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光教科書第十一冊 -- 佛光學

佛光教科書第十一冊 -- 佛光學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日期:2010-07-29] 來源:轉載  作者:佛光山宗務委員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個組織最重要的是宗旨,宗旨不但代表組織設立的主要目的,也是每一位成員所應努力的方向。以佛教信眾為主要組織對象的國際佛光會,是一個世界性的人民社團,其創會宗旨有四:
  
  一、秉承佛陀教法,虔誠恭敬三寶,弘法利生,覺世牖民。
  
  二、倡導生活佛教,建設佛光淨土,落實人間,慈悲濟世。
  
  三、恪遵佛法儀制,融和五乘佛法,修持三學,圓滿人格。
  
  四、發揮國際性格,從事文化教育,擴大心胸,重視群我。
  
  其中,秉承佛陀教法,虔誠恭敬三寶,說明佛光會員是為了成就佛道而聚集在一起,三寶就是信仰的核心,因此佛光會員最基本的修持,應該要恭敬三寶,從而弘揚佛法,普利群生。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法和生活不能分離,離開了生活,也就沒有佛法可言。是以佛光會秉持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倡導生活佛教,主張家庭就是修行的道場,佛法不能悖離生活,不能把夫妻視為冤家、兒女說成討債鬼、金錢喻為毒蛇、名利講成糞土;反而菩提眷屬正可以在佛道上互相扶持,淨財越多越能做更多的佛教事業,正當的名利可以激發見賢思齊的上進心,甚至對於現世安樂的追求要更重於死後往生的期待,能夠把佛法落實在人間,才能慈悲濟世,才能轉娑婆穢域成為佛光淨土。
  
  在佛化世間的過程中,必須講究方法,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並將佛法分成五個層次,稱為五乘佛法,包括修學三皈五戒的人乘,修習十善禪定的天乘,修習四重聖諦的聲聞乘,修習緣起中道的緣覺乘,以及修習六度萬行的菩薩乘。六度萬行的德目雖然很多,但總括而言,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因此,以弘法利生為己任的佛光會員,首先要嚴持戒律、修習禪定、體證般若,通過三學的完成,才能圓滿人格。人格的圓滿就是佛道的完成,所以佛光會員應當融和五乘佛法,以三學六度為修行的圭臬。
  
  培養胸懷法界,發揮國際性格,不分地域、種族、國界、宗教,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透過文化、教育,努力推動淨化人心、福利群生的工作,更是佛光會員的責任。因為唯有文化,才能無遠弗屆,深入各地;唯有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淨化心靈。
  
  從佛光會的宗旨可以看出,佛光會員負有弘法利生的任務、有慈悲濟世的胸懷、有圓滿人格的律儀、有重視群我的性格。尤其,佛光會員有「以世界觀弘揚佛法、以人間性落實生活、以慈悲心普利群生、以正覺智辨別邪正」的理念。因為,佛教本來就具有普遍包容的特性,不受國家地域的限制,是屬於全世界、全人類的宗教。因此,佛光會員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要將佛法的菩提種子遍灑五大洲,把照亮世間的佛教帶向全世界。
  
  佛光會尤其提倡積極進取的人間佛教,要將佛法由寺廟帶到社會,由僧眾帶到信眾,讓佛法走入家庭,落實人間。因此,佛光會員為了傳播佛法資訊,應該學習寫作、電腦、發行書刊;為了莊嚴道場,應該學習插花、佈置、建築;為了便利弘法,應該學習駕駛、演說、各種佈教法等等。
  
  佛光會更透過各種活動的舉辦,提供會員更多策劃參與的機會,讓會員從參與服務中廣植福慧,獲得法喜,並於日常生活中給予會員們各種的輔導與幫助,在精神信仰上,為會員解決疑難,消除迷惑。
  
  此外,為了提昇信仰的深度與廣度,佛光會員平時除了參與佛法研討外,更要親近名師、大德,不要為風水、算命、占相、卜卦等迷信行為所支配,不要被富有神秘色彩的邪信所控制,要從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培養正知、正見、正行,以正覺智去辨別邪正偏圓,如此除了可以獲得自我學習的機會,更能藉著所學去接引大眾,從而完成自利利他的菩薩道業。
  
  國際佛光會不但有明確的宗旨目標,有崇高的願心胸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佛光會員更以發揚大乘菩薩精神自許,人人發四無量心,行六度萬行,並且發願做佛陀在人間的化身。當初,佛陀弘揚佛法於五印度,經過二千多年來,今日佛教徒應該光大如來遺教,要把佛法弘揚得更廣、更遠,所謂「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這便是國際佛光會創會的宗旨與理念,也是全體會員一致努力的目標。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第3頁: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第4頁: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第5頁: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第6頁: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第7頁: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第8頁: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第9頁: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第10頁: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第11頁: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第12頁: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第13頁: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第14頁: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第15頁: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第16頁: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第17頁: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第18頁: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第19頁: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第20頁: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第21頁: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