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講】
貳、善導大師釋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為第十八願所立之名
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正是站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立場來看《淨土三部經》,來看一代教法;可以說,善導大師《五部九卷》每文每句,都是在詮釋第十八願,這是貫穿不變的精神。在《五部九卷》當中,善導大師共立了十幾個名詞來說明第十八願。
有時候講「本願」──「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有時候叫「弘願」──「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有時候叫「重願」──「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有時候叫「名願」,就是果地的名號和因地的誓願結合在一起說,叫「名願」。《觀念法門》說:「一切女人,若不因彌陀名願力者,千劫、萬劫、恆河沙等劫,終不可轉得女身。」
有時候叫做「智願」──「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
又叫「佛願」、「大願」、「本誓」、「本弘誓願」、「深重誓願」。
這些名詞都是善導大師所用的,最普遍用的就是「本願」、「本誓」、「弘願」。
兩種釋義方法
善導大師對於第十八願的解釋非常豐富,但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樣,逐條逐句地解釋。善導大師是彌陀的示現,他的解釋慧由心出,任運自然,信手拈來,妙契佛心,言簡而切要,讓我們一看就能明瞭、透徹、安心、喜悅。
這裡,我把它歸納為兩類,也就是兩種解釋第十八願的方法。
第一種,叫做「對文增減」。就是比對第十八願的願文,或者是加幾個字,或者是略掉幾個字,解釋的文句和第十八願的願文差不多。這有好幾處。
第二種,叫做「總顯其義」。並非逐句針對願文,而是總的揉和在一起,從總體上來說明十八願的精神實質。這也有多處。
我們這樣來學習,就發現第十八願的內涵非常的豐富;而祖師的解釋,也讓我們非常的安心。
一、對文增減
我們先看第一「對文增減」。這裡列了一張表,由表格的形式,會看得比較清楚。
出處 | 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
至心信樂 |
欲生我國 |
乃至十念 |
若不生者 |
唯除五逆 |
《觀經疏》 三一頁 |
一心信樂 | 求願往生 | 上盡一形 下收十念 乘佛願力 |
莫不皆往 |
||
《觀經疏》 五一頁 |
但能 | 上盡一形 下收十念 以佛願力 |
莫不皆往 |
|||
《觀經疏》 五一頁 |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
稱我名號 | 願生我國 | 下至十念 |
若不生者 |
|
《觀念法門》 三五四頁 |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
稱我名字 | 願生我國 | 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 |
若不生者 |
|
《往生禮讚》 五三九頁 |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
稱我名號 | 下至十聲 |
若不生者 |
第一行黑體字是第十八願願文,分成六節。下面是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的文句。左邊第一列標明「出處」,就是所引的文出在善導大師的哪本著作,以及在我們所編的《善導大師全集》的多少頁,便於大家查對原文。共有五條。
這五條文,一一對照上面第十八願願文,也分成小節,放在相應的位置。凡是空格的地方,說明善導大師在這裡略掉,這就是「減」,最明顯的就是「唯除五逆,誹 謗正法」,下面通通是空格。「乃至十念」下面解釋的文字比較多,是「增」。其它各相關位置,對照願文相應的文段,在解釋上有的增加,有的減少,所以叫「對 文增減」。
(一)《觀經疏》之文一
我們來看,《觀經疏》第一條文(《善導大師全集》三十一頁),整句是: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
上盡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分為四節:
一、「一心信樂」,解釋願文「至心信樂」。
二、「求願往生」,解釋「欲生我國」。這就好懂了。
三、「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共十二個字,解釋「乃至十念」,可見得是重點。「上盡一形」從「下收十念」引申,但特別加上「乘佛願力」四個字。
四、「莫不皆往」,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二)《觀經疏》之文二
我們再看第二條文,引自《觀經疏‧和會門》(《善導大師全集》五十一頁),整句是:
但能上盡一形,下收十念,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分為三節,對照願文:
一、「但能」是「只要」,顯示很容易,只要信,只要願,只要念佛;可以看作是對應說明「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二、「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以佛願力」解釋「乃至十念」;同樣加了「上盡一形」,又強調「以佛願力」。
三、「莫不皆往」解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故名易也」:總體說明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易就易在第十八願,佛之願力。
(三)《觀經疏》之文三
再下一行,引自《觀經疏‧和會門》(《善導大師全集》五十一頁),整句是: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分五節,對照願文:
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對應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一樣。
二、「稱我名號」,用來解釋「至心信樂」。很特別,值得注意。
三、「願生我國」,就是解釋「欲生我國」。
四、「下至十念」,解釋「乃至十念」。
五、「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還是原文,沒有動。
(四)《觀念法門》之文
再看下面,這條文引自《觀念法門‧攝生增上緣》(《善導大師全集》三百五十四頁)。整句是: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分為五節:
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與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差不多。
二、「願生我國」,即是「欲生我國」。不過次序上提前了。
三、「稱我名字」,同樣用來解釋「至心信樂」,同樣值得注意。
四、「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解釋「乃至十念」;又加了四個字「乘我願力」。可以知道善導大師是怎樣地強調乘佛願力。
五、「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原文不動。
(五)《往生禮讚》之文
好,下面《往生禮讚》文(《善導大師全集》五百三十九頁),整句是: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分為四節:
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對應「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二、「稱我名號」,對「至心信樂」。仍然是用「稱名」來解釋「信心」。
三、「下至十聲」,對「乃至十念」。
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原文不動。
增減必有特別含義
我們把這張表格這樣看了一遍,下面就來對照說明它增和減的地方。
善導大師是彌陀的化身,他增一個字、減一個字,或者改換一個字,都有必然的道理,我們不能輕易、含糊地疏忽了。之所以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來,就是為了讓我們能一目瞭然,不至於簡單地疏漏過去。
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只有「乃至十念」和「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下面每行都有解釋,其它願文的解釋都有省略。可知再怎麼省略,這兩句不能省。
二、「乃至十念」的解釋,文字最多、最豐富,是重點。
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下面全省略,這有特別的含義。
我們來看解釋。其它都明白好懂,但關於「至心信樂」、「乃至十念」的解釋,必須加以說明。
「至心信樂」的解釋
「至心信樂」,有的人解釋得很複雜、很艱難。善導大師在這裡解釋得很簡單,有兩點:
一、一心信樂。
二、稱我名號。
「至心」就是「至誠心」,也就是「誠心誠意」,善導大師解釋為「一心」;所以,善導大師講「一心」,並不難,就是一心一意,誠心誠意,並不是那種要怎樣禪定的一心。
為什麼把「至心信樂」解釋為「稱我名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至心信樂」本來是講信心,可是善導大師把它解釋為「稱名」──「稱我名號」,而且不是在一處,在《觀經疏》、《觀念法門》、《往生禮 讚》好幾個地方都這樣解釋,這就有點不好理解了。「至心信樂」是講「信」,「稱我名號」是講「行」啊,怎麼把「信」說成「行」呢?善導大師為什麼這麼解釋 呢?
因為所謂的信心,是信他所信的;離開了所信,談不上信心不信心。所謂「至心信樂」,就是相信「稱我名號,必得往生」,並不是信別的。所以,善導大師就直接依「稱名」這一邊來說明信心。
打個比喻說:你現在飢餓,餓得快要死了,人家拿米飯給你吃,讓你解除飢餓。哎!你心中就有活下去的信心,對不對?你有活下去的信心,實際上來講,是因為你 有米飯吃。如果沒有米飯吃,你就沒有活下去的信心。有米飯吃才是信心,對不對?沒有米飯吃,就沒有信心。你不用講「我有信心活下來」,你只要說「我有米飯 吃」就可以了,更實在,更準確。
那我們「至心信樂」,信什麼?信有「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可以稱念、稱念此名號必得往生,所以就直接說「稱我名號」,這是本質。
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致性、貫穿性的,信和行不分開。《觀經疏》裡面說「就行立信」──根據稱名之行,建立往生之信。這裡直接以「稱我名號」四個字來說明信心的內容。
依善導大師的解釋,清楚明瞭,人人聽得懂、做得到,而不會讓我們在那裡猜測、揣度:「信什麼?怎麼信?信好了沒有?我的信心夠嗎?」想來想去,覺得有所畏 難。依善導大師的解釋:信,就落實在老老實實地稱名念佛,你能老老實實念佛,就是信。你如果不老老實實「稱我名號」,你說你再至心信樂、再感動,感動得都 掉出眼淚來了,感動得怎樣怎樣,那也都是凡夫生滅不實的心。
依善導大師的解釋,人不會走偏激,不會落在凡夫的體驗哪、感受啊、歡喜啊、激動啊……通通不會落入這些死胡同,而是扎扎實實地落實在「稱我名號」當中。
信心,以他所信的對象為本質內容;抽開所信的對象,所謂的信心只是一種空洞的主觀意識,一種自以為是的觀念。
凡夫的體驗、心情,不是信心;稱念彌陀名號,才是信心。這是很重要的地方!
「乃至十念」的解釋
好!我們再來看「乃至十念」的解釋(這裡就有很多的講究啦):
一、加了「上盡一形」。
二、「乃至十念」解釋為「下收十念」。
三、「乃至」解釋為「下至」。
四、「十念」解釋為「十聲」。
五、加「乘我願力」等四字。
善導大師解釋「乃至十念」,都是一輩子的念佛:只要你壽命還存在,就盡形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叫「上盡一形」。
「上盡一形」和「下收十念」相對。向上多到一輩子的念佛,向下少到臨終十念。「下」是最少,「收」是包含、收進來,跑不出去,「下收十念」就是最少臨終十 念念佛,都包含在內,收入在彌陀的救度之中。連臨終十念的人都收攝在願網當中,那何況一輩子念佛的人?那就更容易往生。所以「上盡一形,下收十念」是顯 示:不管什麼人,只要他願生淨土,堅持念佛,直到臨終,都可以往生。也就顯示這個法門容易、易行。你直到臨終才遇到這個法門,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沒有比這個更容易的了,也沒有一個眾生會遺漏掉。
「乃至」解釋為「下至」。「下」與「上」是互相對應的,既然說「下至十聲」,那必然地也就是「上盡一形」。不過,「下至十聲」是側重針對臨終才遇到這個法 門的人,他念十句佛,甚至念一句佛,也往生。因為這個是「對文增減」的,所以,善導大師直接把「十念」解釋為「十聲」。「十」字就不再做別的解釋,「十」 還對「十」。在別的地方,有時候解釋為「下至一聲、一念等」。
所以,以善導大師來說,是以聞到念佛法門開始,一直到臨命終時,一生念佛,稱為「乃至十念」,也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號」。
還有,「十念」說為「十聲」,「念」即是「聲」,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解釋,成為古今奉行的標準。這在後面我們還會再說明。
為什麼加「乘佛願力」四個字?
這裡有幾個字非常重要:「乘佛願力」、「以佛願力」、「乘我願力」。解釋「乃至十念」時,善導大師處處不忘加這四個字。這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可以從四點來說明:
第一,顯示乘佛願力的方法。「上盡一形,下收十念」後面緊接著「乘我願力」,顯示「上盡一形,下收十念」的念佛,就是乘佛願力。這個很顯然,不用再做更多的解釋。
當然,這是指信順、願生的人,你不願往生,那談不上。所以,願生、稱名,即是乘佛願力,沒有那麼複雜。講「乘佛大願船」,什麼叫乘佛願船?「我感動了,我激動了,我突然歡喜、跳躍起來了,我就是乘上了。」或者「我念佛冥想入定了,心清淨了,伏住煩惱了,我就是乘上了。不然沒有乘上。」那都是落入歧途,誤導眾生。
直接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信順不疑,這就是乘佛願力。佛的願力,畢竟就是一句名號,稱佛名號,就是乘佛願力,直截了當!
第二,令眾生安心。怎麼叫令眾生安心呢?令我們十方眾生安心自在。「哎呀!我光是念佛,這麼念幾句,能往生嗎?」如果不明白之所以能夠往生的原理,我們心 裡必然懷疑、不安。現在講出「之所以下至十聲的念佛就能往生,在於乘佛願力」,既然是乘佛願力去往生的,那麼,擔心自己沒有修行、煩惱重、雜念多等種種疑 慮,就像冰一樣消掉了。所以,加這四個字,能令我們得大安心。我們這樣稱佛名號,就是乘佛願力。既是乘佛願力,就沒有不往生的,所以說「莫不皆往」。
第三,破凡夫執情。破我們凡夫執著的情見。有的人以為「念佛是憑著我的稱念功夫,這樣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了:「不是的!你念佛往生,乃是乘佛願力!不是靠你稱念的功夫。」稱名往生,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力,而是彌陀之力。
第四,說明往生容易。為什麼容易?在佛的願力──「以佛願力,易得往生!」那大家不用懷疑了,「為什麼這麼容易往生呢?」「以佛願力」嘛!
世間的事情也是一樣,有難有易。你沒有這個力量,難如登天;他有這個力量,就易如反掌。如果讓我們自己解脫生死輪迴啊,善導大師說:「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恆沙劫未期」,恆河沙劫、恆沙劫盡都沒有出期。可是如果我們仰憑阿彌陀佛大願業力,那就非常容易。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解釋
後面「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善導大師既沒有文字解釋,也沒有原文引用,而是通通略掉。好像願文裡面根本就沒有這八字似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這兩句話,從字面來看,是除開五逆謗法這兩種人不救,但善導大師根據《觀經》下品下生,認為這只是一種方便說,真實來講並沒有除開五逆謗法的人不救。這裡略掉這八個字,就是要顯明:五逆謗法的人,念佛願生,也能往生。
以善導大師的思想,能夠障礙我們往生的,不是我們的罪過,乃至五逆謗法這樣極重的惡業,都不能構成我們往生的障礙。能夠障礙我們往生的,就是我們自己不相信、不願意、不念佛。只要信願念佛,沒有不往生的。
關於「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們會在後面詳細解釋。
小結
這張表格大家回去可以複習一下,最重要的有兩點:
一、把「至心信樂」解釋為「稱我名號」。
二、把「乃至十念」解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接著又加了四個字,「乘我願力」。
這都是我們淨土宗宗義最重要的地方。
二、總顯其義
第二部分,不是以願文逐句比對的方式,而是揉和第十八願的總體精神,總體地顯示第十八願的義理。我們總共選了善導大師的六條文,略微地貫穿一下。
(一)「善惡得生皆佛願力」之文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善導大師全集》二十二頁)
《觀經》主題
這一條文,出在《觀經疏》第一卷〈玄義分〉,〈玄義分〉分為七門,這是一開始「第一序題門」的地方。所謂「序題」,就是開宗明義,說明《觀經》一部的主題、《觀經》的內容主要在說什麼。
善導大師說,說了兩件事:「要門」與「弘願」。要門,就是《觀經》的定散二善──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以此定散二善,迴向求生極樂。弘願,就是指《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第十八願為淨教根本
可是,序題門是說明《觀經》的主題,為什麼講到《大經》「弘願」呢?從本質上來說,《觀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乃至一切講說極樂淨土的經典,都不可 能離開《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說到往生,則離不開第十八願,這是根本。所以,善導大師這裡就是以《大經》中阿彌陀佛的弘願,來解釋、顯明《觀 經》的宗旨,這是善導大師《五部九卷》一貫的思想。這一條文可以說是善導大師疏釋《觀經》的眼目所在,給我們教理上的啟發和證據──淨土門,一切本源於第 十八願,以第十八願為標準,以第十八願為眼睛;千說萬說,不離第十八願,終歸第十八願。
怎麼知道這一條文是在說明第十八願呢?下面我們看文: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弘願,總的來說是指《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然而根據下面的解釋,可知就是第十八願:
「一切善惡凡夫」,就是解釋第十八願中的「十方眾生」。
「得生」,即是解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就是第十八願中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三重得生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首先說「得生」,能夠往生。什麼樣的人能夠往生?分三重說明:
一、凡夫得生。
二、善惡凡夫得生。
三、一切善惡凡夫得生。
一般認為:「極樂世界既然是高妙的報佛淨土,那只有聖人才可以往生,凡夫絕份。」如果這樣的話,我們這些凡夫通通完了。可是善導大師根據第十八願,在這裡 明確地說:「凡夫得生!」第十八願並不是重在救度聖人,反而是偏重凡夫,是凡夫往生之道,所以說「凡夫得生」。我們聽了才歡喜,才有希望。這是第一重 ── 重在凡夫。
雖然說凡夫往生,可凡夫之中有善有惡,一般人認為:「即使凡夫往生,也應該是善凡夫才能往生,惡凡夫不能往生。」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也造過惡,以佛門的五戒十善為標準,恐怕很少有人能稱為善人,那豈不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能往生了?
但第十八願並不是只有善人才能往生、惡人不能往生,而是善惡平等救度往生,所以說「善惡凡夫得生」。這是第二重──善惡平等。
雖然說惡凡夫也能往生,但惡凡夫當中有輕罪、有重罪,有先惡後善、有一生為惡不善,一般認為:「即使惡凡夫能夠往生,也是輕罪或改惡行善這一部分才可以往 生;如果重罪或一生為惡直到臨終之人不能往生。」如果這樣的話,仍然有許多人絕了往生的希望,阿彌陀佛的救度仍然不夠圓滿。
但第十八願是不論輕罪、重罪、平時、臨終,只要念佛願生,都能往生,沒有一個人不能往生,所以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這是第三重──無一遺漏。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意思就是:一切善凡夫能夠往生,一切惡凡夫也能往生。「一切」兩個字很重要,一切,一刀切,沒有一個例外,這第十八願是所有善惡凡夫平等得救之道。
「者」是語氣助詞,提起下面解釋為什麼一切善惡凡夫能夠往生的一種語氣。
三重「莫不皆」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接著上面,為什麼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給出答案,是因為乘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
如果不是乘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不要說惡凡夫,善凡夫也不能往生;既然是乘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不要說善凡夫,惡凡夫也同樣往生。這樣就很清楚了。
「莫不皆」:沒有一個不是,通通都是。先說「莫不」,又說「皆」,很強調。
「莫不皆」也有三層含義:
一、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願。
二、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願。
三、一切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願。
首先從凡夫來說,凡夫往生彌陀報土,一切不是凡夫自己之力,一切皆是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所以說「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願」。
凡夫之中,有善有惡,惡凡夫要想往生固然是要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善凡夫往生是不是可以靠自己善行的力量,而不必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呢?回答是:即使善凡夫,他的往生也是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所以說「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願」。
又,善有世間善、佛法善,小乘善、大乘善,下善、上善,散善、定善。世善、小善、下善、散善凡夫,往生要靠佛願,大乘、上善、定心凡夫,往生是不是不用靠 佛的願力呢?或者:雖然也要靠佛力,但只是部分靠佛力,還有部分靠自己善行之力呢?回答是:即使是大乘上善定心凡夫,他的往生也是全部靠佛力,所以說「一 切善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願」。
「一切」,是全部;「莫不」,也是全部;「皆」,還是全部。惡凡夫不用說,一切善凡夫往生,也「莫不、皆」靠佛願力,一絲一毫、一點一滴靠不上自己的修行力。
比如坐船過海,不會水的殘疾人全部靠船,即使是世界游泳冠軍也全部靠船,不靠自己。
大願業力──南無阿彌陀佛
「大願業力」:大願、大業、大力。
阿彌陀佛因地五劫思惟的誓願,稱大願。
阿彌陀佛因地兆載永劫的修行,稱大業。
阿彌陀佛果上無量光壽的能力,稱大力。
從發願,到修行,到成佛,合起來叫做「大願業力」;簡單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就是救度苦海眾生的菩提願船。五劫思惟的發願好比是設計的過程,兆載永劫的修行好比是建造的過程。船造好了,在海上渡人了,當初設 計的用心、建造的辛苦,點點滴滴自然都在裡面。做為乘客,雖然看不懂設計,也不知道怎麼造船,也不懂怎樣在海上駕船航行,他只要坐上船,設計師的智慧、造 船工人的辛苦、船長的經驗與勇氣,他都享受到了。念佛人,只要會念佛,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阿彌陀佛一切的智慧與修行,我們就都用上了──這就 叫「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
增上緣
「增上緣」:又叫「強緣」。〈玄義分〉說:「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般舟讚》說:「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凡夫眾生能不能超越輪迴,能不能往生淨土,就看他有沒有遇到阿彌陀佛的「好強緣」,有沒有乘託阿彌陀佛的大願力。
強緣與弱緣
佛教講因緣,一切事物萬象都是因緣。因緣具足,再難的事也不難;因緣不具足,再簡單的事也做不到。
拿往生極樂世界來說,我們願往生的心,就是因;往生所依靠的力量,就是緣。以凡夫的身份,想往生極樂淨土,很多人都感歎很難。難在哪裡呢?難就難在他不知道能往生的緣。他願往生,因有了,能不能往生就看緣了。
強緣一定往生,弱緣不能往生。強緣是什麼?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凡夫眾生要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界」,必須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作為強緣。前面善導大師所講的,我們把它整合在一起來看:
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
一切善惡得生者,莫不皆乘彌陀願。
正由佛願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得入。
能不能往生,就看我們是不是乘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
除此之外,凡夫眾生自己所修的一切定散二善的力量,通通不夠,通通都是弱緣,太弱了。要靠這個往生,那不可能。善導大師說:「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 土者,此必不可也。」要想迴向我們自己所修的雜毒之善,往生阿彌陀佛淨土,那是不可能的。又說:「回生雜善恐力弱,不如專念彌陀號。」迴向種種雜行雜善, 想求往生,力量太弱了,不如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強緣。
我們所修的那一點點善,跟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怎麼比?
比願,阿彌陀佛是五劫思惟的大菩提願,毫不利己,專為眾生。我們呢?整天所想,全是自私自利,縱發清心,猶如畫水,一轉眼就消了。
比業,阿彌陀佛是兆載永劫的難行苦行,三業所作,無不清淨。我們呢?《地藏經》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就算誦幾卷經,磕幾個頭,早晚功課,做點布施,也只是可憐的一點點微不足道的人天有漏福業。
比力,阿彌陀佛是無量光明、無量壽命,以無量光壽之力救度十方眾生。我們呢?只有下墮地獄的罪業之力。所以,善導大師警醒我們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念佛就是乘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除此以外所有一切善行,都是靠自己之力,所以全非比較。
可憐有的人,太過於看重自己那一點點善行的力量,反而看不起專靠佛力的念佛,認為專念佛往生不保險。
比如,兩個人都想過大海,誰能過海,誰不能過海,那就不是看他們個人的本事,而是看他們是採取什麼方法,也就是依靠什麼緣。如果能坐上堅固的大船,那就能夠安全渡過大海;如果只是自己弄幾塊木板,釘一釘,想靠它過海,肯定半路要遭滅頂之災。
凡夫眾生想渡過生死大海,到達極樂彼岸,不是看他會不會修行,而是看他念不念佛。念佛就是乘坐阿彌陀佛的堅固大船,肯定往生;雜行雜善,好比自釘的小木船,恐怕還沒出海就翻了,想到達對岸就更不可能了。
強緣與弱因
以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強緣,一方面也反襯出我們的願生心,不管是多麼迫切、多麼強盛,也都只能算是弱因。善導大師形容為:深廣無邊的貪瞋水火二河當中「四 五寸寬的白道」,又經常被貪瞋水火所侵。凡夫這麼微弱的願生心也能往生,完全是因為遇到了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強緣!
好比要過海的人,只要他肯登大船,那麼,不管他的心是怎樣微弱,擔心風急浪高、怕不得過,都沒有關係,決定可以過。相反地,如果他不乘大船,不管他多麼想過海、多麼勇敢,都不能過。
唯見佛光,不見己善
關於「善凡夫往生也是完全乘託佛的願力」,還想多說幾句。因為我們一般人總是看重自己的些微善行,而不能完全靠倒在六字名號上。一個真正謙卑、恭順的念佛 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善,他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惡,因而能完全仰投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像在太陽光下面看不到蠟燭的光,你如果還看得到蠟燭的光,那說明你在黑暗 的房間裡面。
在《無量壽經》快結束時有一段文,當時阿難尊者聽完阿彌陀佛的大願威神、極樂世界的莊嚴美好、一切眾生皆可往生,他非常嚮往,便向西方五體投地禮拜阿彌陀 佛,並秉告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願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並一切聖眾。」話一說完,阿彌陀佛及時顯現,放大光明。阿難看的景像是:所有菩薩的光明都看 不到了,只是看到阿彌陀佛的一片光。經文說:「譬如大水,瀰漫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瀚,唯見大水。」像一片浩瀚的大水,高山啊、低山啊、房子 啦、樹啦,全都淹掉了,抬頭一看,都是浩浩渺渺的一片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說阿彌陀佛的光明也是這樣的。「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唯見 佛光,明耀顯赫。」「聲聞」就是阿羅漢──我們看畫像,阿羅漢頭上會畫一個圓圈,代表他有光;菩薩頭上也畫一個圓圈,也代表他有光。聲聞也好,菩薩也好, 他們的光明都蓋掉了,都隱蔽了、遮住了、看不到了。那看不到怎麼樣呢?只能看到佛光,「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光明代表智慧,代表功德。在佛光當中,聲 聞、菩薩的光明都看不到了,代表一旦進入念佛法門,所有一切修行、一切功德、一切善根、一切證悟,都不能為比,不值一提,甚至隱而不見。不見了並不是沒有 了,而是都提升了、增長了,提升到與佛平等。阿羅漢不見阿羅漢自己的光,見的也是佛光;菩薩不見了菩薩自己的光,見的也是佛光,跟佛一樣的明亮。那更何況 我們凡夫的小小善行,怎麼能見得到呢!
所以,我們一個專修念佛的人,稱念名號,「如彼名義,如實修行相應。」彼阿彌陀佛名號是光明名號,是「十方諸佛所不能及」的光明名號。那麼,在這樣一尊純 善、絕對性的「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的名號當中,我們是絲絲毫毫見不到自己的修行力量和自己的善行功德的。既然入「一向專稱」彌陀智願海,那就 完全隨順佛願;完全隨順佛願,就是如實修行。
如實修行,本來是指證悟實相的大菩薩,能如真理實相而修行,凡夫根本做不到。但我們念佛,放下自己的知見,完全順著名號的力量,那就是如實修行,如阿彌陀佛所證悟的實相而行。好像癱子不能走路,但他坐上汽車,汽車的行就成為他的行。
小結
這一條文對第十八願總體性的解釋,略有四點:
一、第十八願是淨教根本。解釋《觀經》,也依第十八願。
二、第十八願是《大經》一部的宗旨。
三、依第十八願,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
四、一切善惡凡夫之所以能往生,靠的就是第十八願之強緣。
(二)「四十八願唯明念佛」之文
第二條文,就是《觀經疏》「真身觀」(《善導大師全集》二百零六頁)當中所說的,這段文大家都很熟悉: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目的
《無量壽經》上卷說四十八願,下卷說四十八願成就,可見《無量壽經》也就是說四十八願之經,合起來說「《無量壽經》四十八願」。
願雖然有四十八條,但只不過說了一件事,所以說「唯明」,「唯」是唯一,「明」是說明,唯一說明。唯一說明哪一件事?「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專念彌陀名 號得生」就是第十八願的內容,四十八願畢竟只說了一件事情:「念彌陀名號,得生西方極樂世界。」第十八願就是整個四十八願的宗旨,所謂「萬變不離其宗」, 四十八願條目再多,內容再豐富,其根本宗旨只有一個,永不改變,就是:念佛往生。核心也在此,目的也在此,唯一不二。所以說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宗旨、核 心、目的。
善導大師,他是彌陀化身,阿彌陀佛自己來解釋自己的四十八願,乾脆利落,簡單明瞭,抓住核心,點明本質。如果我們這個「文字匠」來讀《無量壽經》四十八 願,會說:「四十八願講了很多啦,第一願說無三惡道啦,第二願說不更三惡道啦……怎麼就說了一件事呢?」這就叫死於句下,死在具體文句裡面出不來,抓不住 要點,不知道它的精神實質。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句話如果是一般人說的,那我們肯定不買他的帳,會認為:「他經都讀不懂,文義都不通!」可是,是善導大師講的,「善導大師講的?哎呀,考慮一下!」善導大師名氣太大了!
比如我們這次籌辦聽經法會,不要以為蓮友來到講堂開始聽講才叫辦法會,從一開始建講堂、購買桌椅床鋪、接待、買菜、備置生活用品,林林總總,無一不是辦法 會。具體辦事的人可能埋頭一件一件去做,但主事的人心裡清楚明白:這一切都只為一件事──籌辦法會,迎接大家來聽法。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一條「國無三惡道」,也是為了讓你往生極樂世界,預先說明那裡沒有三惡道;第二條「不更三惡道」,也是為了吸引我們往生、召喚我們往 生,說「到那裡不會再落入三惡道」……每條每條都是為了吸引我們去往生,發起我們的欣慕希求之心。具體如何去往生?歸結、落實在第十八願。所以,四十八願 只是講一件事:「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對第十八願的極略解釋
第十八願,願文有三十六個字,善導大師這裡用「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八個字,作了極略的解釋。意思是:只要專念彌陀名號,就能往生彌陀淨土。
「專念彌陀名號」是方法,也就是願文中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得生」是結果,也就是願文中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在善導大師的釋文中,往往會略掉「至心、信樂、欲生」,而把這些融入念佛中,直接就說「專念」、「一向專稱」。一向專念彌陀佛名就通通都有了,通通包括 了。這是善導大師一貫的立場,一切的一切,落實於「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法然上人乘此而說:「聞名不信如不聞,雖信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
專念佛名即是乘佛願力
那麼,這也說明:「專念佛名」就是「乘佛願力」。為什麼呢?因為這裡說「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前面說「乘佛大願業力得生」,互相對比的話:乘佛大願業力,就是專念彌陀名號;專念彌陀名號,就是乘佛大願業力。是不是?
(是!)
這很顯然啦!前一條文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能得往生,是因為乘佛願力。怎麼樣乘?沒有解釋。在這條文裡邊,就 說明了:「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那很顯然:專念彌陀名號,就是乘佛大願業力。所以,在前面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時,把「乃至十念」解釋為「下至十聲」,後 面往往加上「乘佛願力」幾個字。
小結
那這一條文又是怎樣總體顯示第十八願的意思呢?略說有三點:
一、示第十八願是整個《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的宗旨、核心、目的。
二、用八個字極略解釋第十八願,就是「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三、明「專念彌陀名號」就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
(三)「兩種深信」之文
一者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就是著名的「二種深信之文」,出自《觀經疏》「深心釋」(《善導大師全集》二百四十四頁)。「一者決定深信……」就是所謂的「機深信」;「二者決定深信……」就是所謂的「法深信」。「機」就是眾生,「法」就是阿彌陀佛。
幾個問題
在具體學習文句之前,先討論幾個問題。
一、怎麼曉得兩種深信之文是在解釋第十八願?
二、兩種深信是不是兩個信心?
三、有什麼必要說「機深信」,直接說深信阿彌陀佛不行嗎?
四、根據「機深信」,可以說淨土法門只是接引罪人的低級法門嗎?
五、信彌陀救度,可是並不承認自己就是那麼差勁的凡夫,能不能往生?
第一個問題:怎麼曉得這兩種深信之文是在解釋第十八願?
「法深信」先說「四十八願,攝受眾生」,接下來說「乘彼願力,定得往生」,當然就是說的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因為說「定得往生」的,四十八願中只有第十八願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如果比對第十八願願文,「機深信」就是說明願文裡面的「十方眾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法深信」是說明其餘的內容:「無疑無慮」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乘彼願力」就是「乃至十念」;「定得往生」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個問題:兩種深信是不是兩個信心?
當然不是!是信阿彌陀佛的一個信心,分兩個方面來說明──信自己無力,信彌陀有力;信自己必定墮落,信彌陀必定救度。
第三個問題:不說自己是造罪凡夫,直接說深信阿彌陀佛不行嗎?
不行!因為如果我們眾生對自己的根機不瞭解,不知道自己是無力的,靠自己是不可能出離生死輪迴的,那就不可能對阿彌陀佛產生決定的信靠而歸投於阿彌陀佛的救度。
好像一個瓶子,本來是空的,想把水裝進去,可是被瓶塞塞住了,這樣,就是把它泡在水裡面,水也不能進去。要想裝水,必須把瓶塞打開。
凡夫眾生就像這個瓶子,是空的,本來沒有一點點功德力量,可是卻被自己驕慢心的瓶塞塞住了,自己覺得很滿,有修行、有功德、有力量,像這樣子,阿彌陀佛救度的法水怎麼能入他的心呢?所以,必須有「機深信」,拔掉驕慢心的瓶塞,才能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第四個問題:「淨土法門救度造罪凡夫,所以是低級法門;我是善人,應當學其它高級法門。」
淨土法門救度的人低,並不代表淨土法門低,反而說明淨土法門高。比如醫生治病,所治病人的病越重,說明醫生水平越高。
至於說善人,沒有超過普賢、文殊等大菩薩的,這些大菩薩都求生極樂,還有什麼人不應當學淨土法門求生極樂呢?《阿彌陀經》裡說:「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善導大師《般舟讚》說:「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念佛人跟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作同學,人中稱為最上,所以, 善人應當念佛。念佛是善中最善,不念佛不能稱善。
淨土門的棒喝
禪門有棒喝,淨土門也有棒喝。「機深信」就是淨土門的棒喝,想入淨土門,先過這一關。來到淨土門邊,不管你是什麼身份、有多大的名氣、學問有多深、悟境有 多高、戒定慧修持多麼嚴格、多麼受到信徒的崇拜……只要還有貪瞋煩惱,先遭一喝:「汝是凡夫!罪惡生死,曠劫輪迴!」一喝之下,內心震動,好像醉酒的人, 來到門外,冷風一吹,醉意全消,頓時清醒,馬上想起來自己姓甚名誰、家住哪裡、所為勾當──「原來我姓凡名夫,家住娑婆,造罪造業,輪迴生死啊!」如果再 遲疑,緊挨一棒:「汝自身,無有出離之緣!」
這一喝一棒接住了,淨土大門洞開,念佛趟直而入。如果躲過了,那這個人就沒救了,入不了淨土門了。
第五個問題:雖信彌陀救度,但不承認自己就是那麼差勁的凡夫,這樣的人能不能往生?
不能往生!因為他所說的信彌陀救度,只是理論上的一種觀念,並沒有落實在自己身上。
機深信──診斷病情
好了,我們來看文。
「一者決定深信」:這一段就是「機深信」。只有先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法出離,才能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所以首先說明「機深信」。好像醫生給病人看 病,首先要讓病人瞭解他的病情,他才會好好配合。如果病人不瞭解自己的病情,癌症晚期還以為只是傷風感冒,甚至認為有人說出他的真實病情是危言聳聽,那就 沒法治病了。
二種決定
「決定」就是沒有任何含糊,不會說「可能這樣,可能不這樣」。
有二種決定:
一是所信的事決定。
二是能信的心決定。
只有所信的事決定,真實不虛,能信的心才能決定,才有意義,才正確。如果所信的事本身就是虛妄,能信的心越是決定,就越陷於錯誤,那就叫迷信。所以,信,正確不正確、決定不決定,關鍵在所信的事上面。
「機深信」當中,「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等,是所信的內容;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我們本來就是如此。
事實雖然如此,但並不是人人都能認識,有人能認識,有人認識不到。認識不到就沒有深信,談不上決定。只有認識到自己正是這樣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才是「決定深信」。
「決定深信」:就是決定信、深信。「決定」,不改變;「深」,不動搖。「決定深信」就是不改變、不動搖的信。像大樹根深,風吹根不動搖;小樹根淺,風一吹 根就動搖。一個人信根不深,聽到人家說什麼馬上心裡動搖──「我這樣的人,念佛真的能往生嗎?」信根深厚的話,不管人家怎麼說,自己心裡不動不搖,明明白 白。
自身三樣
「自身」這兩個字很重要,很親切,所謂「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吃飯個人飽」,說一千道一萬,如果和自己了不相關,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自身是什麼樣子呢?善導大師下面用了三句話來說明:
一、「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現在的樣子。
二、「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過去的樣子。
三、「無有出離之緣」──未來的樣子。
三句話,就把我們現在、過去、未來的樣子畫得很清楚了。
凡夫五筆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不僅在淨土宗教理上楷定古今,而且在佛教雕像、壁畫、音樂、梵唱、歌偈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藝術造詣。世界著名的龍門石窟盧捨那大 佛就是大師監造的,大師一生畫了幾百幅淨土壁畫。我覺得善導大師這幾句話,也好像畫畫一樣,寥寥幾筆,就把我們的凡夫樣兒,活生生地勾畫出來了。
我們來看,先看現在的樣子(也像看一幅畫一樣,先看總體,再看細部)。
總體:是凡夫,不是聖人;在生死,未出輪迴;造罪惡,缺少福善。我們總體就是這個樣子。
再看細部,好像繪畫運筆,大師用了五筆:
第一筆:用「凡夫」二字,畫出輪廓。凡夫的樣子出來了。
第二筆:用「生死」二字,畫出步態。正在生死路上蹣跚搖擺。
第三筆:用「罪惡」二字,畫出神情。蹣跚生死的凡夫,一身罪惡的神情。
第四筆:用「現是」二字,畫出面容。從遠到近,來到了我們的面前。
第五筆:用「自身」二字,畫出眼目。定睛一看,啊?不是別人,竟是我!
這樣由粗到細,從遠到近,我們越看越清楚,越看越明瞭,原來那個蹣跚生死的罪惡凡夫就是我啊!
凡夫前面有四個字「罪惡生死」。既然是凡夫,就還在生死(出了生死就是聖人、不是凡夫了),所以說「生死凡夫」。為什麼會生死?因為罪惡,不造罪惡就不會有生死,所以再說「罪惡生死凡夫」。
「罪惡生死凡夫」前面又有四個字「自身現是」。「現」,是現在,從無量久遠的時間,一下鎖定到現在的時刻,一個點,這就很貼近了。「自身」,是從無量多的 眾生鎖定到自己一人,也是一個點,這就更切己了。雖然過去未來都有無量無邊的罪惡生死凡夫,但那都和自己無關。這裡「機深信」不說別人,只說自己。
「本來是佛」與「現是凡夫」
我們聽慣了「本來是佛」這樣的話,乍一聽「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可能覺得太難聽,不順耳,不舒服,但這也正像「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一樣,反 而對我們是有利的。體性本來雖然是佛,但現實卻是凡夫,當下起心動念都是罪惡。任何一個關心自己生死大事的人,不能滿足「本來是佛」這樣一種觀念,而要切 實解決「現是凡夫」的問題。要想擺脫罪惡生死凡夫的名份,就要專念阿彌陀佛名號。
二、「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曠」是廣大,像虛空一樣廣大,「曠劫」是廣大久遠長劫的時間,是沒有起始的久遠,又叫「無始劫」。無始劫來,一直流轉於生死,從來沒有出離過。這是我們過去的樣子。如果不說明,有人可能還認為自己是乘願再來的菩薩呢。
三、「無有出離之緣」:沒有辦法出離生死輪迴。「緣」和「因」相對,如果一個人不想出離生死輪迴,就是沒有出離之因;這裡說「無有出離之緣」,是說雖然想出離,有了因,可是沒有辦法出離,也就是沒有緣。比如想過河,但是沒有船,還是過不了。
誰沒有出離緣?自身!自身無有出離之緣。向茫茫未來而看,我們就是這個樣子,靠自己出離不了生死,當然,過去、現在也都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過去已經過去了,把希望轉向未來吧,未來還是這樣──這不等於是判了死刑了嗎!
「機深信」的結論
總結一下,「機深信」也可以讀作三句:
一、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二、決定深信:自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三、決定深信:自身無有出離之緣。
前兩點是事實,第三點是結論。重點是信第三──自身無有出離之緣。
自身既然沒有出離之緣,那要怎麼辦?必須把眼睛從自身引開,看向身外,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因為自己身上找不到出離緣;從過去曠劫,到現前念念,不管怎麼找也找不到。
我們只要把眼睛稍稍一轉,就可以了。轉向哪裡?轉向阿彌陀佛,所謂「一向專念」──唯一向著阿彌陀佛,不向其它;一向向著阿彌陀佛,不向自己。這就是下面的「法深信」。
「法深信」──對症下藥
如果拿醫生看病作比喻,「機深信」就是診斷病情,「法深信」就是對症下藥。「機深信」診斷的結論是──自身無有出離之緣,死定了!「罪惡生死凡夫」,重病號,絕症患者。
這樣的絕症患者,有什麼神醫、什麼妙藥能治?我們來看:
「二者決定深信」:「二者」以下就是「法深信」──法藥。
「一者」、「二者」是表示有義理上先後的關係。必須先信知自己是病人,然後才談得上信醫生;必須有「機深信」,才會有「法深信」,所以說「一者」、「二者」。
「決定深信」:還是一樣,不改變、不動搖的信。
信什麼不改變、不動搖?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來了!神醫──阿彌陀佛;妙藥 ──四十八願!信此,不改變,不動搖。
「攝受」,就是救度;「眾生」,就是前面「機深信」當中「無有出離之緣的罪惡生死凡夫」,也就是「我自身」。「只有阿彌陀佛醫王能救度我出離生死,只有四十八願的法藥能對治我的罪惡」,所以加一個「彼」字 ──「彼阿彌陀佛」,而不是其他的佛菩薩,其他佛菩薩沒有四十八願;「彼四十八願」,而不是其它法門,其它法門治不了我們的罪根。
「無疑無慮」:無疑也無慮,沒有疑心,也沒有顧慮。沒有什麼疑心呢?「我這樣的罪惡生死凡夫,阿彌陀佛救不救?」沒有這樣的疑心了,因為彼阿彌陀佛四十八 願救的正是我。沒有什麼顧慮呢?「雖然說阿彌陀佛發願要救我,但我福善少、罪業多,怕不能往生吧?」現在知道:往生不是靠自己的福善,而是靠阿彌陀佛的願 力,定得往生,所以沒有顧慮。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我,所以無疑;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所以無慮。
盲人學盲文
如果因為自己是造罪凡夫,反而懷疑彌陀的誓願,那就冤枉了。在座的有一位北京的張居士,她做什麼的呢?她是做盲文教育的。盲文教育,我就想到,盲人眼睛瞎 了,他要讀書怎麼辦呢?就要給他發明盲文,盲文是用手來觸摸的,是不是?正是因為慈悲你是個盲人,看不見,才為你發明盲文。你卻說:「我是個瞎子,我怎麼 能看見、我怎麼能讀書?我怎麼能識字?」正因為你是個瞎子才要你來學盲文好識字啊!你不要以為你是一個盲人,反而退回去,說:「我是個盲人,我不夠資格學 盲文。」盲人沒有資格學盲文,還要讓不盲的人學嗎?你是盲人,最有資格學盲文!
阿彌陀佛正是慈悲我們不能修行,才為我們發明六字名號,讓我們好念佛往生。若說「十方造罪的眾生,沒有資格念佛往生」,那讓阿羅漢念佛啊?讓菩薩往生啊?所以,我們是最有資格念佛往生的。這個,不要推。
阿彌陀佛為什麼把手伸下來?你往後跑,他伸一節;他趕一節,你退一節;他又趕一節,你又退一節。所以,阿彌陀佛老是彎著腰,很辛苦地追你。
希望各位蓮友,慈悲慈悲(現在不講阿彌陀佛慈悲了,希望你慈悲慈悲)!把你的小手伸出來,不要退縮(「哎!阿彌陀佛,你的手這麼乾淨,我的手不好意思。」 收起來了)。哎呀!你這個手,幹壞事、抓貪瞋癡勇猛得不得了,抓住不放,讓你抓佛的手,你不敢──凡夫的卑劣心態!
所以,「機深信」要這麼信,因為機和法是相應的,如同剛才講的盲文,盲文正好對盲人,盲人正好學盲文;我們造罪眾生,正好念救度造罪眾生的阿彌陀佛,這不 是鐵打鐵、剛好嘛!是不是?涵蓋相稱,非常吻合。造罪凡夫今天剛好遇到阿彌陀佛本願,這是歪打正著啦!是彌陀為我們發願成佛,我們才專念這尊佛。
當然,其他諸佛都會宣傳阿彌陀佛的誓願,都會勸導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從這個角度講,諸佛的慈悲跟阿彌陀佛平等;但是,慈悲的源泉,來自於法藏菩薩 的第十八願。如果沒有這第十八願,諸佛的大慈大悲就不夠圓滿,對我們來講,永遠是個空洞的名詞。因為我們沒有得到利益啊!所以,機法兩種深信說明:阿彌陀 佛要救度的就是我們罪惡的凡夫。
下面說「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善導大師講的話,真的是有味道。「自身無有出離緣,乘佛願力定得生。」這個叫做絕處逢生。
我們看前一句,完蛋了!絕望啦!「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從自己身上找不到一點點出離的機會啦,一點點可能性都沒有,所以「自身無有出離之緣」。
很多人在自己身上找出離之緣:「我這樣修,應該能修出點出離緣吧?我那樣修,應該有點出離之緣吧?」善導大師一棍子就把我們打醒了:「沒有啊!你怎樣修都是造罪凡夫,常沒常流轉,沒有出離之緣!」
那怎麼辦?要調過頭來看,眼睛不要老盯在這裡看,我們心裡邊是一片黑暗,要調過來,看阿彌陀佛,出離之緣在那個地方。所以,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 為我們成就大願業力增上緣;以四十八願攝受沒有出離之緣的造罪凡夫。我們仰賴阿彌陀佛大願業力,而能夠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前面說「無有出離」,下面說「定得往生」,那簡直是從最低谷一下子跳到最高峰。「無有出離」之人,獲得「定得往生」,這就是《觀經》下下品的眾生,造作五 逆重罪,眼看著馬上墮落地獄──他是沒有出離之緣啦!但是臨終遇到善知識,給他講南無阿彌陀佛,緣來了!他稱念了十句,當下就往生西方。
這就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慈悲,讓那個決定不能出離的人,而定得往生、定得成佛。這個不可思議!
古往今來,對淨土法門信心的解釋,以善導大師的「機法兩種深信」最為突出、最為鮮明、最為生動、最為直接,單刀直入,直切根源,開門見山,徹底明瞭。一機 一法,凡夫即是死,彌陀即是活。靠自身即是死,乘佛願即是活。由死轉活,完全在乘佛願力,乘佛願力是關鍵。
如果不乘佛願力,罪惡生死凡夫永遠不能出離。一旦乘佛願力,「罪惡生死」也好,「曠劫流轉」也好,「無有出離」也好,通通一掃而空,毫無障礙,決定往生。
所以,這兩種深信,可以講是絕妙無比啊!如果沒有「機深信」,只講「法深信」,誰都信不來,你講一萬遍他都不能相信,「是啊!專念名號就決定往生啊!那是 指那個有修行的,是指那個出家的,是指那個能讀誦大乘經典的。我是沒有份的,我罪業重啊!業障深、煩惱多、妄想多!」善導大師在前面首先講了「機深信」: 「就是這樣的罪惡根機,常沒常流轉的凡夫,阿彌陀佛為你發願啦!」為我啊!為自身啦!說「四十八願,攝受眾生」,就攝受這樣的眾生。那我們是這樣的眾生, 剛好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是阿彌陀佛發願攝受的對象,所以,我們念佛往生是天經地義!是理所當然,是鐵板釘釘、不能改變的事情!
小結
兩種深信之文,主要說明了第十八願當中「機」和「法」血肉相連、一體不離的關係。
一、讓我們徹底明瞭自己是怎樣的一個凡夫,而對自己不存一點幻想。
二、讓我們徹底歸投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一絲疑慮。
三、「機」和「法」互相含攝、互為答案。沒有出離之緣的罪惡生死凡夫,需要什麼樣的法?答案在下面: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救度誰?答案在上面:無有出離之緣的罪惡生死凡夫。
對「機」的描寫讓人覺得:有千山萬水在聚積、在盤旋、在迴盪,層層疊疊,找不到出口;來到「法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突然就像群山搬移、水路頓 開,心中所有積鬱一瀉千里,所謂「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心水迸然而出,直奔阿彌陀佛功德大寶海。真是暢快!
(四)「正定業」之文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接著來學習善導大師對於第十八願的解釋。
我們已經說過:善導大師的解釋是有多種的層次、多種的角度。最明顯的就是「對文增減」──對照第十八願的願文,或者增加幾個字、或者略掉幾個字的解釋。我們昨天用的表格一目瞭然。
第二部分就是「總顯其義」,不是工整地對照願文來解釋,而是把第十八願的精神融會貫通在心中,以一種自然的、比較自由的形式來解釋,文句長短各不一樣,但 是能體現第十八願的要點。我們已經學習了三條文,下面學習第四條,「正定業」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二百五十一頁):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
這一條文怎麼曉得是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呢?
其實,通過文句,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講專念彌陀名號,這就是第十八願的內容。四十八願中唯有第十八願稱為「念佛往生願」,說的就是「專念彌陀名號,往生淨土」。底下說「順彼佛願故」,那就是順了這一條誓願。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這是對願文「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三句的解釋;「正定之業」,來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釋迦牟尼佛說「一向專念」,善導大師又說為「一向專稱」、「一心專念」。「一向專念」、「一向專稱」都一樣,說的都是一回事。
怎麼樣「一心專念」?下面是補充說明: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在四大威儀中,走也好,停也好,坐也好,臥也好,在任何因緣情況下、在任何地點、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稱念,也都應該稱念;也不論我們稱念彌陀名號,時間是忙還是閒,我們的壽命是長還是短,總之是以「念念不捨」為原則。
兩種念念不捨
有人講:「這個『念念不捨』誰能做到?常會忘記了。」
「念念不捨」有兩種含義:
一個叫「機相策勵」,「機」是根機,「相」是相狀,「策」是警策,「勵」是鼓勵。「機相策勵」就是從眾生根機這一邊來說,我們自己鞭策自己,雖然說不能做 到每一念、每一念念佛,但在內心策勵自己:「我要多念佛,念念相續地念佛,念念不捨地念佛。」這樣想,也盡力這樣做。盡每個人根機所能,沒有一定的標準。 這樣的「機相策勵」,當然是每個人能做得到的。
第二種是「法德不斷」。「法德」就是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六字名號這一法,它具有這樣的德能,它能夠對我們攝取不捨。像《觀經》裡邊所說的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因為我們一向專念彌陀名號的緣故,阿彌陀佛的光明對我們攝取不捨,念念之間不捨離我們。
有兩種「不捨」:一是凡夫,盡心盡力,隨忙隨閒,念念不捨阿彌陀佛。二是彌陀,光明攝取,日夜不斷,念念不捨念佛眾生。
兩種不捨分不開,有一必有其二。《觀經疏》裡面講「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法事讚》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就是這個意思。
又有兩種不捨,行不捨與心不捨。行持上不睡不眠、念念不捨我們做不到,但心靈上的歸依、全心全意地歸投、依靠阿彌陀佛,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除非他不願 意,這也是念念不捨──心心念念、全依全靠阿彌陀佛,一絲一念也不捨阿彌陀佛去靠別的佛菩薩、法門。有了這樣的心不捨,行上面自然也就專了,所以說「一心 專念」:「一心」,所以「專念」。
有的氣功師、神婆等外道,聲稱可以更有把握讓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人聽信,轉而求外道,那就荒唐了。
「正定之業」與「雜散之業」
「正定之業」:就是純粹、正直、決定往生之業。如果稱念彌陀名號還需要雜七雜八,還需要繞東繞西,還往生不定的話,那就沒有資格稱為「正定之業」。
「正」對「雜」,「定」對「散」,「正定之業」對「雜散之業」。《觀經》下品上生當中,將聞經和稱名相比較,阿彌陀佛來接的時候,只讚嘆稱名念佛,而不提 聞經功德。善導大師解釋說:「望佛願意,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往生是大事,很急迫,從佛意來說,就只勸我們正念稱名,稱念彌陀名 號是正定之業,聞經等一切算是雜散之業,這兩個不能相比較。
這個不是從我們凡夫的心──是定心還是散心,不從這個角度來說明;而是從我們行持的法能不能達成決定往生,從這個角度來說明。只要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即使我們的心妄想雜念,是散亂的,但是也叫做「正定之業」──由彌陀誓願決定:「任何眾生,稱念我名,必得往生」,所以叫做「正定之業」。反過來,如果不 念佛,而是修其它法門,即使你心中很清淨,有禪定,也是雜散之業,因為沒有彌陀誓願的保證,往生不定。
「順彼佛願故」:這就說得很清楚了,專念彌陀名號,行法非常簡單,而且又不論時節、地點,不管行住坐臥(行,就是在外面行走,就是在大街上、馬路上、田 間、城鎮……都可以;住,就是停步,住在某一個地點;坐,是安坐在那裡;臥,或者是臥在臨終,或者是晚上睡覺,或者是有病患,躺在床上)。不管哪種狀況, 都可以念佛,這可以講是非常簡單、非常容易。如果是其它法門的話,就沒有這樣方便。比如說修禪定的話,總需要採取坐的姿勢,比較能夠得定。念佛,行住坐臥 都不論,專念彌陀名號,這樣簡單,對於時間、對於地點、對於我們的四大威儀、對於我們週遭的環境都沒有選擇。而這樣的念佛,就能成為正定之業,決定往生。 人們難免要懷疑:「為什麼?」因為「順彼佛願故」──念佛,順從了彼阿彌陀佛因地誓願的緣故,決定往生,所以稱為「正定之業」。這個「佛願」就是第十八 願:「若眾生稱念我的名號,願生我的淨土,而不得往生者,則我不成佛。稱名願生,決定往生,我才成佛。」
信與行
這一段「正定業之文」,其實是和「法深信」之文相對應的。「法深信」是講一種信,內心的信,信這種法;這個法怎麼落實下來?就是行,這就在「正定業之文」當中。可以說這兩段文,一個講信,一個講行,是一件事情,表達的角度不一樣。
想離開生死輪迴,要有大功德、大力量,「機深信」說自己沒有力量,無有出離之緣,那麼誰有力量呢?「乘佛願力」!就把佛的願力突顯出來。「乘佛願力」是一 個總的原則──仰靠佛的願力去往生,這樣內心就有一個安住。怎麼樣乘佛願力呢?就在「正定業之文」當中,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念念不捨,是名正定之 業」。念佛名號,就是乘佛願力!乘佛願力,才是正定之業!
「法深信」說「乘彼願力」,這裡說「順彼佛願」,相吻合。
「法深信」說「定得往生」,這裡說「正定之業」,也完全一致。
小結
這一條文是對第十八願最重要的解釋,就是說明:依著第十八願的念佛,是往生淨土的正定之業;其它都不是。念佛往生必定,其它往生不定。
(五)「要弘廢立」之文
好!下面,第五條文: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在《觀經疏》結尾的地方(《善導大師全集》三百一十七頁)。
《觀經》最後,釋迦牟尼佛總結付囑阿難說: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第五條文便是對付囑文的解釋。
既然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毫無疑問,這也是對第十八願的一種解釋。
這一條文,文字很短,可是卻非常重要,它是善導大師整部《觀經疏》的總結論,也是整個淨土法門的總結論,甚至也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總結論。
這是最重要的釋義,也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發。
《觀經疏》總結論
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義理很廣泛,一般人很難看得明白,很難把握要點。但即使其它所有的文字都不明白,只要能把握這一句話,可以說《觀經疏》全部都看懂了,都掌握了,因為這句話是總結論。
結論,就好像考題的最後正確答案。
考題是:罪惡凡夫,怎樣往生彌陀淨土?
答案是: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結尾的地方,給出了這個答案;這之前,都是為了得出答案的推算步驟。
善導大師把題目做出來,把答案告訴我們,我們只要接受就好;至於推算步驟,能瞭解也行,不瞭解也沒關係。好像我們正在危險的地方,不知道怎麼出來,有人來 為我們探路,各個方向、各條路口都查遍了,最後來告訴我們說:「哪裡哪裡不通,哪裡哪裡險阻,只有哪裡可以通行。」我們只要聽他的話,順著往前走就好。
既然是《觀經疏》的總結論,也就是淨土法門的總結論。淨土法門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外乎「凡夫怎樣往生彌陀淨土」。善導大師正是通過《觀經疏》,建立了整個淨土法門。
既然是淨土法門的總結論,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一代佛教的總結論。佛教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外乎「了生死,成佛道」,一旦往生彌陀淨土,生死不了而了,佛道自然而成。淨土法門正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
下面我們來看文。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上來」,就是從上以來。是指這部經從一開頭,直到這句付囑文,之間所有的內容。
什麼叫付囑文呢?付囑,就是總結交待。釋迦牟尼佛講一部經,快要結束時往往會做一個總結,交待給弟子,什麼是重點,應當如何去落實。這就稱為付囑文。像《觀經》流通分:「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觀經》付囑文,付囑持名。
「定散兩門」:從上以來那麼多的經文,說的是什麼呢?說的就是定散兩門──定善門、散善門。定善就是十三定觀,散善就是三福九品。九品細分,前六品說三福 ──行福、戒福、世福,迴向求生;後三品說念佛──三福無份的惡人,念佛往生。「門」是通往的意思,本來定善、散善都是聖道門的修行方法,與往生極樂不相 關,但迴向定散二善,求願往生極樂世界,定散二善就成為通往極樂的門徑,所以說「定散兩門」。
「之益」:定散兩門之益,就是指定善、散善的修行,可以用來回願求生極樂,有這樣的利益。
「雖說」:善導大師用了「雖」這個字,很有味道。「雖」是轉折,雖然有這樣的利益,但還有更大的利益不在這定散兩門之內。這定散兩門之益,雖然也是釋迦牟 尼佛所說的,但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並不在這裡,釋迦牟尼佛並不付囑定散兩門給阿難。更大的利益是什麼?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的是什麼?就是後面的「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望佛本願
「望佛本願」:「望」,是往遠處看,人站在這裡,眼睛卻向著遠遠的地方看。
望哪裡?望向阿彌陀佛的本願。
是誰望阿彌陀佛的本願?釋迦牟尼佛!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除了佛,眾生看不到阿彌陀佛的本願。眾生沒有這個眼,必須藉著佛眼,明信佛智,才能看到。
釋迦牟尼佛跟我們站在一起,站在凡夫執著定散二善的立場,隨順我們的根機、習性,說我們喜歡聽的、聽得懂的話。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所修的一點定散 二善,捨不得定散二善,認為這是最寶貴的,釋迦牟尼佛就說:「也可以。修此定散二善,迴向求生極樂。」但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並不在這裡,釋迦牟尼佛的眼睛早 就跨過定散二善,看向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
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在《觀經》結尾流通的時候才望佛本願,而是從一開始就望佛本願:心懷彌陀本願,來到王宮;心懷彌陀本願,光台顯現十方國土;心懷彌陀本願 而微笑。這些在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裡面都有詳細生動的解釋。可以說釋迦牟尼佛說十三定觀每一觀、九品往生每一品,都是「望佛本願」而說,到最後付囑的時 候,和盤托出,再也沒有遮攔,而讓我們心中明明朗朗了。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口說定散二善,而心望彌陀本願呢?他有什麼意圖?下面說: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意思就是要讓我們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被彌陀本願所救。
從上以來,釋迦牟尼佛一邊隨眾生的根機,宣說定散二善迴向求生,一邊心裡望著阿彌陀佛的本願,目的就是要牽引眾生執著定散二善的眼睛,隨著佛的眼睛看向彌陀本願;一旦看到彌陀本願,就定格在彌陀本願,落實下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就好像以手指月,目的是要讓我們順著手指看到月亮,並不是停留在手指上。一旦看到月亮,手指就收回來了。「定散二善」就是指月的手指,「一向專稱」才是所指的月亮。
一向專稱──捨定捨散
專修念佛的人,他沒有靠定善往生的心,也沒有靠散善往生的心──就是念佛!也不存在是定心還是散心的問題。他已經捨掉了這些觀念,他就是念佛。定心也是念 佛,散心還是念佛,定心念佛也往生,散心念佛也往生,反正念佛往生。念佛往生,與定心、散心無關,念佛往生是阿彌陀佛的誓願,這就叫「一向專稱」。
一向專稱──捨信捨疑
本來淨土法門特別強調信心,講信心是破除我們的疑惑。因為信和疑是相對而存在的,一旦我們真正落實在專念彌陀名號上,所有的信啦、疑啦,這些都不再作為心中的觀念,所以「捨信捨疑」。
初次接觸一樁事情的時候,我們對它不瞭解,產生誤解,產生疑惑,這個過程需要破疑生信;一旦這樁事情作為事實被我們認定下來,就談不上信、談不上疑。疑都談不上,還談什麼信呢?信都談不上,還談什麼疑呢?
比如我們跟別人從初次打交道到熟識也是一樣的。只見過一兩次面,再見面時,「到底是不是這個人?從面貌形象看起來,似乎像,似乎不像……」我們的心就在那 裡疑惑。然後有些證據說明啦,比如一張照片啦,哎,你相信了:「某某人,就是他了!」一旦認識了他,「噢!對呀,這就是老張嘛!」認識老張之後,你還會 說:「老張啊,我相信你確實就是老張。我相信,我不懷疑,你真是老張!」那麼你講這句話,說明你還在懷疑他不是老張,你都知道他是老張了,你就直接喊他: 「老張,你來。」
我們已經捨信捨疑了,不談什麼信疑了,已經是作為一個事實,「如是如是」而已。你還在講信啦、講疑啦,就好像在那裡還提著一個東西,心上還有一個東西,掛在那個地方。
捨掉信,捨掉疑,就這樣念佛,「如實修行相應」,一向專稱就是如實修行相應。
這個,請大家體會。
一向專稱──捨一切心
不僅如此,所有的善啦、惡啦,淨啦、穢啦,所有這一切纏繞我們的是非分別觀念,也通通都不存在。念佛就是念佛,念佛很單純。不顧及心中的一切,唯一口稱名號,就是一向專稱。
一向專稱──淨土門的落腳點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是阿彌陀佛為我們開的法藥。好像信仰醫生,就落實在服用醫生開的藥。我們淨土門的落腳點,以善導大師的解釋,就是落實在「一向專稱。」
講定散二善也好,講信心也好,目的是引導我們進入一向專稱。已經能夠一向專稱、願生淨土,這樣的人,沒有必要再跟他談什麼信啦、疑啦,沒有必要。講那些就太遠了。
在現實往生人的事例當中,我們也經常發現:其實很多老太太,她也聽不懂很多道理,念佛,也談不上怎樣的歡喜,也不存在什麼功夫不功夫。她只知道:「我在這 個世界活了這一把年紀,酸甜苦辣我都嘗過了,我下一輩子不願意再來了。聽說有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很慈悲,念他的名號就能去往生,那我就南無阿彌陀佛、南 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就天天念,就這回事。」這樣的人,可以講是淨土門的上上根機。她很實在,很妥貼,她沒有誇張自己,她也沒有「我念佛,心不 清淨能不能往生?」的問題,念佛往生是阿彌陀佛說的,是阿彌陀佛的誓願,跟我們的心淨不淨怎麼扯得上關係呢?
過猶不及
可是,我們總也能遇到一些人,要嘛過,要嘛不及。
或者擔心自己功夫差、功德小、心不清淨,雖然念佛,怕不能往生。這是過於緊張,信心不及。
有的則把念佛擱在一邊,在那裡誇張自己的感受啦、體驗啦、心情啦,心中還以為這樣一定往生。這又過於狂慢,念佛不及。
過猶不及,都靠不住。常稱佛名,不疑往生,才是中道。
預知時至
昨天也有蓮友來問(這個問題蠻好的),她問:「一向專稱的人是不是都能夠預知時至?」「我也專心念佛了,那我臨終之前是不是一定知道什麼時候往生呢?」
這個,不一定的。能夠提前幾天甚至更長時間知道自己要走了、走得自在,這都是念佛有一定的功夫,或者是他的心很能放得下。如果說每天世間的事情還是煩煩惱 惱、纏纏繞繞,念佛也念不到幾句、幾百句、幾千句,那要臨終能夠預知時至、自在、走得好,可能只有碰運氣了,不敢講你一定能走得好;當然我也不敢講你一定 走得不好,可能是碰運氣了。什麼運氣?就是宿善──宿世善根。看往生傳記,凡是走得好的人,他一定是沉下心來默默地念佛,一門心思念佛,他也不存在說「我 要達到什麼樣的功夫」,他就是沉下心來一心念佛,一心求往生。
我給大家講一個現實的例子,這是倓虛大師講的:
民國二十六年,也就是一九三七年冬,在青島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有一位家庭婦女,姓張,年紀也不大,大概三十來歲,丈夫在碼頭上拉車,是一個很貧苦的人家, 靠賣苦力過日子。妻子信佛念佛,有一天清早起來,她忽然對丈夫講:「某某人啊,從今以後,你好好帶著兩個娃過日子,我今天要往生佛國了。」她丈夫平時為生 活奔忙,對佛法不瞭解,一聽她這麼說,便沒好氣地說:「算了吧!我們家窮,你還嫌不夠受嗎?還來扯這一套。」意思是「我們家是什麼人家,你還講這個天方夜 譚的話?還要到佛國去?」說完之後,頭也不回地拉著車去碼頭了。這樣呢,她還是那個心情,然後把兩個小孩叫過來:「兩個娃,你們從今以後好好跟著你爸過日 子,不要淘氣。」她的兩個孩子,大的不過十歲,小的五、六歲,哪能聽得懂?聽不懂,又出去玩去了。到中午,兩個小孩就要回來吃飯了,一回來吃飯,喊媽媽, 她坐在那個地方也不動,一推也不動,二喊也不動,看來看去,兩個小孩也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就嚇哭了,跑出去了。鄰居就過來了,一看她,端坐那裡往生了。她 丈夫回來,也只有一把鼻涕一把淚哭一場。因為家裡窮,買棺材都困難,還是知情的佛友湊錢入葬。
你看這個婦女,在家要拉扯兩個孩子,要料理家務──我們好多人講:「我念佛,沒有地方啊,沒有時間啊。」你就在心裡默默地念,不要大張旗鼓,好像自己還沒 怎麼念佛,就已經把招牌打出去了(我看中央電視台廣告部主任要請你當了),天底下都知道你是個修行人了。然後還呵斥這個、呵斥那個,指責這個、指責那個, 你不是自己鬧矛盾、找煩惱嗎?這個婦女就有智慧,她從來不講,她丈夫都不知道。她自己念佛,誰能干擾她(人家知道你了,就能干擾你;人家不知道你,就不能 干擾你)?她就默默念佛。她也有家庭,也有事務,她就是把心沉下來,在這個世間過一天,還是過家庭的日子,她也沒有說家務不好好做,還是做。你看,丈夫出 去拉車,所有家務不還是她做嗎?她不論做什麼事,都是在一向念佛,所以她才能夠走得這樣自在。我們各位如果想走得自在,向她學習。
邊疑邊念佛
法然上人有一句話,非常微妙:「雖然懷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邊疑邊念佛,即得往生。」
有人問法然上人說:「我念佛,但想來總多多少少還有懷疑心,能往生嗎?」(道理雖然明白,念佛肯定往生,心裡面說不清楚怎麼回事,就是有點疑惑心。這個就 是凡夫的煩惱。「疑」是我們的根本煩惱之一。)有這樣一個人,他來這樣問。法然上人就直接跟他講:「沒關係,邊疑邊念佛,你即得往生。」你雖然有懷疑,但 你只要不放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你肯定往生。
這個是什麼道理呢?就是說他這個疑沒有障礙他的行持,應該說他內心裡邊還是相信。這時候的疑是一種煩惱,凡夫眾生嘛,「這麼容易的法門,這樣就能往生嗎?」想到佛的慈悲,覺得應該能往生;想到自己的罪過,又好像不敢相信一樣。
拔河
一個人內心裡究竟是信是疑?各佔多少成份?我們沒有一把尺子,量不出來,甚至他自己也說不明白。但我們只要看他外表的行為,就知道他的內心。
為什麼說外表的行為是內心狀況的反應呢?這個是很顯然的。比如說我們要到火車站,路線不熟悉,我們往那裡走,走,走,邊走就邊在那裡懷疑了:「哎呀?」東 邊看看,西邊看看,「哎呀?是不是去火車站的路啊?上一次怎麼走,我也不太記得了。」這個時候,懷疑的因素在增加,他的腳步開始放慢了;增加到一定的程 度,他就站在那裡不動了。「哎!我得看看。」這個時候,信和疑達到平衡了,就像拔河,你往這邊拉,他往那邊拉。一個力量說:「前面肯定是火車站,往前面 走!」往那裡引導;一個思想在想:「哎呀,可能不是!」在那裡拉鋸,拉到平衡了,站在那裡不動了。再看看,「噢,應該錯了。」這個時候,他就回頭了。他只 要一回頭,這個時候,他的疑心──或者說認為不是火車站這個觀念已經超過了他認為是的這點心,他就往後退。如果他還要往前走,還一直在往前走,說明在他心 中認定前面是火車站的這個想法比較強,他才還一直往前走。對不對?
我們一個念佛的人,他想:「念佛能不能往生呢?」一個想法是:「念佛一定能往生!」往那兒拉;一個想法:「哎呀,恐怕不一定啊!」往後退。不管是拉是退, 他如果還在專修念佛,說明他心中還是認定念佛能往生,這個心願是強的,才能夠把他的心拉著去念佛。如果有一天,改換法門了,不念佛了,這就知道他已經退下 來了,已經從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下來了。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人,話說得不知有多感動:「阿彌陀佛好慈悲啊,我感動得哭了一個晚上。」我聽到都為他歡喜。可是下次我再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不念佛了,甚至跑去信其它教去了。
孔子說:「聽其言,觀其行。」我們願意相信一個人嘴上說的,但還要看他的行持。你說他當初感動的話純粹是假的、是故意裝出來的嗎?那倒也不是。這是一種凡 夫的情緒,我們的情緒都是生滅的,歡喜也好,感動也好,是一時的機緣湊合;這個機緣不存在了,就沒有了,消失了。所以,這個不是正因,真正的正因是阿彌陀 佛的誓願,他賭誓我們說:「你念佛必然往生!」哎!我就念佛,信順彌陀。這樣,必得往生。
所以,善導大師所解釋的根本思想,都是把我們從定散二善的雜行,或者信疑不清的迷雲當中,把我們抓回來,讓我們緊緊地安住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順彼佛願,決定往生」這麼一個行持上,讓我們不會落空,每一個腳步都是實實在在、踏踏實實的。
要弘廢立
這一條文也叫「要弘廢立之文」:廢要門,立弘願。
要門,就是「定散兩門」;弘願,就是「一向專稱」。雖說定散兩門,但本意不在定散兩門,本意唯在一向專稱。所以稱為「要弘廢立」。
《觀經》中,釋迦牟尼佛開說了三種往生淨土的門徑:
一、定善門──十三定觀迴向。
二、散善門──三福散善迴向。
三、念佛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可是到最後,釋迦牟尼佛只將「持無量壽佛名」的念佛付囑給阿難,只給我們留了念佛一門。這就好像雖然拿出三樣東西,但只給我們一樣東西,另兩樣只是拿出來 給我們看一下,又收起來,不給我們了。為什麼只給這一樣?因為這是最好的;為什麼不給那兩樣?因為不是最好的。那又為什麼要把那兩樣拿出來給我們看?因為 我們都知道那兩樣是好東西,把它拿來比較,更顯得給我們的是最好的。如果沒有定散兩門做比較,也就顯示不出念佛的殊勝了。
定散兩門雖然也有利益,但是利益有限;念佛一門有大利益,真正利益無限。
定散兩門有三種限:不普及、不直接、不究竟。
一、不普及。定散二善,有人修得起,有人修不起;修得起的人少,修不起的人多。不像念佛,人人都能念,人人念了,人人往生。
二、不直接。先修定散二善,再來迴向求生,這就拐了彎了;不像念佛,是直達車,不拐彎。又好比坐船,專修念佛的人,直接就上阿彌陀佛大願船;修定散二善的人,不直接坐阿彌陀佛的大船,而是坐在自己善行的小船上,用迴向的繩子勾住阿彌陀佛的大船,拖著往前走。
三、不究竟。凡夫所修定散二善,力量太薄弱,往生困難;即使往生,也只是在極樂邊地。因為他不相信念佛就能往生,他懷疑彌陀佛名;懷疑彌陀佛名,就是懷疑 彌陀佛智。《無量壽經》說:「疑惑佛智,生彼邊地。」不像念佛,明信佛智,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究竟圓滿,直入「極樂無為涅槃界」,而且往生非常容易。
小結
好!小結一下。根據這條文,我們可以得出下面幾點結論:
一、第十八願,是釋迦牟尼佛講述《觀經》一部的主軸,是整部《觀經》從頭至尾貫穿不變的宗旨,是釋迦牟尼佛來此世間成佛度眾生的本懷。
二、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三、第十八願,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四、「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超過一切定散二善。
五、「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整部《觀經》、整個淨土法門,乃至一代佛教的總結論。
(六)「光號攝化」之文
我們學習第六段,「光號攝化之文」(《善導大師全集》四百七十九頁)。這段文昨天其實已經學習過了,我們再來簡略地複習一遍。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善導大師的加持力
善導大師講的話,其實是很好懂的,我覺得也不必解釋,你就是每天拿來反覆地讀,讀來讀去,就有味道了。所以,我們這裡有蓮友把《善導大師全集》後面的《善導大師法語》專門印作一個小冊子,當作讀經一樣地讀,每天讀,反覆讀,自然信心充滿、法喜倍增。
善導大師的話,確實有加持力。你讀了歡喜,讀了有信心。善導大師總是講:
念佛,易得往生!
念佛,定得往生!
念佛,必得往生!
念佛,即得往生!
念佛,皆得往生!
念佛,莫不往生!
念佛,莫不皆往!
多肯定!沒有說不往生啊!很簡單,很容易,很明瞭。你把這些話拿來,每天讀一遍。「誰跟我說的?彌陀化身善導大師!」
好,我們來看: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為什麼深?他的願要深深地探到凡夫貪瞋煩惱的心底,乃至是五逆謗法的眾生,都要把我們救度起來。五逆謗法的眾生,要墮落阿鼻地 獄之底,這樣的眾生都要把他救起來。所以,所願之深,所願之重,殷重不虛,叫「深重誓願」。「本」,是本來、來源,又是根本。我們念佛之所以能往生,是因 為阿彌陀佛本來就發了這樣的誓願,這是源頭,是根本。離開了這個根本,就沒有我們凡夫的念佛往生。像一棵樹,離開它的根本,不可能有果實。
有的人想往生,但他不知道從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中獲得,他想從自己的善行中獲得,這就好像想吃蘋果,但不知道從蘋果樹上摘,卻使勁往地裡挖一樣,把方向搞錯了,顛倒了,雖然想要蘋果,得到的卻只是土,除了土還是土。
一棵南無阿彌陀佛的正覺樹,上面結滿了十方眾生往生的果,我們只要輕輕稱名,就品嚐到往生之果,很甜美。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阿彌陀佛誓願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用他的光明名號來救度十方的眾生。「攝化」,攝取、化度,就是保護、救度的意思。
「但使信心求念」:阿彌陀佛用光明名號來救度我們,我們怎樣獲得名號的救度呢?只要信心求念,很簡單,很容易。「但」是只要,「使」是使得。只要使我們信 心求念,就可以了。誰使我們信心求念?阿彌陀佛!他只要使我們念佛就可以了,剩下的事由他來辦。「信心、求、念」──信佛、求佛、念佛。
信佛,信阿彌陀佛是救度我的佛。阿彌陀佛比我們更知道我們的罪業深重,他並不因為我們罪業深重而嫌棄我們,反而更加慈悲地憐愍我們,主動發願要來救度我 們。我們罪業深重,彌陀誓願更深重。醫生不嫌病人病重,越是病重越要治;彌陀不嫌罪人罪重,越是罪人越要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求佛,向佛求救,願意讓阿彌陀佛救。
念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念佛,是信佛心中所念出來的佛,不必邊念邊在那裡懷疑說:「阿彌陀佛到 底救我不救?要不要我?嫌不嫌我?」我們念佛,是求願被阿彌陀佛救,不是那種不靠彌陀救、想靠自己修的心。所以說「信心求念」。
求救信號
國際上通用的求救信號是SOS,看電影電視,像海船啦,飛機啦,一旦遇難,需要求救,就不斷發出「SOS、SOS、SOS……」的信號,周圍的船隻或者雷達監聽站收到這個信號,都會立即想辦法駛往出事地點救援。
阿彌陀佛與我們十方眾生約定的求救信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並且用他無遠弗屆的心光,遍法界日夜守候、日夜傾聽、日夜 搜尋,只要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願阿彌陀佛救我們往生淨土,便立即被發現,立即光明攝取。《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 捨」,善導大師解釋說「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就是這個意思,佛光遍照,專門尋找念佛的人,誰念佛就找到誰,一旦找到,就日夜不離開他,保護 他,救他到極樂世界。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這種「信心求念」,從眾生的角度,願被佛救,是貫穿一生的,不會改變的,所以叫「上盡一形」;又從佛的角度,是立即兌現 的,立即救度,不會等待第二聲,所以說「下至一聲」。也因為眾生遇到這個法門有早晚的不同,平時就遇到的,就「上盡一形」念佛;臨終才遇到的,就成為「下 至一聲」的念佛。不管是「上盡一形」,還是「下至十聲、一聲等」,都必定往生。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前面都是過程,這裡是結論。容易往生,為什麼?因為佛的願力!
念佛法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容易往生,是因為佛的願力。不然的話,沒有這麼容易。人家就會說啦:「某某人哪,你念佛就能往生,有那麼容易嗎?」
你就回答說:「有啊!」
「為什麼?」
「以佛願力嘛!很簡單!」
之所以這樣問,他是站在眾生這一邊。「你就念念佛,這樣就能往生?」他沒有想到,這幾句佛來之不易啊!他沒有想到念這幾句佛背後的力量,是「以佛願力」, 是阿彌陀佛誓願所賭誓、所保證的。他只是看到表面的凡夫,動動嘴唇念了幾句佛,他認為這個不殊勝,不尊貴,沒有什麼了不起。他是沒有探求它的根本 ──根本就是六字名號。
冰山一角
俗話說「冰山一角」。「冰山一角」是什麼意思呢?在海中航行的船,最怕碰到冰山。冰山,底下很大,浮在面上的只有一點點,尖尖的小角,絕大部分埋在水下面。船如果撞上這個冰山的話,那就完了。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從我們凡夫口中出來的,不過是散亂心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幾個字,好像是微不足道──這也正像是冰山一角一樣。你不知道,這 「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表面是凡夫的輕鬆稱念,下面構成「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的,是法藏菩薩五劫的思惟、兆載永劫的修行,是無量無邊的六度萬行,所有的 功德具足在裡邊,才能從我們凡夫口中露出那麼一個小角,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有人看不起那個小角,說:「這麼一個小角有什麼了不起?我的船這麼大,開 過去!」啪!全船覆沒。所以,如果有人看不起念佛的話,認為說:「你只不過是念了幾句佛嘛!有什麼了不起?我修這麼多的善行功德,多大啊!」拿他的善行功 德和專念佛名對抗,不願意專修念佛,那也怎麼樣?肯定全船覆沒,再去輪迴。
不管怎麼樣,我們這一生的念佛,從凡夫行持的角度來說,都是很弱的,都是很少的。可是它背後的力量、它底下的基礎,是法藏菩薩兆載永劫的修行所成就的無上功德。以此之故,易得往生!
小結
我們把這條文再貫通一下。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這個是本源。
什麼樣的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怎樣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怎樣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這樣信心求念,結果怎麼樣?「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一段話環環相扣,一氣貫通。最後的「以佛願力,易得往生」,與前面的「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遙相呼應。
這一條文著重說明:第十八願,是易行道;以第十八願之力,念佛易得往生。
(七)總結列表
六條文我們簡單學到這裡。這六條文內涵非常豐富,我們主要是圍繞第十八願作了相關解釋。為了便於大家扼要掌握,下面列了兩張表。一張是「第十八願釋義要點 表」,從中,第十八願與四十八願的關係、與淨土法門乃至一代佛教的關係,念佛與諸行的關係,機與法、信與行的關係等等,都能一目瞭然。
第十八願釋義要點表
標題 |
內容 |
對第十八願的解釋要點 |
善惡得生皆 |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 |
一、第十八願,是淨教根本。 |
四十八願唯 |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 |
一、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宗旨、核 |
兩種深信 |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 |
一、第十八願,機法一體不離。 |
正定業之文 |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 |
念佛是正定之業,往生必定;餘行是雜 |
要弘廢立 |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 |
一、第十八願,是《觀經》主軸。 |
光明攝化 |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 |
第十八願,是易行道。 |
第二張是「釋文願文分段對照表」,就是用表格的形式把第十八願的願文分段,與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總的解釋這幾條文的相關文句,作一個對照。當然,這個對照不會那麼完全的工整,因為善導大師解釋的意義總是有多種角度,只能取其大體來作這番對照,作為參考。
釋文、願文分段對照表
標題 | 設我得佛 | 十方眾生 |
至心 |
欲生 我國 |
乃至十念 |
若不生者 |
善惡得生 |
弘 願 |
一切善惡凡夫莫 |
乘阿彌陀佛 |
得 生 |
||
四十八願 |
四十八願 |
專念彌陀名 |
得 生 |
|||
兩種深信 |
四十八願 |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
決定 |
無疑 |
乘彼願力 |
定得往生 |
正定業之 |
一 心 |
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 |
正定之業 |
|||
要弘廢立 |
本 願 | 眾 生 |
一向專稱彌 |
|||
光號攝化 |
本發深重誓 |
十 方 |
但使 |
求 念 |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
易得往生 |
三、重列諸文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一)對文增減
1、《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三十一頁):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2、《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五十一頁):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3、《觀經疏》〈玄義分〉(《善導大師全集》五十一頁):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4、《觀念法門》(《善導大師全集》三百五十四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5、《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五百三十九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二)總顯其義
1、《觀經疏》「弘願文」(《善導大師全集》二十二頁):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2、《觀經疏》「唯明念佛」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二百○六頁):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3、《觀經疏》「二種深信」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二百四十四頁):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4、《觀經疏》「正定業」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二百五十一頁):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5、《觀經疏》「要弘廢立」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三百一十七頁):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6、《往生禮讚》「光號攝化」之文(《善導大師全集》四百七十九頁):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