增華

你應該知道的2000個健康細節 作者:郭增華

第三部份:急救與健康(4)

[日期:2016-05-22] 來源:  作者:郭增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急救措施
  
  1.立即對傷員的傷情進行簡單的檢查,針對情況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
  
  2.頭部受傷引起嚴重的外出血,立即進行加壓包紮止血。
  
  3.如有血性液體從耳、鼻中流出,可能是顱底骨折造成了腦脊液外漏。這是應使病人側臥,並將頭部墊高一些,使液體順位流出,並防止舌根後墜。嚴禁用水沖洗;嚴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4.如呼吸、心跳停止,應進行心肺復甦。
  
  5.昏迷的病人按昏迷的急救原則救治。包括暢通呼吸道,運送途中應平臥位,以免嘔吐物誤吸入肺內,造成窒息吸入性肺炎。
  
  6.病人嘔吐頻繁,兩側瞳孔不一樣大,出現嚴重的腦疝症狀,應迅速就近送往有手術條件的醫院,盡快爭取手術治療。
  
  7.運送病人途中,應有急救醫護人員監護,觀察病情變化,並用衣物等固定病人頭部兩側,盡可能避免頭部搖晃和震動。
  
  骨折的急救
  
  骨頭斷裂或折斷,通稱為骨折。骨折有以下幾種:一是無創骨折,即雖有嚴重淤傷,但皮膚尚無破損;二是有創骨折,斷骨穿破皮膚,露出體外,或肌肉裂開,深可見骨。這種情況下,細菌容易侵入傷口,引起嚴重感染;三是青枝骨折,骨頭彎曲折斷,常見於兒童。
  
  傷者往往能聽到骨頭的折斷聲,或能感覺到骨頭折斷了,骨折斷口互相摩擦,有時還可聽到摩擦聲。骨折後,傷肢可能失去活動能力,勉強活動即感到疼痛,骨折周圍有壓痛感,出現腫脹或淤傷,受傷一側肢體可能歪斜不正或變形。
  
   若懷疑骨頭受傷,都應當做骨折處理,各種骨折的護理方法原則上都一樣。傷者如有嚴重出血、不省人事或呼吸困難等情況,應先搶救,再處理骨折。讓傷者以最 舒適的姿勢躺下,傷肢下面以捲好的毯子、大衣或枕頭承托,然後立即叫救護車。如必須移動傷者,且有足夠的時間,可把傷肢固定在傷者身體上,盡量限制傷肢活 動。
  
  膝部骨折極為疼痛,不要強行伸直彎曲的腿部。讓傷者躺下,把傷肢放置成最舒適的姿勢,然後把椅墊或疊好的外衣等墊在膝下,下 肢周圍再用一些柔軟的衣物承托。對於上肢骨折,可用懸帶把骨折的上肢掛住,用一塊寬繃帶包住傷肢再繞過身體,使傷肢緊貼胸部。對於腿部有創骨折,如果救護 車至少半個小時才能到,或者必須移動傷者,應保護好傷口,固定好下肢,並小心地把傷處的衣物除去,傷口上蓋一塊乾淨紗布。把一個環形墊或兩個半月形墊子放 在凸出的骨頭周圍,用繃帶在環形墊上包紮傷處,包紮時需要別人幫助托住傷者腿部。
  
  溺水的急救
  
  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很多,河流、湖泊、溪澗、池塘等地方無救生設施,不宜游泳。許多溺斃者都會游泳,而且遇溺地點多離岸不遠。溺水者在水中掙扎喘氣時,水進入氣管,引起舌頭後面會厭的軟管瓣痙攣,堵塞氣管,使得空氣無法進入肺部。
  
  溺水者一般垂直浮在水中,僅頭部露出水面,雙手在水中胡亂打水,也有完全不動的。溺水者往往面部充血,尤其是嘴唇和雙耳更為明顯,且可能轉為藍紫色。
  
   救上岸的溺水者如果停止呼吸,應盡快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時,用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以免洩氣,待溺水者胸部脹起,即鬆開嘴唇。溺水者常喝下許 多水,在接受人工呼吸時水會隨同食物吐出來。施救者應不時將其頭部轉向一側,清除其口腔雜物。溺水者恢復呼吸後,應將其身體安置成復原臥式,用衣物蓋住, 如有其他損傷,應給予護理,並盡快求助於救護人員。
  
  觸電的急救
  
  觸電可發生在有電線、電器、用電設備的任何場所。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應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
  
  主要症狀
  
  被店擊傷後嚴重者可出現強烈的肌肉痙攣,並因呼吸和心跳停止導致迅速死亡,常伴有腦外傷、腐部外傷和骨折。輕症者僅有頭暈、心悸、噁心、面色蒼白、冷汗、震顫等症狀,心電圖可見有心肌受損表現。
  
  急救措施
  
  1.如果觸電者還有知覺,應奮力躍起,離開地面。因為手腳脫離了帶電的導體和地面後,流經人體的電流就失去了導電的線路,就等於自行擺脫了危險。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1) 第2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2)
第3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3) 第4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4)
第5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5) 第6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6)
第7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7) 第8頁:第一部份:飲食與健康(8)
第9頁:第一部份:睡眠與健康(1) 第10頁:第一部份:睡眠與健康(2)
第11頁:第一部份:睡眠與健康(3) 第12頁:第一部份:睡眠與健康(4)
第13頁:第一部份:睡眠與健康(5) 第14頁:第一部份:運動與健康(1)
第15頁:第一部份:運動與健康(2) 第16頁:第一部份:運動與健康(3)
第17頁:第一部份:運動與健康(4) 第18頁:第一部份:運動與健康(5)
第19頁:第二部份:保健與健康(1) 第20頁:第二部份:保健與健康(2)
第21頁:第二部份:保健與健康(3) 第22頁:第二部份:保健與健康(4)
第23頁:第二部份:心理與健康(1) 第24頁:第二部份:心理與健康(2)
第25頁:第二部份:心理與健康(3) 第26頁:第二部份:美容與健康(1)
第27頁:第二部份:美容與健康(2) 第28頁:第二部份:美容與健康(3)
第29頁:第二部份:衛生與健康(1) 第30頁:第二部份:衛生與健康(2)
第31頁:第二部份:衛生與健康(3) 第32頁:第二部份:衛生與健康(4)
第33頁:第二部份:兩性與健康(1) 第34頁:第二部份:兩性與健康(2)
第35頁:第二部份:兩性與健康(3) 第36頁:第二部份:兩性與健康(4)
第37頁:第三部份:服飾與健康(1) 第38頁:第三部份:服飾與健康(2)
第39頁:第三部份:服飾與健康(3) 第40頁:第三部份:家電與健康(1)
第41頁:第三部份:家電與健康(2) 第42頁:第三部份:家電與健康(3)
第43頁:第三部份:家電與健康(4) 第44頁:第三部份:用藥與健康(1)
第45頁:第三部份:用藥與健康(2) 第46頁:第三部份:用藥與健康(3)
第47頁:第三部份:疾病與健康(1) 第48頁:第三部份:疾病與健康(2)
第49頁:第三部份:疾病與健康(3) 第50頁:第三部份:疾病與健康(4)
第51頁:第三部份:疾病與健康(5) 第52頁:第三部份:疾病與健康(6)
第53頁:第三部份:疾病與健康(7) 第54頁:第三部份:急救與健康(1)
第55頁:第三部份:急救與健康(2) 第56頁:第三部份:急救與健康(3)
第57頁:第三部份:急救與健康(4) 第58頁:第三部份:急救與健康(5)
第59頁:第四部份:環境與健康(1) 第60頁:第四部份:環境與健康(2)
第61頁:第四部份:環境與健康(3) 第62頁:第四部份:環境與健康(4)
第63頁:第四部份:環境與健康(5) 第64頁:第四部份:環境與健康(6)
第65頁:第四部份:環境與健康(7) 第66頁:第四部份:旅遊與健康(1)
第67頁:第四部份:旅遊與健康(2) 第68頁:第四部份:旅遊與健康(3)
第69頁:第四部份:旅遊與健康(4) 第70頁:第四部份:旅遊與健康(5)
第71頁:第四部份:旅遊與健康(6) 第72頁:第四部份:旅遊與健康(7)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