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為對法、大法、無比法、向法、勝法、論。原指有關教法的研究,例如研究律藏者,稱為阿毗奈耶,後來廣至對經、律二藏的論述,乃至以論解論者,都稱為阿毗達磨。
根據《俱舍論》卷一載:「勝義的阿毗達磨係以智慧對觀四諦之理,而對向涅槃之最高智慧,具有慧、無漏的意義。」也就是說,論藏旨在明示教法,引導佛子入佛知見。《大乘莊嚴經論》亦指出,設立論藏是為對治自心的見取,為成就慧學,為通達法、義,故知論藏實通於三學中的慧學。
佛陀的教法,經過弟子數度結集,分為經、律、論三藏。論藏約成立於西元紀年前後,此時佛教已由原始佛教進入部派佛教,並隨著部派的分裂,對教理和戒律產生種種的異說和諍論,各個有力的部派都成立各自的論典,於是在二、三百年間,分初、中、後三期,完成了阿毗達磨論典七部。部派佛教完成論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這是部派佛教的一大特徵。
原始佛教所結集的經藏中,實際上已含有不少能歸入論藏的經典,只是最初僅為簡單歸納一些佛教名詞,後來逐漸演成解釋、論義的形式,也就是藉著往復問答以顯揚教義的「論議」。論藏原本是對經典所說的要義加以分別、整理或解說,後來隨著僧團的紛諍日起以及外道邪說猖狂,論藏於是負起摧伏外道,破邪顯正的任務。例如:佛陀入滅後八百餘年,外道紛然,異端競起,邪辯逼真,殆亂正道,提婆菩薩於是作《百論》用以防止閑非,彰明宗義。
此外,龍樹菩薩有感修行人或因內心滯惑,或生倒見,或執偏誤,於是作《中論》,令離二邊之相。又著《十二門論》,以「十二門入於空義」,除正面闡述佛教「緣起性空」的理論外,更針對當時印度思想界流行的勝論(主張因中無果)、數論(主張因中有果)和小乘部派佛教等做有系統的批判。乃至佛陀入滅後九百年,針對當時印度佛教界對世界本質問題,有人執空,有人說有,爭論不已,於是有世親菩薩所著作的《辯中邊論》一書問世,以辯明中道和兩邊,目的為剔除邊見,求得中道。
《百論》與《中論》、《十二門論》合稱三論,為三論宗的依據論典。佛教的各個宗派中,凡是以經立宗者,如華嚴宗、淨土宗、密宗等,皆稱為經宗;以律立宗者為律宗;以論立宗者,如俱舍宗、成實宗、三論宗、法相宗等,稱為論宗。
佛教的出家僧侶中,精通經、律、論三藏者,稱為三藏法師;深通經藏者,稱為經師;精通律藏者,稱為律師,精通論藏者,稱為論師;造論弘揚佛法者,稱為論主或論師。佛陀曾被當代各家稱為論師,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善演佛陀所說之法義,助益於弟子對佛法的理解,故稱論議第一。印度佛教史上以法救、妙音、世友、覺天等四師,合稱「婆沙四大論師」;大乘佛教則以馬鳴、龍樹、提婆、童受等四師,合稱「四日論師」;龍樹菩薩與世親菩薩則有「千部論主」及「千部論師」的美譽。
論藏其實包含經藏與律藏,經、律、論三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義,是修行的指南,佛弟子依之修行,必能開發無漏智慧,獲得無上涅槃妙法,因此三藏稱之為「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