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要弘二門判」略講
一、序 講
討論佛法
判斷一個法門是不是正法,是要以佛經和祖師的教言為依據,所以,教理是基礎,是方針。
蓮友們討論得很熱烈,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所謂「聞、思、修」,聽聞佛法,心中思 惟,抉擇正確的修學方針,然後落實到行動當中,叫做「聞、思、修」。當然,「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異解」,同樣一個法座,同樣聽聞,但是,各人對法 的理解必定有差異,由於理解的不同,為了更加明確教義,彼此討論,把不同的意見表達出來,這是很值得鼓勵的。我也非常誠懇地要求大家,如果有什麼疑問,可 以當面來提,或者寫成紙條,或者請別人轉達,你的問題,或許能代表相當一部分人,說出來,對大家都有幫助。如果你聽到蓮友心裏的一些疑惑,自己雖然明瞭, 也可以記錄下來,我們大家一起討論。
討論佛法,往往有一個現象,討論到最後,似乎變成了爭論。這就不好了。討論佛法,並不是說懷著一種事先認為自己正確、別人錯誤的心態,如果這樣,一定會發生爭論。討論佛法,不是以我們的見解為標準,而要依佛經祖釋,這是我們幾天來一直強調的。
那天,有一位蓮友問到「依法不依人」,確實非常重要。世間有兩句話,叫做「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這兩句話也可以借鑒到佛法當中,佛法的法律,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教,應該以佛的教導為依據,不然,討論佛法可能會成為鬧是非。
我們聽到別人講法,心中要思惟:這個法,到底出自何種經典?是出自哪一位祖師?有何傳承?依此來把握,就不會偏離。
往往有些蓮友,聽到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就乾脆否定,這種認識有欠缺。佛法八萬四千 法門,有同有異,所謂同的地方,都是指導我們修學成佛,所謂異的地方,就是方法不同。我們中國有八大宗派,如果完全一樣,也沒有必要開出八宗,可見得是不 一樣;但是不一樣中有一樣,就是目的一致,所信仰的教主一致。目的,就是成佛;所信仰的教主,就是釋迦牟尼佛。
往往初學佛法的人,看見龐大的佛教經典,覺得有彼此矛盾的地方。這就不能依我們凡夫的見解而執一種經去破另一種法,因為佛法本來圓融,道理一致,只是我們智慧沒有透達。
中國的祖師開出大乘八宗,各自都有依據的經典。我們學習淨土宗,就要依據淨土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符合淨土經典的教法,就是正法,不符合淨土經典的教法,就會偏離淨土宗。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說,如果人家引用別的經、別的論、別的大德的話,來問難: 「罪惡凡夫,但稱名號,如何往生淨土?」這些大德也是引經據典跟你講,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認識這件事呢?善導大師告誡我們說:「佛講法,時別,處別,對機 別,利益別。」時間不一樣,處所不一樣,對機不一樣,所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樣。你所依據的經典,是你的有緣之教,按照你的有緣之教修學,可以得佛法利益,我 也信仰,我也不誹謗;我所信奉的,乃是我的有緣之教,按照我的有緣之教修學,也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彼此不相妨難。這是一個佛弟子應有的態度。
說不一樣,淨土宗和禪宗、和密宗,和天臺、華嚴都有不一樣,淨土宗以往生成佛為宗 旨;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在此土修證,這是不一樣的地方。雖然不一樣,但都是佛法,並不是說你所修的才是佛法,人家修的就不是。所以,學淨土,不 可謗禪宗和別的宗派;學別的宗派,也不可以謗淨土。
我們淨土宗,是站在眾生根機的立場,說明:末法時代,罪惡凡夫── 《大集月藏經》云:「億億人修行,罕一得者,唯有念佛一門,可通入路。」站在這樣時代和根機的立場,來高舉六字名號的大旗,宣揚「一向專稱」,所謂「應機之教,唯在念佛」。
淨土門之內,又有要門與弘願門,多數同修都是從要門而入。我們這幾天講的是弘願門。
要門、弘願門都是淨土宗之內的修學方法,不可以因為自己修學的是要門,就說弘願門不是淨土法── 那就錯了。就好像學禪宗的認為自己是佛法,淨土宗不是──不是這樣。
佛法在中國有八宗,每宗之內還有些門派。禪宗有所謂「一花開五葉」,你說誰不是禪宗 的法呢?但是接引眾生的方式有所差別。淨土宗有兩門,叫要門、弘願門,這兩者的關係並不是敵對的,並不是要門正確、弘願門不正確,弘願門正確、要門就不正 確。要門、弘願門是攝機不同,攝受不同的根機。我們要懂得,佛法就是應眾生根機的,佛法與眾生的根機不產生聯繫,就成了戲論,一切佛法一定要應機。
善導教判
淨土宗之內,有要門、弘願門,這對大多數人來講,還比較陌生。為什麼?因為這是淨土宗開宗祖師唐朝善導大師的教判,由於歷史原因,善導大師的著作在中國沒有廣為流傳。
善導大師雖然說是淨宗二祖,其實,他的教法可以說是決定性的,是淨土宗的正脈。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般來講,中國淨土宗有所謂「三流」:慧遠流、善導流、慈愍流。
慧遠流是廬山東林寺慧遠大師一派的教法。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結社修行念佛三昧(當時有一百多位高賢參加),成為中國淨土宗初祖。但是,慧遠大師所講的念佛側重在觀想,和善導大師所講的稱名念佛有很大的差別。
善導大師是特重持名,「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善導大師探究它的根源,說:這是佛的本願,所以又稱「本願念佛」,或者說「專修念佛」,和慧遠大師所講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也是所謂傳承的不同。
慈愍流,慈愍大師又稱慧日三藏,他去過印度求學,回到中土,發現當時禪宗的行者都在謗破淨土法門,鼓吹「自性彌陀,何必要念六字彌陀?唯心淨土,何必要去 求西方淨土?」對淨土法門的弘傳,對罪惡凡夫得救之道有很大的阻礙。慈愍大師把他從印度所學淨土的殊勝法門,依自己的修學,在中土大力弘揚,糾正當時普遍 存在的錯誤觀念。慈愍大師所講的念佛,到後來就演變成永明禪師的「萬善齊歸」,種種修行導歸念佛。
這樣,我們就很明瞭了,有這三流。我們所講的是主流善導大師的本願念佛。
在這三流當中,善導大師的教判最圓滿。做為一個宗派,能不能成立,一定要有它的教判體系,像慧遠大師也好,慈愍三藏也好,沒有完整的教判體系。我們中國的淨土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宗,就是因為有曇鸞、道綽、善導系統的判教體系。
曇鸞大師繼承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判」,以聖道修行為難行道,以淨土法門為易行道。曇鸞大師指出:難行道之所以難,「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完全是自力,沒有佛力,所以才是難行道;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為佛力的緣故,所以,由「二道判」到「二力說」。
曇鸞大師的繼承者道綽禪師在《安樂集》裏邊,判一切佛法為聖道門、淨土門。原文說:「一者聖道,二者往生淨土。」聖道門就是難行道、自力法門;淨土門就是易行道、他力法門。
善導大師是道綽禪師的面授弟子,跟隨道綽禪師在山西玄中寺學習淨土教法。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把一切淨土教法集其大成,在淨土門之內,又細判「要門」與「弘願門」。
我們可以這樣來思惟:聖道、淨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法門,聖道門靠自力修行斷惑證真, 比如,小乘果所謂「斷五下、除五上」,大乘果要證「無生法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淨土門是靠佛力。那麼,從自力到佛力這個跳躍,可以說非常大,對於根機 成熟的人,不為難,對於根機不成熟的人,就為難了,心中有種種的疑惑,「我修學《法華經》,我修學禪宗,現在轉入淨土,全部捨掉?」捨不得。第二個疑惑 說:「難道我修這些,就沒有功德了嗎?就沒有效果了嗎?」
所以,如何從聖道門進入淨土門,如果沒有一個階梯,引導聖道門的人進入,那麼,一步恐怕跨不上去。善導大師根據《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這一部經,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了引導聖道門的修行者進入淨土法門而講的一部經典── 善導大師就是根據這部經典,將淨土門細判為要門、弘願門。要門,就是進入淨土弘願門的一個階梯,一個接引的方便。由這一要門,聖道門的行者就可以進入淨土門,沒有這一要門,就很難進來。所以,「要」是關要、緊要、重要的意思。
大家要知道,「要弘二門判」對整個淨土教法至關重要,對接引聖道行者來講,給了階梯、方便的作用,對於已入淨土門的人來說,給了一個最終的指向和歸宿。
要門是方便,弘願是真實。不能以方便破真實,也不能執真實就完全捨棄方便,相輔相成。佛弟子一定要護法、愛法。
祖師的教法很圓滿,我們要善加體會。
二、正 講
觀經四帖疏
下面,我們就來把要門、弘願門做一個瞭解。
《觀經四帖疏》有四卷:《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所以稱為「四帖疏」,「疏」就是注解。
《觀經》在唐朝那個時代普遍受到教界的關注,很多人都來學《觀經》。但是,對《觀 經》的宗旨、對《觀經》所蘊含的意味,多數人都曖昧不明,甚至有誤解、曲解、錯解,這些誤解、曲解、錯解影響了淨土門的弘揚。善導大師以彌陀化身,從無量 光明土化現此娑婆界,為《觀經》作下了楷定古今的著疏,所以「四帖疏」又稱為「楷定古今疏」,「楷」是楷正,是楷模、標準、規範,如果要學習《觀經》,不 依據《觀經疏》,可以說不得其要。
這就是善導大師所作《觀經疏》的地位。
這部《觀經疏》普遍受到淨土行人的崇奉,在《觀經疏》的結尾,善導大師這樣交待說: 「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這部《觀經疏》已請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證明了,決定無錯謬,如果有人想修學、想抄寫,應該像 經典一樣,一句話、一個字也不能更動。可見得它的權威、地位。
善導大師作這部《觀經疏》,落筆之前,就在佛前標心立願,請佛給予證驗,說:現在有 人曲解這部經的宗旨,我要楷定它,寫出正義,請佛證明。標心立願之後,大師就稱念佛號,當晚就見到西方莊嚴景象,此後,每天晚上都有聖僧入夢,指授玄義科 文。所以說,這部疏可以說是彌陀傳說──聖僧也就是阿彌陀佛,每天晚上指導善導大師撰寫《觀經疏》。寫完之後,善導大師再次啟請阿彌陀佛、十方諸佛來證 明,連續三夜見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景象。
大家可以參看《觀經疏》的最後一卷,善導大師有詳細記載。
我們以此可以知道,這一部《觀經疏》的地位,可以說尊奉如經。
序題門
在《觀經疏》一開始的「序題門」,闡述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的理由。
釋迦牟尼佛來此世間,講了種種經典,都指示我們解脫生死。而在《觀經》之前,講了 《佛說無量壽經》,淨土法門也打開了,那還有什麼必要再講《觀經》呢?善導大師來探究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的理由,所以叫「序題門」。序,是總略性的說明; 題,是主題。總略說明《觀經》一部的主題,叫序題門。
這一段教理比較深,我還是選讀跟我們比較相關的部分:
竊以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
真如之體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無邊,邊體則元來不動。
無塵法界,凡聖齊圓。兩垢如如,則普該於含識。
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
這一段主要是說,每個人都有真如佛性(沒有這一點,不能成佛),雖然我們自性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德能,但是,我們貪瞋癡煩惱的業障深深地覆蓋了自性的光明,清淨本體不能顯發。那怎麼辦呢?
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
灑甘露潤於群萌,輝智炬則朗重昏於永夜。
釋迦牟尼佛從西方無勝國隱沒,來到娑婆穢土,叫「火宅」,給我們宣說種種法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
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
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開設八萬四千法門,漸有漸法,頓有頓法,依你所能修學的,如果能應機,都可以得解脫。這一段是指聖道的八萬四千法門,根機相應的人,決定可以成佛。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眾生的罪障太深重,想悟得自性太困難了,雖然開了這麼多利益眾生的法門,但是,上根利智的人才可以得利益,凡夫難以修學得利益。
這就說明我們凡夫按照聖道的八萬四千法門不能解脫。底下就突現了淨土法門成熟的根機: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這部《觀經》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而講的。
《觀經》因緣
韋提希夫人是頻婆娑羅王的王后,她有一個兒子叫阿闍世。阿闍世受到提婆達多的教唆── 提婆達多,大家知道,就是謗佛、謗法、出佛身血的那一位。他向佛索要弟子,「你把你的大弟子交給我,我來調化!」他是有自己的野心。釋迦牟尼佛沒有給他, 告訴他:「不要說是你,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我況且不付囑於他,怎麼會給你呢?」提婆達多就懷恨在心,帶領一批人離開,自己另外組織教團,說不同的教 戒,這叫做「破和合僧」。
這裏有什麼樣的因緣呢?提婆達多當初也是隨佛出家的,他的名利心特別重,他求法,心 不在解脫上,而是求名利,他見頻婆娑羅王供養釋迦牟尼佛很多精舍,很嫉妒。「神通可以使人家敬仰我」,他就貪求神通了。他先問舍利弗神通之法,舍利弗教他 學四諦法,觀苦集滅道;他又去問其他的大阿羅漢,沒有一個告訴他。因為這些大阿羅漢證得他心通,知道提婆達多心術不正,所以教他從四諦法慢慢修學。提婆達 多哪有耐心慢慢學呢?只想快得神通,他就找到阿難。阿難是他的弟弟。
「阿難,我們是兄弟,關係很好;你常在佛邊,聽到了很多修行神通的辦法,你告訴我!」
阿難沒有修到他心通,不瞭解提婆達多懷有什麼樣的惡心,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
提婆達多根據阿難所講,七天就學成了。之後,來到王宮,找到阿闍世王子,在阿闍世面前現出神通,飛到天上,一會兒變大身,一會兒變小身,一會兒出水,一會兒出火。
阿闍世一看,「哇!這是何方大德?是哪一位尊者?請您下來。」
提婆達多就變成一個嬰兒,坐在阿闍世腿上,阿闍世親他,他就把阿闍世的口水吞下去,然後,下了地,變成原來的樣子。
阿闍世很尊重他,說:「尊者,你有這樣的修行,很了不起。」
他就說:「我雖然有這樣的修行,但是沒得到供養。」
阿闍世說:「我的父王供養釋迦牟尼佛,我也可以供養你。」於是就給提婆達多豐厚的供養。提婆達多得到供養,就更覺得了不起了,於是就有了後來分裂教團等種種行動。
他為了達到分裂教團的目的,就想謀害佛陀,但是自己沒有這個力量,就挑唆阿闍世。他對阿闍世說:「現在你父親也老了,佛也老了,不如我把佛廢掉,我做新佛,你把你父王廢掉,做新王,我們新佛、新王共同統治天下,這樣不是很好嗎?」
阿闍世一聽,嚇了一跳,「這種事哪能做啊?佛是萬民所尊重,父王對我也有恩德,不能做!」
提婆達多說:「佛那邊的事情,我來處理。你的父王對你實在沒有恩德。」他就講了一番故事。
原來,阿闍世出生之前,在山裏邊修學仙道。頻婆娑羅王到老年沒有兒子,「國家無所委付」,沒有繼承人,很想得一個兒子。一個相命師跟他說:「山中一位修仙者,他將來要投胎做你的兒子,不過呢,你要耐心等待三年,他才能命終。」
頻婆娑羅王等不及,就派人去了。「喂,某某人,你要做大王的兒子,現在就請你去。」
仙人都有神通,他一聽,說:「我是要做大王的兒子,但是還有三年,請大王耐心等待。」
去的人回來稟報:「大王,仙人不答應,說要過三年。」
頻婆娑羅王很生氣,說:「豈有此理!凡在我國土裏邊,就要受我掌管,他想現在不來做我的兒子都不行!你再去,好言相勸,如果答應,就讓他自己結束壽命,投胎做我兒子;如果不答應,你就用刀把他殺掉,還怕他不來做我的兒子嗎?」
使臣又找到仙人,仙人還是不同意。使臣拔刀說:「既然你不同意,我就要動手了。」
仙人臨死前發了一個願:「我現在壽命沒有到,大王以心口殺我(他自己沒來殺我,是他的心要殺我,他的口發出指令要殺我),將來我必以心口殺他。」講完這句話,就被殺。被殺之後,投胎到王宮裏邊,韋提希夫人懷孕阿闍世。
夫人懷孕之後,又請相命師來看。相命師一看,說:「此兒與大王有損。」
頻頗娑羅王一聽,說:「我的王位都要給他了,怕什麼損傷呢?」
相命師說:「此兒對大王有殺身之禍。」
頻頗娑羅王心中恐怖,就秘密地跟韋提希夫人商量:生的時候,從樓上往下生,落到地上摔死,神不知鬼不覺,這樣,別人不知道,也不用承擔罵名。
韋提希夫人就同意了,生的時候,從樓上往下生。結果,阿闍世沒有摔死,只碰傷了一個小指頭,世稱「折指阿闍世」。
當然,宮裏的人不會告訴他這段經過,可是,提婆達多為了調撥父子關係,就把這段歷史因緣講出來,說:「你父王對你沒有恩德!」
過去因緣一顯現,阿闍世的報復心就生起來了,發動了宮廷政變,把他父親關起來,打入七重牢房,不給飲食,不許有人接近。
韋提希夫人去探望,衛兵也不好阻攔。韋提希夫人每次進去的時候,瓔珞裏裝著葡萄漿,身上塗著麨蜜,衣服穿得整整齊齊,一到牢房裏邊,就把身上的麨刮下來,給頻婆娑羅王吃,瓔珞裏的葡萄漿也給他喝。這樣,頻婆娑羅王過了三七日還沒有死。
阿闍世問守門人:「父王今日還在不在啊?」他想,頻婆娑羅王過了三七日肯定會餓死了。
想不到,門衛回答說:「夫人每天來送東西,還有,佛的弟子富樓那也來給他講法,從空而來,我們擋也擋不住。大王不僅沒有死,反而更加紅光滿面。」
阿闍世一聽,很氣憤,說:「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拔劍要殺掉他母親。
你看,阿闍世都犯了什麼罪啊?跟謀害佛陀的提婆達多作朋友,把父親關到牢裏要餓死,而且還要殺母,五逆謗法都犯了。
這時,有兩位大臣,月光和耆婆,將他勸阻下來,他就不殺母親了,把她牢牢關閉,嚴加守護。
韋提希夫人在牢裏痛哭流涕,說:「我有什麼罪過,生了這樣的兒子?這個世界實在難待,自己的親生兒子把他撫養大,尚且要加害於我!」她就向釋迦牟尼佛的方向頂禮,說:「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當時,釋迦牟尼佛正在講《法華經》,釋迦牟尼佛得知韋提希夫人心之所念,擱下《法華經》的講座,從耆闍崛山隱沒,從王宮裏出來。
韋提希夫人在那裏頂禮、哭泣,一抬頭,發現世尊坐百寶蓮花,身紫金色,目連侍左,阿 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她很感動,舉身投地,向世尊哭訴:「這個世界太苦惱了,我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再待了,連自己最親愛的兒子都成為殺我 的惡人!我想到一個淨土去,不見惡人,不聞惡聲。請佛告訴我怎麼往生淨土。」
佛就顯現了十方淨土,讓韋提希夫人選擇。
韋提希夫人觀察十方淨土,說:「十方淨土都很微妙,不過我今天是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這是《觀經》的來歷。
韋提希夫人接著說:「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正受」就是觀想。韋提希夫人以為:這麼好的淨土,如果不修學那種殊勝的、困難的、觀想的法門,總不能去往生。
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所請,開展了十三定觀,首先講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樓觀、寶樹觀……叫「十三定觀」。
1.要弘分判
要門與弘願門
《觀經疏》言: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娑婆化主」就是娑婆世界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因其請故」,因為韋提希夫人的請求,所以就「廣開淨土之要門」。怎麼叫「廣開」呢?韋提希夫人只請求了 「定善」,釋迦牟尼佛不僅講了「定善」,還講了「散善」,所謂「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行,世尊自開」,這就是善導大師與眾不同的解釋,當時別的人都 講:定善、散善都是韋提希夫人請求的,但是,善導大師不是這樣解釋,而是說:定善是韋提希夫人請的,所謂「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廣開要門」呢?善導大師解釋說:如果專講定善,攝機不普,能修定善的人,畢竟少數,就不能使大家共同得到往生淨土的利益。所以,又開散善一門。散善就比較容易了,散善不需要禪定心,佈施、供養、誦經等等,這個叫散善。
這裏的「廣」字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所說法門很廣泛,攝受眾生的根機很廣泛,廣大的修 行聖道門的行人,都有一個攝受的方便。因為要門和聖道門修學的法體是一致的。聖道門的修行,將其歸納,不過是定善、散善,定善:像禪定、止觀、證悟實相等 等;散善:佈施、持戒、忍辱等等,行體是一樣的。這樣,聖道門的人就覺得有一個階梯。
如果一開始就講念佛,與聖道門所修學的定善、散善接合不上。所以,為了引導聖道門的廣大行人進入淨土門,「廣開淨土之要門」,這個意思。
「要門」是一個門,這個門通到什麼地方呢?通到「弘願」。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安樂」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安樂能人」就是指阿彌陀佛,「顯彰」,原來是隱沒的,把它開顯出來、彰明出來──釋迦牟尼佛講要門,「廣開」,很明顯,修定散二善,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很明確 ──「別意之弘願」,潛在當中,不是很明顯,所以,一般的人看不出來,善導大師才把它看出來,所以說「善導獨明佛正意」,只有善導大師看透了《觀經》佛的正意。
「弘願」前面加了一個形容詞「別意」,即特別的意味,不同於一般的教法,不同於聖道 門的修行,不同於定散二善。「弘願」就是指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總體講是四十八願,特別講是指第十八願。為什麼第十八願是「別意弘願」呢?四十八願如果一 條一條分開來看,別的願,其他的佛也有,不顯得特別。比如說「國無惡道」,別的淨土也無三惡道,這無有特別。唯有第十八願最為特別,「十方眾生,乃至十 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才是「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的根本大願,所以,賦予第十八願「別意之弘願」。這一點,在《觀經疏》結尾,就更加明朗。
廣與狹
《觀經疏》中有著名的「二河白道喻」,是說在水、火二河之間,有一條狹小的白道,四五寸寬,「別意之弘願」就是指這狹小的白道。
前面說「廣開要門」,這裏說「狹小白道」,一個廣,一個狹,什麼意思呢?
「廣」,就是拿它來誘導、接引十方眾生,接引聖道門的行者,最後導入一個小口,進入唯一的一條道路,「念佛無礙之一道」。就像闡水一樣,一開始是很大的敞口,到最後就流到一個小小的出口。
要門很廣,定善、散善,通通開展出來,乃至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要門」兩個 字,統統包括了,收在六字名號一條狹小白道上面。這就是淨土門看一代佛教,整個八萬四千門都收到這個地方。就好像長江一樣,長江的支流很發達,所謂「長江 水系」,但是到入海口,只有一個地點。要門也一樣,把種種眾生的根機方便誘導,進入「別意之弘願」,唯一的「六字之白道」。
一經兩宗
這一部《觀經》可以說是兩尊佛在講法,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一個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在臺面上講,阿彌陀佛在幕後講,是不是這個意思?就好像一塊布一樣,正面看是一種花紋,反面看是另一種花紋。
所以,善導大師判為兩門:要門、弘願門。又判為兩宗:念佛三昧為宗、觀佛三昧為宗。多數人看《觀經》只看到「觀佛三昧為宗」,看不出來「念佛三昧為宗」。「觀佛」就是觀想,「念佛」就是持名。善導大師說「一經兩宗」,雖然是兩宗,但是,是以念佛作為本願。
「一經兩宗」就好像什麼呢?就好像如果我們家裏很小,傢具擺不開,怎麼辦呢?買一張沙發床,白天收起來,是一張沙發,晚上打開作床。看起來是沙發,但是它的用意是作床。這一部《觀經》看上去是講定善、散善,它本質的意思是講持名念佛。
要門
善導大師接著解釋要門: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兩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停息種種分別思慮,凝定一處,比如禪定、止觀,這就是定。定就很困難了。還有散,散就是斷惡修善,比如,佈施就是行善,同時斷慳貪的惡,吃素是行善,同時也是斷殺生的惡,沒有說斷惡修善一定要息慮凝心的。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把定善、散善這兩種修行的功德回向求願往生淨土,這個叫要門。
我們來回顧一下,要門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所請而廣開,它的宗旨,善導大師講:「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觀經》的表面就是講要門。
我們看看自己修的是不是這樣?有很多人斷惡修善回向求生,就是散善;有的人以達到某種禪定功夫回向求生,就是定善。這樣的修行,就是定散二善的要門。能跑得掉嗎?善導大師分析得很清楚。
弘願門
弘願門怎麼講呢?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專講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所發四十八弘願,修行成佛,凡夫仗佛願力,往生淨土。所以,一般而言,要門是《觀經》的 宗旨,弘願門是《大經》的宗旨。善導大師解釋這部《觀經》並不像一般人一樣只看表面,他是用《大經》的宗旨來解釋《觀經》。《觀經》既然是淨土的經典,不 可能違背法藏菩薩四十八願,所以,任何淨土的教法,必須回歸到四十八願,最終回歸到第十八本願。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裏就指出《大經》。
本來講《觀經》,為什麼扯到《大經》呢?這一點是我們要思考的。善導大師把《觀 經》、《無量壽經》以及《阿彌陀經》都看作是同樣的經典,在《觀經疏》裏邊,講到親緣、近緣、增上緣的地方說到:《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 號得生;又《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阿彌陀經》當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根據善導大師的理解,他的方向、方針,淨土三部經只講了一件事: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就是第十八願:本願念佛。
《觀經》表面是在講定善、散善,定善也好,散善也好,只講了一件事:專念名號得生。所以,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貫性的,它的依據:要門《觀經》,弘願門《大經》,但是兩個並不矛盾,從《觀經》入《大經》,從要門入弘願門,從觀佛三昧入念佛三昧,從觀想念佛入持名念佛。
這些觀點,就和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截然不同。多數人都認為:持名念佛進入觀想念佛,再 進入實相念佛。善導大師的解釋恰恰相反,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進入持名念佛,它的來歷,就是《觀經》啊!《觀經》先講十三定觀,觀想念佛,十三定 觀裏的第十三觀是觀像念佛,觀丈六金身,到最後呢,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觀想、觀像進入持名念佛,所 以,善導大師瞭解佛的本意,以《大經》的宗旨── 持名念佛來解釋《觀經》,這也是我們幾天來引導大家進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依據所在。
《大經》怎麼說呢?《大經》講的很多,善導大師用一句話把《大經》的宗旨表達明白: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善導大師就用這句話,把《大經》的宗旨明顯地告訴我們。首先說到,《大經》所攝受的範圍是「一切善惡凡夫」,就不像《觀經》了,《觀經》講的是定散二善, 定善凡夫和散善凡夫,那惡凡夫沒有份,是不是這樣?《觀經》要門就是定散二善,息慮凝心,廢惡修善,那麼,惡凡夫無有其份,攝機不普,不像《大經》,《大 經》說「一切善惡凡夫」,這裏提到凡夫,當然,凡夫可以往生,仗佛本願,聲聞、緣覺、菩薩仗佛本願同樣往生,上到彌勒等覺菩薩,下到阿鼻地獄眾生,以人間 來講,上上品的發菩提心眾生,到下下品的五逆罪人,統統包括在內,叫「一切善惡凡夫」,「九品凡夫」在這裏就說成「一切善惡凡夫」。
那麼,這個法門,就沒有區別對待了,任何人都可以得救。為什麼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夠往 生呢?「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善凡夫往生,和惡凡夫往生,沒有一個不是乘托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從這一點來看,修定善、修散善,本質來 講,還是依靠佛的願力才能往生,並不是自己的力量能夠往生。但是,定善、散善凡夫執著自己的定散二善之行,不見彌陀本願,叫「凡夫自我執著」。
「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大願,大業,大力。什麼是大願?因地所發四十八大願;什麼叫 大業?法藏菩薩經過五劫思惟,發完四十八弘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修行,經中說:「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諸眾生功德成就。」這就是大業;什麼是大 力呢?大力有三種,名號無漏功德力,本願威神力,光明攝取力。法藏菩薩的願和業成就之後,就有力量,體現在哪裡?體現在六字名號!所以講,名號功德力、本 願威神力、光明攝取力都攝在名號當中,這叫「大願業力」,也就是說,任何人的往生,皆是仰仗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到極樂淨土。
區別
從這裏,我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弘願門仰仗的是佛力;要門雖然回向求生,也不能完全看成自力,如果看成自力,那就不要「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了,他也要仰仗佛力,但是不能夠完全仰仗,還有靠自我修行定散二善的自力,所以,要門有自力,弘願門就完全是佛力。
要門的修行就比較複雜,「廣」啊,定善很多,散善就更多,無量法門;那弘願門呢?單一,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單一性的。
要門要回向,「回斯二行」;弘願門不必另外回向,弘願門沒有談到回向,乘上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就自然往生。
要門是釋迦佛所開顯,應韋提希夫人請求所說;弘願門是阿彌陀佛顯彰。在《無量壽經》裏面,很明顯地就是弘願門了,《觀經》裏面不明顯,所以說「顯彰」。
小結
要門、弘願門,都是淨土之內的修學,目的一致,方法有所差別,效果也有所差別。
要門對根機有所選擇:善凡夫,修學的行法比較多,比較難,所謂「定散二善」,往生要「回斯二行」,用自力修行的定散二善回向求願往生。能否一定往生?不得而知。
弘願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攝機廣泛,不擇別善凡夫、惡凡夫,一切包括在內,捨棄自力,不帶自力修行的執著,仰仗佛力,往生一定!所以直接說:「一切得生」。
不行善的誤解
是不是弘願門的行者即不行善?不是這樣!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雖然行善,比如說前面所言要門定散二善的行者,來到弘願門中,就不執著自己的定散二善,不以自己所修定散二善回願求往,雖然有定散二善,但是完全仰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
有人誤解說「弘願門就是縱容惡人造罪」,不是這樣!如果以自己定散二善回向求往,叫做有自力,叫做有雜行;如果不依此回向,就叫做專修念佛。
增上緣的誤解
或許有人說了:「這裏講『增上緣』,是自己修到某種程度,阿彌陀佛再來加持。」這是依文解意、三世佛怨。他依「增上」一詞,認為是「有了多少……再加一 點……」不是這樣!這裏的「增上緣」也不是「四緣」當中所講的增上緣,這裏的「增上緣」就是強緣,「起法功強,故名增上」,什麼叫「起法功強」呢?你不能 達到這個效果,能使你達到這個效果,我們不能往生的人,能讓你往生,叫做「增上緣」。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佛光普照,唯攝念佛」的時候,解釋親緣、近緣、增上緣。其中這樣解釋「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重罪;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增上緣就是念佛的名號,能滅罪障。原文這樣說:「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佛與聖眾, 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諸邪業繫」,「邪」是邪見,「業」是罪業,「繫」是繫縛,我們一生造作罪業,這些罪業本來要把我們捆綁在 三惡道當中、六道輪迴當中,不能出離,這叫「諸邪業繫」,但是,念佛呢,罪業不能障礙,這個叫增上緣。也就是說,使得不能往生的人,單依念佛,乘佛願力, 能夠往生。
有隔膜的專念
我們有的同修,雖然也專念名號,外表與弘願門行持一致,但是,內心還有某種差別,比如,有的人念佛號,他是求禪定一心,這就是前面所講的「息慮凝心」,不 瞭解六字名號本身所含的功德,不瞭解六字名號與我們的關係,不瞭解六字名號有什麼功能,而是把名號當作工具,來「息慮凝心」,要達到某種程度的禪定,功夫 成片,一心不亂,這個屬於定善,心態是如此;或者有的人,「禪定心達不到,我呢,克服妄念,克服煩惱……」這就屬於散善,然後說以這樣的修行,回向求往 生。雖然念的佛號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對淨土宗可以說不瞭解,有隔膜。
老實念佛
真正念佛的行者,雖然念這句名號一天三萬、五萬、六萬、八萬,乃至最精進的有十萬,不執著說「是我自己修行的力量,是我自己克服妄念、禪定一心的力量」, 不是這樣的,而是「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念一聲,是靠佛的願力,念一萬聲、五萬聲,聲聲都是靠佛的願力,所謂「稱我名字,乘我願力」。
我們念佛的人,念佛的名號,就是乘佛的願力,阿彌陀佛有此大願,我們念佛才能往生。 這個叫做「死心念佛」、「老實念佛」,不然你念佛,你那個心不能死。「死心念佛」,就是不要有自力執著,「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死心塌地,「通身靠 倒,徹底放下」,印光大師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徹底靠定這句名號,徹底靠定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沒有一點點自己,叫徹底,通身放下,全部任憑彌陀救度,這個叫 老實念佛。
不然怎麼叫老實念佛?一邊念佛,心中一邊打妄想,「我這樣能往生吧,那樣不能往生吧……我修行這樣,再修行那樣……」這個就不老實。
瞭解這句名號必然救度我們,知道六字名號是彌陀大願所成就,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這樣說: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定得往生。
這是解釋第十八願。「如果我成佛,十方一切善惡凡夫,稱念我的名號,下至十聲,若不能往生我的淨土,我則不成佛。這尊佛的誓願現在已經完成了,稱念佛的名號,乘佛的願力,必定往生。」
心路歷程
根據善導大師教判,我們可以來對照平時的修學方法,是屬於要門,還是屬於弘願門?
我們說到,要門可以廣泛誘導聖道門的根機。聖道門的修行人,是依靠自己戒定慧三學,在此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證悟聖果。但是,經過修學,發現自己畢竟達 不到,他的目光就轉向淨土,「我想往生!」想往生,怎麼辦?很自然的,把我原來修行的功德回向求往生,這樣,就很自然地進入要門。
進入要門之後,慢慢地瞭解淨土教理,也瞭解到阿彌陀佛的大誓願,知道我們凡夫所修行 的一切功德,跟六字名號的功德比,屬於「少善根福德因緣」,屬於「隨緣雜善」,是「雜毒之善」,是「虛假之行」,不能往生報土,不能前往「極樂無為涅槃 界」,那這個時候,他就會放棄自力的我執,不執著自己有為有漏的小修行,而專稱彌陀名號,就進入弘願門。
有這樣的次第關係。
弘願是佛的本願
《觀經疏》一開始判斷為「要弘二門」,初一看,似乎是兩條平行的道路,以為要門也可以,弘願門也可以,無所謂褒貶。通過我們剛才的分析比較,明顯地看出 來:弘願是佛的真實,弘願攝機廣泛:一切善惡凡夫可以往生;行法簡單:仰仗佛力,專稱名號,往生一定。比較起來,這幾點是要門所沒有的。要門,攝機不普: 定善凡夫、散善凡夫;行法複雜:散善不容易,定善更困難,而且修諸難行,有自力;往生要回向,如果不回向,根本不能往生,比如說:五戒得人的果報,十善得 天的果報,禪定得色界、無色界天的果報,等等這些修行,不回向不能往生。那麼,要門就是一個回向求往的法門,就是一個不直接的法門。弘願門直接說「乘佛的 願力」。要門,往生不定;弘願,往生一定。
這幾方面來比較,知道:弘願是佛的本願。
攝 機 | 行 法 | 利 益 | 結 論 | |
要 門 | 唯攝善人、狹 | 定散二善、自力、難 | 迴向求生、不定 | 方 便 |
弘 願 | 普攝善惡、廣 | 一向念佛、佛力、易 | 乘願得生、一定 | 真 實 |
2.要弘廢立
蓮花三個階段
這部《觀經》講的很多,講了十三定觀,第十三觀就是「雜想觀」,觀想丈六金身的阿彌陀佛像,這是為那些不能做殊勝觀想的人開觀像念佛,觀像念佛比觀想念佛 簡單。然後呢,觀像念佛也不能修持的人,下面就講十四、十五、十六三觀,三福九品,上品,發菩提心等等,即是「行福」;中品,有「戒善」,還有「世善」; 下品呢,連「世善」也沒有了。
所以,對不能修殊勝觀想的人,就修觀像念佛;對觀像念佛也不能修的人,就有散善的法門接引他;大乘善是上品,大乘善不能修持的,有小乘善;小乘善不能修持的,有世間善;那連世間善也不能修持的,怎麼得度呢?念佛!這是到下品。下三品唯一講念佛。
慧淨法師把《觀經》的宗旨用這三個階段來說明。《觀經》說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華」,這「人中芬陀利華」開展的過程有三個階段:為蓮故華、華開蓮現、華落蓮成。
什麼叫「為蓮故華」呢?「蓮」是蓮子,「華」是花瓣,為成就蓮子而開花;「花開蓮現」,花瓣一打開,蓮子在裏面就顯現出來了,這是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花落蓮成」,花瓣掉落下來,蓮子就成熟了。
什麼是花?花是輔助性質的;什麼是蓮?是果實,是本質,是最後所需要的。在《觀經》裏邊,「花」就是指定散二善,「蓮」就是指六字名號、念佛一法。
為了講念佛法門,而開顯定散二善的要門,這叫「為蓮故華」。在十三定觀裏邊,講到念佛;散善三觀裏邊,也講到念佛。講定善、散善不是目的,是為了講念佛,叫做「為蓮故華」。正如善導大師所說:「定散文中,唯標念佛得生。」
「花開蓮現」,就是在講定善文中,說到念佛,比如,第九觀講到「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乃至後面十四、十五、十六觀,都講到念佛,這叫「花開蓮現」,念佛的這個教法,在定散門中就顯示出來了。
到最後呢,「花落蓮成」,定散二善捨而不談,專講念佛,這就是後面的「付囑流通 文」。釋迦牟尼佛把這部《觀經》講到快要結束的時候,交待阿難說,要把《觀經》流通下去,《觀經》講得很複雜、很廣泛,到底要怎樣流通下去呢?釋迦牟尼佛 對阿難說:這句話非常重要── 善導大師就是從這句話探究出彌陀的本願,而以這一句為基調,來看整個《觀經》。一般的人瞭解《觀經》,把這句話給漏掉了,這句付囑文,實是《觀經》的眼目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定善講了,散善講了,三福九品都講了,到底什麼是釋迦牟尼佛的本心呢?雖然廣開要門,其最終 目的,來到這一句了。佛對阿難殷重地囑咐:「你要好好地受持我所講的這部《觀經》,你記住《觀經》的要點在哪裡呢?就是持阿彌陀佛名號(不是觀阿彌陀佛 像)。」
望佛本願
整部《觀經》就歸結到這一句,是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進入持名念佛,因為持名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
善導大師解釋這一句,是這樣說的: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從《觀經》一開始,雖然講定善、散善兩門的利益── 這兩門回向求生,也可以往生,所以有利益,但是還有更大的利益,不在定散兩門之內,在哪裡呢?「望佛本願」,就要從本願裏面尋找。
所以,有人講:「本願念佛是外國的。」本願不是外國的,也不是中國的,本願是阿彌陀 佛的本願,「望佛本願」!不是哪一個地點,哪個地方如果有本願,那個地方就是西方淨土了,要你往生到那裏去,本願是阿彌陀佛大悲本願,是佛的本願,所以, 眼光要調過來啊!「望」就是看哪,「望佛(!)本願」啊!不是哪個地點、哪個人的本願,是阿彌陀佛當初所發的本願。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為什麼微笑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那個時候就要展開佛的本願了,好啊!韋提希夫人一請,世尊就可以把佛的本願慢慢講出來了,度眾生的因緣成熟了,世尊內心就感到高興了,「即便微笑」,當時就「望佛本願」了。
乃至來到第七觀「華座觀」的時候,為韋提希夫人解說除苦惱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講完這句話,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就顯現在空中,「住立空中」,釋迦牟尼佛的心和阿彌陀佛的心在此處交會,這也是「望佛本願」。
乃至第九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是「望佛本願」;乃至十四、十五、十六觀,最後的散善三觀,講到念佛,都是「望佛本願」。
到了最後這一句,佛的本願完全開顯,定善、散善不再付囑給阿難,這個叫做「要弘廢立」──廢捨要門,確立弘願;方便接引的目的達到了,就要進入真實的教法。
放下自力的我執
就像《金剛經》所講的,依靠筏子過河,已經過了河了,就要把船筏捨掉,不要把它背在肩膀上。我們靠定散二善進入念佛的教法──《觀經》通過下品的根機,顯 示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任何凡夫都可得救,顯示這個法的尊貴和高超,所以,祖師講:「為極惡最下之人,說極善最上之法。」這就引導我們進入稱名一行,捨去 定散二善。
這個捨,是心態上、觀念上,並不是叫你去殺人放火、去造罪,如果那樣,就是邪見了。是心中不以定散二善為往生的功德資糧,而是靠六字名號。所以佛法是心法,要轉換。
像聖道門講捨,講放下,講放下是叫你自殺嗎?是你的心要放下,說「世間的事情要放下,名利要放下,錢要放下」,不是要你把錢甩到河裏去,也不是讓你去拿炸藥把家裏的房子炸掉。放下是你不要執著。
淨土也是這樣的,不要執著自力修行的雜毒之善,要完全仰憑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這個叫做放下自力的我執。
何謂雜行雜善
能夠放下自力的我執,完全仰靠佛願救度,一切善法,都無妨害,多多益善!我們建講堂、建念佛堂,我們去扶貧救災等等,都不成雜行雜善。如果以為念佛不足往生,必須要靠這些善行回向,才可以往生,這樣的心,才叫雜行雜善,如果沒有這樣的心,不叫雜行雜善。
怎樣乘佛的願力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本願」就是指第十八大願,第十八大願阿彌陀佛的意思、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乃至十方諸佛的意思,都是一樣。「意在眾生」,這個「眾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也就是弘願門講的「一切善惡凡夫」。意在眾生怎麼樣呢?「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我們對照前面所講,「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到底怎樣乘佛的願力呢?
有人講:「要跟阿彌陀佛一樣,發四十八大願,才能乘上佛的願力。」誰能做得到?那阿 彌陀佛何必發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正是為我們哪!你這樣就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相應了,那你本身就是阿彌陀佛了,我們就念你好了,我們就等你成佛 了。法藏菩薩說了「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也發了一樣的誓願;法藏菩薩的誓願是經過五劫的思惟,你思惟了幾天哪?法藏菩薩發願的時候是八地菩 薩,又說是古佛再來,我們是什麼根機呀?所以,一定要知道,阿彌陀佛的願行,成為我的願行,不是我們要發同阿彌陀佛一樣的誓願去往生,那是做不到的。
就好像我們坐船過海,人家把船造好了,來救你,你上船就對了!不是讓你自己跟科學 家、跟造船廠一樣,「我也來搞一個設計圖,我也來把船造好,再過海。」來不及了!人家開船來接你,你願意上船,就跟船主的心相應了。你不願意上船,「好, 船主你很偉大,很了不起,我向你學習,也要設計圖紙,也造一條船!」這就不相應了。
阿彌陀佛開了六字名號大願船來接我們,我們乘他的願船,叫做「與佛心相應」。怎麼乘?很簡單,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本願
在一開始的時候叫「弘願」,這個地方「望佛本願」,說「本願」,都是一樣,一個意思,首尾呼應,宗旨一貫。《觀經》開頭《序題門》講「要弘二門判」,到了結尾就講「要弘廢立」,從要門進入弘願門,所以說「望佛本願」。
「本願」是指佛的根本誓願;「弘願」是指佛的誓願廣大無邊,任何人都可以得度。前面講了定散二善,但不是佛的根本心願,這個地方才是佛的根本心願,所以,用詞有不同的意味,指的方向是一樣的。
「弘願」是說乘佛的大願業力去往生;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樣乘佛的大願業力,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都濃縮、成就在六字名號當中,所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本願」。必得往生!不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是本願。
對於本願念佛,有的人誤聽,有的人誤傳,有的人誤解。有人講:「本願,就是信了就行了,不用念佛。」那不是本願。善導大師講:一向專稱是本願!哪裡講不用念佛?從現在,念到死。生命不息,念佛不止,這是本願。念不出來了,另當別論。
有人講:「本願是臨終時念十句一句去往生,那個不保險。」那當然不保險,那不是本願。一向專稱是本願。
有人講:「你光念佛,沒有信心的體驗,不能往生。」那也不是本願。無論有體驗無體驗,為往生極樂,口稱佛的名號,一向專稱,必定往生,是本願。
所以,都落實在「一向專稱」四個字裏邊,這個是非常乾脆、非常徹底的。「一向」就沒 有兩向,沒有三向,「在家啦,出家啦,善哪,惡啦……」這些想法通通是二向、三向,「一向」是向著阿彌陀佛一佛,不論善惡根機,不論出家在家,不論上智下 愚,唯一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個叫本願。
大家要正確理解什麼是本願,理解本願(弘願門)和要門的關係。
三、總 結
善導大師的思想,從《觀經疏》一開始開出要弘二門,到最後結尾,從要門勸導進入弘願門,首尾呼應,前後一貫,始終一致。如果讀《觀經》、讀《觀經疏》,不能把握這條脈絡,就是依文解意。
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貫性的,在他的五部九卷裏邊,處處開導我們要專修念佛,在《法事讚》裏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隨緣雜善」就是指定散二善;「教念彌陀專復專」,就是依佛本願,一向專稱名號,就 是弘願門。在《觀經疏》「三心釋」裏邊,講到正行雜行,摒棄雜行,選擇正行;正行當中,又有四種助業、一種正定業,「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 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處處勸導我們專念彌陀名號。
在此向大家介紹善導大師「要弘二門判」,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一點,看《觀經》就有了雪亮的眼睛,看淨土門就有了雪亮的眼睛,乃至看一代佛法都有了雪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