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

第三課 佛身

[日期:2010-07-28] 來源:轉載  作者:佛光山宗務委員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一般佛弟子常以生不逢佛世,未能親睹佛陀的身相金容而引為憾事。然而在兩千多年前進入涅槃的佛陀,其實只是佛陀的應化之身,佛陀真正的法身如同虛空,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隨時隨地與眾生同在。
  
  有關佛身之說,遠在佛陀涅槃之後,便開始有了廣泛的探討,當中有所謂二身、三身、四身之說。二身,乃指佛陀的生身與佛陀的法身。在部派佛教時代,生身所指的是佛陀的肉身,亦即是相好金容的釋迦牟尼佛身;法身則是指佛陀所成就的正法、淨慧等功德,與真理契合之身。合此二身,方為圓滿佛身。
  
  在大乘佛教裡,將佛身分為三種。據《十地經論》等所說,三身為法身、報身、應身。略解三身如下:
  
  一、法身:又作法性身、自性身。指佛陀證悟的法性。佛以法性為體,故名法身。經云:「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指的是佛陀自證的境界,是涅槃三德之一,阿羅漢和菩薩雖然也能證得法身,但是不夠圓滿,如《華嚴經》云:「如來法身與菩薩法身,其體雖無別,於功德威力則異也。」
  
  佛陀的法身即是諸法的自性。佛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若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即能見到佛陀的真身。當初釋迦牟尼佛自忉利天為母說法畢,返回人間,第一個迎見佛陀的弟子須菩提,即是在觀諸法性空之中見到佛陀的法身。
  
  《華嚴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佛境,不可得思量。」法身是離語言、文字、思量的境界;法身無為無作、無形無相、無去無來、無始無終。法身如同虛空,橫遍十方,充塞法界,所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諦。」在覺悟的聖者眼中,宇宙萬象無一不是佛陀的真身,法界全體無處不是諸法的自性。佛陀應現世間,即因法身能隨處顯現相用,故能教化三千國土。
  
  二、報身:又作受用身、第二身。報身是佛陀從久遠以來,以法身為因,修習六度萬行,積集無量福德智慧所獲得的佛果色身。佛陀的圓滿報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經過九十一大劫修行所成。根據《百福莊嚴經》說,每修一百劫,始得莊嚴一相,故經云:「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又〈讚佛偈〉言:「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即是報身佛的莊嚴相貌。
  
  三、應身:又作應化身、應化法身。佛陀為救渡苦難眾生,應眾生根機,以大悲願心,隨處隨類權巧化現的種種身相。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為了救渡眾生,方便化現三十三身④,時而顯現佛身,時而顯現凡夫身,時而顯現龍天護法身,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普門應化示現之身。
  
  「身」有聚集義,乃聚集「法」而成「身」,故「法身」是理法的聚集,「報身」是智法的聚集,「應身」是功德法的聚集。《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將法身、報身、應身三者關係喻為虛空、日光、日影。法身為其體性,常住不壞,遍滿虛空,譬如虛空,無有障礙;報身的智慧由法身的體性而生,能照明一切煩惱癡闇,故以日光為喻;應身具有變化作用,應機而生,如同日影,不擇高下,隨處映現。
  
  《金光明經》所說的三身為:法身、應身、化身。隋慧遠的《觀無量壽經義疏》依《金光明經》言:「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謂法與報;二者、應身,八相現成;三者、化身,隨機現起。」
  
  此外,《解深密經》分三身為:法身、解脫身、化身;《宗鏡錄》稱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為三佛身,此即法身、報身、化身。
  
  「四身」,也有多種說法:《佛地經論》將受用身分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而成為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等四身;《大乘義章》的四身為:法身、報身、應身、化身;《大乘入楞伽經》有法、報、化、變化等四身;《金剛頂分別聖位經》有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流身等四種。
  
  總合上述所說,佛陀真正的樣子是清淨無為的法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永離眾患,畢竟安樂,十力具足,妙用無窮,萬古不變,歷劫常存,福智圓滿,萬德莊嚴。佛陀雖然自證圓滿法性,然而法身無相,不能為眾生所見,因此,佛陀為了慈悲化益眾生,示現報身與應身。《大智度論》說:「法身畢竟體,非彼相好身,不離於法身,此二非不異。」《密跡經》亦云:佛陀聖身雖然分有法身、報身、應身,可是三身是一而不二的。因為報身、應身是從法身理體所現起,離了法身,也就沒有報身和應身;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至於佛陀的真身究竟在何處?唐朝順宗皇帝曾問佛光如滿禪師道:
  
  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答道:
  
  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
  
  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
  
  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
  
  智者常思維,更無生疑慮。
  
  唐順宗聽後,心中仍有疑慮,於是又問道:
  
  佛向王宮來,滅向雙林滅,
  
  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如滿禪師再答道:
  
  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
  
  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
  
  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
  
  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
  
  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
  
  了見無生處,自然無法說。
  
  佛光如滿禪師與唐順宗之間的問答詩偈,正是佛身不一不異的最好說明。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課 佛的意義
第3頁:第二課 如來十號 第4頁:第三課 佛身
第5頁:第四課 佛德 第6頁: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第7頁:第六課 他方佛名 第8頁: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第9頁:第八課 法的意義 第10頁: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第11頁: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第12頁: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第13頁: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第14頁: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第15頁: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第16頁: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第17頁: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第18頁:第十七課 六和敬
第19頁: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第20頁: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第21頁: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