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氣血的盛衰,在腿上表現得最明顯。
《黃帝內經?靈樞》篇中說:人十歲的時候,喜歡跑跑跳
跳;二十歲時,喜歡快步行走;三十歲時,腿腳隨著人性情的沉穩而沉穩,人開始放慢腳步,喜歡大步行走;到了四十歲,人漸漸顯出衰老之象,沒事就愛坐著;五
十歲時,人的腰部開始衰老,喜歡靠著坐;到六十歲時,人就喜歡躺著……陽氣就這樣一點點地從我們的腿上流失。
人老腿先老,腿腳的靈便程度,可以很大程度上體現身體的氣血水平。我們應該趁著年輕,好好鍛煉我們的腿腳。
沒事勤拍腿,讓腿永不老
保養腿部,應從鍛煉腿部經絡開始。
腿部有多條經脈循行:前面以褲線為界,外側主要是足陽明胃經,內側是三陰經(腎經、脾經、肝經),後面是膀胱經,最外側也就是褲縫線處循行的是膽經。
胃經和膀胱經是腿部最重要的經脈。保養腿部,應著重注意這兩條經脈的鍛煉和保養。
胃為水穀之海,後天之本,胃經的保養至關重要。人的一生,在某種程度而言,就是一場保「胃」戰。保養胃氣的小方法為:
(1)拍打足三里。拍打時如能拍出瘀點最好。拍出瘀點後可繼續拍打,瘀點會逐漸消失。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氣血充足,如果此處被堵,全身都不舒暢。
(2)經常登山、爬樓梯,可有效鍛煉胃經。因為胃經在腿的前部循行,經常抬腿,可抻拉胃經,鍛煉胃經氣血。
(3)跪坐,腳心朝上,可有效抻拉胃經。
人老腿先老,而腿最先老的是小腿。我們要經常鍛煉小腿。其實,膀胱經的鍛煉,重點就在小腿上。鍛煉小腿的方法為:按揉小腿肚子;腳掌上抬,腳跟外踹;平躺,把腿立在牆上,立腿時,動作要慢,盡力抻拉腿筋。動作熟練後,再逐漸加長運動時間。
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鍛煉時間呢?我的建議是:早晨以鍛煉陽經為主,比如拍打腿兩側的膽經;晚上下班回家後,以鍛煉陰經為主,如按揉大腿內側的腎經、脾經和肝經。
拍打腿部經脈,可與全身的經脈結合起來一起拍打。首先,從左側的雲門、中府穴(肺經起始點)開始拍打;然後,再從左手臂內側拍打到指尖;再拍打手臂外側
直至左肩。同樣的動作在身體右邊再做一遍。然後,用雙手分別從兩邊的雲門、中府向下拍打,經過前胸、腹部、腿前,到腳面後,再從後腳腕向上拍打,再到背
部。
盤腿打坐是養生妙法
傳統體育健身很注重四兩撥千斤,即遵照身體的運化規律,利用巧勁兒來鍛煉身體。
盤腿打坐用的就是巧勁兒。當人站著時,全身氣血都處於鬆懈的狀態,可一旦當我們把腿盤住,就等於鎖住了下焦,這樣可以更好地疏通下焦和腿部的經脈,並使
精氣上行入腦。同時,身體的氣機都游轉於上方,有利於身體小周天的運化。反過來說,如果長期讓精氣「下流」,從下面白白瀉掉,就十分可惜。
古人悟出了這個道理,他們的坐姿都非常講究。古代女子的坐姿一般採取盤腿法,或是跪坐法(坐在腳後跟上)。佛教有盤腿打坐的習慣。在中國所有的功夫中,盤腿打坐都是基本功,因為這個坐法能鎖住身體的精氣,讓精氣上升、集中。
練打坐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腿部的保暖,過去和尚們打坐時,一般都在腿部蓋一塊布,此法值得借鑒。
為什麼我們一生氣就握拳、瞪眼?
生活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一生氣,拳頭就會不由自主地攥緊,眼睛也會瞪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中醫認為,「怒傷肝」。當我們發怒的時候,身體的肝氣就會迅速調動起來,而「肝在變動為握」,如果肝氣有變動,人就會表現為握緊拳頭;而且,「肝開竅於目」,肝氣的變化也會體現在我們的眼神上。所以說握拳、瞪眼,其實都是我們動肝氣的本能反應。
生活中,如果我們握一握拳,瞪一瞪眼,其實都能鍛煉肝氣。在八段錦中,就有一個類似的動作,叫「攢拳怒目增氣力」。它把握拳和瞪眼這兩個動作都結合在一起了,做起來非常簡單。
左腳向左開立,兩腿下蹲變成馬步;兩手握拳,放在腰間。眼睛看前方。
出左拳,手伸直的時候變掌,然後手掌像抹玻璃一樣,從下往上轉一圈,轉完後再握拳,手往回收。出拳的時候,拳微微握緊,十個腳趾抓地,眼睛瞪一瞪。
左手握拳收回到腰間。同樣的動作右邊再做一次。
常練下蹲壯腰腎
「攢拳怒目增氣力」這個動作裡,有一個兩腿下蹲、十趾抓地的重要動作。這些動作可以鍛煉人的腰腎,達到「增氣力」的效果。人的力量,從肺、腎中來,尤其
是腎。腎是「作強之官」。它是個「大力士」,是護佑心的,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身體有沒有勁,能不能把東西舉起來,關鍵看腎的力量。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多練習下蹲、十趾抓地的動作,以鍛煉腎氣。
經常握固,益壽延年
在這個動作裡,有一個握拳的動作。握拳很簡單,卻是一個養生的大問題。
握拳鍛煉的是人的握力。握力,是人體健康、長壽的一個標誌,西方科學家曾做過實驗並得出結論,人的握力,尤其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握力越大越長壽。
而在中國的傳統體育健身裡,也有一個練習握力的方法——握固法。所謂握固,就是把手的大拇指放在無名指的指根處,然後四指相握,把大拇指藏在中間。
握固法是中國傳統體育健身裡一個基本動作。這個動作其實是跟嬰兒學習的。小孩子為什麼一出生都這樣握拳呢?《黃帝內經》裡五臟與五神的對應關係中,肝所
對應的神明是魂。中醫認為,肝氣特別足的話,人的魂就特別足。就好比油燈一樣,假如油特別足,光亮就會特別亮,這個光亮就是神明。而「肝在變動為握」,所
以,小孩子握固握得這麼緊,這說明他的肝氣特別足;另一方面,古人把我們頭頂的囟門看做是肝魂出入之所,而小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囟門未合,所以需要用握固法
來固攝肝魂。
人死的時候也有一個共同的象,就是撒手而去。這個像也暗示給我們一個重要道理,人在死亡的瞬間,肝魂散掉了,兩隻手再也固不住了,一撒手,握力和肝氣都隨魂而去了。
這麼說來,人的出生和人的死亡都和肝氣的生發之機有著很大的關係。肝在中醫裡面屬於厥陰之性,有生發的能力和條達之性,同時這個生發也一定要能夠收斂得
住。所以中醫在描述肝的木性的時候,取「曲直」兩個字,「曲」就是它的收斂性,「直」就是它的條達性。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看待事物的方法是很辨證的。
瞭解了這些知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如果我們想長壽,就應該經常鍛煉手的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