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日日日出—菜根譚的智慧(1) 聖印法師著

日日日出—菜根譚的智慧(1) 聖印法師著

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日期:2010-12-1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印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1月9日

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晝間不停活動,靜不下來。到了夜晚,四鄰無人,萬籟俱寂,沒有半點聲音的時候,獨坐孤燈下,把自己的心深深按下來看。這時,時常在騷動的心一下子靜下來,就可發掘那心靈之泉。恰如濁污的桶水,如把它攪動,那水是絕不會澄清的,但如把它放靜,過些時候,濁污自然就漸漸沈底。孟子說:「夜氣存養。」夜氣是深夜的氣,彼時外界接觸少,本心亦即真心就慢慢顯露,這是一種修養的工夫,夜深人靜,獨坐觀心!

既消除了外物妄心,就現出真來。真與妄是相對的。

《大乘起信論》詳細說明真是真如,所謂「真如」是我心的本體,這真實如常的心的本體,叫做「本覺」。本覺是說,本來自性清淨,從本來就覺,無一點曇心的本體。我們如持逼我心的本體,就得到了寂樂。反之,心忽然現出曇來,動起了你我的差別,那就是你不好我好、你可愛他可憎的迷妄、煩惱,把真如的我心拋棄了。此一失真便現出妄,而妄到極就現出真,是循環的人生!《大乘起信論》把順序分明記得十分詳細,其中比喻:真如本覺,光明如鏡,澄清似水,因被無明煩惱的風吹動,才起了微波,這波又被吹成大波,大波再經一再約吹襲波波相逐,而成狂瀾怒濤。這是說我們的心向迷的順序而行,無明動真如,然後生妄心,妄心無明相應而生妄境界。

又如夜行的人,因趕夜路跑得很快,也就不覺得什麼。如果心中起了一點寂寞淒涼,這氣氛就會引起恐怖。恐怖一起,鬼怪精靈隨之而至,就嚇得逃無可逃了,以後再一看,才知那根本不是什麼幽靈,而是枯尾花。這樣知道了以後就能表露出真來,這叫做「始覺」。這始覺中最初是凡夫覺得「這不是幽靈而是枯尾花」。想是這樣想,還擔心會跳出其他的幽靈來,其實幽靈是不會出現的,心裡這樣想,就覺得又進了一段了,這叫做「相似覺」。殘留恐怖的心,變而為無,就開了另一種的覺,叫「隨分覺」。但是還有殘留「淒涼」恐怖的心,說不知幽靈會否出來,從此說不定又成了迷。直到無這淒涼的心如同開始夜行時什麼也不覺得一樣,這叫「始覺」,與「本覺」成為一體這叫做「究竟覺」,即始本不二。這樣,妄盡歸於始,一點也無翳(曇)。如對明鏡,花映出花,鳥映出鳥,心的反映亦復如是不被曇遮,就能大開境地運用自在,這是說得到大機趣,但要行到這地步是很難的事。

本心雖已現出,但妄想難去,這就是「既覺真現而妄難逃」。佛教說的妄想分做兩種,叫做「見惑」、「思惑」。見惑是知識上的惑,即是理。飲酒是惡事,誰都知道,但偏有些醉鬼不知,或實在頭腦愚拙的人也不知,這是見惑。譬如知道了喝酒不好,要「停止」或「不停止」?感情上難以決斷,這叫做思惑。人生如夢,思惑難斷。佛言:「見惑頓斷如破石」,「思惑如同斬斷藕絲」。藕絲極細,不易切斷。真現而覺妄難逃,有大慚忸是知恥,就是感到很大的恥辱。

為什麼要露出本心?是要現出自己本心而有恥的氣氛,這知恥才是人間向上的第一步。世上人雖為惡不知是惡,雖知罪還要犯罪,沒有想到自己「啊!做惡了!」那未免太可憐。能自知罪惡而警醒的,才是非常。《遺教經》中說:「慚愧是服放諸莊嚴最為第一。」恥是諸飾中最好的飾物。在此不能不想到的是,此恥心從何而起?應知心是真知本體,悟的當體,心應當如同鏡的光明。但光明的東西常被陰翳遮上,這是要留心的事。「水若無波則自定,鏡未被翳則自明。」故心不可不清,去其混污自必現出清來。外界的誘惑是翳,內心的妄想是錆,去其翳、除其錆,就現出本心了。「啊!作惡啦!不該如此做的!」這樣的慚恥人,實是晶瑩綺麗的本

心,大機趣的自在境涯。以種種來直指其本心,終得大慚忸,得此大慚,如夢醒覺真,悟何者為是,何者不是,欲望不能束縛,煩惱袪除,心情自然就喜悅不勝了。

【前集00九】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一日一則,一期一會 第2頁:弄權一時,淒涼萬古
第3頁: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第4頁: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第5頁: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第6頁: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第7頁: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第8頁:淡中知真味,常裡識英奇
第9頁:閒時喫緊,忙裡悠閒 第10頁:靜中觀心,真妄畢見
第11頁: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 第12頁:澹泊明志,肥甘喪節
第13頁:眼前放得寬大,死後恩澤悠久 第14頁: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第15頁:脫俗成名,超凡入聖 第16頁:義俠交友,純心做人
第17頁: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第18頁: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第19頁:驕矜無功,懺悔滅罪 第20頁:完名讓人全身遠害,歸咎於己韜光養德
第21頁:天道忌盈,卦終未濟 第22頁:人能誠心和氣,勝於調息觀心
第23頁:動靜合宜,道之真體 第24頁:攻入毋太嚴,教人毋過高
第25頁:淨從穢生,明從闇出 第26頁:客氣伏而正氣伸,妄心殺而真心現
第27頁:事悟而癡除,性定而動正 第28頁:軒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懷廊廟
第29頁: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第30頁:做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第31頁:原諒失敗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第32頁:富者應多施捨,智者宜不炫耀
第33頁:居安思危,處亂思治 第34頁: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聖超凡
第35頁:我見害於心,聰明障於道 第36頁:知返一步之法,加讓三分之功
第37頁:對小人不惡,待君子有禮 第38頁:留正氣給天地,遺清名於乾坤
第39頁:伏魔先伏自心,馭橫先平此氣 第40頁:種田地須除草艾,教弟子嚴謹交遊
第41頁: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第42頁:不流於濃艷,不陷於枯寂
第43頁: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 第44頁:立身要高一步,處世須退一步
第45頁: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 第46頁:真偽之道,只在一念
第47頁: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雲水趣 第48頁:善人和氣一團,惡人殺氣騰騰
第49頁:欲無禍於昭昭,勿得罪於冥冥 第50頁:多心招禍,少事為福
第51頁:處世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 第52頁:忘功不忘過,忘恕不忘恩
第53頁:無求之施一粒萬鍾,有求之施萬金無功 第54頁:推己及人,方便法門
第55頁:惡人讀書,適以濟惡 第56頁:崇儉養廉,守拙全真
第57頁:讀書希聖講學躬行,居官愛民立業種德 第58頁:讀心中之名文,聽本真之妙曲
第59頁:苦中有樂,樂中有苦 第60頁:無勝於有德行之行為,無劣於有權力之名譽
第61頁: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第62頁:寬嚴得宜,勿偏一方
第63頁: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第64頁:謙受益,滿招損
第65頁:名利總墮庸俗,意氣終歸剩技 第66頁:心地需要光明,念頭不可暗昧
第67頁:勿羨貴顯,勿憂飢餓 第68頁:陰惡之惡大,顯善之善小
第69頁:君子居安思危,天亦無用其技 第70頁:中和為福,偏激為災
第71頁:多喜養福,去殺遠禍 第72頁: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第73頁:殺氣受薄,和氣福厚 第74頁:正義路廣,欲情道狹
第75頁:磨練之福久,參勘之知真 第76頁:虛心明義理,實心卻物欲
第77頁:厚德載物,雅量容人 第78頁:憂勞興國,逸豫亡身
第79頁:一念貪私,萬劫不復 第80頁:心公不昧,六賊無蹤
第81頁:勉勵現前之業,圖謀未來之功 第82頁: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第83頁:不著色相,不留聲影 第84頁: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第85頁:君子窮當益工,勿失風雅氣度 第86頁: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第87頁:臨崖勒馬,起死回生 第88頁:寧靜淡泊,觀心之道
第89頁:動中靜是其靜,苦中樂見真樂 第90頁:捨己毋處疑,施恩毋望報
第91頁:厚德以積福,修道以解扼 第92頁:天福無欲之貞士,而禍避禍之憸人
第93頁:人生重結果,種田看收成 第94頁:多種功德,勿貪權位
第95頁:當念積累之難,常思傾覆之易 第96頁:只畏偽君子,不怕真小人
第97頁:春風解凍,和氣消沐 第98頁:能徹見心性,則天下平穩
第99頁:操履不可少變,鋒芒不可太露 第100頁: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第101頁:富貴而恣勢弄權,乃自取滅亡之道 第102頁:精誠所感,金石為開
第103頁: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只本然 第104頁:明世相之本體,負天下之重任
第105頁:凡事當留餘地,五分便無殃悔 第106頁:忠恕待人,養德遠害
第107頁:持身不可輕,用心不可重 第108頁:人生無常,不可虛度
第109頁:德怨兩忘,恩仇俱泯 第110頁:持盈履滿,君子兢兢
第111頁:卻私扶公,修身程德 第112頁:勿犯公論,勿諂權門
第113頁:直躬不畏人忌,無惡不懼人毀 第114頁:從容處家族之變,剴切規朋友之失
第115頁:大處著眼,小處下手 第116頁:愛重反為仇,薄極反成喜
第117頁:藏乃於拙,寓清於濁 第118頁:盛極必衰,剝極必復
第119頁:奇異無遠識,獨行無恆操 第120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121頁:毋偏信自任,毋自滿嫉人 第122頁:毋以短攻短,毋以頑濟頑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7-24 17:33:40
第37頁有錯漏“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3-9 16:15:27
"念頭浪者"應是"念頭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