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活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在想要活得有意義、要活得有價值。價值跟意義絕不是自私的,如果為自己的名聞利養,沒有什麼價值,也沒有什麼意義。
2 真正講,能活出價值、活出意義的,那都是絕頂聰明智慧的人,而且幾乎全都是從事於教育工作者。
3 諸位冷靜去觀察,古聖先賢,在中國代表的人物,孔子、孟子,學者;在佛法裡面,諸佛菩薩,他們一生幹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個有意思。
4 他們對宇宙萬有瞭解得透徹,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不能分割。他們教學的對象是誰?遍法界虛空界裡頭一切眾生。比我高的是我的老師,比我低的是我的學生,上求下化,這是何等的快樂!
5 夫子說了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悅是喜悅。真正的喜悅從哪裡來的?從學習裡頭來的。學習聖賢的教誨,你才會有真正的喜悅。
6 真正的喜悅不是從外頭來的,是從內心裡面流露出來,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我們世間人頭一個受用是身心健康,多快樂!在佛法裡面,佛菩薩常講「法喜充滿」,那個法喜就是孔子講的「不亦悅乎」。
7 法喜充滿從哪裡來的?上求下化,上面跟老師學,下面認真去教,從這來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永遠在歡喜。
8 永遠歡喜,在世間法裡面能看到,可是大家沒有注意,實在講每個人都有,在什麼時候?三歲之前。你看二、三歲的嬰兒,他滿臉笑容,無論跟誰,無分親怨,他統統都喜歡。無論什麼人逗他,他都笑。
9 彭鑫醫生講的,醫學界裡頭曾經做過這麼一個統計,人在三歲之前,一天要笑一百七十次,他身體健康快樂;人長大的時候,一天大概平均只笑七次。咱們中國人可能連笑七次都沒有,每天都板著面孔。
10 記住:老祖宗有一句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養生之道裡頭一個條件。你如何能叫你心裡頭喜事不斷,永遠在歡喜,有沒有辦法?有,學聖賢教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