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社會上所流行的養生文化總強調補腎,讓人吃這吃那的,概以補腎的名義大肆兜售各種藥物和食品;但我要強調的是,傳統養生學從不是單純地吃有營養的東西或吃藥去補,補的概念是健康的日常行為,有規律的日常生活,這些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才是真正的大補。
1、上廁所時不可說話
我們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補腎呢?中醫認為,上廁所大小便的時候,一定要咬牙,咬牙能固攝住腎氣,尤其是在腎精上損害偏大的男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牙
為腎之齒,是腎精華的外現。但不能亂咬牙,死咬著不放更耗腎氣;而應該是「腎齒兩枚如咬」,「如」就是好像的意思,就是好像有兩個棗核在兩個後槽牙之間,
微微地咬著。解手的時候處於一個吸氣、氣往裡收的狀態,是不開洩的。咬牙,並且提起腳後跟,就等於補了腎氣。
而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在廁所裡一邊夾著手機大聲地說話,一邊大小便,這就是在損耗腎氣。這在傳統養生文化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對身體損害極大。
我們學養生知識首要的一點就是要認識到如何補和如何洩的問題,清楚什麼樣的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我們不要總覺得談到因果就是封建迷信,其實就人得病來說,一定是有因有果,人平時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就是因,損害身體後造成的疾病就是果,自己釀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嘗。
2、陰陽熨臍法
如果出現我們上面提到的癃閉、小腹脹痛、撒不出尿等問題,那應該怎麼辦呢?
有個方法很有效,不妨試一下,就是陰陽熨臍法。用一斤蔥白(蔥最前面最白的那段),把蔥鬚子去掉,搗爛加麝香(麝香主通竄、開竅的,因為不通才會脹
痛),用紗布包好,分成兩包。取一包放在肚臍(神闕穴)上,用熱熨斗熨五分鐘,不用燙皮膚就可。另外一包用冷熨斗熨。反反覆覆用冷熱熨斗熨幾次。
這就是運用了「熱為陽,冷為陰」的道理來治病,故名陰陽熨臍法。這種方法對治療尿不出、癃閉的問題很有作用。
3、外達法
有的人在外面凍著了,回家後撒不出尿來。人凍著,本是該上廁所的,可這種人因為氣化不足,導致憋在裡面尿不出。對於這種受了寒邪之後的尿不出、癃閉的問題,有一種更簡單的治療方法叫外達法。
這種方法是用蔥白煎成一鍋湯,倒入桶裡,人在裡面泡著,水要沒過肚臍,泡著泡著身體就開始冒熱氣,如果這時候有了尿意,就尿在桶裡,因為人一旦出來後就會感覺到冷,尿就又憋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