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入滅後的初夏,五百弟子在七葉窟舉行佛陀遺教第一次結集,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經,結集成經藏;由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律,結集出律藏。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煩惱,對治生活惡習所制定的教團規則;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針對弟子所犯的過失而定的規範,是隨犯隨制,屬隨緣制戒。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制戒法的典籍,亦即「戒」由律藏所詮說,而律藏則為「戒」的根據典籍。
律藏的內容通常分為波羅提木叉與犍度二部,包括僧團應守的禁止條文及生活禮儀規範等。在三藏聖典中,「經藏」有佛及弟子、天人等五種人說;「律藏」則「唯佛所制」。根據《四分律》記載,佛陀制定戒法,始於成道後十二年,因須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佛陀制定戒法的本意,是專為攝僧而令正法久住,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多年,至今佛弟子仍能見聞佛法,即是由於佛陀「制戒攝僧」之故。中國佛教依照傳承,凡經披剃出家者,必須登壇受戒,始為正式的出家人。中國依律傳戒開始於曹魏正元元年(二五四),由曇摩迦羅在洛陽白馬寺翻譯第一本戒本《僧祇戒心》,並請梵僧立羯磨法授戒,而朱士行則是中國第一位受具足戒的比丘。戒律關係著佛法命脈的維繫,也就是說佛法慧命的住持,是建立在戒律之上。因此,戒律極具重要性。
有關律藏結集的因緣,根據《長阿含卷四‧遊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後,弟子均極悲傷,有一名曰跋難陀的比丘卻興奮地說:「那長老去世甚好,他在世時,經常拿戒律來約束我們,如今他去了,我們可以自由自在,為所欲為了。」大迦葉聽後深為痛心,因此發起結集律藏,由優婆離分八十次誦出根本律法,此後由迦葉、阿難、末田地、商那和修、優婆毱多等五師相承。後經優婆毱多門下五位弟子再從八十誦律中各執所持自成一部,就是所謂的五部律,分別是:《四分律》、《十誦律》、《僧祇律》、《五分律》、《解脫律》。在這五部律中,我國僅傳譯前四部,外加五部論,共四律、五論,為中國律宗重要的典籍。
律藏初傳中國,被各家判定為小乘法門,道宣律師根據佛陀「以戒為師」的遺教,致力將戒律融小歸大。他體察眾生根機,認為五部律中,《四分律》最適合中國,遂以大乘教義來解釋小乘律典,明其戒體,立其戒相,一統律藏,使律宗成為大乘八宗之一。
在漢譯律典中,歷來持誦最多,影響最大的是《四分律》,不僅是律宗所依據的根本典籍,也是中國所譯各種律本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佛教戒律。甚至在中國所謂「律宗」,指的就是四分律宗。
《四分律》的傳譯,自東晉至唐朝道宣律師時,經百多年的弘宣,已經自成一宗,且因世代律師的造疏發揚,而有法礪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懷素的東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的南山宗影響最大。
原始佛教的律藏,分廣律、戒經、律論三類。廣律有六種:《銅鍱律》、《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戒經即《波羅提木叉經》,乃彙集比丘、比丘尼所受持的禁戒條目,是僧團中半月半月所誦,漢譯又稱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因此有謂「一切眾律中,戒經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為首」。關於律的論書,則有《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善見論》、《薩婆多論》、《律二十二明了論》等五部論。
大乘佛教的第一部律藏典籍是《梵網經》,大乘律一般多散說於經論之中,少有另外編輯成律儀的專書。《梵網經》主要在說明菩薩修道的階位及應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相。內容和小乘律不同,沒有出家、在家的區別,主張眾生依循共通的戒律,並以佛性的自覺為其特色。
《四分律》說:「毗尼藏者,是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律藏是佛教的實踐法門,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惡修善,戒律就是止惡修善的具體規範。三藏典籍中,律藏是保留原始佛教根本精神的聖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