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第十八願講話 慧淨法師講述

第十八願講話 慧淨法師講述

第七章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慧淨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八願講話》
--第七章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第一節    此二句之重要

一、顯誓願弘深

本章接著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八個字來闡釋。

解釋這八個字之前,我突然想到一則故事,就是有一位婦女,十月懷胎,產期到了,可是卻難產,她想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她對這八個字的理解是「如果不能讓她順利生產,阿彌陀佛就不成佛」,所以,她就虔誠念這八個字,不久,果然順利產下兒子。

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佛法當中所具備的任何功德、任何感應事蹟,阿彌陀佛都具備。一個專修淨土、專念彌陀、誓願往生的人,假使他為了現世利益有所祈求,不必離開這句六字萬德洪名,去假借其他法門、持其他佛菩薩名號或咒語。

此第十八願文,共三十六字,
前五句二十字是「願」,
此二句八字是「誓」。

「願」,就是所謂的志願、願望,以及目標、目的。「願」很重要,人生有願,就會努力,就會有動力;願心強大,就會全力以赴,甚至生死與之。

但是,「願」必須是使自己與他人、甚至廣大的眾生都能向上、向善、向淨的善淨之願,這樣才有意義與價值,才能獲得天地鬼神的擁護、諸佛菩薩的讚歎,所謂「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阿彌陀佛的「願」,是成佛之願,是使十方眾生都能成佛之願;是主動、平等、無條件救度任何眾生之願。阿彌陀佛的「願」弘廣而深重,不但動天地、泣鬼神,而且使十方諸佛齊聲讚歎、自嘆不如。

阿 彌陀佛的本願,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希望、我們的光明,是我們安心喜樂的來源。有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今生解脫有望、成佛可期;沒有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 將萬劫沉淪、解脫無期,終此一生,將仰望長天,聲嘶啞而哀嚎;匍匐大地,流血淚而悲泣。那種絕望的痛苦,語言無法形容,人心無法想像。

佛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因此,我們也應該發願。但如果發願不正,依然萬劫沉淪。我們應該發的願是出離輪迴之願、往生彌陀淨土之願、自信教人信之願、弘揚彌陀救度之願,要有這樣的願心、這樣的擔當、這樣的使命感。

「誓」就是決心、約定,也就是所謂誓約、盟誓或賭注,亦即為了達成願望、目的,再苦也永不停止,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如同《無量壽經》所說:「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也是第十八願所說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有 願無誓,即使願未達成,未必需要付出代價;有願有誓,如果願望沒能達成,則勢必付出代價,甚至賠上性命。有了誓,願才能徹入骨髓、成為生命,成為阿賴耶識 裏面最強的種子,而生生世世、無窮無盡的相隨不離。阿彌陀佛發願要度盡十方眾生,並且誓言:「若不能度盡十方眾生,絕不成就佛道!」阿彌陀佛是以祂佛的性 命,來賭我們十方眾生的往生。

因此,可以說第十八願有願有誓,而且誓願弘深。

誓願的對象:人天、惡趣

第十八願有願有誓,誓願弘深,
不但人天,亦攝惡趣,
故《大阿彌陀經》、《平等覺經》皆云「蜎飛蠕動之類」。

在第十八 願中,彌陀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但「十方眾生」的最低門檻何在?如果以《大阿彌陀經》、《平等覺經》這兩本經來看,「十方眾生」指的是:「諸天人 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可見,「十方眾生」包含著上自諸天人民、下至蜎飛蠕動之類。「蜎飛蠕動」就是三惡道 的畜生道,「蜎飛」是小小的飛蟲,「蠕動」是小小的、在地上爬的蟲類。

而《莊嚴經》更言: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由這一首偈語,可以看出阿彌陀佛的誓願真的弘廣深重,所有眾生,沒有一個遺漏,即使罪惡深重到墮落阿鼻地獄的眾生,阿彌陀佛也要把他救出來。如果阿彌陀佛不能救度像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說祂不成佛,可見阿彌陀佛誓願之弘深、廣大。

《莊嚴經》又有一段經文說: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通常天道、人道是行善的,具有善心善德,這兩種眾生比較容易度化;而過去世罪業深重、心腸狠毒的,才會墮落三惡道,這樣的眾生不容易度。

不容易度,而阿彌陀佛誓言必定度他們,而且說如果不能度他們,就不成佛。所以,這種誓願-- 第十八願,細細體會,真的會令人痛哭流涕。

二、顯生因願王

若不生者之「生」之一字,最為重要:
思惟攝取之極要,永劫修行之極基,唯在於此。
四十八願中,餘願無此言,唯此一願有此語,
故名「生因願」,亦名「本願王」。

彌陀何以發願修行,何以成佛建設極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十方眾生的「往生」,若非為此,則無其願行,無彌陀與極樂。「生」之重要,無可比擬、無可替代、無可妥協。

「思 惟攝取之極要」:就是《無量壽經》所講的,阿彌陀佛主動為十方眾生發四十八大願,這四十八大願是經過多少時間去思惟的呢?經典上說:「具足五劫,思惟攝 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所以是具足五劫的時間思惟、選擇出來的。而經過五劫思惟攝取的這四十八大願,最主要的,就在於讓十方眾生往生極樂,否則再怎樣 清淨莊嚴,如果不能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四十八大願就沒有了價值。

「永 劫修行之極基」:《無量壽經》說:「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經過兆載永劫那麼長的時間,所累積、所修行、所完成的菩薩無量德行,最根本 的目的又在哪裡呢?就是在「若不生者」的「生」這個字,也就是必須能夠使十方眾生通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就彌陀的四十八大願、就彌陀的永劫修行來講,都 只是為了一個使十方眾生往生的「生」字。第十八願乃至全部四十八願,如果離開十方眾生的往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與價值,也就沒有了彌陀的生命。

生因願

在四十八願當中,只有第十八願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句話,因此,第十八願才被尊為「生因願」-- 往生正因的願。任何眾生,只要依照、隨順這個願,必定往生,而且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因此,這第十八願在四十八願當中,也被尊稱為「本願王」。

攝生三願,唯以第十八願為「生因願」

或許有人會問:其他願且不說,第十九、二十願和第十八願一樣,都說到「欲生我國」,同稱為「攝生三願」;第十九願有來迎的利益,第二十願有果遂的功能,第十九、二十願不也是「生因願」嗎?

不是!第十八、十九、二十願,若從「願」來講,屬於同類性質,都有「欲生我國」,所以同稱「攝生三願」;但從誓來講,只有第十八願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也就是說,第十八願有誓、願二重「生」,「欲生」的「生」是願,「若不生者」的「生」是誓;第十八願不僅願十方眾生往生,而且發誓必使十方眾生往生,否則不取正覺。只有第十八願是願生、同時也誓生,而第十九、二十願都只是願生,而沒有誓生。

第 十九願,誓來迎;第二十願,誓果遂;所誓的內容,雖也與往生有關,但並不是直接誓往生,而是曲折性的、漸進性的,是依附、服務於第十八願的,也就是為了究 竟達成第十八願「必令一切眾生往生」的目的,而誓臨終來迎、來生果遂。第十八願如主幹,第十九、二十願是從第十八願的主幹上生出來的枝條,主幹活,枝條也 活,主幹死,枝條也死,所以「生因願」只限於主幹的第十八願。

當然,其他各願也都是從第十八願所生的支條願,總體來說,是為了讓眾生欣慕第十八願往生。不過從「欲生我國」來講,這三願的文字、意義、性質更加接近,所以稱為「攝生三願」。雖然同稱「攝生三願」,但並不是第十九、二十願也是「生因願」,「生因願」只有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把四十八願的每一條願都解釋為第十八願,說:

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說:

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都是唯以第十八願為「生因願」。

三、顯彌陀「不可思議」之所在

《大經》「諸佛讚歎」之文:
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小經》(玄奘譯)「功德名號」之文:
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這兩段文字都是在讚歎、顯明這六字名號的德能。字雖只有六字,德卻是無量無邊,普受十方恒沙諸佛如來(也就是大宇宙之中所有如來)主動地齊聲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也就是阿彌陀佛能夠滿足眾生願望的功能,不僅止於四十八願所講的,而是無量無邊,既能獲得當來往生的利益,也能獲得現世種種利益。

能救我

何謂彌陀的「不可思議」?在何處?
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亦即「能救我」才是彌陀的不可思議。
不但救我永離地獄、脫出輪迴;
而且使我成就佛道、廣度眾生。

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在哪裡?在於能夠救度「我」。「我」是誰呢?「我」就是慧淨,也是在座的每一位同修、蓮友。

以法為鏡,我是怎樣的人呢?

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無量壽經》說:

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

又說:

心口各異,言念無實。

佛法就像 一面鏡子,來到鏡子面前,就能看清楚自己的面貌是美麗還是醜陋、是乾淨還是骯髒。那麼,現在以這幾句法語作為法鏡,來照照我的身心,讓我看清原來自己是個 「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的人;是個「心口各異,言念無實」的人;是個心性剛強、難調難伏的人;是個貢高我慢、桀驁不馴的人。

就 「殺生」來講,我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來,都有殺過人,尤其是殺動物。無論直接殺、間接殺、見殺隨喜,生生世世以來,所殺的人可說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生 生世世以來,殺牛、殺馬、殺羊、殺豬、殺狗、殺貓、殺雞、殺鴨、殺魚、殺蝦,乃至蚊虻螻蟻,所有天上飛、地上爬、水裡游的動物,被我們所殺的動物更是無量 無邊不可思議。

就 「偷盜」(不與取)來講,天地萬物,各有其主,一分一毫,半絲半縷,不與而取,即是偷盜;即使未經對方同意,擅自去看、去聽、去動,也是偷盜;甚至接受名 實不符的稱譽,也是偷盜。更何況殺人越貨,明搶暗取,大秤小斗,偷工減料等等。我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來,所犯偷盜,也可說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就「淫欲」來講,我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來,曾經當男人強姦過,曾經當女人紅杏出牆過,或者身犯,或者意淫,這些罪業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當人如此,當畜生也依然如此。

就「妄語」來講,我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來,說過騙人的話、罵人的話、挑撥離間的話,貪淫的話、瞋恨的話、無明的話,做出欺詐的行為,也可說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所 謂「不可思議」,就是沒辦法用心思惟,沒辦法用言語形容。生生世世以來,內心都是充滿著貪圖五欲-- 財色名食睡;內心都是充滿著瞋恨、忿怒;內心都是懷著愚癡、嫉妒、計較、不平、不滿。生生世世以來,殺父、殺母、破和合僧、不信因果、誹謗正法,像這樣從 過去直到今生今日,自己所做的,或者是唆使他人做,或者是見做隨喜。所有的十惡、五逆、謗法、闡提之大罪,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如果有一種照相機,是專門照人起心動念的話,那麼,我們就不敢出門;如果我們的心是像電視,可以播放在外面、隨時讓人家看到的話,我們就會無地自容。

我們是怎樣的人呢?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

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在哪裡?在於像這樣的我們,也能夠讓我們離開地獄、往生成佛,這就是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

阿 彌陀佛救度我們,不但讓我們出苦,而且讓我們得樂;不但白白給我們,而且給我們滿滿;不但讓我們脫貧,而且讓我們當下雍容華貴;不但讓我們有吃有穿有住, 而且讓我們繼承佛位;我們只是祈求溫飽,可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富貴,而且貴如人王、富可敵國。有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我們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至此 永斷;我們的永恆生命、無上佛果,從今開始。一切世間第一大利、無上功德,不求自獲,這就是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就在於「若不生者,不取正 覺」的弘深誓願。

獨有現當二益

念佛固能消災免難、增福延壽,
佛牌之「放光退鬼」、佛卡之「大難不死」等,
皆非彌陀之不可思議,餘佛餘行皆能故。

這些都是「現世利益」,現世利益是修持餘佛餘行也都能獲得的,修持《普門品》、稱念觀世音菩薩,或者受持《藥師經》、稱念藥師佛,或者讀誦《金剛經》、《地藏經》,或者持念〈大悲咒〉、〈白衣神咒〉,也都能夠獲得,但獨有「現當二益」,是唯有彌陀才擁有的。

本末主次

阿彌陀佛對我們的誓願,是有本末、有主次的,當來往生是根本,現世利益是枝末。亦即既然能夠獲得往生,必然也能夠獲得現世利益。

就像既然能夠躍過一丈之遠的壕溝,那麼,跨越一尺二尺的水溝當然不在話下;就像種稻穀收成了,自然會有稻草的收穫。

如果現世的利益都不可能,譬如消災免難、增福延壽,這些現世利益都不能的話,那麼往生的利益更不可能。

有些人由於初學,不太瞭解,難免有疑惑,認為四十八願並沒有談到剛剛所講的這些現世利益。其實四十八願是從主要的根本大綱來宣說,若要細說,所謂「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釋迦一劫讚不盡

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

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釋 迦牟尼佛說:這尊無量壽佛的光明威神,是巍巍殊妙。「光明威神」就是指阿彌陀佛滿足眾生現當二益的功德、功能;「巍巍殊妙」是很崇高,沒辦法想像的偉大, 即使釋迦牟尼佛晝夜一劫,「尚未能盡」!「晝夜一劫」就是夜以繼日、相繼不斷地稱讚、讚歎、宣說,經過一劫那麼長的時間,也還不能說盡阿彌陀佛「威神光 明、巍巍殊妙」的功德。

可見,四十八大願也只是概要地宣說而已。既然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則所有佛法中的感應功德都通通具足,否則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恒沙諸佛怎麼會齊聲讚歎功德不可思議呢?

四、難信難說之法

念佛能得「現當二益」,於「五濁惡世」,乃「難信之法」,亦是「難說之法」。
《小經》言: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由這兩段經文,可以看出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說: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夠獲得「現當二益」的這個法門,不管到哪個地方,任何人都很難相信;而且任何人也都難以說得圓滿無缺、令人心服口服。

難信之法

難信之法——
超越哲學、科學、醫學。
越是自視學者越難信。

哲學、科學、醫學,都是我們凡夫世間的見聞覺知,如果以我們凡夫的見聞覺知為標準,要來衡量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境界,那是絕不可能的,以「可思議」去推量「不可思議」,永遠都不相應。就像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說:

此云何不思議?
正覺阿彌陀不可思議。
彼安樂淨土,為正覺阿彌陀善力住持,
云何可得思議耶!

又說:

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把自己當成行者

特別要說明的是,教團裏的同修很令人讚歎,論學歷或經歷,不是博士就是碩士,不是教授就是老師,不是醫生就是律師,但都不以學者自居,不自視為學者、不自許為學者,而把自己當成行者。

學者跟行者有很大的差別,為什麼?因為學者最後往往也過不了閻羅王那一關,而行者到最後連閻羅王都現身相送,並且期待將來倒駕慈航救度他。

謙虛的人有福了

《地藏經》言:
眾生心性剛強,難調難伏。
《無量壽經》言: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我們凡夫往往懂得越多,越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不能與人為善、善與人同、從善如流。這裏所講的,主要就是「慢」跟「疑」-- 憍慢、懷疑,這是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很難斷除,因為每個人內心之中,都有一種倔強、剛烈,缺乏謙卑、柔和。像自己無知無識,卻桀驁不馴、難調難伏。

對此,有時靜靜思惟,往往自卑自嘆。經典說:「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當我們起了無明的時候,想到這句話,當下無明的心就會比較清明。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培養柔和、忍辱、慈悲、喜捨。

柔 和忍辱,或者謙順謙卑,對一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個學佛者,《易經》說:「謙受益,滿招損。」又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 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一個謙虛的人,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天地鬼神都要加福給他。所以,謙虛的人有福了,天地鬼神都會憐惜他,讓他趨吉避凶、遇難呈 祥。

尤其是謙虛的人容易信受彌陀的救度,獲得「現當二益」。

行者風範

法然上人言 (《法然上人全集》二九二頁)
稱名之行者,應成一文不識、黑白不辨之身而朝夕念佛。
若成學者骨,則失念佛矣!

「稱名之 行者」:就是願生極樂淨土、專稱彌陀佛名的人,他應該是抱有怎樣的一種價值觀呢?他即使有很高的學問,也把自己看成沒有學問;即使很聰明,也把自己當成不 聰明,而以念佛做為他的學問、做為他的聰明。只要有時間,他就念念不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會賣弄自己的學問,也不會跟人計較是非,只是守愚念佛、無 諍念佛。

如果自認是一個學者,而且這種觀念很堅固,法然上人說那就會失去念佛往生的利益。

學者往往高慢,如石越疊越高;
行者往往謙卑,如稻越熟越垂。

有句話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所以,一個真正追求學問的人,就像古代一樣,由士而君子,然後向著賢聖的目標前進,這樣的學者就是所謂「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是不可能會高慢的。

難說之法

難說之法——
說者缺乏慧辯,聞者根機未熟,不但不信,且易起謗。
—— 不信人前,莫說此法。

剛剛講的是「難信之法」,現在就「難說之法」這個層面來解釋。

為什麼難說呢?說的人缺乏智慧辯才,聽的人根機還不成熟,這樣,他不但不能信受,而且很容易引起謗佛、謗法。所以經典上說,不信人前不要說這個法門,恐怕害得對方造下謗法之罪。

釋迦牟尼佛尚且說:以祂的智慧辯才,都難以圓滿地宣說這個法門,何況我們!所以,宣說這個法門,固然有人信受、有人讚歎,但也難免有人懷疑、拒絕、批判、誹謗。因此善導大師在《法事讚》就說: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謙敬聞奉行

所以,我們學佛者必須要懷著謙卑之心,所謂「謙敬聞奉行」。有關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應,我們最好懷著一種恭敬信順之心,這樣往往能夠獲得福德,也不會造下謗法之罪。

《平等覺經》言(取意):
聞說彌陀救度,心生悲喜,身毛為豎,當知此人,從佛道來。

此文原文比較長,也比較生澀難解,我把它濃縮成這五句。

「聞說彌陀」:就是聽聞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種種功能、利益,也就是「現當二益」,心生悲喜,「悲」就是感動,「喜」就是歡喜。

「身毛為豎」:甚至身毛都豎起來了,表示非常的感動,感動得令人毛髮豎起。

「當知此人,從佛道來」:就曉得這個人過去世曾經學過佛、聽聞過這個法門。

所以,我們如果聽聞了彌陀救度的功德、稱念彌陀的感應事蹟,能夠感動,能夠歡喜,不加以拒絕、排斥甚至批判,那就曉得自己過去世跟這個法門所結的緣比較深,否則跟這個法門的緣就比較薄,甚至不是從佛道中來,而是從惡道中來。

就像法然上人每讀到《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這幾句經文的時候,不覺痛哭流涕,猶如骨肉至親久別重逢,悲欣交集,感動流淚,說不出話來。

所以,我們對淨土法門,要儘量懷著恭敬、信順的心來接受。

淨土宗學風:經證祖傳為基,因果感應為證

淨土宗學風的傾向:
以經證祖傳為基,
以因果感應為證,
以促進、堅定淨土信仰。

就是這樣。為什麼呢?

「以經證祖傳為基」:因為經證祖傳是理證,因果感應是事證,有理有事,才能促進、堅定淨土的信仰。

淨 土法門,連釋迦牟尼佛都說是難信之法、難說之法,經典上說有極樂、有彌陀,如果以現代科學、理性做為衡量標準的話,「好!你拿出證據來,讓我看看極樂世界 在哪裡?是什麼樣子?阿彌陀佛在哪裡?祂有什麼樣的能耐?你證據拿出來、事實提出來。」如果是這樣的話,科學、理性是有限度的,因此需要以有關這方面的因 果感應事蹟來證明這個理。

所以,印光大師一生弘揚淨土的主軸有兩個,就是:在真諦上念佛往生,在俗諦上注重因果報應。弘一大師也強調說:淨土法門要注重淨土的因果感應。

因此,如果就我們淨土宗的學風,是學什麼?學我們這個法門的「經證祖傳」。「經證」就是佛所說的經典;「祖傳」就是菩薩的論,以及祖師的註。以這個為基礎,然後以種種現世的感應來證明經證跟祖傳 -- 這就是我們的學習風格。

五、必說必信之法

必說之法

阿彌陀佛不但希望我們願生祂的極樂淨土、專稱祂的六字佛名,而且也要使得我們能夠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

好像公司有新產品研發出來,不但要讓我們知道新產品的好處,也要吸引我們主動地、歡喜地去購買。

有關阿彌陀佛的救度、極樂世界的殊勝這些法,是「難信之法」,也是「難說之法」,像我們這樣愚惡的凡夫,業障深重,是沒有福德智慧來認識、來接受這個法門的。因此,阿彌陀佛在為我們思惟四十八願時,就預先考慮到,而在這四十八願當中發了第十七願: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為了要以 第十八願來救度十方一切眾生,首先,阿彌陀佛必須促使十方恒河沙無量諸佛來弘揚祂的救度眾生的法門,來引導眾生深信、發願、專稱彌陀佛名。當然,阿彌陀佛 已經成佛,每一願每一願也都已經成就,因此十方世界所有的佛,最後都必然要宣講這個彌陀救度的法門。有一句話說「法門無量」,十方諸佛在各自不同的世界, 對各種根機的眾生宣說的法門實在是無量無邊;這無量的法門,未必是諸佛都要宣說的,而是根據眾生的根機,有的說、有的不說,但這個彌陀救度的法門,卻是十 方諸佛都必定要宣說、沒有一尊佛不宣說的法門。

所以,《無量壽經》就說:

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就如同《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都異口同聲、主動、歡喜地來讚歎釋迦牟尼佛,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個法真實不虛、絕對可信。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表達自己出現在這個世間的最終目的,就是「佛出世本懷文」: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所以說,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眾生,而十方諸佛都共同做阿彌陀佛的手腳、阿彌陀佛的金口,時時、處處來宣揚這個法門。

必信之法

善導大師在《般舟讚》一開始就說: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這就顯明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出現世間,就是要以種種方便來引導所有的修行人,使他們對這個淨土宗彌陀救度的念佛法門產生信心。不論何人,只要對彌陀救度生信,這種信心即是「無上信心」。

我 們對世間人、事、物所產生的信心都是無常的,也可以說是顛倒的,不是真實究竟的。聖道修行法門,即使信了,也難得真實的利益,比如「眾生本來是佛,生死等 同涅槃」,雖然信了、悟了,但仍然改變不了本身是凡夫的本質,改變不了生死輪迴的現實。只有對阿彌陀佛救度的這種信心,才是無上的、殊勝的、真實的、究竟 的。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我們必須要信受、不得不歸信的,因為除了歸信彌陀,我們別無出路。其他法門即使不信,彌陀救度必須生信。信者得生,不信不生;信即解脫,不信即輪迴。

所以說,阿彌陀佛的淨土是修行者、乃至所有眾生最後的依歸,道理就在這裏。

第二節    此二句之釋義

一、大意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若不能使十方眾生願生、稱名而得往生極樂淨土,
誓言「我不成佛」之語。

二、約誓願原理—— 生佛同體

此是彌陀因位時,建立生佛同體(機法一體)、自他不二之本願,而誓言:
以自己所成正覺功德,迴施眾生,作為眾生往生成佛功德。
是故,彌陀功德,是眾生物,所謂「他作自受」。

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我們十方眾生發四十八大願之後,為了完成這四十八大願,必須生生世世、累生累劫修行菩薩六度萬行。由「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就可以看出阿彌陀佛的願是「生佛同體」、「自他不二」的本願。

生佛同體

「生」是我們十方眾生,也就是指你、我、他-- 現場各位同修,以及十方所有眾生;「佛」是指阿彌陀佛本身、阿彌陀佛一佛。

「生佛同體」:阿彌陀佛這個誓願,是把我們十方眾生看成祂本身。

「生佛同體」也叫「機法一體」,「機」是指我們念佛的眾生,「法」是指彌陀救度的功能。

自他不二

「自他不 二」:「自」是指阿彌陀佛,「他」是指十方眾生。從阿彌陀佛這個願就可以看出,祂跟十方眾生是同體的、相依的、不分離的。由這四個字也可以看出,阿彌陀佛 是以祂所完成正覺的功德來迴向、布施給十方眾生,作為十方所有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佛、廣度眾生的功能。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所修行的功德,就是 十方眾生的功德,十方眾生要離開娑婆世界、脫離生死輪迴、往生彌陀淨土、在彌陀淨土究竟成佛、廣度十方眾生,只要有阿彌陀佛的正覺,這些功能就通通具備, 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正覺,這些功能就尚未完成。

他作自受、自作自受

所謂「他作自受」,是從因果道理來講的。因果道理有「自作自受」跟「他作自受」兩種。「自作自受」是就自力聖道修行的法門而言,「他作自受」則是就他力慈悲救度的法門來說。

「自 作自受」:就是所謂「自因自果」,就是說「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自因自果,自作自受」。譬如像「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飯自己飽」;他人喝酒他人醉,我們 不喝酒,我們不會醉。他種的因,他自己承受果報,跟別人毫無關係,別人也不能承受。如同《地藏經》所講的:「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就是說父子那樣的至親,同墮地獄、同受獄苦,也是各別各別去承受,不能互相代替,這個是「自作自受」。

「他作自受」:就像父母積財留給子孫,又像慈善家行大布施來救濟貧困。

《無量壽經》就談到: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又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由這兩首偈子可以知道,阿彌陀佛是一位大施主,是一位救世主,而且是「救世之法王」。

《無量壽經》又說:

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又說:

專求清白之法,
以惠利群生。

又說:

令諸眾生,
功德成就。

由這幾段 經文就可以曉得,我們這個法門是「他作自受」的法門。也就是阿彌陀佛(他)為我們(自)開法藏,為我們「專求清白之法」,使我們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如果 祂不能成佛,當然這些功德還沒有具足、完成,那樣的話,既不能救度我們,也不能成為阿彌陀佛這一尊佛。如果這些都完成了,祂才能成為阿彌陀佛、成為大施 主、成為救世主。

所以,這個「他」,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兆載永劫所修行的六度萬行,是為了給十方眾生受用,這個叫做「他作自受」,如同前面所講的,父母積財留給子孫、慈善家行大布施來救濟貧困。

所以,由這些內涵可以看出,阿彌陀佛把眾生看得比自己重要,因為如果祂不能使我們往生,祂就要捨掉正覺的生命,所謂「不取正覺」。

小乘、大乘

大家知 道,佛教分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小乘尋求自利,做自了漢,自了生死,完全是自作自受的法門。大乘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廣利眾生,代眾生受苦、為眾生修 行。所以,只有大乘佛法才有「他作自受」的思想。而且只要是大乘佛法,必定多少含有「他作自受」的思想,也必定承認有「他作自受」的功能存在。不然,大乘 佛法所標榜的「所修功德迴施一切眾生」,豈不是成了欺誑眾生的不實之語?

最能彰顯大乘佛法「他作自受」之極的,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

佛乘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彌陀救度的念佛法門是一切大乘佛教中最高無上的法門,是最純粹、最成熟、最圓滿的大乘,是果地大乘,也就是佛乘,所謂「乘佛願力」。

不修而有大行

生佛同體、自他不二;同體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彌陀願行,即眾生物;如共命鳥,互同腹食。

「生佛同 體、自他不二」:因為是同體、不二,因此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阿彌陀佛所有的,都是我們十方眾生的;從我們的立場來講,阿彌陀佛累生累劫、兆載永劫所修的 善業善行、六度萬行,都是我們的修行。我們雖然沒有修行,卻有大修行、大功德,不修而有大行大德。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就是我們的。

如果以我們來講,可說生生世世所累積的三業行為,都是在造罪造業,沒有脫出六道輪迴的力量,只有日益累積、加劇輪迴的業力而已。所以,善導大師說我們是「常沒常流轉」的眾生,「曠劫以來,無有出離之緣」。

「常 沒常流轉」:「沒」就是沉下去,也就是說,如果以大海譬喻六道輪迴,那麼,浮出水面就代表生於人界或天上;沒入水中,就代表墮落地獄、餓鬼、畜生。所以, 今生今世我們如果沒有彌陀的第十八願,如果法藏比丘不完成正覺而成為阿彌陀佛,或者我們不信受彌陀救度、不專念彌陀佛名、不願生彌陀淨土,那麼,我們勢必 再度墮落地獄、餓鬼、畜生。

簡要而言,我們若不念彌陀,必將墮落地獄,因為誰敢說他生生世世都能擁有人身、遇到佛法、不會墮落三惡道?

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脫生死,生死不了,危險太大;輪迴未出,難免墮落。只要沒有出離輪迴,就難免在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墮落三惡道。

清白之法

那阿彌陀佛的「東西」是什麼呢?是寶藏,是功德寶,而且是「清白之法」。所謂「清白之法」,是三輪體空、沒有貪瞋癡的。而我們眾生所做的,即使是善事,也非真正的善,因為我們有貪瞋癡的污染,所以不能稱為「清白之法」,只有阿彌陀佛為我們做的,才是無染之善、清白之法。

共命鳥喻

「如共命鳥,互同腹食」:《阿彌陀經》提到「共命鳥」,就是「一身兩命,識別報同」,一個身體、兩個生命,神識各別,可是卻同用一個身體-- 兩個生命在一個身體裏面。

這就表示阿彌陀佛把我們看成祂自己,如同《無量壽經》所講的「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而且把我們當成父母來孝敬,所以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共 命之鳥」,兩個頭、一個身體,只要其中一個生命優秀、能幹,即使另外一個生命拙劣、無能,也沒關係,也必定能夠存活。為什麼?因為對方所吸取的養分,牠同 樣能獲得滋養。但是如果自己無能、對方也無能,那就只有同歸於盡了。所以,「共命之鳥」生則同生,死則同死,生命是一體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共命之 鳥」是最恰當的形容。

言親猶疏、說近尚遠

此「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語:顯示眾生之往生,與彌陀之成佛,
有此同體不二之至極密切關係,可謂「言親猶疏,說近尚遠」。

因為是同體、是不二、是視若自己,即是自己本身,無所謂「親疏近遠」,「親疏近遠」是對外人來講的。一旦談親疏、談近遠,那就不是本身,不是同體不二,所以說「言親猶疏,說近尚遠。」

先決條件

彌陀正覺之成否,關係到眾生往生之得否;
眾生往生之得否,關係到彌陀正覺之成否。

阿彌陀佛 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非常非常的重要,它關係到我們能不能往生,關係到阿彌陀佛能不能成佛。可以說,阿彌陀佛成功,我們就成功;阿彌陀 佛失敗,我們就失敗。阿彌陀佛成佛,我們也能成佛;阿彌陀佛存在,我們也能存在。真的是有你就有我、有我就有你;甚至你之中有我、我之中有你,彼此相依相 靠,彼此綁在一起、一體不離,真正「生命共同體」,就有這麼密切、重要的關係。

所 以,阿彌陀佛成佛與否,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跟我們十方眾生有絕對的關係。因為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完成第十八願、不能成佛的話,那表示我們永遠要沉淪三惡 道,無法解脫,所謂「無有出離之緣」(無有出離之緣,想起來是非常非常恐怖的)。因此,阿彌陀佛的成佛,對我們來講就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了彌陀的成佛,我 們就有解脫的希望、成佛的可能,也就是說就有我們的生命;沒有彌陀的成佛,就沒有我們的生命。有彌陀的成佛,我們能夠離苦得樂;沒有彌陀的成佛,我們永遠 在痛苦的深淵沉淪。

阿彌陀佛的成佛這樣重要,跟我們有這樣密切的關係,為我們解脫成佛之所繫,所以,當我們閱讀第十八願文、稱念這句六字萬德洪名,內心都會有所觸動,應該是非常感動、感激、感念、感恩的。徹底而言,阿彌陀佛的恩、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真的如釋迦牟尼佛所講的 -- 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

全憑佛力

若不能使我等往生,彌陀即不能成正覺;
若能夠使我等往生,彌陀才能夠成正覺。

這段文字 很淺顯。阿彌陀佛發願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這當中包括聖人跟凡夫、善人跟惡人、天上人間跟三惡道。阿彌陀佛如果只能使聖人往生、不能使凡夫往生,那阿彌 陀佛還不足以成佛;阿彌陀佛如果能讓善人往生、卻不能讓惡人往生,那阿彌陀佛也還是不能成佛;阿彌陀佛如果能使人界天上的眾生往生、但不能使三惡道的罪苦 眾生往生,那阿彌陀佛也還是力量不夠、沒有資格成佛;阿彌陀佛如果能夠使在刀山劍樹的地獄眾生往生、卻不能使阿鼻地獄的極苦眾生往生,阿彌陀佛也還是不足 以成佛。必須使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乃至阿鼻地獄極苦眾生、罪業極為深重的地獄眾生,一個不漏地都救度到極樂世界,而且到極樂世界都是同樣的阿鞞跋 致、一生補處,這樣阿彌陀佛才能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不能被救度,阿彌陀佛就還不足以成為阿彌陀佛。

所以,必須是不分親疏、沒有冤親憎愛、不分善惡賢愚、沒有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沒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阿彌陀佛必須是一律平等、沒有條件的,這樣阿彌陀佛才能成正覺,也才能成為南無阿彌陀佛這尊佛。就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必須為我們完成這樣的功德、有了這樣的力量,阿彌陀佛才能成為南無阿彌陀佛。沒有這樣的功德和力量,阿彌陀佛就不能成佛。

單單以成佛來講,只要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夠成佛了,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但是要成為阿彌陀佛這樣的佛、要取這樣的正覺,卻需要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才能完成。

絕對他力

彌陀正覺,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往生,依彌陀是否成正覺而定。

意思就是,阿彌陀佛能不能成佛,是有條件的,先決條件是:祂能不能使像我們這樣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眾生往生。

而像我們這樣卑賤、渺小、無力-- 只有業力、沒有功德之力的眾生,要往生成佛,也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看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有。如果阿彌陀佛沒有成佛,我們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如果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那我們就有了往生的希望。

所 以,要出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都不是靠我們的力量,因為我們只有業力、沒有功德之力,都是靠阿彌陀佛,所謂「全憑佛力、絕對他力」。我們能夠生而為 人、遇到佛法,最後能夠遇到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背後都有阿彌陀佛的力量在調攝、在推動,否則,以我們的愚癡、罪業以及缺乏福德智慧,哪能夠信受這個法 門?

機法一體

要而言之,
彌陀之成佛,與眾生之往生,兩者命運,結成一體,
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約。

阿彌陀佛成佛的命運,跟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命運,兩者是結成一體、永不分開的。有了彌陀的成佛,就有我們的往生;有了我們的往生,就有彌陀的成佛。

故,「若不生者」之眾生往生,與「不取正覺」之彌陀成佛,謂之「機法一體」。
亦即,阿彌陀佛將祂的成佛,與我等十方眾生的往生,結合一體,同時發誓;
阿彌陀佛成佛的同時,即是完成我等眾生的往生功德,
若有一眾生沒有為他完成往生功德,彌陀即不能成佛。

這意思也 都很淺顯,容易明瞭。也就是:往生的功德都是由阿彌陀佛所完成的,如果需要我們去完成,根本就沒有希望。所以,不是由我們眾生如何如何去考量、如何如何去 修行、如何如何去成就,我們沒有這個力量。是以阿彌陀佛的功德做為我們往生的功德,阿彌陀佛的成佛即是完成我們往生的功德。對我們來講,往生這件事,不是 憑我們的功夫和能力,因為我們既不能、也不需要。同時,阿彌陀佛有這個願望,只要祂對我們負責,就會為我們完成。既然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了,我們當然就可 以乘願往生,而這個先決條件,必須是阿彌陀佛已取正覺。

阿彌陀佛成佛,完成了我們的往生

所以,剛剛所講的「全憑佛力、絕對他力」,就是由阿彌陀佛負責為我們建設極樂淨土,負責完成我們往生的功德資糧,也負責臨終接引我們從娑婆到極樂,甚至負責保護我們一生,總之,都是阿彌陀佛一手包辦。只要阿彌陀佛成佛,當下就完成了我們往生的功德。

因此,阿彌陀佛成佛,完成了什麼?完成了我們的往生,完成了我們的極樂世界,完成了我們的成佛。我們的往生成佛,都必須靠阿彌陀佛,也唯有阿彌陀佛可靠。不然,八萬四千法門,我們沒有一個法門可以依靠。也可以說,我們是靠定了阿彌陀佛、跟定了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與我一體

故知:阿彌陀佛與我一體。
祂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
我的往生,依靠祂的成佛;
猶如蘆葦,相依相靠,缺一即倒。

「故知: 阿彌陀佛與我一體」:「與我一體」,但我們都看不到啊!也因為我們都看不到,所以這句名號念起來沒有親切感,甚至索然無味、不想念、念不下去。如果能夠體 會、瞭解「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內涵,對這句名號就會有無比的親切感,所謂「機法一體」,而且會很喜歡念這句名號。

除了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無此誓願。
機法一體之阿彌陀佛,
如共命鳥,兩命一體,
互相依存,彼此需要。

這段文字,在淨宗法師所講的《念佛勝易》的一七七頁到一八八頁,有很活潑、很廣泛的解釋,希望大家抽空看一遍。

遊子吟

剛剛講,我們如果對「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有所體會的話,不但會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產生親切感,而且會把祂看成自己的生命,很喜歡去稱念祂。

在這裏,我用「遊子吟」這首詩來作比喻。

遊子吟——「慈母為子編毛衣」的愛心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唐.孟郊)

世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母愛是天性,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從懷孕的第一天開始,就註定了一世的牽掛,一生的情緣。孩子的一切,是媽媽的唯一,她歡喜接納、犧牲奉獻、無怨無悔。

這二十個字,是唐朝詩人孟郊所寫的,編在《唐詩三百首》裏。這首詩,所謂「慈母為子編毛衣」的愛心-- 由慈母手中一針一線所編織的毛衣,點點滴滴都是母親的愛心。密密縫出的一絲半縷,都藏著慈母對離鄉背井的遊子日夜不停的牽掛與思念,唯願孩子吃飽穿暖、平安健康、幸福美滿。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遠遊異鄉的人,對故鄉的眷念與思念裡,最深刻最難忘的,恐怕就是家中殷殷切切日夜牽掛兒女的慈母了,因為「兒行千里母擔憂」啊!

一件毛線衣,如果是買來的,或是別人送的,跟母親在夜光下一針一線織出來的,穿在遊子身上的感受必然不同;穿著這件毛衣遠行在外的遊子,能否體會慈母的愛心、苦心,那心情也會不一樣。

同樣是一句名號,理解「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內涵,跟不理解它的內涵的人,稱念起來內心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特別的感受

我出家不 久,我的妹妹就織了一條圍巾給我。在南部使用圍巾的時候並不多,可是每當有機會使用,我都回想、感受到骨肉之愛、手足之情。想到自己的妹妹,看到哥哥出家 到了外地,她不曉得要怎樣表示,只能一針一線地表達在這條圍巾上。我另外一個妹妹在我出家不久,以四千元買了一條琥珀念珠給我,她跟我說:「哥哥,你什麼 東西或許都會給人家,但是希望你能把這條念珠留在身邊。」通常念珠我都會念一念,隨手看機緣送出去,唯有這條一直留在身邊,因為我很珍惜妹妹的這份心意。

所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小時候讀這首詩,並沒有特別的感受,學了佛、信受了阿彌陀佛的救度,對這句名號的理解有某種程度的深入之後,就自然想到這首「遊子吟」。

凡事感恩

當然,我們凡事都要感恩,不只是親人為我們做的,外人為我們做的,一點一滴也都要感恩。

尤其是學我們這個法門的學佛人,阿彌陀佛為我們所做的,如果內心真正感觸到,就會有那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心情。阿彌陀佛所做的,固然我們一分一毫都做不到、學不來,可是畢竟這種嚮往之心還是存在的。有這樣的嚮往之心,言行、心性和氣質就會轉變。

剛 剛講,如果我們知道這六字名號的意義,念起來就會有感情,而且會喜歡稱念。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以祂「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這種誓願、這種愛心、悲心、苦 心,所成就出來的「萬德洪名」。我們如果能夠體會這個道理,念佛就會感動、感恩,甚至悲喜交集,對這句名號充滿感情;體會到這句名號是我的至親、摯友, 「親如父母,恩逾再生」,對這句名號就會產生很親的感覺,會覺得這句名號很親切、很親愛、很親密、很溫暖,而很想念佛。

三、約修行成就—— 萬德成名

六字「南 無阿彌陀佛」,充滿阿彌陀佛五劫思惟的四十八願,充滿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的菩薩六度萬行。阿彌陀佛五劫所思惟的四十八願在哪裡?在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 名裏;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為眾生所累積的萬行在哪裡?在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裏。阿彌陀佛發下四十八大願,為了救度十方眾生,為了成就這四十八大願, 為了絕對能夠救度眾生,就如同《無量壽經》所講的:

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又說:

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為了完成這四十八大願,是經過不可思議的兆載永劫,去積植菩薩無量德行,這無量德行具體來講,就是六度萬行。

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六度萬行第一就是「布施度」。學佛要成佛,首先要從布施下手。

布施有哪幾種呢?有所謂「三施」,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是指以金銀財寶布施他人,也就是說,自己不僅能夠持戒、不侵犯他人財物,而且能以自己的財物來布施他人,這是「財施」。

「法施」是指對他人宣揚佛法,令對方獲得開悟,使對方能夠脫離三界六道,獲得救度,這就是「法施」。

「無畏施」就是自己持戒、沒有殺害眾生的心,令一切眾生心中沒有畏懼感,這叫做「無畏施」。

布施:外施、內施

布施也有所謂「二施」,就是外施跟內施。

「外施」是指身外一切的財物,包括妻子、兒子、房子、車子、土地、財產、金銀、珍寶,這些身外之物通通能夠布施,叫做「外施」。

「內施」就是指自己的身體,眼、耳、鼻、舌、身、頭、目、腦、髓、身上的器官,都能夠施捨,這叫做「內施」,又名為「身命施」。

身命施:身施、命施

「身命施」分兩種,一種是割下身上的肉,來給饑餓的眾生吃,或者是捐獻器官,如捐肝捐腎等,這就是「身體布施」。

另一種是「命施」,也就是把整個身體都布施給對方,如果自己的整個身體都布施給對方,當然壽命也盡了,這叫做「命施」。

上品施

在所有布施當中,「內施」最為艱難,也最為深重,所以又叫「上品施」--上品的布施。

如果依自力修聖道門,生生世世、世世生生行菩薩道,一直到成佛的話,必須要做到這種上品施。就如同《雜譬喻經》所說的:

積大善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以自力要成佛,必須能夠做到這一點。大家做得到嗎?做不到,成佛無份;做得到,成佛才有份。

凡夫與布施度無緣

大家做不到,其實我也做不到(那我們都沒有辦法成佛了)。內施做不到,外施也不容易-- 如果有人沒房子住,要求我們把房子給他住,我們做得到嗎?所以,要難捨能捨、難行能行,如果做不到,就跟布施無緣了。甚至呢,我們不但不能布施,如果有人冒犯我們、打我們,我們都會內心瞋恨,甚至想報復,哪裡想到布施?

當然,我們雖然做不到,但是願意盡己所能,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儘量去學習。

唯有阿彌陀佛是我們最後的依歸

那也由於以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看出自己是怎樣的一個眾生,才覺悟到唯有阿彌陀佛是我們最後、最究竟的依歸。

有阿彌陀佛的成佛,我們就眼前一片光明、將來充滿希望;沒有阿彌陀佛的成佛,我們就陷在無窮無盡的黑暗當中,永遠都沒有光明和希望,永遠都只有痛苦。

捨身餵虎、割肉餵鷹

釋迦牟尼佛是已經成佛的一尊佛,因此在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必然也做過這種「內施」。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最有名的布施,是「捨身餵虎」、「割肉餵鷹」。

「捨身餵虎」:看到一隻母老虎,剛生下小虎,可是由於太餓、身體太虛弱,餓得無法忍耐,看到眼前的虎崽,就想把牠們吞到肚裏,是那樣一種饑餓之苦。

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祂看到了,當下悲心徹入骨髓,忘掉自己而捨身餵虎。

「割 肉餵鷹」:釋迦牟尼佛過去世行菩薩道時,受到忉利天天主的測試,測試釋迦牟尼佛是不是真的在行菩薩道,是不是真的有布施心。所以他就化為老鷹追趕一隻鴿 子,鴿子倉皇逃命,逃進釋迦牟尼佛的懷抱。因為釋迦牟尼佛發心行菩薩道,內心充滿著對眾生的慈悲,沒有對眾生瞋恨、傷害的念頭,那種心念所散發出來的心 波,能夠感動到動物,使動物一看到祂的身相、接觸到祂的影子,就有一種安慰、無懼的感覺。所以,這隻小鴿子投進了釋迦牟尼佛的懷抱,感覺到生命的被救與安 穩。

這時,追趕過來的老鷹就跟釋迦牟尼佛說:「這隻鴿子是我的獵物,應該還給我,否則我會餓死。有了這隻鴿子,就有了我的生命,沒有這隻鴿子,就沒有我的生命。你同情這隻鴿子,難道就不同情我嗎?」

釋迦牟尼佛為了救鴿子,也為了同情老鷹,不惜跟老鷹商量,要割下自己的肉來餵鷹。

「好,可以呀!這隻鴿子肉有多重,你所割下來的肉也必須有多重。」

釋 迦牟尼佛就割下身上的肉,跟鴿子的體重相稱量,結果切下一塊,重量不如鴿子,再切下一塊,還是不夠。最後捨命全身稱量,才與鴿子的重量相等。這個時候,忉 利天王感動了,現出天王之身,然後向這位菩薩匍匐頂禮,讚歎是真菩薩,必定成佛,同時請菩薩將來成佛的時候務必也要度他。

《悲華經》載阿彌陀佛所行布施

所以,成 佛是要生生世世、無窮無盡地行布施。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為了救度十方眾生、為了十方眾生都能往生成佛,而修菩薩六度萬行,祂為我們做的布施是什麼?在《悲 華經》第九卷裏面,大意是這麼講的:阿彌陀佛為我們在座每一位怎樣來行布施呢?阿彌陀佛為我們布施的眼睛,如一恒河沙那樣多(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其中 每粒沙就表示阿彌陀佛為我們布施的一雙眼睛,那所布施的,就有恆河沙那麼多);為我們眾生所布施的耳朵,堆積起來如純陀羅山那麼高、那麼多;為我們所布施 的鼻子,如毗富羅山那麼多;為我們所布施的舌頭,如大鐵圍山那麼多;為我們所布施的牙齒,如耆闍崛山那麼多;為我們所布施身上的皮,足以覆蓋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的地;為我們所布施的血,如四大海水;為我們所布施的肉,如千須彌山。不止一劫、二劫,而是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以來,一直在為我們流四大海水的血、盡千 須彌山的肉,難捨能捨,難忍能忍。最後圓滿了我們眾生所應該累積的布施,完成了我們眾生所應該成就的六度之中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可說為我們 修行、為我們六度圓滿、萬行具足,阿彌陀佛才成佛的。

極樂依正莊嚴

阿彌陀佛成佛之後的「正報」-- 就是阿彌陀佛的身體,所謂的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光壽無量」就代表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一切功德和力量都是無量且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為我們所建的極樂世界就是「依報」,是清淨莊嚴、第一義諦的妙境界相。《無量壽經》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就是說,極樂世界等同涅槃,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進入了涅槃的境界。所以,善導大師就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

極樂世界的聖眾是怎樣的聖眾呢?《無量壽經》說: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幾段經文都編在「淨土宗叢書」《無量壽經》一一八頁之後,希望大家盡可能把這些摘要背下來。

萬德洪名

阿彌陀佛 為十方一切眾生廣行六度萬行,點點滴滴的功德都收納在六字洪名當中,布施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能夠容易稱念、容易往生。因此,阿彌陀佛為我們布施的功德 在哪裡呢?在這句名號;阿彌陀佛為我們持戒的功德在哪裡呢?也在這句名號;阿彌陀佛為我們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功德在哪裡呢?都在這句名號。可以說, 我們所應該修學、累積的三學六度,皆不假外求,都在這句六字名號裏面。

「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萬德之所歸、萬德之結晶,所以被譽為「萬德洪名」,也就是三明六通、內證外用等功德通通包含在這句名號裏面。

「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有阿彌陀佛的心、有阿彌陀佛的眼、有阿彌陀佛的耳、有阿彌陀佛的見、聞、知。十方世界不論任何眾生,不論何時、何地、何緣之下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下都看到了、都聽到了、都知道了!

活生生的名號

「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是阿彌陀佛的身體,充滿阿彌陀佛的慈悲、充滿阿彌陀佛的智慧、充滿阿彌陀佛的光明,充滿阿彌陀佛的願心、神通、力量。

「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是阿彌陀佛的生命,充滿阿彌陀佛的精髓,流著阿彌陀佛的血液。

故「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不只是符號或聲音,而是活生生的、活靈靈的。

「南 無阿彌陀佛」之名號,是阿彌陀佛的結晶,是阿彌陀佛的能量。我們念佛,一句一句都在吸取阿彌陀佛生命的能量水,都在喝阿彌陀佛生命的精力湯。猶如嬰兒吸吮 母愛的乳汁,能夠使念佛眾生:現生業消慧朗、障盡福崇、趨吉避凶、消災延壽,臨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親來迎接,往生淨土,成佛度生。

我們對六字洪名的內涵,至少要能夠這樣理解,就會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倍感親切,就會很想念佛。

與人相處,如果是自己的親人或疼愛自己的人,相處起來就自然親切;如果跟不熟識或不喜歡的人相處,就會深覺痛苦。

這句彌陀名號,是彌陀的生命、是彌陀的身體,有彌陀的慈悲智慧,有彌陀的神通願力,有彌陀的心肝、眼睛、耳朵,有彌陀的見、聞、覺、知。這樣,我們聲聲句句所念的,都在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都在讓我們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名號是彌陀的生命,也是我們的生命

我們以這樣的理解、體會,來稱念這句彌陀名號,就會很親切、很感恩、很歡喜,而不會覺得枯燥無味,甚至無可奈何。何況這句彌陀名號是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所成就的,所以,這句名號不只是彌陀的生命,也是我們的生命,是「機法一體」的六字洪名。

念佛的法喜

我們這個法門的中心,就是這句名號,以名號為我們的生命、以名號為我們的修持,也以念佛為我們的法樂。因此,必須瞭解這句名號的功能,同時,多少能嚐到念佛的法喜之後才會更喜歡念佛、在念佛當中更擁有法喜。

這 就是我們所強調的,當我們坐在這裏念佛的時候,閉起眼睛,收攝六根,攝心專注地十念記數念佛。這樣的話,妄想雜念就會減少,當妄想雜念減少、寂靜的心出現 的時候,就會體會到法樂,此後會很喜歡念佛,很想聽佛號的聲音,而不再想聽一般的流行樂曲,因為不相應於那一種了。所以,有法樂漸漸就不會喜歡世俗之樂, 他已經提升了、昇華了。我們要有心朝向這一方面。

知目行足

最後來強 調一點,我們所編印的這一套書,像《人生之目的》、《念佛感應錄》、《講演集》、《見聞錄》,同修至少要看過一遍。《見聞錄》是講因果報應的,真想學佛、 道心濃厚,應該會很喜歡看有關因果報應的書。因為所謂「真實」,這個就是最真實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因果當中,脫離不了因果。要超脫這些因果,必須先瞭解 因果的道理。所以,對於《見聞錄》、《冥報記》這一系列因果報應的書,希望大家有心去看。其他書籍都是闡釋淨土法門的教理,有時間多看一些,有助於對淨土 法門的理解。

所 謂「知目行足」,「知目」是對教理的瞭解,就好像眼睛;「行足」,修行好像腳。所謂「行由解起」,我們要修行之前,先要瞭解教理,如果都不瞭解、都不知 道,好像沒有眼睛,那就是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結果,會導致悲慘的命運,所謂「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一步錯步步錯,這一輩子沉淪,生生世世沉 淪。所以「知目行足」,這個「知」非常重要。

對於教理的掌握,要看我們所編印的這套「淨土宗叢書」。因為同樣是淨土法門,有彌陀本願的內涵跟沒有彌陀本願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如果以聖道門來解釋淨土,那就不是純粹的淨土了。進一步,在一般的淨土理念當中,也不是彌陀本願救度的法門。

所以,一般聖道門看淨土,會對淨土有曲解、有誤會。同樣的,以一般的淨土理念來看我們這個法門,也會對我們這個法門有曲解、有誤會。

學貴在專

所以,同修必須先專注地、專一地看我們所編印的這套書,通達本宗的教理,行有餘力,才可以看其他法門的書。

四、約成佛功能—— 歸命必生

如今,彌陀既已成正覺,我等歸命必往生。

有一句話 說:「好不容易」,天底下真正「好不容易」的,是阿彌陀佛的願行。阿彌陀佛好不容易為我們經過五劫的思惟,而發下了四十八大願,為了完成四十八大願,又經 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最後因圓果滿,而成就阿彌陀佛這尊佛的正覺,成為具足萬行萬善恒沙功德的南無阿彌陀佛。祂的成佛,是成就了什麼?就是成就了 我們必定往生成佛的功德,若無彌陀正覺,即無我等往生。

聞不具足、信不具足

聽到了彌陀成正覺,應知祂的正覺之功德,就是我往生成佛之功德;若聽聞到法藏菩薩已成正覺、成為阿彌陀佛,可是不認為是成就了我往生成佛的功德,即是聞而未聞,即是聞不具足,也是信不具足。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古德所言「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最能顯示阿彌陀佛成正覺跟我們十方眾生的關係。

阿彌陀佛以果地所成就的正覺,作為我們十方眾生在因地要往生成佛的功德資糧。祂的正覺,果地的正覺,就是我們現在能夠往生成佛的功德,所以說「以果地覺,為因地心」。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因該果海」:只要我們順著第十八願所講的願生、稱名,就是「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我們就已經擁有了阿彌陀佛果地如同大海、無量無邊、無窮無盡、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現在願生、稱名,就已經完全獲得了彌陀正覺的功德大海,因此必定往生成佛,所以說「因該果海」。

「果徹因源」:阿彌陀佛果地正覺的功德名號,已完完全全地布施、迴向給我們十方眾生,所以說「果徹因源」。

專為我一人

可知:彌 陀發願、修行過程中點點滴滴的功德,都是為了我們,為了換取我們的往生。如果以自己的立場來講,可說彌陀五劫思惟,專為慧淨一人;彌陀永劫苦行,也專為慧 淨一人;因此慧淨雖然愚惡,功德卻遍滿十方。彌陀以「重金」換取我的往生成佛;我成佛的生命,是彌陀「重金」所換。

大施主、救世主、救世法王

阿彌陀佛說: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阿彌陀佛是大施主,是法界最偉大的大施主。

阿彌陀佛又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阿彌陀佛是救世主,是眾生最可靠的救世之法王。

歸命必生

彌陀既已成正覺,我等歸命必往生。
我等—— 不論一切善惡凡夫。

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切善惡凡夫」,所有眾生之類,一概包含。

歸命—— 我等凡夫無常、穢惡、痛苦的生命,
歸入彌陀永恆、清淨、自在的生命。

「歸命」:簡單講就是願生、稱名,亦即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

「必」: 就是百分之百,一百分,既不是六十分,也不是九十九分,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一切眾生,不管聖凡、善惡,只要真正歸命彌陀,那麼十 個,十個往生;百個,百個往生;千個,千個往生。因為往生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功行,而是靠阿彌陀佛的正覺。現在假若阿彌陀佛還沒成正覺,我們就沒有歸命的對 象,那只能在六道當中無窮盡地生死輪轉。

既然阿彌陀佛已經成了正覺,表示已經完成了我們的歸宿-- 極樂世界,完成了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功德——只等我們來領取、來分享。

易行道、難行道

要生而為人,非常困難,必須具足五戒;要生到欲界天,也要完成十善;要進入色界天,必須要有禪定的功夫,一層比一層困難。如果要往生極樂世界,可說非常容易,易如反掌。所以,淨土法門叫做「易行道」,其他的法門叫做「難行道」,難如登天。

既然如此,我們沒有遇到彌陀成正覺的救度法門便罷,如果已經遇到,豈不現在已經給彌陀救到了、往生決定了!

徹底安心

如果我們 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可是還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往生決定了、還有所懷疑,那麼也就是剛剛所講的聞不具足、信不具足,那就務必針對這個法門的教理去 深入。因為往生淨土,是我們這個法門的宗旨、目的,我們必須把握現有的光陰,把本宗的教理融會貫通,徹底安心,這樣不但能自利,也能利人。

阿彌陀佛的存在是為了救度眾生

《大經》言:「成佛以來,凡歷十劫。」
《小經》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劫」在佛教經典中時常用到,「劫」是無法計算的時間度。

彌陀成佛已十劫,
未來壽命無限量。

船的目 的,是為了渡人從此岸到彼岸;救生員的目的,是為了救起沉溺在水中的人;醫生的存在,是為了醫治病苦的人;消防員的目的,是為了撲滅大火。船渡人到彼岸, 是不問對象的,因為船無分別心;救生員、醫生、消防員救助對方,也不問對象,不管犯人、惡人,都無分別加以救度,因為這是他們的天職。

阿彌陀佛的存在,已經十劫了,祂是為了什麼?為了救度眾生!以救度眾生為阿彌陀佛的志願;以救度眾生為阿彌陀佛的事業;以救度眾生為阿彌陀佛的法樂;以救度眾生為阿彌陀佛生命的全部。

「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彌陀十劫的存在,如果不是為了救度眾生,或者不能救度眾生,則彌陀的存在沒有意義。

別意弘願

善導大師形容阿彌陀佛的本願說「別意之弘願」,彌陀救度眾生的願,弘廣無邊,超越十方諸佛,有別於十方諸佛,所以說「別意之弘願」。

阿 彌陀佛救度眾生,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救度眾生,都能救度眾生。阿彌陀佛救度眾生,過去不變、現在不變、未來也永遠不變。阿彌陀佛成佛,十劫以來都一直 在不斷地呼喚眾生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彌陀佛一直在等待眾生,而且感嘆地說:「蓮池無 日不花開,四色祥光映寶台;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故不思來?」

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一直在呼喚、一直在等待我們,從沒有離開我們。

五、約眾生聞信—— 往生已成

是故,若稱佛名、拜佛像、觀極樂圖,應思我往生早已成就;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法藏菩薩成佛之像、成佛之名、成佛之淨土故。

一個女 人,如果人家稱她「某太太」或「某媽媽」,就表示她已經結婚或生了孩子。如果我們在稱念這句名號、拜阿彌陀佛佛像,或是觀賞極樂世界圖,是否顯示法藏菩薩 已經為我們成佛了?(眾答:是)那表示我們要去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已經為我們完成;我們從娑婆到極樂所應具備的功德資糧,阿彌陀佛也已經為我們完成。否 則就沒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也沒有這尊超越十方三世諸佛、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的佛像,也沒有十方世界最為第一的極樂世界。

所以,要往生極樂世界、脫離三界六道輪迴,我們要問:「第十八願成就了沒有?」「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有?」佛名、佛像、佛土,也就是「名」、「體」跟「依正」,只要看到其中之一,就應該想到:這是我往生的功德。

阿彌陀佛成佛的同時,成就了我們往生成佛的願行,成就了我們往生成佛的功德資糧。若無佛名,則我們往生的功德還沒成就,還不能脫離生死。如今阿彌陀佛終於成佛了,我們往生的功德成就了,豈不是應當慶幸、喜樂,互相安慰而歡呼!

若不如是,彌陀心中難免遺憾傷心。

彌陀名號具足恒河沙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能令我等往生成佛-- 阿彌陀佛為我們成佛,是要成為這樣的佛。

六、舉譬喻以明—— 生佛相感

叩鐘喻

洪鐘雖響,不叩不鳴;
彌陀雖度,不歸不救。
洪鐘叩之則鳴,
彌陀念之則生。

「洪鐘雖響,不叩不鳴」:所謂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一叩即鳴,不叩不鳴。叩即鳴,是鐘天性自然,不假造作的,如火往上,如水流下。

「彌陀雖度,不歸不救」:善歸善生,惡歸惡生,一歸則生,不歸不生。因為歸則生,是彌陀天性自然,不假造作的,如火往上,如水流下。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限慈愛,無有不知,無有障礙。我們只要念佛,彌陀應聲即現,猶如叩鐘,一叩即鳴。

喚人喻

念佛如喚某某人,我們呼喚張三,張三即應;喚李四,李四即來。

何況是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大神通大願力,念佛怎會不感應?念佛感應,亦如叩鐘,一念即應,不念不應。

電燈喻

念佛如開電燈,電燈一開,頓時一片光明,不問何人所開。

電視喻

念佛如按電視,按中視,中視屏幕立即出現;按華視,華視屏幕立即出現,不問何人所按。

吃飯吃藥喻

念佛如吃飯,飯不問你是何人;念佛如吃藥,藥不問你是何人-- 當然,業障之人可能服藥不靈。但就阿彌陀佛來說,祂無有障礙,也不受障礙,且能化除障礙。

瓦礫變金喻

善導大師說: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所以,阿彌陀佛也叫無礙光佛。彌陀即是強緣,能夠轉惡成善、轉凡成聖,所謂:

但使迴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月影喻

月光雖無處不照,唯宿仰望者心中;
彌陀雖無人不救,唯與念佛人同在。

月麗中天,影現萬水,不但大至大海、長江、黃河,或一般溪水、池塘,都現全月;即使小至一瓢一滴之水,也無不各現全月。

大海、長江、黃河、溪水、池塘中的月影,一個人在一個地方觀看,這個人與月獨自相對;百千萬人在百千萬處觀看,也各自與月相對。即使在偏僻山區,月亮也不離開他,與他同在。

他往東行,月跟他往東;他往西行,月也跟他往西;他若不動,月亦停留不動。不分男女老幼、善惡賢愚,人人如此。

一月普現萬水,隨人隨地各現全月,毫不揀擇,毫無差異。

阿彌陀佛,心涵太虛,光照宇宙,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以眾生之心為心,以眾生之境為境;不論何人,不論何時,不論何處,只要當下憶佛念佛,阿彌陀佛即時與他同在;佛心入其心,佛光照其身,毫不揀擇,毫無差異。所以,《觀無量壽經》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又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不論何人,只要念佛,佛入我心、我入佛心;我與佛、佛與我,機法一體,不相捨離。

《觀無量壽經》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
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無緣慈」就是無條件的愛心、無條件的救度,我們是什麼樣子,阿彌陀佛就以什麼樣子救度我們。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強眾生做什麼,只有長劫的呼喚、不捨的關懷、無私的給予、絕對的救度。

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真正平安、喜樂、希望的來源,在人世間有苦難,在佛懷中有平安。

月麗中天,影現萬水,但若不抬頭望明月,或不低頭觀月影,則月與我、我與月,兩不相關。

彌 陀愛心徹底,而且無條件;彌陀救度徹底,也是無條件,彌陀願救十方眾生,無有眾生不加救度。彌陀深願十方眾生都往生極樂,不願一人獨留娑婆。但若不念佛, 則眾生與佛沒有交集,不能感應道交,猶如不按開關,電燈不亮。若能願生、稱名,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則現在已經蒙佛救度了,已經往生決定了,已非生死凡夫, 已是極樂聖眾。

印光大師說: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

日出喻

日出之剎那,十方暗皆晴;
月出之同時,法界水映現。
日出暗轉晴,月出影宿水;
當思日出否,莫疑暗晴否;
當知成佛否,莫疑得生否。

旭日東昇,陽光普照,既照高山也照平地,既照好人也照壞人。陽光無私,普照一切,帶來光明、溫暖、希望。

太陽一出,大地之暗,不論深暗淺暗,即時一片晴朗。

月亮一出,大地之水,不論大水小水,即時顯現月影。

日出暗轉晴,月出影宿水,這都是同時的,不用再等幾分幾秒,也不須費力,不須造作,此乃天性自然之理。

破暗喻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說:

千年暗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
暗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也?

當思:太陽出否?太陽若出,應知黑暗已去,不用疑慮。

當知:法藏菩薩成佛否,若已成佛,應知我等往生的功德、功能、資糧都已成就,我若歸命,願生、稱名,畢生不退,則我往生成佛之事當下決定,不隔時、不隔日,不用費力,不用造作;所謂「平生業成,現生不退」,這是天性自然,亦即彌陀願力自然。

善導大師《般舟讚》言:

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迴不迴;
但使迴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善導大師《法事讚》言:

無問罪福時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七、善導大師釋—— 稱念必生

四十八字願成釋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 (《善導大師全集》五三九頁)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共有四十八個字,善導大師以此解釋第十八願及願成就文,故此文亦名「四十八字願成釋」;並以這四十八個字總括四十八願的精神。

本願加減文、本願取意文

釋文與原文在文字上有少許不同,因此謂之「本願加減文」或「本願取意文」,使本願的內容深入淺出,易解易知,易持易記,請大家將此文背下來。

此文簡明扼要、言簡意賅,直將彌陀悲心、本願奧旨和盤托出、徹底無遺,可謂句句顯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稀有難得,貴重無比。法然上人對此文尊崇之極,讚歎之至,而言 (《法然上人全集》六一九頁):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此文分為兩段,前段二十四字解釋第十八願,後段二十四字解釋願成就文。前段將原文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三心,換上「稱我名號」,為什麼?有兩種理由:

一、為顯示「就行立信」故。

二、為顯示「易行至極」故。

就行立信

一、顯示「就行立信」。

本 願文之「至心、信樂、欲生」,這三心之體即是名號,亦即本願之意是什麼?就是後段所說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為了讓人信知此事,所以直言「稱我名 號」,也就是說只要稱名號、願往生,自然具足「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如果不作此解釋,恐怕一般行者不知三心之體是什麼、要如何具足,現在直接舉出 「稱名必生」,豈非信者信此、願者願此?所以,善導大師這樣解釋,可謂簡明扼要,令人一目了然。

法然上人對善導大師這種解釋非常讚歎,而且為大師作此解釋的理由加以說明。請看《法然上人全集》五○○頁〈淨土隨聞記〉言:

或人問曰:「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師 答 曰:「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

為了讓念佛人知道,只要「眾生稱念」,就「必得往生」,十人十人往生,百人百人往生,就自然具足三心,為了顯明這樣的道理,所以略去,而不加解釋。這是為了顯示「就行立信」。

易行至極

二、顯示「易行至極」。

《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之機,重病之苦逼身,地獄之火逼心,身心極其痛苦,而且奄奄一息,救度這樣病苦而緊急的根機,唯有稱名一法,其他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應他的根機,所以就「易行疾至」而說「稱我名號」。

自古以來,弘傳淨土法門,有的認為觀想念佛或實相念佛較為殊勝,往生品位也較為高超,若是稱名念佛,只應下根下行的根機,即使往生,品位也低,因此認為若上根之人、根器銳利,應修觀想念佛或實相念佛。

其實彌陀本願的深意在於稱名一行,不在於實相念佛或觀想念佛,因為稱名直入報土,超越品位階級,簡易而且殊勝。

以實相或觀想迴向往生是自力,善導大師謂之「要門」而非「弘願」,既非彌陀本願之意,也非釋尊流通之法。所以,善導大師在這段文就以「稱我名號」,來解釋第十八願的深意。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當知」:就是「當信」之意。

「本誓」: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為我們眾生所發的誓願,叫做本誓。

重願

「重 願」:龍樹菩薩《易行品》說:「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所以,發願成佛是重願,而彌陀成佛所發的願,更是重願中的重願,如同《無量 壽經》說:「我建超世願」,也如同《彌陀偈經》說:「發願踰諸佛」。也就是阿彌陀佛所發救度眾生的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為什麼?就是因為: 十方諸佛所不能救度的眾生,阿彌陀佛也能救度,完成了這樣的願行,所以是重願,因此超越十方諸佛。

「重 願不虛」:《往生論註》說:「願不虛設。」阿彌陀佛的願是不落空的、不虛假的,為什麼?因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之故,所以知道阿彌陀佛的願是不虛假、 不虛設、不落空的。天親菩薩《往生論》也說阿彌陀佛的願力是「不虛作住持功德」,這跟「願不虛假」、「願力不虛」是一樣的意思。

「不虛」即是自然,自然有三種,有業力自然、願力自然、無為自然。在我的《書信集》第七四頁,對於這三種自然,有簡短的解釋。

稱念必生

「眾生稱 念,必得往生」:因為「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法藏菩薩已經成佛了,而且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顯示第十八願不只是願,而且具有願力,如果阿彌陀佛沒有成佛, 願只是空願,沒有力量。既然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表示這個願有它的力量在,我們隨順這個願,自然受願力的牽引,而往生極樂世界。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若 不生者,不取正覺。」「乃至十念」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那麼,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凡是專稱彌陀佛名的人,自自然然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無量壽經》說: 「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就能夠無疑無慮、專稱彌陀佛名;「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能夠這樣的肯定,就是信心決定的現象。

四十八願眼、肝、神

剛才提到 法然上人對這「四十八字願成釋」非常讚歎、感佩,而言:「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 也。」可見法然上人是多麼重視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個字,認為應該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意思就是說,要把這四十八個字,背在腦海之中,而依這四十八個字 去實踐;同時讚歎這四十八個字是四十八願的眼睛、心肝、精神。這一種形容、讚歎可以說達到極至,等於說我們要瞭解第十八願,只要看這一段文就可以了,十八 願的精髓就能夠正確、完整、徹底、純粹地掌握到了,何況這四十八個字是這樣的深入淺出、淺顯易懂。

八、善導大師釋—— 歸命必生

善導大師《觀經疏》「六字釋」(《善導大師全集》五○頁)言: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名號願行具足

首先要看善導大師《觀經疏》,也就是《善導大師全集》四九頁的說明,善導大師說:

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
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
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
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克。

也就是說,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願跟行具足才可以往生,如果只有行、沒有願,行只是孤行,沒辦法達到目的。就好像我們開車出門,可是沒有目的地,當然就在那裏流浪。

「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如果只有這個願望,可是沒有加以實行,只有一個目標,可是沒有踏出門去,當然也不能到達。

「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克」:必須是願跟行互相輔助、同時具足,所做的才能達成、才能往生極樂。

因此,善導大師說「南無阿彌陀佛」是「願行具足」的。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釋

接著善導大師就說: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這幾句也是在解釋第十八願。

「南無」是印度話,翻成漢語,有「救我」、「度我」、「歸命」的意思,善導大師在此是以「歸命」為主要的譯意。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也就是說歸命之中是含有心願的,亦即不是為了其他的事歸命阿彌陀佛,主要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而歸命阿彌陀佛的,因此歸命之中含有發願迴向。

所以,一開始是梵文、漢文相比對,接著就解釋歸命的含意。

「阿 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也就是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以名號作為眾生往生的功德。具有萬善、萬行、恒沙功德的這句名號,也就是阿彌陀佛的佛體,阿彌陀佛 本身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中。只有稱念這句萬德洪名,才能生善滅罪、離苦得樂、往生淨土,不論智慧、學問、修行如何,只要稱念,必定往生,這是阿彌陀佛大慈 大悲之極致。

易修易行之極,即是念佛往生之法。

三重歸命:歸之命、歸於命、歸投命

三重歸命。

歸命有三重之意,就是「歸之命」、「歸於命」、「歸投命」。

「歸之命」:從阿彌陀佛那一邊來講,是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所發出的「欲生我國」的呼喚。阿彌陀佛自從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以後,就一直在呼喚我們歸順祂的救度,所以從佛來講,是「歸之命」。

「歸於命」:從我們來講,是「歸於命」,也就是我們對於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我們不加反抗,而是隨順,阿彌陀佛說「欲生我國」,我們就「願生彼國」,這一種願生彼國的心,也就是歸命的心,就是歸順阿彌陀佛的呼喚。

「歸投命」:把我們的生命歸投阿彌陀佛。這種歸命,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歸命。世間最悲慘的是殺生,因為天底下最貴重的就是生命,能夠把自己全部的生命歸給對方,所謂「盡形壽,獻身命」,當然是最貴重、最徹底的。

我 們的生命是怎樣的生命呢?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污穢的、流轉的、造罪的、痛苦的;阿彌陀佛的生命是什麼生命呢?是無量壽的、永恆的、清淨的、自在的、安樂 的。我們凡夫無常的生命,歸入阿彌陀佛無量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清淨、安樂、自在。

歸命有這幾種意義。

二種願行:彌陀願行、眾生願行

二種願行。

這裏所講的「亦是發願迴向之義」的「願」,「即是其行」的「行」-- 願、行,也有從佛那邊解釋,也有從眾生這邊解釋。

從 阿彌陀佛那邊解釋,發願迴向是阿彌陀佛為眾生發四十八大願,同時把本身兆載永劫所積植的菩薩六度萬行,全部迴向給十方眾生。阿彌陀佛的願跟行在哪裡?都在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裏面。阿彌陀佛發大悲心將這四個字的萬行,迴向給歸命的眾生,使眾生一旦歸命,就能獲得「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全部功德。

阿彌陀佛發願修行以來,一直都在為眾生迴向,好像父母今天所賺的錢,一千兩千、一萬兩萬,都是為了這個獨子;去年今年所累積的,也是為了獨子;現在未來一切的奮鬥,也都是為了獨子。阿彌陀佛也是一樣,時時刻刻、點點滴滴,都是在迴向十方眾生。

從眾生這邊來講,「願」是我們發願迴轉欲生極樂世界,「行」是阿彌陀佛的行,可是祂既然迴向給我們了,我們一旦歸命,就等於全部領受阿彌陀佛的行、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

銀行卡喻:信心求念

在我們臺灣,錢最多的政府單位是哪裡?中央銀行嗎?假如中央銀行所有的錢,就如同阿彌陀佛的功德,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那我們歸命的人,就等同擁有了中央銀行的所有錢財,對不對?(眾答:對!)

所以,這句名號能讓我們支取出來,消我們的業障,也能讓我們迴向,來跟其他的人結緣,這六字洪名等同中央銀行的一張金融卡,讓我們自由支配。

善導大師說: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所以,這句名號是讓我們眾生信受、稱念的,不管眾生稱念這句名號是為了現世利益也好、是為了當來利益也好,都可以信心求念。

信願行

這「六字釋」也是第十八願的內容:「歸命」可說是信心,「發願迴向」可說是願心,「阿彌陀佛」可說是功行,所以,信願行都具足。

如同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是「信心」,至心「欲生我國」是「願心」,至心「稱名念佛」是「功行」,信願行具足,必定往生極樂。

所以,善導大師這六字釋,也是在解釋第十八願。

九、法然上人釋—— 機法一體

這一段文其實也很好懂,都是在顯示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我們只要稱念六字名號,必定往生。

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佛呢?

「如何之彌陀乎」:是怎樣的一位阿彌陀佛呢?

這尊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佛呢?我們來看看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

阿彌陀佛是為眾生發願的佛。《無量壽經》說:「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所以,阿彌陀佛是為眾生五劫思惟發願的佛。

阿彌陀佛也是為眾生永劫修行的佛。《無量壽經》說:「以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阿彌陀佛也是為眾生開法藏的佛。《無量壽經》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完成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淨土成佛的功德,並使其能夠廣度十方眾生,所以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阿彌陀佛也是一位荷負群生的佛。《無量壽經》說:「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阿彌陀佛也是令諸眾生功德成就的佛。《無量壽經》說:「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所以,阿彌陀佛成佛的本身,就是使我們眾生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

阿彌陀佛是念佛必生的佛。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彌陀既已成正覺,眾生稱念必得生。

阿彌陀佛也是攝取不捨的佛。《觀無量壽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眾生不論他是善惡賢愚,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光明照耀他、保護他、等待他、接引他。

阿彌陀佛是臨終來迎的佛。《阿彌陀經》說:「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凡是專一不二執持名號的人,不管他罪福多少、功行高低,臨終佛與聖眾自然來迎,即時往生彌陀報土。

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的佛。《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是諸佛中之王也。」

阿彌陀佛也是光中之尊的佛。《無量壽經》說:「光明中之極尊也。」又說:「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礙光佛,是主動、平等、無條件救度十方眾生的佛,是跟念佛眾生機法一體的佛。阿彌陀佛是這樣的佛。

所謂「主動、平等、無條件」,也就是祂所發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第十八願,要使眾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不管他是上輩、中輩、下輩,都平等往生。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佛。

我們又是怎樣的人呢?

「如何之 我等乎」:那我們又是怎樣的人呢?各位同修,我們是怎樣的人呢?是善人還是惡人?(眾答:惡人)第十八願最後,加了一條但書,二句,八字,就是「唯除五 逆,誹謗正法」,顯示我們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內心其實存在著五逆謗法的種子,遇境逢緣就有可能造出五逆謗法的罪業。因此阿彌陀佛預先飭誡我 們:不可五逆,不可謗法!

《無量壽經》也說,我們眾生三業行為,都是惡而非善,所謂:

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

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必須以法鏡照照看,才能看清我們的本來面目。

《地藏經》很有名的一句就是: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所以,我們是怎樣的眾生?是怎樣一個人?以這幾句為法鏡,可說非常透徹清楚了。

其 實我們靜下心來反觀自照的話,就會自覺是三毒熾盛、五欲濃厚的眾生。對我們喜歡的人、事、物,可以說日夜貪得無厭;對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物,可以說瞋恨 不息。我們其實都是自私自利,凡事先己後人,凡事比較計較,不敢犧牲。我們都有劣根性,喜歡聽是非,喜歡傳播是非,幸災樂禍,缺乏仁義禮智,沒有慈悲喜 捨,不知柔和忍辱;我們凡事意氣用事,貢高我慢;凡事都認為「我對他錯」 --「我沒有得罪人,我沒有做錯事,可是他卻這樣無理的對待我……」,缺乏悲心、愛心,不能接納包容體諒他人。

體會阿彌陀佛對我們無限的愛心

阿彌陀佛無限的慈悲愛心,平等接納、徹底包容、絕對體諒,毫不計較、毫無條件地救度我們。若能體會阿彌陀佛對我們無限的愛心、徹底的包容,我們瞋恚、剛強的心就會被感化而柔軟、而慚愧,對任何人就會付出愛心與包容。

阿彌陀佛已成正覺,我等豈不往生?

「永劫之修行是為誰乎?功讓未來之眾生;超世之悲願又何意乎?志賜末法之我等」:阿彌陀佛的每一願每一行,都是為了我們。

「我等若不往生者,佛豈成正覺乎?佛若已成正覺者,我等豈不生乎」:如果阿彌陀佛不能完成我們往生的功德,阿彌陀佛怎麼能夠成正覺呢?既然阿彌陀佛已成為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我們怎麼不能往生呢?

「我等之往生,依佛之正覺;佛之正覺,依我等之往生」:因為我們的往生,必須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正覺,只要有阿彌陀佛的正覺可以依靠,我們百分之百今生現在就已經具足往生的身份。因為佛之所以成正覺,是為了完成我們的往生功德。

「若 不生者之誓可知,不取正覺之言無限」:「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願,非常的弘廣,其深無底,其廣無邊,可說無可限量、無有窮盡。阿彌陀佛誓願救度一切眾 生,主動、平等、無條件,若不能救度,絕不成佛。此誓願的深度、廣度、高度,無有限量,故使成佛的光壽無限量、智慧無限量、度生無限量,眾生往生證果也無 有限量,所以說「若不生者之誓可知,不取正覺之言無限」。

雖無歡喜也能救度

各位同修,阿彌陀佛偉大不偉大?慈悲不慈悲?阿彌陀佛救了我們了嗎?我們安心了嗎?我們歡喜了嗎?

其實我們不歡喜。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有煩惱,逢緣遇境,都是煩惱滿胸,都是痛苦在懷,不因為有彌陀的救度而歡喜,不因為有極樂的歸宿而滿足。

那是不是表示我們沒有信受彌陀救度呢?不是!因為這就是凡夫的本質、凡夫萬古以來生生死死輪迴的習性。所以,善導大師才說:

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彌陀本願的可貴在哪裡?就在這裏!這樣的眾生也能夠救度,這樣的眾生也能夠往生!

以念佛為我們最大的娛樂

所以,我們對於這句萬德洪名,要深深地體會,要覺得這句佛號是活生生的、活靈靈的,不只是名相、符號、聲音而已。祂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我們念祂,祂知道;我們稱祂,祂聽到;我們拜祂,祂看到。我們只要一起心動念,祂就在我們的身上光明顯耀。

所 以,我們的娛樂、嗜好、習慣,都要把它養成喜歡念佛、念念不捨。換言之,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我們曠劫以來,最熟悉的就是貪瞋癡、五欲塵勞,最不 熟悉的就是念佛,也就是說,我們最熟悉的是妄想雜念,而最不熟悉的就是稱名念佛。我們若不念佛,必定念業,所以,我們就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把念佛當成我 們的喜好、當成我們的習慣、當成我們的生命,以念佛為我們最大的娛樂。

第三節    往生之義

一、淨土宗宗旨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這個「生」是指往生彌陀淨土,這也是淨土法門的宗旨、目的。

淨宗宗旨——
淨土宗以「往生淨土」為其宗旨、目的。

凡事都有其目的,學佛修行更有其崇高的目的,也就是了脫生死、自利利人、廣度眾生。佛教其他宗派、法門最終都以「心淨國土淨」為目的,生生世世在這娑婆世界修行證果;唯有淨土宗是以今生往生彌陀淨土、在彌陀淨土成佛之後,倒駕慈航為宗旨、目的。

《安樂集》淨土教判

道綽《安樂集》,「聖淨二門判」言:
大乘聖教,二種勝法: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

這段話雖然簡短,可是等於是在做教判。也就是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教理分為「聖道門」和「往生淨土門」。

「聖道門」的定義是以自己的力量、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得人身、遇佛法而廣修佛法中的六度萬行,經過「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的漫長時間,然後證得佛果。

當然,聖道門當中的密宗說是自力,並不純是自力,說是他力,也並不純是他力,它的他力跟「往生淨土」的他力有不一樣的地方。

「往生淨土門」:簡稱「淨土門」,也就是發願求生彌陀淨土。「淨土門」也叫「淨土宗」。「淨土宗」完全以善導大師的傳承作為我們法門的教理、思想、依據,其核心就是《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往生

講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便顯現出「往生」的重要性。阿彌陀佛之所以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目的就是要為十方眾生建設極樂世界,使十方眾生欣慕極樂世界、專念彌陀名號,並在眾生命終的時候現身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阿 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也好、兆載永劫的修行也好,祂成就的極樂世界那麼殊勝莊嚴,祂成就的佛身又是諸佛所不能及,這些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盼望我們十方眾生都 能往生祂為我們所建設的極樂世界。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目的,阿彌陀佛就不需要取這樣的正覺。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往生。

第十八願 彌陀呼喚

《大經》第十八願言:「欲生我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從阿彌陀佛本身來講,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呼喚我們無論如何都要讓祂救到極樂世界。對於一個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如果阿彌陀佛不能讓他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不取正覺」 -- 不成佛。

而且,祂所取的這個正覺、所成就的佛、所建設的極樂世界,是怎樣的境界呢?這個在後面會約略提到,先就結論來講就是涅槃的境界,使得十方眾生不管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不管天上、人間或是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的眾生,一旦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夠速證「涅槃法身」 --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取正覺的目的。

願成就文    釋迦發遣

「願成就文」言:「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段經文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發遣,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也是我們至心發願,願生極樂世界。

當 然,所謂「至心」,就是出自內心、真實不假、一生不變。只要「至心迴向,願生極樂」,這樣的眾生,釋迦牟尼佛就解釋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也就是說, 這一位眾生當下就獲得了往生的身份,而且進入不退轉的果位,雖然肉體還在娑婆,可是永不再受娑婆的三界六道輪迴,雖然還沒到極樂世界,可是壽命一到,當下 就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為什麼?因為第十八願所說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法藏菩薩,如今已經成正覺了,而且成佛以來已經十劫。所以,合乎祂的因,就必然得到祂的果。從因說果,因此就是「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自致不退轉

〈往覲偈〉言:「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往覲偈〉是《大經》裏面的一段經文。「聞名」就是聞說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願修行的來龍去脈,而欲生極樂世界,這樣的話,這些眾生都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自然進入不退轉,都是阿鞞跋致 -- 八地以上的聖者果位,這是自自然然、不經過修斷、造作就能獲得的,所以說「自致不退轉」。

選擇極樂世界

《觀無量壽經》言:「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我」是 指《觀無量壽經》裏所說的韋提希夫人。她說,這個娑婆世界充滿了貪、瞋、癡,地獄、餓鬼、畜生,對於這樣的境界,她深深厭離,她要往生沒有貪瞋癡、沒有三 惡道的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就顯現出沒有三惡道的十方淨土,讓韋提希夫人選擇。韋提希夫人看過十方淨土之後,選擇了極樂世界,當下就表示願生阿彌陀佛極樂 世界。因為極樂世界是十方國土當中最殊勝的境界。

韋提希夫人的選擇其實也是在啟發我們十方眾生,也是在為我們十方眾生選擇,所以她的願生也等於我們的願生。

《小經》三勸

《小經》言: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阿彌陀經》的經文總共不過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在這當中,釋迦牟尼佛前前後後勸導我們務必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三處。「三勸」也就是「常勸」。

願望一致:願生極樂世界

由這幾段經文可以看出,「願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願生極樂世界」也是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的本懷,「願生極樂世界」也是我們十方眾生的人生目的。所以,就彌陀、就釋尊、就眾生來講,三者的願望是一致的,是感應道交的。

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

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

第一,無三界六道輪迴之事,亦即無痛苦境界。

第二,無起惑造業受苦之事,亦即無痛苦身心。

第三,得永恆自在安樂之命,亦即成佛度眾生。

佛教的目的就是大慈大悲、拔苦與樂。就佛來講,是要對十方眾生「拔苦與樂」;對我們來講,是依靠佛法「離苦得樂」。剛剛講的三點,前面兩點是「拔苦」,也是「離苦」;後面一點是「與樂」,也是「得樂」。

阿 彌陀佛那樣的辛苦,經過了五劫的思惟、經過了永劫的修行所成就的極樂世界,並不是成就出還有三界六道輪迴的世界,並不是成就出往生之後還要經過多久的時 間、做艱苦的修行,才依他的根機逐漸升上某種境界的淨土。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枉費彌陀五劫的思惟和永劫的修行,枉費彌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深重誓 願。

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的極樂世界,是怎樣的境界呢?下面會講到。

三經宗旨:勸導往生

淨土三經多言:「往生、願生、得生、必生」。

可見「三經」處處都在勸導、引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剛剛經文所講的:「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所講的。

祖釋:一切眾生皆可念佛往生

我們淨土宗的傳承祖師對這種經教是怎麼解釋的呢?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就說:

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外凡夫人」就是具足貪瞋癡、會起惡造罪的人。曇鸞大師說這種「外凡夫人」都能夠獲得往生。

信佛皆生、願生皆生

又說:

但令不誹謗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誹謗正法」就是徹底否定有善惡報應、天堂地獄、往生淨土這種事情,既然否定了,當然就不會願生極樂世界;如果不否定而信佛因緣,那就皆得往生。

所謂「信佛因緣」,佛的因緣是什麼呢?佛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作為救度眾生的增上緣,所以,我們只要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通通能夠往生。

又說:

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以上三段文字出於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卷上最後的「八番問答」。

乘願定生、稱念必生

善導大師說: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又說: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顯現出我們這個法門真正是「勝易」的法門。所謂「勝」就是殊勝,成就佛果快速,這樣才是殊勝;所謂「易」就是容易,修行上容易,那麼好的境界,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能達到。

凡事都有目的與方法,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如果最後未能達成目的,則一切落空;反之,雖然終日徬徨,傍晚時分到達目的地,同樣滿足,應當慶喜、歡呼。

二、捨此往彼,蓮花化生

往生之義

往生之義——
捨此往彼,蓮花化生;行者瞑目之刻,即是蓮台結趺之時。

「往生」這兩個字,在我們佛教、尤其是我們淨土宗來講,有特別的含義,給人一種殊勝、光明、尊貴、難得的感覺,是值得讚歎、欽敬的語言。

可是現在社會上普遍都認為「往生」就是指一個人斷氣死亡,把往生跟死亡劃上等號,這樣就失去這句話的尊貴跟殊勝,而有庸俗、陰暗的意味,讓人畏懼,感覺不吉祥,而不敢去聽、不敢去碰。

其實「往生」能夠給我們希望、給去世的人光明。

所謂「往」,就是捨此娑婆世界、往彼極樂世界,在極樂淨土的七寶蓮花中化「生」,所以「捨此往彼,蓮花化生;行者瞑目之刻,即是蓮台結趺之時」。

「行者」就是一個念佛人,在人生最後一刻,眼睛最後閉上的時候,就是在極樂世界化生的時候。「蓮台結趺」,就是「結跏趺坐」,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盤腿打坐在蓮花之上 -- 當然這不是說都不能站,因為在極樂世界是神通自在,毫無障礙的。

《小經》言: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是人終時」:是怎樣的人呢?就是執持名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人,他命終的時候就能夠心不顛倒,因為「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來迎接他,因此他心不顛倒,當下就「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大經》「胎化段」言:「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法華經》〈藥王菩薩品〉言:「
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
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
生蓮華中、寶座之上。」

念佛往生淨土之人,就在極樂國土的七寶花中,自然、不假造作地化生了。所以,「往生」兩個字非常的尊貴、殊勝,往生意味解脫與成佛。

若說往生淨土,一般人還能信受,若說往生速成佛道,一般人難以信受。所以愈是殊勝的法門,愈是難說之法,愈是難信之法。

三、正覺華生

正覺華生——
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

「如來」是指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凡是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聖眾,因為都是極樂世界的蓮花所化生,清淨莊嚴,所以說「淨華眾」。

淨花—— 正覺華

從極樂世界清淨蓮花所化生的聖人,全部都是「正覺華化生」,也就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所發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成的正覺蓮花,叫做「正覺華」。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從阿彌陀佛的正覺華(註:「華」同「花」)化生。

「淨華」跟「正覺華」,名相不同,意義相同。

曇鸞《往生論註》「正覺華生」之文(《往生論註》八九、九○頁):
偈言:「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
凡是雜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濕、若化,眷屬若干,苦樂萬品,以雜業故。
彼安樂國土,莫非是阿彌陀如來正覺淨華之所化生。
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遠通夫法界之內,皆為兄弟也。

「偈言: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偈」是指天親菩薩《往生論》裏面的偈語,曇鸞大師寫《往生論註》時,就「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做了下面兩段批註。

苦樂萬品

第一段 「凡是雜生世界」這一行,指娑婆世界的情形,為了顯示「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的內涵,先以娑婆世界-- 雜生世界做對比,顯出「正覺華化生」的殊勝。我們娑婆世界有三界六道(「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包括六欲天跟其他五道,「色界」包括四禪十 八天,再往上是「無色界」)。三界眾生出生的方式各有不同,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就是像我們人類,由母親所生,豬羊也屬於胎生;雞鴨屬於 「卵生」;「濕生」就是從潮濕的地方所生出來的,像一些細小的蚊蟲就是;「化生」就是無而忽有,像地獄、天堂,隨著他們的業報在那裏自然化現出來。在娑婆 世界,凡是眾生的出生,就有這四種形態。

「眷屬若干」:「若干」就是數目不定。像我們人類的眷屬,古代生孩子比較多,生十個、一打、半打,那算很平常的,如果現在,就強調兩個恰恰好,可是有的都不想生孩子(所以將來老齡化會很嚴重)。像水族之類,眷屬就非常多,一次生的卵成千上萬。

「苦 樂萬品」: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眾生,因為他們的業很雜,亦即他們的身口意很雜,千差萬別,因此得到的苦樂境界也千差萬別。生在人間就有所謂「四苦」、「八 苦」,心理上的苦、生理上的苦、環境上的苦;六道當中每一道的苦又各不相同,所以說「苦樂萬品」。以惡業來說有十惡,善業就有十善,當中各有輕重,所以感 得的果報就有四生、苦樂萬品、眷屬若干。這是娑婆世界的情形。

「以雜業故」:為什麼有的苦、有的樂、有的苦多樂少、有的苦少樂多、高下不等、千差萬別呢?因為每個人的業因不同的緣故。

同一化生

極樂世界就不是這樣了,極樂世界的果報是唯一化生。「彼安樂國土,莫非是阿彌陀如來,正覺淨華之所化生」,極樂世界的果都是化生,這個化生跟天堂的化生不一樣,是阿彌陀佛「正覺淨華」所化生的。為什麼娑婆世界苦樂萬品、而極樂世界同一化生呢?

「同一念佛,無別道故」:他們的因是同一念佛,沒有以其他的六度萬行來迴向往生,所以說「同一念佛,無別道故」,同一念佛之因,同一「正覺華化生」之果。

「遠 通夫法界之內,皆為兄弟也」:因為同樣都是念佛的因,所以不管是哪個地方、哪個國土的哪個眾生,只要他也是同一念佛的話,可說都是兄弟。為什麼?因為極樂 世界也叫蓮花藏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十方眾生所成就的;眾生往生在這正覺的華中化生,同樣都以阿彌陀佛為我們的父親,所有往生的聖眾,都如同阿彌陀佛的 兒子,所以,已經往生的也好,現在往生的也好,或是將來往生的也好,都是兄弟。觀世音菩薩是大兄,因為祂是先往生的,大勢至菩薩以下都是弟弟,我們今生今 世也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也是觀音、勢至的末弟。

這一段也是說明在娑婆世界因為雜業不同,所以有苦樂萬品;而往生極樂世界都是同一念佛正定之業,既然業因相同,所以果報沒有品位高下的差別。

極樂聖眾

善導大師《觀經疏》「聖眾莊嚴」之文 (《善導大師全集》二七頁):
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極樂世界有兩種莊嚴:一種是「依報莊嚴」,就是極樂世界的環境,極樂世界是涅槃的世界。另一種是「正報莊嚴」,又分為兩種,一是阿彌陀佛本身,二是除了阿彌陀佛以外的其他極樂世界的聖眾。

這 裏所講的「聖眾莊嚴」,是阿彌陀佛以外的其他聖眾。極樂世界的聖眾,除了阿彌陀佛以外是哪些聖眾呢?就是現在已經在極樂世界,以及現在十方世界同一念佛的 眾生,他們現在還在各個世界,可是命終就必定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這種十方世界的眾生也是極樂世界的聖眾莊嚴之一。

稍前所講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是現在就獲得了往生的身份,善導大師這一段也是在解釋這種內涵。

蓮花標名

法照大師有一首很有名的偈子說: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

也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只要發願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那麼,極樂世界就有他的一朵蓮花,也標上他的名字、顯現他的影像,只要他不半途而廢,時候一到,阿彌陀佛就會持著這朵蓮花,帶著觀音、勢至、清淨海眾,前來迎接他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念佛人都稱為「蓮友」。

芬陀利華喻

而經典中又讚歎我們為「芬陀利華」。《觀無量壽經》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芬陀利華」就是大白蓮花,「芬陀利華」也是佛的另一種名稱,《涅槃經》說:「佛亦名為大芬陀利。」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在這裏念佛,我們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善導大師解釋「人中芬陀利華」就解釋為人中的「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勝人」,是說他是超越三界六道的眾生,已經不是輪迴的凡夫了,將來必定如同大芬陀利華那樣地成佛,所以讚歎念佛人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證同彌陀

「如來淨 花眾,正覺華化生」:也就在闡釋這種道理,因為阿彌陀佛的正覺是為了使眾生往生成佛的正覺,成為眾生往生成佛的全部因果,因此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顯示出極樂世界的主人「阿彌陀佛」與伴侶「聖眾」皆同一體。易而言之,往生即同彌陀,所謂「念佛成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句「如來淨花眾,正覺華化生」 如果可以再加的話,可以再加「即與彌陀同,證悟大涅槃」這兩句。

基因喻

基因學認為,父母有什麼樣的基因,就會遺傳給子子孫孫。我們以阿彌陀佛的正覺蓮花做為母胎、做為父母,從阿彌陀佛的正覺蓮花化生,當然除了跟阿彌陀佛同一正覺以外,還會成為什麼呢?

極樂「化生」的四種含意

極樂「化生」有四種含意。

簡非胎生

第一,並非胎生,故說化生 --《大經》說「疑惑胎生」。龍樹《易行品》言:「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

《無量壽經》裏談到「胎生」跟「化生」,這個「胎生」跟三界六道胎、卵、濕、化的胎生是不一樣的,而是指在蓮花裏面,當下不能花開見佛聞法,好比在母親胎中還沒有出生,所以比喻為胎生。「胎」也叫花胎、胎宮。極樂世界胎生跟化生的因是什麼呢?

「化生」指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名號,一旦往生極樂淨土就從彌陀的正覺華化現出來,不需經過多少的時間才花開見佛。

「胎生」就是指對於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所懷疑,可是相信有因果報應,而發菩提心,廣修六度,功德迴向往生極樂,這個都是在胎宮裏面。龍樹菩薩在《易行品》說:「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則見佛。」

生即無生

第二,生即無生,故說化生-- 既是正覺花生,此生非實生,即是彌陀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實生故,說為化生。

既然是「正覺華化生」,就不是三界六道輪迴的生,而是彌陀清淨國土無生之生,所以說「生即無生,故說化生」。

無生現生

第三,無生現生,故說化生-- 正覺花生,無生無滅;無生現生,諸相宛然;相好莊嚴,即是法身。無生現生,說為化生。

阿彌陀佛是法身,不生不滅,所以,阿彌陀佛的正覺蓮花也是無生無滅的,無生現生,而且眾相圓滿,曇鸞大師說「相好莊嚴即是法身」,故「無生現生,故說化生」。

法身頓現

第四,法身頓現,故說化生-- 往生極樂,正覺花生,不藉修斷,法身頓現。如世化生,無而忽有,內外具足,無有缺少。

往生極樂是「正覺華化生」,不假修持、斷惑,也就是說不假借其他的修行功用來斷除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所以自然化生,當下法身立即顯現,好像我們三界六道的化生,無而忽有,而且內心、外相一切具足,無有缺少。

《無量壽經》說:「七寶花中,自然化生。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雖然在此界是凡夫,但是一旦念佛往生,外在的身相光明、內心的智慧功德,都是剎那就具足成就的,而且和大菩薩都一樣。

那麼,極樂世界也好,阿彌陀佛的正覺蓮花也好,阿彌陀佛這句六字洪名也好,都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所完成的。

《無 量壽經》說:「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所求的「清白之法」在哪裡?在這句名號裏!這句名號惠賜給眾生稱念,使眾生也具足清白之法。《無量壽經》又 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使我們念佛人成就往生成佛的功德。又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為十方眾生圓滿成佛的法藏,布施給眾生成佛的功德大寶 海。所以,天親菩薩在《往生論》就說:「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能夠使我們十方眾生遇到淨土法門,當生就能快速具足功德大寶海,所以說「法身頓現,故 說化生」。

四、生皆平等

生皆平等——
諸行三輩九品,念佛平等一相。

所謂「平等」,就是「平等一相,毫無差別」,也就是極樂世界是國土涅槃、聖眾也是涅槃,不論國土、聖眾,都是平等一相-- 無所差別的涅槃境界,沒有小乘,都是大乘不退轉,而且都是「一生補處」,沒有品位階級、高低上下,所以說平等(這個在下面「依正涅槃」之文就會解釋到)。

所以,「生皆平等」就是平等一相。

諸行差別,念佛平等

「諸行三輩九品,念佛平等一相」:「諸行」也叫做萬行、雜行,因為行門眾多,所以叫做「諸行」。諸行當然就會各不相同、各不平等而有差別相,所謂「三輩九品」,再論的話,九九八十一品,就有很多品,因為業因不同,果位就不同。

如果是念佛的話,就平等一相,毫無差別,是與彌陀,同證光壽。

念佛超萬行

為什麼? 因為念佛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一方面是「名體一如」,所以,我們念佛等於跟阿彌陀佛的本體法身是機法一體的;同時,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是 阿彌陀佛的光明,凡是念佛的人,都在阿彌陀佛的光明保護、攝取當中;同時,念佛也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賜、所約定的,因為有這種種功能,所以稱名念佛的本 身勝過其他六度萬行,使得往生都能夠在阿彌陀佛的這句名號的正覺華中化生,所以都平等一相。

平等一相

曇鸞《往生論註》「平等一相」之文 (《往生論註》九一頁):
諸天共器,飯有隨福之色;足指按地,乃詳金礫之旨。
而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亦如淄澠一味,焉可思議!

曇鸞大師為了解釋「念佛往生,平等一相」的涅槃證悟,首先將五濁國土與極樂世界做對比。「諸天共器」這一行,就是舉出五濁惡世不平等的差別相狀,而「願往生者」這一行是舉出極樂國土平等一味無別的相狀。

「諸 天共器,飯有隨福之色」:這幾句話很有文學內涵,文章優美,這個典故出自《維摩詰經.佛國品》:「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食有異。」諸天,譬如 四天王天、忉利王、夜摩天等,這些天人吃飯的時候,飯碗是眾寶所成的。同樣是眾寶所成的飯碗,而飯的顏色會隨著天人過去的福德多寡高低而有所不同,所以說 「諸天共器,飯有隨福之色」,那麼,色不同,香味也不同,色香味不同,當然營養成份也不同。這段話是指天上境界的差別,不是平等一相。

「足 指按地,乃詳金礫之旨」:《維摩結經‧佛國品》裏說:有一位梵天王叫做螺髻梵王,他告訴舍利弗說:「我見釋迦牟尼佛的佛土,清淨莊嚴、纖塵無染,就像自在 天宮那樣。」可是舍利弗說:「我所見的國土,有丘陵坑坎,有荊棘沙礫,有土石諸山,充滿了種種穢惡不淨。」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就以腳指按地,當下三千大千 世界眾寶莊嚴、清淨光明、纖塵不染。佛就告訴舍利弗說:「我的國土就像這樣的清淨。只是為了救度造罪造業的下劣眾生,所以才示現眾惡不淨之土。」

這段話是說,梵王所見的地是眾寶所成,可是舍利弗所見的地是沙礫荊棘、充滿污穢,所謂「梵王見金,舍利見礫」。這一點是就人的差別,不是平等一相。

極樂世界就不是這個樣子,都是平等一相,所以說「而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三三之品」就是三輩九品,眾生有三輩九品,可是,「同一念佛無別道」,因此,正覺華化生出來都沒有差別,所以說「今無一二之殊」,顯示平等一相,亦即「無一二之殊 -- 平等一相」。

淄澠一味喻

「亦如淄 澠一味,焉可思議」:淄、澠是山東省兩條河的名字,這兩條河的水在陸地上的時候當然味道不相同,可是到了大海,就同一個味道了,平等沒有差別。所以說,在 這娑婆世界根機有善惡利鈍,可是同樣念佛,這個法是強緣,使得善惡利鈍的凡夫都通通往生在正覺華上,所以就沒有「一二之殊」,沒有三、九、八十一種種的差 別之相。

五、生即無生

生即無生——
無生之生,往生即證無生。
曇鸞《往生論註》「無生之生」之文 (《往生論註》九二、九三頁):
疑言:「生為有本,眾累之元;棄生願生,生何可盡?」
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
非如三有,虛妄生也。

「生」有四生,就是剛剛講的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也有六道之生,或生於地獄、餓鬼、畜生,或生於阿修羅、天界、人間,但不管四生也好、六道之生也好,有生必有死,都會再度在三界六道中輪迴,所以,「生」是三界六道輪迴的根本。曇鸞大師就自設問答說:

「疑 言:生為有本,眾累之元;棄生願生,生何可盡?」:既然生是三界六道的根本,是造罪造業、受苦受難的來源,有這個苦惱的身心,必定起惑、造業、受苦,此後 必定隨業流轉、再度出生,再度的「惑、業、苦」,這種無窮無盡的輪迴都是由「生」引起的。有生必死是必然的現象。那麼,願生淨土也是「生」,有生的時候, 也必有死的時候,倘若如此,則生死什麼時候才能夠了斷呢?

這是一般人的懷疑。

清淨本願,無生之生

曇鸞大師就解釋說:

「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虛妄生也」:意思是說,「有生必死」是娑婆世界必有的自然現象,然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為十方眾生所成的涅槃境界,本身是超越生死、不生不滅 -- 往生彌陀淨土,有生的時候,無死的時候,往生即證無生,如《無量壽經》所說的:「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三有」就是三界輪迴,三界的生死輪迴是虛妄的,往生彌陀淨土跟虛妄的三界生死輪迴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段就是在解釋往生就是證到無生無滅的涅槃,所以說「生即無生之生,往生即證涅槃」。

國土第一

《無量壽經》「國土第一」之文 (《無量壽經》一九頁):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

這幾段經文都是在顯示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所以,往生當下就是證無生。《無量壽經》「國土第一」這幾段經文是在顯示阿彌陀佛還沒有成佛的時候,祂的願心的偉大。

祂所規劃的將來國土是怎樣的國土呢?祂說: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總求最勝。

最尊第一,超勝十方諸佛國土。這兩句話是大體上顯示祂的所求都是最殊勝第一的,也就是祂希望祂的國土是最尊第一,超勝十方諸佛的淨土。

那麼,最後有沒有達成?達成了。所以《無量壽經》才說:

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聖眾第一

「其眾奇妙」:聖眾第一,奇特最勝。

這句法語是在顯明極樂世界聖眾的最勝第一、奇特無比。

成佛第一

「道場超絕」:成佛第一。速疾成佛,故言超絕。

「道場超 絕」怎麼說是成佛第一呢?因為「道場」就是成佛的道場,當初釋迦牟尼佛就是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徹底大悟,而成就佛果,因此,那個地方就是坐道場,也因 此,成佛叫「坐道場」。「道場超絕」就是成佛快速,表示往生十方世界當中最為第一的極樂淨土的聖眾,他的成佛是非常快速的、具有超絕性的。

快樂第一

「國如泥洹」:快樂第一。

「國如泥洹」怎麼說是「快樂第一」呢?那種微妙的快樂是等同於無為涅槃的內涵,「國如泥洹」的「泥洹」是「涅槃」的另一種翻譯,也就是說「不生不滅、安詳寂靜」的快樂,就是涅槃的大樂。

國無等雙

「而無等雙」:結諸最勝,而成「國土第一」之義。

「而無等雙」顯示上面所講的「國土第一」,亦即「聖眾、成佛、依報」,都是無以倫比的。

超諸佛剎

善導大師說:「超諸佛剎最為精。」讚歎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真的是十方國土最為第一的國剎,最為精純殊勝。

攝生最廣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攝生最廣。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顯明阿彌陀佛之所以成就國土第一的本懷、目的,就是要度脫眾生到祂第一的國土,能夠快速成就佛果。

生者最多

「十方來生」:生者最多。

「十方來生」就是願生極樂世界的十方眾生。

信心最純

「心悅清淨」:信心最純。

「心悅清淨」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也就是「成就文」所講的「信心歡喜」,對於彌陀的救度沒有懷疑,信心清淨;有了信心,就會有喜樂的心情,所以說「心悅清淨」。

獲樂最勝

「已至我國,快樂安穩」:獲樂最勝。

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能進入前面所講的「國如泥洹」的境界,叫做「快樂安穩」(「快樂安穩」這四個字下面經文會解釋到)。

依正涅槃

《無量壽經》「依正涅槃」之文 (《無量壽經》五二頁)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三段經 文都在顯明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殊勝。第一段標示出極樂世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善導大師就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接下來兩段在顯明所得到的涅槃妙果,也分 為兩段:「其諸聲聞」這一段是在顯明所證到的都是平等一味、沒有差別;接下來「顏貌端正」這一段是在顯明所得到的涅槃身體的殊勝微妙。

「彼 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極樂世界也叫做「安樂國」、「安樂世界」,就是從這裏來的。「清淨安穩」是「安」,「微妙快樂」是 「樂」。「清淨安穩」就是清淨無染不變動的「安」(跟娑婆世界的所有快樂是有漏的、虛妄的、污染的,完全不一樣);而樂是微妙難思如涅槃的「樂」,所以說 「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次」就是接近的「近」,就是剛剛所講的「國如泥洹」的「如」;「泥洹」就是涅槃。

涅 槃本來是指人所證到的境界,是指正報而言的,本來用於正報的涅槃,現在用於依報,所以經文就用了「次」、「如」,一方面便於分別依報、正報的不同,另一方 面顯示極樂世界雖有依報與正報,但實質上都是一樣的涅槃;不只是正報的眾生證到涅槃,即使是依報環境也等同涅槃,使得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證入涅槃。

同 時,若論涅槃,是無始無終、本來常住、不經任何造作。安樂淨土、極樂世界則是有始無終,由彌陀清淨願心所成就,並不是空寂無相,而是有相的淨土,雖然是有 相的淨土,卻是常住不變,而且是清淨的等同無為涅槃,同樣具有涅槃「常樂我淨」的四種德能。因此,天親菩薩《往生論》讚歎極樂世界說:「無量壽佛,國土莊 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這是顯示無為涅槃的內容,也就是顯示往生的聖眾都是「法身平等」。

「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顯明「內德平等」,也就是極樂淨土的聖眾,內德都是相同的。

「形無異狀」:顯明「外相平等」,內心所證的境界以及外用的功能既然都是咸同一類,他們的外貌就沒有美醜的不同,所以說「形無異狀」。

這 四句經文顯示「法身平等」。「平等法身」的這些內涵,都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所成就的,譬如說「智慧高明」是四十八願當中的第二十五「說一切智願」、第 二十九「得辯才智願」,和第三十「智辯無窮願」這三願所成就的;「神通洞達」就是從第五願一直到第十願這六個願所成就的;「咸同一類」就是第三「悉皆金色 願」所成就的;「形無異狀」就是第四願「無有好醜願」所成就的。

既然「咸同一類」,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名稱,有聲聞、有菩薩、有天人呢?釋迦牟尼佛在這裏就解釋說:

「但 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因為十方國土有聲聞、菩薩、天人,到了極樂世界,隨順他們說有這些名稱,其實都是內德、外相一樣平等、沒有差別,既然聲聞、人 天是順餘方的風俗名稱,那麼菩薩當然也是一樣的,既然內心所證悟的都是涅槃的境界,也就暫時名為菩薩,而證悟的內德、外相都是相同的。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顏貌」指臉部,「容色」指臉部以下的形體,也就是清淨的色身。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超越世間,是世間無法相比的。

「容 色微妙,非天非人」:「微」,往生極樂世界雖有身體,可是既不是人的身體,也不是天人的身體,所以說「微」。「妙」,非天非人而有身,所以說是「妙」。 「微」是微細,極樂世界的聖眾身體之微細,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卻有身體,可以說也是我們心思所想像不到的,雖有形而非天非人之形,雖有相而超 越世間一切之相,都具足無量相好、無量莊嚴,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涅槃之相,所以說「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 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謂「自然、虛無、無極」都是「涅槃」的另一種名稱,本來法性無為自然。前面講「彼佛國土是無為涅槃」,那麼,往生極樂世 界所證悟到的這種非天非人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當然也都是涅槃的境界。《涅槃經》說:「真解脫者,即是虛無。虛無之身者,即是如來。」所以,「虛無」就是 真解脫,也就是如來,而這一種果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願」所成就的。

對於這幾段經文,曇鸞大師在他的《讚阿彌陀佛偈》裏說:

安樂聲聞菩薩眾,人天智慧咸洞達;
身相莊嚴無殊異,但順他方故列名。
顏貌端正無可比,精微妙軀非人天;
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

這首偈子非常優美。

無差別相

《無量壽如來會》「無差別相」之文:
極樂國土,所有眾生,無差別相;順餘方俗,有人天名。

這幾句經文的意思跟前面的經文是一樣的。

同證涅槃

《大阿彌陀經》「同證涅槃」之文:
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諸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便自然長大。
亦無乳養之者,皆食自然之飲食。
其身體亦非世間人之身體,亦非天上人之身體;皆積眾善之德,悉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甚姝好無比。

這段經文 可以說像白話文一樣,很優美,而且一看就懂。這裏所說的「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縮小範圍來講,就是「六道眾 生」,這些六道眾生如果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蓮花化生,而且自然長大。一般娑婆世界的眾生,除非是天上化生、地獄化生可以自然長大,不然都是從嬰兒、童年、 少年、青年、壯年、中年,然後一直到老邁而死亡,是逐漸的。可是往生因為是化生,所以不經過從小到大、不經過時間、不經過撫養,而是當下就自然長大的。

這 裏有一句「皆積眾善之德」,是怎樣積聚而來的呢?若論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能夠積眾善之德嗎?不可能的,而是「同一念佛無別道」。因此,同樣是「正覺 華化生」之故,也就是「同一念佛」,這句名號本來就是「得利具德」,就是《無量壽經》所講的「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 德」。「為得大利」就是「得利」;「具足無上功德」就是「具德」,《阿彌陀經》就說「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所以,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積 眾善之德」,都是「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無為之樂」。善導大師讚歎往生之人說:

永證無為法性身。
至彼還同法性身。

牛喻:隨業受生

眾生都是隨業受生-- 隨過去的業,感受今生的果報。若過去世所造的是牛的業,那麼他一出生就是牛,一生下來就是牛的相貌、牛的脾氣;如果所造的是豬的業,他一出生就是豬的相貌、豬的性格,都是各由不同的雜業,感受雜生。

念佛往生隨業受生又是什麼情況呢?隨念佛之業,受正覺華化生。

往生自然成佛

前面幾段經文都在顯示念佛的人往生就能成佛,那麼,往生成佛之後是什麼現象呢?在《書信集》的第一二三頁就有寫明:

彌陀光壽一體,眾生往生,證同彌陀,光壽與悲願,毫不減少。
彌陀身土是報身報土,所謂「報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樂,或施與他人(菩薩)受用其法樂。

       

《無量壽莊嚴經》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無量壽經》言:「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故第十一滅度願之後,便是十二、十三之光壽無量願,
此光壽無量固是彌陀自證自受,目的全在與諸菩薩共證共受。

一二五頁: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別願所成之報佛報土,佛之自受用還成往生眾生受用故,眾生往生證同彌陀。
雖證同彌陀而不名佛,仍名菩薩、聲聞、天、人等者,「但因順餘方」耳。
又,一土唯有一佛,縱餘佛助化,亦示現為弟子。
往生彼土者,悉皆一生補處;
一生補處即是候補佛位,候補佛位即是有成佛之功德而尚缺乏成佛之名位,故從極果佛位退而一等,現處補處之位。
既居弟子位,則「長時聞法,歷事供養」等,如《大經》言乃是菩薩應行法式,不似此土聞法之緣吝,而無由得覲佛也。
此正顯往生彼土之勝妙。
善導大師或言:「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或言:「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或言:「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淨土菩薩光明與彌陀光明相較有與奪二意。
奪而論之,「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何況菩薩人天?
與而論之,「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至其然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歎其光明,亦如今也。」

彌陀光明還成往生眾生光明,故得十方諸佛如今讚彌陀光明而讚之。
無論與奪,皆顯彌陀光明不可思議。
今正從與邊讚彌陀光明不可思議,
釋尊亦謂「晝夜一劫,尚未能盡」,豈必局於數行經文乎?
加之又明言「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然則,彌陀淨國唯是諸佛深智所行之境,吾等罪惡生死凡夫測度思量,毫無其益,
唯可相續稱名,疾生淨土,則一切自明,不勞他問。
故善導和尚言:「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

十方眾生,不論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以彌陀的願力往生報土,當下就證悟無為涅槃的法身,就像今天我們所引用的經文。

六、往生證果皆由佛力

曇鸞《往生論註》「皆由佛力」之文 (《往生論註》一二○~一二二頁)
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迴復之難,
所以得速。二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
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
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第四節    機法一體
   

【書籍目錄】
第1頁:前 言 第2頁:全書目錄
第3頁:第一章 第十八願的殊勝重要 第4頁:第二章 設我得佛
第5頁:第三章 十方眾生 第6頁:第四章 至心信樂
第7頁:第五章 欲生我國 第8頁:第六章 乃至十念
第9頁:第七章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第10頁:第八章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第11頁:第九章 成就文及付囑文 第12頁:第十章 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
第13頁:附錄一 第14頁:附錄二
第15頁:名相索引 第16頁:故事索引.比喻索引
第17頁:法語索引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