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秋季養生法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十三、立秋養脾胃
(公歷8月7~8日)
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宜】祛濕養脾胃、食補
【忌】陰暑、秋老虎
立秋又稱交秋,意思是暑去涼來,秋天開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並操練士兵,以保家衛國。此時,不論朝廷還是民間,都會在立秋收成之後,挑選一個黃道吉日,一方面祭拜上蒼與祖先,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谷,以慶祝五谷豐收。
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在養生上,立秋作為秋天的開端,此時自然界的陽氣變化也從“長”的狀態轉向“收”的狀態。立秋飲食調養宜補養脾胃,這樣做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為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
秋來“伏”不去,祛濕養脾胃
一般說來農歷七月初就立秋了,立秋之後便屬秋季。但七月的天地變化有其獨特性,繼大暑之後,雖然立秋而暑氣余威仍烈。正如杜甫《新秋》詩雲:
“火雲猶未教奇峰。”農諺說,立秋後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說明農歷七月的天氣仍熱。而且這段時間雨水特多,常常暴雨成災,甚至在八月上旬還有洪水為患,
唐代李商隱就有“巴山夜語漲秋池”的詩句。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也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其洪水之勢可想
而知。杜甫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二重茅,……床頭屋漏無干處,語腳如麻未斷絕。”蘇軾也說:“霜風來時,雨如瀉”。這
段時間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濕,濕熱交蒸,合而為濕熱邪氣,而從中醫學角度來講,濕和熱都是導致人體發病的六邪之一,《黃帝內經》言“濕氣通於脾”,濕熱
之氣進入人體最易出現脾氣被困的病症。
首先,脾喜燥惡濕,濕邪留滯,最易困脾。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濕停聚,發為水腫或腹瀉,正如《素問‧天元紀大論》所說:“濕勝則漏洩,甚則水閉肪腫。”《素問‧至真要大論》也說: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何況長夏七月,天氣尚熱,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冰凍飲料,更助濕邪,損傷脾陽。所以秋七月易見腹滿腹瀉之類的疾病。
其次,由於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早秋脾傷於濕,且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復發種下病根,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另外,由於外濕之邪容易侵犯經絡筋骨,使經筋阻痺,可出現“濕痺”、“著痺”。尤其在江南和四川盆地等地方,每逢夏秋之交的雨季,濕邪最盛,肢體關節沉
重而痛之症常易發生。《素問‧金醫真言論》所說“秋氣者病在肩背”,此秋氣顯然指早秋七月之濕氣,加之立秋之後涼風起,濕與風合,形成風濕之邪,進犯與肺
相鄰的肩背經絡,所以可見肩背疼痛。而其他筋骨關節痛,則因長夏之濕與早秋之風相合,引發了今稱之為風濕性關節炎的一類病症。由此可見,立秋時節的脾髒保
健有多重要了。
立秋時節保養脾胃,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多吃一些祛濕熱的食物或藥物。祛濕的藥食,
最常用的莫過於香薷了。相傳李時珍友人的妻子,自腰下浮腫,面目赤腫,氣喘,夜不能寐,大便洩,小便短少,服了各種藥物均不見效。李時珍診脈後首先用千金
神秘湯和麻黃,一服就使氣喘減去了一半,再診服渾師薷術丸,兩天後,小便就大量排出,水腫消去七成,調理數日即痊愈。所以,《本草衍義補遺》在提到香薷的
作用時說:“香薷有徹上徹下之功,治小甚捷,肺得之則清化而熱自下。又大葉香薷治傷暑,利小便,濃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脹病效。”其實,關於香薷的
作用,祖國醫學論述是非常多的,如《本草經疏》講:“香薷,辛溫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氣,霍亂腹痛,吐下轉筋,多由暑月過食生冷,外邪與內傷相並而作,辛
溫通氣,則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而《本草綱目》則稱:“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為首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