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觀
第一觀門名曰觀,遙觀落日向西懸。光明了了同金鼓,輪相團團挂碧天。
身去身來心不昧,眼舒眼合意常緣。眾生與佛無差別,即見彌陀現我前。
日觀 第一個觀想之門名為日觀,遙遙地觀想落日向著西方的天空而垂懸。其圓滿光明了了清晰就如同金色的大鼓,日輪的形相團團圓圓而高掛在碧藍的青天。不論色身之來來去去、心裡都觀想清楚而不迷昧,不管是眼睛張開或眼睛閉合、意念都能常常專注繫緣。若能了悟眾生與佛的體性本無差別,即能見到阿彌陀佛現在我的面前。
水觀
第二觀門名水觀,水成冰後作琉璃。金幢照耀珠無數,寶界分明事不疑。
樓閣萬千如月朗,樂音八種好風吹。無常無我如何說,全佛全心更是誰。
水觀 第二個觀想之門名為水觀,觀想水結成冰之後而當作其是琉璃。其地底有支撐的金剛七寶金幢光明照耀而且掛滿著珠寶無數,珍寶的地界非常分明而對極樂世界殊勝的事相毫不懷疑。樓臺高閣有萬萬千千之多而如同明月一般朗耀,美好的樂音有八種並且有好風時時而輕吹。無常無我的道理要如何才能言說,全部的佛即是我全部的心、不然又更是誰呢?
地觀
第三地觀觀前地,一一觀來了了知。雖造次間無不念,縱須臾頃亦當思。
想成略見莊嚴國,佛說唯除飯食時。消盡無邊生死罪,必登淨土復何疑。
地觀 第三個觀想之門即是觀想前面所說的寶地,一一皆能觀想成就而了了明知。雖然在顛沛造次之間也無不清楚地憶念,縱使在須臾之傾亦應當專一心思。觀想若是成就便能約略地見到極樂世界莊嚴的國土,佛陀說應當一心觀想唯除飯食之時。若能如是修行便能消盡無量無邊的生死之業,命終之後必定能夠登於西方淨土此又有什麼可令人懷疑?
樹觀
第四觀門名樹觀,七重寶樹列成行。高低盡覆真珠網,上下交輝七寶光。
五百億童花裏住,三千世界果中藏。自心種子栽培得,各各撐天拄地長。
樹觀 第四個觀想之門名為樹觀,七重的寶樹整齊而排列成行。無論高低之處盡皆覆蓋著真珠羅網,上上下下交相輝映著七寶之光。在一一的羅網之間有五百億的諸天童子在樹上的妙華宮殿中安住,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皆在寶樹的七寶果中含藏。這一切皆是由自心的種子所栽培而得,各各寶樹皆能撐天拄地而恒久綿長。
池觀
第五觀名池水觀,八池皆是七珍成。水從如意珠中出,沙向黃金渠底明。
流出蓮華微妙響,化生寶鳥讚揚聲。何時到此分涓滴,業障塵勞盡洗清。
池觀 第五個觀想之門名為池水觀,八功德水之池皆是七種珍寶所成。七寶之水乃是從如意珠王之中所生,其水池流渠底部之沙皆是雜寶金剛而如黃金般光明。摩尼水流注於蓮華間循樹上下發出微妙的說法聲響,如意珠王湧出金色的微妙光明所化生的七寶之鳥演說讚揚三寶之聲。何時能夠到此極樂世界而分得八功德水少分之涓滴,將我等之業障塵勞盡皆洗滌而除清。
總觀
第六觀門明總觀,寶樓五百億崢嶸。虛空懸處諸天樂,日夜宣揚三寶名。
上聖皆言心本具,西方不遠想初成。娑婆界內人雖惡,念佛功深定往生。
總觀 第六個觀想之門名為總觀,極樂世界眾寶國土的一一界上皆有五百億的七寶樓閣高聳崢嶸。虛空當中懸處著諸天的種種樂器,日夜不斷地宣揚佛法僧三寶之名。釋迦世尊等諸佛至聖皆說此西方淨土乃是自心本具,若能作此寶樹寶池寶地總觀想、則西方不遠而觀想極樂便能初成。娑婆世界之內的人雖然仍有惡業,只要念佛的功德深厚則必定可以往生。
華座觀
第七觀名華座觀,想成七寶地蓮華。脈光華葉乃無數,八萬四千非強誇。
臺上寶珠雖似幻,鏡中面像未曾差。雖云大道離真偽,不礙通人辯正邪。
第七個觀想之門名為華座觀,欲觀彼佛者應當起想憶念於七寶地上而作蓮華想。並觀想蓮華的葉脈光明及蓮葉乃有無量無數,說其一一皆有八萬四千之多並非是虛偽的誇讚。釋迦毗楞伽寶的華臺上之摩尼寶珠雖然如夢似幻,觀想時一一清晰分明就如同在鏡中見到自身之面像而分毫無差。雖然說佛法的大道是離於真偽之分別,但是並不妨礙通達佛法之人來分辯是非和正邪。
像觀
第八觀門名像觀,眾生不異佛如來。諦觀金色相好具,端坐寶蓮心眼開。
鳧鴈鴛鴦談妙法,觀音勢至列華臺。所聞要與真乘合,出定休將妄想猜。
像觀 第八個觀想之門名為像觀,眾生之心並不差異於諸佛如來。仔細諦觀阿彌陀佛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悉皆具足,觀見到阿彌陀佛端坐於寶蓮華中之後而心眼得開。極樂世界的鳧鴈鴛鴦皆能演說微妙之法,並且觀想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並列於蓮華臺。於觀想中所聽聞的說法要與真實的佛乘相合,出定之後不要用種種的分別妄想而起疑猜。
真身觀
第九真身觀彼佛,佛身高廣世難量。山毫宛轉籠千界,海目分明照十方。
大士眾多為近侍,化形無數出圓光。慈悲心是彌陀體,不動纖塵見法王。
真身觀 第九個觀門是以真實的報身來觀想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身相之高聳廣大是世間人所難以思量。如五須彌山的白毫右旋宛轉放光籠罩了三千大千世界,如四大海水的眼目青白分明而映照於十方。菩薩大士極為眾多而親近奉侍,化身的身形有無量無數皆是出自於阿彌陀佛的圓光。大慈悲心即是阿彌陀佛的體性,不動著一纖毫的微塵而即可見到彌陀法王。
觀音觀
第十諦觀觀自在,頂輝肉髻紫金身。頭冠中立一化佛,足印下成千幅輪。
菩薩眾隨光不夜,摩尼華布色長春。嬰兒久失慈悲父,應念臨風泣涕頻。
觀音觀 第十個觀想是諦觀觀自在菩薩,菩薩的頂上有輝耀光明的肉髻並有紫金之真身。頭頂上的摩尼寶天冠當中有一尊站立的化佛,菩薩舉足時足下便印成光明的千幅輪。身旁有無量菩薩眾之眷屬時時相隨而使所到之處光明如同不夜之天,菩薩下足之時有金剛摩尼華散布一切、其美妙之顏色就如同四季長春。流浪於三界的嬰兒長久以來失去了慈悲之父,應當一心思念菩薩以免孤獨臨於清風時傷心哭泣而涕淚頻頻。
勢至觀
十一觀門觀勢至,天冠五百寶華新。頂中肉髻尤殊妙,頭上金瓶絕比倫。
行處莊嚴填布滿,坐時國界動搖頻。堂堂一佛二菩薩,同現眾生數等身。
勢至觀 第十一個觀門觀想大勢至菩薩,菩薩的天冠之中有五百的寶華而且光明清新。頂中的肉髻尤其殊勝微妙,頭上有一金色寶瓶絕妙超勝而無有能比倫。大勢至菩薩行到之處有五百億寶華莊嚴而填布遍滿,菩薩坐時七寶國界一時而動搖頻頻。巍巍堂堂的一佛二菩薩,同時應化顯現十方世界無量無數等同於眾生數量的分身而救渡之。
普觀
十二觀門名普觀,想身趺坐大華中。寶光照體如紅日,聖眾開眸滿碧空。
水鳥樹林談法妙,語言文義與經同。道無彼此誰云隔,實在精誠一念通。
普觀 第十二個觀想之門名為普觀,觀想自身結跏趺坐於大蓮華之中。憶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的寶光來照我身體而其寶光猶如紅日,想我眼眸睜開之後佛菩薩等聖眾充滿於碧藍的虛空。流水眾鳥及七寶樹林演說之佛法極為微妙,其語言與文義皆與十二部經相同。佛道本來就無彼土此土的差別、因此誰又能說有間隔,其實就在於專精至誠的一念便可與西方淨土相通。
雜觀
十三雜觀先觀佛,池上端嚴丈六軀。左侍觀音華座近,右從勢至寶光舒,
莫輕小相流塵剎,何礙全身滿太虛。變現十方皆自在,本來無欠亦無餘。
雜觀 第十三個觀想名為雜觀而首先要觀想阿彌陀佛,在水池之上端正莊嚴地站立著丈六身軀。左邊相侍著觀世音菩薩的蓮華座非常相近,右邊隨從著大勢至菩薩並且舒放著閃耀的寶光。莫要輕視小身相的三聖像、因為其流布充滿於如微塵的剎土,其大小圓融並不妨礙於全部真身之遍滿於太虛。阿彌陀佛神通變現於十方皆能隨意自在,本來就不增不減沒有欠缺亦不多餘。
上品觀上品上生
十四觀門三品列,上中下輩逐根差。三心具足功無閒,眾行兼修念不差。
上品上生安養國,金臺金地法王家。須臾便得無生忍,到此寧憂作佛賒。
上品觀 上品上生。第十四觀上品往生的觀門有三品並列,上中下輩隨著根機而有高低之差。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等三心具足而功德無有間斷,持戒讀經等眾行能兼修且六念等法門不偏差。即能上品上生於西方安養國,乘坐金臺往生於黃金為地的法王家。須臾之間即能悟得無生法忍,只要到了此極樂世界何必憂慮不能作佛呢?
上品中生
上品中生尤直捷,大乘因果信無疑。不論口誦諸經典,惟願身生七寶池。
聖眾儼臨居止處,金臺迎接命終時。華開見佛親稱讚,小劫何嫌受記遲。
上品中生。上品中生尤其是直截了當,只要對大乘的因果確實相信而無有懷疑。不一定要口中讀誦諸大乘經典,只要發願要蓮華化身往生於七寶蓮池。臨命終時極樂世界的聖眾儼然降臨於其人居止之處,阿彌陀佛即能持著紫金臺前來迎接於其臨命終時。蓮華開後即能見佛而親自面對佛陀稱揚讚歎,只要經過一小劫即可證得初地、何必嫌棄受記成佛會太遲。
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人易行,行如中輩不多爭。但困無上道心發,直往金蓮華內生。
目睹如來諸相好,耳聞妙法眾音聲。經三小劫登初地,佛果不勞彈指成。
上品下生。上品下生這一類普通人很容易修行,行持就如同前面的上品中生而不與人起毀謗大乘佛法之爭。只要因為無上的菩提道心能夠發起,臨終後便可直接前往金色的蓮華內化生。華開之後親自目睹彌陀如來諸般的相好,耳中即能聽聞微妙佛法的眾多音聲。經歷三小劫之後即能登於菩薩初地,無上的佛果不勞彈指之力即可圓成。
中品觀中品上生
十五觀門三品列,上中下輩巧安排。求生定滿眾生意,五戒兼持八戒齋。
不造逆愆無過患,永離惡趣出沉埋。華開即證阿羅漢,任運遊行白玉階。
中品觀 中品上生。第十五觀中品往生的觀門有三品並列,上中下三輩釋迦世尊都有善巧的安排。只要發願求生西方則阿彌陀佛必定圓滿眾生的心意,應當一生受持五戒並且常常受持八關戒齋。不可造作五逆之罪並且無有種種過惡缺失,必定可以永遠出離於三惡趣而超出於沉淪痛苦之掩埋。蓮華開後即能證得阿羅漢之聖果,至此便可任意遊走經行於白玉的路階。
中品中生
中品中生持戒法,沙彌具足一朝昏。威儀檢點心無悔,眷屬來迎佛有恩。
先仗金光登淨域,後敷蓮萼讚慈尊。預流道果從中證,便了真心徹本源。
中品中生。中品中生的人要受持八關齋戒法,沙彌戒或具足戒能圓滿受持一日一夜而無犯。威儀能夠檢點無缺而且心中沒有過錯可悔,以此一日之功德回向則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其眷屬必來迎接而且佛陀有加祐接引的慈恩。先仗著彌陀聖眾金光照射然後高登於清淨的國域,後來開敷蓮萼之時即可見佛而讚歎慈尊。聞法歡喜則預流的初果即能從中而親證,便能了悟真心而透徹心性的本源。
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男與女,各行孝養具仁慈。命終知識說淨土,法藏比丘真汝師。
生在寶蓮開合處,捷如健臂屈伸時。觀音勢至親開導,果證無生不厭遲。
中品下生。中品下生的善男子與善女人,各各皆能孝養父母而且奉行世間的仁慈。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為其敘說西方的極樂淨土,告訴他發四十八願的法藏比丘才是妳真正的導師。然後即能往生於極樂世界寶蓮開合之處,其直捷迅速就如同健壯之士屈伸手臂的頃刻之時。華開之後得到觀世音、大勢至菩薩親自的開示導引,果證無生也不會嫌棄其太過延遲。
下品觀下品上生
十六觀門三品列,上中下輩為君評。愚人造惡無慚愧,善友垂慈勸往生。
頓使剎那心地淨,全標十二部經名。臨終口誦彌陀號,便感西來化佛迎。
下品觀 下品上生。第十六觀下品往生的觀門有三品並列,上中下三輩仔細為君品評。若有愚癡之人平日造眾惡業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垂慈讚歎彌陀淨土勸導往生。頓時便能使此人剎那之間心地清淨,心中因聽聞善知識開示標明而了知十二部經的經題之名。臨命中時口中稱誦阿彌陀佛的名號,便能感得從西方而來阿彌陀佛之化佛前來接引相迎。
下品中生
下品中生多犯戒,純將惡業自莊嚴。罪無避處神魂亂,命欲終時氣勢熸。
廣讚佛乘天蕩蕩,能消地獄火炎炎。佛菩薩眾來迎汝,七寶華池得例霑。
下品中生。下品中生者多是違犯戒律之人,純粹將種種的惡業而自我莊嚴。將死之時一生之眾罪無有逃避之處而神魂惱亂,命欲終時其性命氣息之態勢即將消滅。若能遇到善知識為其廣泛讚歎阿彌陀佛的佛乘慈航就如同天恩之浩浩蕩蕩,此人聞已念佛即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並以清涼風消除地獄的熱火炎炎。虛空之中有諸天華、華上有化佛菩薩等聖眾來迎接汝,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而於佛慈悲的法水依例皆得均霑。
下品下生
下品下生須猛省,眾生不善苦無窮。此人若聽高賢語,來報當離惡趣中。
一旦魂飛心散亂,十稱佛號罪消鎔。金蓮鑠鑠如初日,當念西昇極樂宮。
下品下生。下品下生的人必須要猛然驚醒,此類眾生因為造作五逆十惡等不善業而將受痛苦無窮。此人若能聽到善友高賢讚歎西方淨土之真實語,來世的果報必定能夠遠離於痛苦的三惡趣之中。一旦到了命終即將魂飛命喪時心意驚惶散亂,只要具足十念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則其罪業即能消鎔。便可見到金色的蓮華鑠鑠閃耀如同初昇的明日,不離於當念便可向西飛昇至極樂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