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元穴也叫丹田穴,在我們的肚臍下面3寸的地方。《扁鵲心書》中有“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壯,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
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的記載。《聖惠方》也曰:“引岐伯雲,但是積冷虛
乏病,皆宜灸之。”
艾炙關元穴的方法很簡單。把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准關元穴熏烤。注意艾條一定要距離皮膚有一定的距離,大約在2~3厘米為宜。艾炙的時候以局部有溫熱感而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5~30分鍾,灸致局部皮膚產生紅暈為度,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
如果不方便艾炙,那麼每天按摩也可以,注意按摩時不可以過度用力,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除此之外,足三裡、神闋、氣海都是冬病夏治的常用穴位。
足三裡穴的艾灸方法是每次用艾灸條一支,點燃對准穴位,左右兩穴灸完為止。每日一次,勿燙傷。可理脾胃、調氣血、助消化、補虛弱。
神闋穴與氣海穴的救治方法同樣是每次艾灸條一支,對准穴位點燃,灸完為止,每日一次。其作用主要有復蘇固脫、溫補元陽、健運脾胃、理氣和腸等。
最後一個常用的艾灸穴位是背俞穴。艾灸背俞穴最好由針灸科大夫來幫助灸治。艾灸背俞穴有什麼作用呢?《類經附翼》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
寶,只此一息真陽”背俞穴是髒腑之氣輸注之處,是陰病行陽的重要場所。用陽氣灸陽位,可治療五髒六腑虛損。如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對咳喘的治療,許多穴位就
是采用背俞穴,所以背俞穴也是夏天用陽之位補陽的重要場所。
當然,艾灸雖然能夠有效治療冬病,但在大悲、大喜、大怒之時進行灸治,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另外,太肌、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另外,冬病夏治還要注意一些飲食上的禁忌,如一定要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總之,千萬不要錯過大暑這個治療冬病的不二時機。建議您趕緊檢驗一下自己的身體,在這個盛夏時節,好好地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