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空法師法語(十)

淨空法師法語(十)

淨空法師法語類編

[日期:2012-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目錄:

 · 談發心
 · 談禮敬
 · 談懺悔
 · 談讀經
 · 談佈施
 · 談持戒
 · 談忍辱
 · 談精進
 · 談止觀
 · 談般若
 · 談破相
 · 談菩薩行
 · 談念佛
 · 談淨土與般若同修
 · 談往生淨土
 · 談魔外
 · 談功德
 · 談弘法
 · 談煩惱習氣

 談發心

  △ 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道者不可須臾離也,修道與求學一樣,不進則退。佛說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事, 魔所攝持,故無菩提心而修善事即是魔。魔非青面獠牙、三頭六臂之謂,凡是被煩惱障礙所攝即謂之魔。例如對於某人特別喜歡,勤加慈愛,但無菩提心,待來生可 能同他變成眷屬;如有菩提心,對於某人只有慈悲而無情愛,即不著相。菩提心如同一鏡子,照得清清楚楚,儼然實現,但事後一點痕跡都沒有,即修一切善,離一 切相。如心中不清淨,即是為自己找麻煩。

  △ 菩提心包括三心:(1)直心。正念真如法,與真如本體相應,不與外界相應。反聞聞自性謂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2)深心。歡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屬自利的善行,切實修學,自生歡喜。(3)大悲心。是利益一切眾生之心,自利利他。

  △ 經云:「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眾生有苦難,去救度他,不過救其一時之急,是善心與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輪迴,了生死,才算是發大悲心。

  △ 若發菩提心,一生能成就。發不發的行相(緣境的時候,心上現起一種了境的相貌,名曰行相),很容易分別。發菩提心者,我相就沒有了;若還有四相,就是還沒 有發菩提心。經中說;「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可以證明。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管他人。發菩提心,佛菩薩會自動來加被的。

  △ 學佛,菩提心太重要了!下品下生,生凡聖同居土,也要發菩提心。西方是大乘人的境界,不是二乘人的境界,所以學佛必須是大乘法器。犧牲自己為了利益一切眾 生,受苦受難也情願。幼稚園的菩薩也要以度此地球上的眾生為己任,但此心還是發得太小了。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眾生都要度,雖一時辦不到,但不能無此願,有 此願,終有達到之一日。如果處處為自己打算,連二乘人都不如。

  △ 學佛必須發大心,萬萬不可有倚賴心,要有獨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傑都是由無依無靠的環境中起來的。佛所說的皈依三寶,依靠三寶,是教眾生依照佛的教訓,自行起修,不是依賴佛菩薩賜與什麼。

  △ 行菩薩道的人應常常發願無有間斷,地藏菩薩生生世世常發大願,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常發大願即不會懈怠,願為行之先導,所以大願必須常常發。

  △ 菩薩是表法門的,文殊大智、普賢大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合四大菩薩之大願即是佛之大願,所以學佛無論那一種願都要,否則不能圓滿。

  △ 開智慧必須要發大慈大悲心,悲心一發,智慧即開了,也是消業障最有效的辦法。在理上講,眾生都是佛,因眾生皆有佛性,性體相同;既屬相同,見眾生受苦即等 於自己受苦。須知整個法界就是自己一個人,沒有相當定功的人大概不容易體悟到此中的義趣。但是無論何人均會作夢,夢中山河大地、人物虛空全是自己心中變現 出來的,一旦醒悟,在夢中隨便拈一法無非是自己心的一部分;我們現在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大夢,真如本性迷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己真性中所現之物。常作如 是觀,即能生起同體大悲心。

  △ 你要是唸唸祝願一切眾生健康快樂,你自己一定健康快樂;你要是祝願他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菩薩的大法與事業一定會傳給你。

  △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自了,原為度眾生,方與彌陀本願相合。修淨土法門正為滿此大願,若僅僅念佛求生,恐品位不高,不能滿願。

  △ 世人拜佛,其目的不過求名利、求福慧。但行之數年毫無效果,反而境遇愈蹇,便以為佛菩薩不靈,乃灰心放棄學佛之願。—— 此實最可憐憫之人。要知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了生死是世間最大的事,尚可求而得之,何況其他!果能發大心,與佛菩薩之心願相合,自然蒙佛加被,有願必成。

  △ 佛是無所住而住。住在一個地方,心量境界就限於一個地方,有界限、有範圍,等於一個圈套就跳不出去了。如不將心量拓展,死守一處,無法開悟。佛菩薩常游十 方是願力,我們常游六道是業力,假如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我們就是乘願再來的人。願力大過業力是菩薩,業力大過願力是凡夫,愈往下去,業愈大願愈小。

  △ 佛的大涅盤謂之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盤。行於生死中是大悲心,佛菩薩住在六道之中,與凡夫一樣。大乘學人接受佛的開示要作菩薩,其願力心力超過業 力,即可轉變境界,由現在起就是乘願而來的菩薩。來去清清楚楚的人是大菩薩,大菩薩照顧小菩薩,小菩薩有隔陰之迷,經大菩薩一點破,恍然大悟,其願力再超 過業力,又是一個再來的人。轉凡成聖就在此時,不要等來生。

談禮敬

  △ 十大願王以禮敬諸佛列為第一,禮敬並非僅向佛像叩頭禮拜而已,是無論善惡,對一切人均要恭敬,一律平等看待,此系菩薩道之基礎。

  △ 所謂善巧方便,是求學態度與修學的方法。其實態度重於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無恭敬心得不到利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是禮敬諸佛,世出世間無論大事 小事均不能離開恭敬二字,敬是學習的態度,尊師重道實際上是成就自己。學佛最要緊的是態度,至於修學方法只不過是幫助而已。

  △ 佛法所修覺、正、淨。禮拜修清淨心。拜佛時心裡沒有妄念,至誠恭敬,身體動作要按照規則五體投地,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得很正確。這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身體 是機器,如常不動,就會出毛病。禮拜是最好的運動。因此,有人一天拜一百、三百、三千拜。現代富貴人毛病很多,因為顛倒了:身體很舒服不動,心則胡思亂 想;心要清淨,它偏偏靜不下來。

  △ 心中一念不生即可以禮敬十方一切諸佛,心中無妄念即是恭敬,學佛無他,二六時中保持清淨心而已。心要平要靜,自然會生觀照作用,此是學佛的總綱,不如此就會走冤枉路。

  △ 我們凡夫肉眼看不見的事與物太多了,不能因為沒有看見即否定其存在。佛菩薩訓誡我們不妄語,不妄語為學佛起碼的五戒之一,佛菩薩還能打妄語嗎?所以我們要 依聖言量相信佛所說的經典。我們只能看到六道中的人道與畜生道,其餘天、修羅、地獄、鬼道均看不見,看不到不能說沒有,依聖言量,我們知道尚有四道。

談懺悔

  △ 業障是與生俱來的,人人皆有;如無業障,是佛菩薩再來。業障重可以懺悔,懺分事懺與理懺:事懺要發露懺悔。業造作之後一定有果報,發露的意思是使惡業作增 上緣,不要藏在裡面,發洩出來,使人知道,能早日了結。事懺力量薄,不能消滅惡業的種子。理懺要修定,是見性。見了性才能轉業,轉阿賴耶識成根本智。念佛 念到理一心不亂,即是理懺的境界。

  △ 我們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是因為過去世業障太重,一為煩惱障,一為所知障。七情六慾均為煩惱障,有感情即有煩惱障。看經一看就悟就是所知障輕,有宿慧善 根;有人常年聽經而仍不懂,是所知障重,必須懺悔業障,所以十大願王中在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之後,即是懺悔業障,修懺悔禮敬能開正知正見,如想 斷除二障非懺悔不為功。 

  △ 佛門中有求必應,若求不到是有業障,必須懺悔業障。念佛一聲,能滅億劫生死重罪,必須信真願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才成。功夫成片能帶業往生,至少要願力超過業力,若能超過即是乘願再來,生死自在;有一絲毫掛礙就作不到。

談讀經

  △ 福田一定要由三寶方面去種。末法時期種福田較為困難,魔子魔孫現出家人相,混在三寶中來,眾生以魔當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時代,要多讀大乘經典,開智慧,才能分別邪正。

  △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 古人讀經用無分別心讀之,今人則以文學眼光讀之,或用考據方法研究其翻譯之來源,欣賞其文字之優美,或分別其名相,如此則是佛學而不是學佛。讀經必須以至 誠心讀誦,至誠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讀經如此,讀古人註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間書籍,以此種態度閱讀,亦能以慧眼觀察,別有悟處。以至誠心看經就是修定,不 可用分別心,一字跟著一字讀下去,不生分別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開悟。智慧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福德亦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清淨心現前,福慧自然具足。

  △ 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初學之人, 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師,但佛說法「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證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 持。

  △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 聽經看經自己以為真悟,其實是解悟,解悟屬於意識的作用。……第六識是虛妄的,聽法——會聽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開悟,用第六意識聽,終無開悟之日,眾生之迷在此,聞法多年未開悟者亦在此。

  △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有一條不懂,則全部不懂。求智慧應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後得智自然現前。心地清淨,湛然不動,是根本智。讀經時把 心定下來不要打妄想,一個字一個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專一,一面讀經一面又想別的事情,就沒有效驗了。

談佈施

  △ 經中常常開示,一切煩惱歸納之即是一個貪字,貪慾為一切禍患之根本。對治貪慾要用佈施,貧窮佈施難,其實佈施功德大小與所佈施之金錢數字並無關係,要看有無菩提心。若以清淨心佈施,其功德無量無邊;一著相即變為人天福報,是世間癡福成為三世怨。

  △ 貧窮佈施難,但窮人亦能隨修堅固,小小佈施能與性相應,即能隨順堅固一切善根。窮人無錢佈施,可以出力,對於善舉能助一臂之力亦算佈施。

  △ 培福報通常都講佈施,財施得福,法施得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經中說:「令行種種無量施,以此願求無上道。」何以行佈施能得無上菩提大道?蓋佈施可以斷貪愛。貪愛是煩惱之本,貪心斷盡,煩惱亦斷盡。

  △ 佈施人人可修。佛門有四眾弟子,出家二眾修法佈施,在家二眾修財施與無畏施。故弘揚佛法,在家二眾更應負大部份的責任。

  △ 佛法千言萬語,總歸一句是「看破、放下」。此四字作起來不容易,但有一方便法門,即是佈施,佈施即捨離生死流轉。每人均願捨生死,而每人均抓得牢牢的,此 是執著不肯放下,與佛法背道而馳;不但身外之物要佈施光光的,連身體也要佈施給眾生。大乘佛法是即世間而離世間,正放下的時候也是正提起的時候。把身體留 在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以五欲六塵作佛事,「我見」沒有了,哪裡還有疲厭?哪一個受苦?身都放下了,何況身外之物!佛法說「法喜充滿」,即是自在之意,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今生即能作到。

  △ 世出世間一切成就,即在捨忍二字,若著了相,捨與忍均不能圓滿。著相修六度即是六種有漏的善業,來生不過受人天福報,佛法與世間法即在著相與離相二者之間 的分野。六度中先說佈施,也有深意,因捨有遣執之功,破我之能,最與般若密切;若想修福,必須佈施,離相修福,得清淨福報,這種福報是自然的、是清淨的、 不著相的。

  △ 佛法是宿命論又非宿命論,迷在境界中即受命運的支配,以業力作主宰,覺了即非宿命論。《了凡四訓》在台灣流通不下五十萬冊,但有幾人能依之而行?如照之行 即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對任何東西有絲毫的貪愛,佈施度即未圓滿,乃至對於自己的身體亦不可執著。金剛經徹始徹終就是一個佈施,菩薩佈施重在離相,心不著相 不是什麼都不要,而是眼前所有內外財一切不執著,如養兒女也是佈施,身體一天勤勞亦是佈施。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龐居士之沉財寶於江心,他說好事不如 無事,只不過為了勸誡一般行善著相的人,示範一番而已,妙在此處。學佛即要在這個地方著眼,才能做到離相,正在修善時,亦正在離相時。

談持戒

  △ 戒亦稱為解脫,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脫。入菩薩道,三無漏學為根本。學佛千萬不要被虛妄的名聞利養迷著。佛法亦有法運,雖衰不會滅亡,因末法有一萬年之法運,現在只過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薩道一定要由三無漏學開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樞紐。

  △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記錄就是戒律。在行為上以戒律為標準,在思想上以經論為標準。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受戒容易,守戒難。持戒必須有智慧,如無智慧無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資相成。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降伏煩惱需要智慧,俗語說:沒有理 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種,一為止持,一為作持。如五戒之規定均為不應作,為止持,屬自利;作持是必須要作,屬利他。例如,受菩薩戒之後,路遇病人必須 為其安置照顧,不管即犯戒,謂之作持。

  △ 學佛人應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為我一個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淨就是華嚴經的一真法界,此即禪宗的明心見性,故大乘學人的下手處即是破四 相。學佛就要學吃虧,學上當,此種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對初學佛的人講這種話,一定把他講跑了,但是對老修行應說真實話。

  △ 由初學佛到等覺菩薩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後就不要持戒了,因為佛的行為就是戒律。

  △ 正助雙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無論修那一法門,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幫助成就。八萬四千法門均修定,淨土得一心不亂,是念佛 三昧,離開戒不成,戒幫助得定。止持是斷絕作惡的增上緣,作持是歷事練心。佛對於眾生瞭解得太深刻,教導我們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淨心, 失去清淨心所修的均為癡福。除非為了度眾生,否則以不接觸繁華世界為上策。

  △ 學佛之後看到某人能說不能行,就要批評他而造口業,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後,天天看人家的行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卻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 造業的機會,還不如不受戒。須知戒律是律自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規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 譭謗出家人罪很重。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只要對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諸佛,若譭謗他則罪孽深重。至於破戒僧,因行為不檢而招致眾生譭謗三寶之因緣,他自己將來作墮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與眾生不發生關係。故古詩有云:
   其人戒定雖羸弱,善能說法度眾生;
   若能供養此人者,勝於供養十方佛。

  △ 勸人學佛則可,勸人受戒則不可,要由其自己發心受戒才有效,否則礙於情面,勉強受戒,受而不能持,反而害他。同一理由,有人不能吃素,亦不要勸其吃素,否則因怕吃素而佛也不學了;可先勸其不殺生而吃三淨肉。對於已經受戒之人,可以勸其戒持清淨。

  △ 學佛是自己學佛,不必看人家學佛的精進程度如何,人家學與不學與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據經典批評人家,只有自己造口業,對於自己毫無好處。如果機緣成熟,一說即能改過遷善,不妨倒予以規勸,否則還是不要管人家的閒事比較好。

談忍辱

  △ 清淨心是由戒定中來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為第三,忍是出離苦海的最妙法門。

  △ 修忍辱時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為我是能忍,以及有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離不開四相。聞贊則喜,聞謗則怒,心中即起波浪,離四相談何容易!應先漸修, 後可頓超。修行一事沒有天生的,縱有頓根的人,亦是過去世修來的。欲求大徹大悟,須以佛法慢慢熏習,每天需要唸經,單單念而不解其義,收效甚微,對於經義 要圓解、要深解,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境界都能運用上去,舉心動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人我執不易斷,凡事看淡一點,即算有進步,愈淡 薄愈自在,就是漸漸的放下。四相空了,說一個忍辱也是多餘的。

  △ 一切冤家對頭不可恨他,他是來成就我們忍辱度的。對於天然災害要忍受,對於自己的清苦生活要忍耐,切不可怨天尤人,要知萬法皆空,對事理因果都能瞭解,謂之無生法忍。

  △ 清淨心中一絲毫不能沾染,親愛之人要放下,冤家對頭也要放下。度一切眾生,冤家對頭也在內;菩薩沒有一個冤家,冤親平等是大無畏精神。

  △ 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忍辱極易生嗔,嗔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壞。例如有人罵我,我忍耐住一時不還嘴,但 心中氣得不得了,這種強壓制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佛在金剛經中所說,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段經文時,有「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 恨。」嗔恨正與菩提相反。菩提,覺也、平等也、慈悲也。而嗔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違反 慈悲,更不待言。

  △ 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勝寂滅法」,忍清淨寂滅,把心安住在清淨寂滅就成功了。學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來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處即是忍,忍之相 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現前不能說好與不好,如被魔降伏即當失敗,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現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嚴經》五十一 種陰魔,唯一的克伏辦法就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 嗔是一切逆境上發生的憎恚心,為惡業的根本,也是一切惡行所由生。嗔是障定的,定好不容易修成,嗔心一起,一切都完了。忍耐是對治嗔恚的,什麼境界現前均不能起嗔恚心。

  △ 一切境界均系心識變現出來的,只要離開分別執著就會得到清涼自在,自在就成為分證佛。對無緣無故來侮辱我們的人,絕不可存報復之心,應存報恩之想;聽到毀 謗諷刺,惡言相向,這都是來成就我們的大菩薩。金剛經說一切法行成於忍,無忍辱則佈施持戒均不能成就。想作什麼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壞,他是來消我們業障的, 應如飲甘露;業障消除之後,到了晚年可以有順利的處境。如今既然明白這種道理,即應掬誠接受。上等智別真妄,中等智明是非,下等智知利害,現在連知利害的 人都沒有。等到自己真正清涼自在,諸佛菩薩自然加被。觀行固然重要,而觀更重要。行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觀慧,其它都是盲修瞎練,人天福 報。十法界依正莊嚴均是自己心想所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所差別。他人如對我有分別,沒有影響,但是你如果覺得他對你還有分別,就是五十步 笑百步,同他差不了多少;外界對於你起分別是消你的業障。菩薩是在境界上學,而不是在經本上學。

  △ 冤家惡人加害於我,不能起怨恨之心。我現在學菩薩,還能有報復心嗎?

  △ 忍辱的功德與不忍的害處,凡是學佛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而境界現前,自己作不了主,就把他忘記了,仍舊是肝火上升,一點不讓人,這實在是對於忍辱的真實利 益還未參透。要知道,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修持所集的功德,一把火把它燒光,豈不太可惜了嗎?一個人受污辱最易生嗔恨心,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嗔恨是修 行人的大忌諱,有了它這一生就不能成就,因為嗔恨心與菩提心不相應。菩提含有覺、平等、慈悲義。嗔恨之生,由於事之不由己意,便是著我相,尚何平等之有? 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其違反慈悲,更不待言。普賢菩薩說:菩薩過失莫甚於嗔心,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嗔火若 生,一齊燒盡。我們平日積功累德,好不容易,稍遇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把以前的功德統統燒盡,然後再從頭來,豈不可惜!豈不可怕!

  △ 障礙大慈悲心的是嗔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嗔恚障,縱然有人無緣無故地來侮辱我,亦應以慈悲心修大慈悲戒,作起來很難,但不是作不到;遇到逆緣應立即覺悟,不覺悟,慈悲心永遠發不起來。常常覺悟,悲心即增長,嗔恚心即漸漸消除。

談精進

  △ 不放逸:精進同三善根合起來即是不放逸(放是放蕩,逸是縱逸),就是過著有規律的生活。人若放逸就是對於貪嗔癡三毒不加節制,任性所為,肆無忌憚。不放逸剛好與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進為體,有防惡修善的功能。對一切善法肯認真負責,精誠集中,故名不放逸。

  △ 甲冑表示精進之義,學佛的甲冑即是精進。如能忍,一切事均可成就。金剛經云:「一切法得成於忍。」人與人相處,人與環境相處,必須忍耐,唯一目標:若能使道業上有所成就,則任何環境都要忍耐。

  △ 我們每天至少有十一、二小時都在動腦筋,貪著世事,這就是業。過去生生世世都在造業;要勤勞不息地進修,不取不著,即可遠離多生多劫的業障。

  △ 純而不雜謂之精。精進是沒有條件的,有條件即不能與本性相應,有條件容易退轉。例如學佛為求財富、求平安、求兒女上進,希望達不到就要退心了。必須發菩提心,發菩薩願,沒有任何要求及附帶條件,只是為了饒益眾生,為了度眾生,求諸功德法。  

  △ 佛法是一條生疏的路子,豈能淺嘗而止,必須要熏習再熏習,重複再重複,方能見功效。所以多聽經多看經是有必要的,不補佛法熏習即補煩惱熏習。

談止觀

  △ 禪定屬功德邊,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屬福德邊。福德可以給人,功德不能給人,亦如財物可以贈送他人,聰明智慧無法贈送他人,功德是自己專有的。寶志公為 觀音化身,主持梁皇懺只能將郗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問佛:舍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舍利弗心內如鼓,空空如也。 一念不生,這是大定。隨問隨答,一經過考慮即落在意識心上,必須要用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與佛心,心心相應。教下的止觀也是定,方法不一樣,目的則同。

  △ 止是禪定,觀是般若,修止必須同時修觀。若是一心專修禪定,修久了,不會馬上得到智慧,行者心理漸漸地消沉下去,容易打瞌睡,起了懈怠心,什麼都不肯作, 消極而不行善法,如此則失自利。其次,修止修得好,亦限於獨善其身的地步,因而遠離大悲,不度眾生,亦失利他。故馬鳴菩薩說:「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 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 觀是看破、止是放下,有止觀才能斷得了貪愛。

  △ 佛對於恐怖的眾生的安慰之處,生死之因緣自己可以做主宰,想不生不死並不難;見思煩惱是生死之根本,如不肯斷是願意在世間。煩惱一起來,立刻覺察,日久功夫純熟,即能斷煩惱,即可自作主宰。看破是真精進,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斷除煩惱,生死即得自在。

  △ 四念處通大小乘,通一切法門,是學佛的基礎。佛將欲涅盤時,阿難問佛:佛圓寂後依誰而住?佛答:依四念處住。所以,若不依四念處,所修行的一切法門均不是佛法。

  △ 觀身不淨。不淨有五種:(1)種子不淨,父精母血作為自己根身的種子。(2)住處不淨,住母胎時多有不淨。(3)自體不淨,身體為四大假合所成。(4)外 相不淨,九孔流溢。(5)究竟不淨,死後數小時即變壞。知自身種種不淨,實無可留戀,即不會執著。或謂有此身可作修行的工具,所謂借假修真;請不要誤會, 此「假」字非指身體而言,系指佛法而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其實身體用不著擔心,有一定之業報,只有多作善事,在修持上用功夫,才能保持身心康泰。

  △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是令對於身體不要過分愛惜。打破身見即能破我執,才能離開世間,往生極樂世界。

  △ 凡是血肉之身均不乾淨,小乘佛教有九不淨觀之說。即以選世界小姐而言,各國佳麗均系代表人物,真有沉魚落雁之容,然而除去一張表皮外,身內只有血肉筋骨,污穢充滿,死後不到三天即惡臭充鼻。所以《起信論》說:「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 觀受是苦,受是領納、領受之意。一切受,歸納之有五:身的苦、樂,心的憂、喜,以及身心無苦樂之捨受。苦、憂屬苦苦;喜、樂屬壞苦;捨是暫時的,屬行苦。三界均苦,若欲離苦得樂,除轉識成智外,別無辦法;如辦不到,只有念佛求往生。

  △ 觀心無常,第六意識心唸唸不停,不用功時不覺得,初念佛的人愈覺妄念多,停不住。一念不生是真心,動即是妄心,首先要把心拴住,若拴不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更不能往生淨土。

  △ 「觀法無我」,法指一切萬法,我是四大五陰的假合,四大五陰就是法,一切法空無自性,要常常作如是觀,才能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

  △ 眾生有四種顛倒,認為身體是乾淨的,享受是快樂的,心是常住的,我是實有的,既有此顛倒思想,所以處處放不下。對治之法,即用四念處幫助,將身心放下。

  △ 不論修何種法門,戒定慧是基礎,不能得定,縱得慧亦是狂慧,定中無慧亦是邪定。

  △ 說到定力,凡夫也有,定的境界不相同而已。凡夫將五欲六塵境界當作真的,心定在五欲六塵之中,故見不到佛的境界。從前佛在只園精舍見蟻而笑,謂弟子曰:蟻 身已閱七世佛仍為蟻身。因蟻是定在蟻的境界,始終無法脫蟻身。人亦如是,人想生天的不多,想生淨土的更少,一生混混沌沌,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無大善惡, 一生又一生,白骨堆成山,仍在人道中混,這還是好的;三毒加重,失掉人身,更不堪設想了。

  △ 時間是就眾生分上說的,實際上並沒有時間,是眾生的錯覺。時間屬於心不相應行法,長短沒有一定,念劫圓融,可見時間是眾生的知見。所以經云:「無量無邊無數劫,於一念中悉明見。」

  △ 凡夫與聖人不同,聖人觀性,凡夫觀相,凡夫處處見,處處著。

  △ 馬鳴菩薩說:「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外緣」指四面的環境,「一切音聲」如車聲、飛機聲等,皆足以破壞我們的定功,所以小乘人要住在山林水邊才容易修道。古語云:「大隱在市,小隱在山。」十字街頭都可以打坐參禪,這是有深一層功夫的人說的。

  △ 八萬四千法門,就理論上歸納之,可分為二大類:一曰定,一曰觀。定即止,放下萬緣之意。修定是心不起念,比較單純,修行人大致沒有什麼爭論,至於修觀,各 人所修的境界不同。修觀是入佛的境界,各有獨到之處。修觀要用智而不用識,用觀照而不用分別,無論對性體或法相,唯有用觀照才能見到如實理,永無乖諍。

  △ 體真止:止就是定。體真者,經論中常說一切諸法皆因緣和合而生,均無自性,如能體會真空的道理,證知其真理即真空,一切事相當體即空,就不會在一切法上攀緣。體真止屬空觀。

  方便隨緣止:又名息緣守境止,如念佛法門及禪宗的參話頭,把其它的萬緣都止著。菩薩曉得空有之真相,空非空,有非有是幻有,空不是頑空,於一切幻化假相的境界上分別種種萬事萬相,而心中如如不動;為了利益眾生,故隨著眾生的緣,亦能安住在俗諦上。

  息二邊分別止:是因第一種偏在真空上,第二種偏在假有上,都不是中道,現在明白假非真假,真亦非真,空有二邊都不執著。

談般若

  △ 從凡夫地至如來地,六波羅密是必修課程,六度中佈施重要,般若更重要,佈施是放下,般若是看破,二者互有關聯。但何以只提一佈施?因佈施即包括余度在內。般若是理,余五是事,五度無般若為世間福德,二乘及權教菩薩雖達到九次第定,有般若才能證得圓實菩薩的境界。

  △ 何為正念應認識清楚,所謂正念是息著相之妄念。整個般若經之宗旨,不外無住生心,無住是離相,生心是提起正念,無論學那一種法門,不懂得般若必生障礙,有障礙必有煩惱,所以般若是通一切教義的。不著相即是正念,生的是無住之心,無住的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 依文字起觀照。佛的一切經典,全是由真性理體中流露出來的,全屬般若,不懂般若即無法學大乘。觀照就是般若現前,真性菩提可能透露出來少分。

  △ 怎樣成就真見?必須將有見無見均去掉。有見是凡夫,無見是二乘,有所取都是錯的,不著不取是解脫。事事清清楚楚,事事不分別,阿賴耶識就不落印象,無印象就沒有三世果報。我們學菩薩學不到家,學少分亦好,看不破,看淡一點也好。

  △ 大智慧人得無分別智,了達世間的真相,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世界上萬事萬法不外色相與心,即物質與精神,物質是空的,精神更是空的。

  △ 經云:「不動離二邊。」不動是正念,正念即無念,是大菩薩的境界,凡夫應當把標準降低。把念頭安住在佛法上,總比安住在世法上強得多。空有二邊均非中道: 凡夫著有,出不了三界六道;小乘著涅盤偏於空,過猶不及。唸一聲阿彌陀佛,既不著三界六道,亦不著涅盤,是大乘的境界。

  △ 經云:「不分別我及以我所。」離相回相時,是日常生活中不分別我及我所。我執斷了,即等於阿羅漢。向此路上走,在是非人我上少分別,金剛經之破四相亦即此 義。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我是假的,我所有的更是身外之物,放下之後應當隨緣,不可執著。在六道中有生死輪迴,即是因為有我及我所,能斷的就是英雄。所謂 英雄者,即旁人辦不了的事他能辦。例如斷煩惱、了生死、出輪迴是世間一般人辦不到的,如有人能做到即是英雄,所以廟中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其意義在此。

  △ 離相並不是不要相,是不著相;若不要相,體也沒有了。不取不著是離相的意思。

  △ 經云:「不分別佛及以佛法。」楞嚴經中說,以緣心聞法,佛法亦變為所緣之法。佛是講的性,性那能分別,從相上見性,對一切相不生分別心即是功夫。一切佛菩薩均不起分別念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與一切不相混亂。……十法界之相均是心中所生的影子。

  △ 經云:「不分別眾生及以調伏。」眾生指六道有情眾生,及二乘權教菩薩亦包括在內,若度他們,須調理其心情,並降伏其煩惱。天天干,盡心盡力去做,長時期去 磨練,不起分別;對於惡人亦要敬重他,悲憫其一時之迷。一生無憂無慮是一件大快樂事,衣食足、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真是自在;佛菩薩無時無刻不是身心自 在,世間人如真明此理,必然成佛。

  △ 經云:「不分別業及業果報。」造作不要分別,果報亦不要分別,三途也自在,這是已經有了一切放下的功夫。一有分別即有十法界,不分別即一真法界,菩薩造的 是淨業,淨業是沒有分別心。凡夫造的是善、惡、無記業,現在所要作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菩薩如以惡業度眾生是不得已,他雖殺人亦是善業、亦是大慈大 悲,如救五百商主之例,內心中只有慈悲救他之心,絕無惡念私念,故菩薩雖作殺盜淫妄而仍是慈悲心。但凡夫對於此理雖須明瞭,卻莫輕於嘗試,更勿取法,否則 必趨於惡取空。

  △ 經云:「不著於思及思所起。」思是意業,所起是身語業,共稱為三業。三業以意業為主,身業與口業必先有意思而後才有造作。思而不著即《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經云:「不壞因,不壞果」,是對治執空者而言。如以前所說,不分別我及我所等等,對一切均不分別,如對此語發生誤會即墮入惡取空,所以再補充說不壞因果, 即可以不落空。因與果也是性空,也是沒有障礙,因不礙果,果不礙因,因為彼此無礙,可以借假顯真。「色即是空」並不是把色滅了才是空,而是當體即空、色空 無礙,如果不壞假名說實相的話即中道觀。十法界無一法界是真實的,只有本性是真實的,一切的相是真如本性的夢幻泡影,把心收回來不要再隨六塵境界奔馳,收 回來就安樂了!一切因與果不壞,是由體起的用,如水起的波浪,不要波浪,水也沒有了,隨緣認得性就成了,所以不必壞因果。現在受的果報不必想離開,如想離 開是又多了一層障礙,如果要想離開現在的果報,不分別就可以離開。深明此理,真有大樂,顏回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 是不分別。如果看人家發財,買房子,生活優裕,心中羨慕,就是分別,就是執著;真正明白,徹底解悟是一真,什麼境界都是佛境界。

  △ 經云:「不謂生死有分別,不謂涅盤恆寂靜。」生死與涅盤是相對的,如空與有之相對是一樣的,因為有「有」,所以才有相對的「空」;生死與涅盤亦復如是,如 無生死而說不生不死有何意義?凡夫、小乘的知見均有毛病,凡夫迷於生死,二乘迷於涅盤;大乘學人兩邊都不著,走中道第一義的路子。有分別即有生死,生死與 涅盤,二俱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那有生死與涅盤?從圓融上說,生死即涅盤,哪個人沒有生死,各各人皆有涅盤。此中意義絲毫不得誤會,用比喻說,水即涅 盤,波比生死;波即水,水即波,水與波既是一樣,何以叫它兩個名字?因為它們體是一樣,相不一樣。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涅盤是寂靜的,生死的相是妄動的。 人的一生由小到老,確有生死,何以說無生死呢?實在是對於相沒有看清,是被相迷著了。如看電影放映名人傳記,由少年經過青年壯年至老年,一生事略,功業彪 炳,似乎有生滅變化,實際上張張畫面均未離開銀幕,電影放映完了,銀幕上沒有生滅,找不到痕跡,沒有痕跡,焉有生滅?感覺上看它似乎是個真實的,其實是錯 覺。

  △ 內不受六根的控制,外不為六塵境界所轉,才能得到自在。

  △ 只要心在道上,諸佛菩薩之光明時時加被。常親近善知識,與諸佛菩薩同共止住。諸佛菩薩住在大悲性空,念一切智,心無暫捨。佛法以智慧為主,終極的目標是 慧。欲求慧必須修定。唸唸與一切智相應,即無分別智。由本性中透出來的智慧光明,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大慈大悲修六度萬行,但不著相,即與智相應。

談破相

  △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無願無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即四相具足,即非菩薩,仍是凡夫。要保持清淨心,不可執著。

  △ 破四相才能隨緣現相,離相必須從大智慧上下手。世間人無論有多大的聰明才智,若有執著即是有漏的智慧,無我執還有法執;菩薩一念不生,即是無相。起一個念頭即有一個相,一切境界現前不起念即是功夫。法界本來是沒有相的。

  △ 對於事對於理一切明達,而後觀一切法知萬法因緣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用此種觀念修一切善業,不執著,不污染,即得「不壞意」。此不壞 意是指不能加以破壞的,如名聞利養、生死以及有漏事業等等都是可以破壞的,這些東西全不要,還破壞什麼?惟有如此才能得到不壞意。故經云:「菩薩已得不壞 意,修行一切諸善業。」

  △ 經云:「於諸眾生善分別。」此善字最為吃緊,善分別是了別,用的是無分別心。古人常說的比喻為水與波,水無波浪的時候是無分別,一起波浪,外面照進來的景 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剎那生滅如波浪,果然靜若止水,一切森羅萬象即瞭然於心。人人都想開悟,入法界性才能開悟,佛教我們見性不著相,不著相是不著空亦不 著有,空有二邊均不著,才能得中道第一義的智慧。

  △ 心體無念,起念即非真心。言心的性甚為清淨,眾生對於心性本體迷惑,佛乃開示令入佛之境界。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其目的無非令我們認識真心;要 入這個境界,必須要把識心內所藏的無明煩惱一齊丟淨。學佛不是修心也不是修性,要知心性本來是清淨的,不必修,只要破了無明煩惱就成了。

  △ 佛說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全是假的,明白此理,應當放下。知一切相皆是性體變現出來的,從因上看皆是依他起相,無自體性。故云:「為說世間皆從緣起,知諸法相皆悉無相。」

  △ 修行要在轉識成智上用功夫,不要專門去找。除去執著,第七識就變為平等性智;不用妄想用觀照,第六識就變為妙觀察智。眾生本來有的無量福無量慧不能顯現, 自己並不曉得,總是想求福求慧,而自身的障礙(妄想執著)又不肯捨去,這就難了。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只要肯做,人我執一破,我見沒有了,一切煩惱統統 消除了,看一切人都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的假相,而我亦如是,四相破了,即是菩薩。

  △ 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皆以般若觀照一切萬法,一切萬法歸納之即是五蘊,五蘊展開來就是百法。必須熟讀四十華嚴,詳細研究五十三參所遇到的各種境界,體會經義, 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而最後的歸宿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頭緒理出來了,應歷事練心,遇到任何事情都應練習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修定修慧要由事上修,若僅 僅盤腿靜坐是死定,絕沒有歷事練心來得圓融。經雲福慧雙修,悲智雙運,不可有偏,單觀無虛必執有。本願雖是在利益眾生而不可強求,利生的機緣沒有成熟,應 先在自利上下手,利生的先決條件是離相無住,真能做到離相無住,可以廣度眾生,否則只能隨喜功德,當你領眾時而自己心不清淨,可能被眾生度走。

  △ 用從體生,用若不與體合,是修行功夫未到家。在一切法中,於人無諍,於事無求,心中必然清淨;無願無求,這就是空,就是三昧。但經中為什麼又叫我們常常發 願呢?信願行是三資糧,發願要成佛道是必要的,但不能求此願,有求的心,心中即不平等,必生魔障。修因與證果是依靠體,時時刻刻在迴光返照,隨時注意與外 面境界染不染。斷惡修善都要離相,現在我們是在因位,這樣做都是般若會上的菩薩,自己焉能不尊重自己呢?

  △ 三諦是空諦、假諦、中諦。(1)空諦是宇宙的本體,諸法的自性,洞然虛寂。因緣所生法,一切法皆空,又稱為真諦,是真實的。如知一切法皆空,即知一切法不 生不滅;證得真諦即能開一切智,斷見思惑,三界六道輪迴就離開了。所以空諦是破法,空諦不是孤立的空。(2)假諦又稱為俗諦,世間無論依報正報,或色或 心,均屬假有,但能起暫時的作用。既知一切法是假的,對於世間一切事物即不必認真。(3)中諦:真空不礙妙有,假相與真理如水與波,真空與妙有實在是一件 事,此理若能透徹,了知真俗不二,空假一如,即入於中觀的境界。證得中諦道理即開了一切種智,破了無明,證果則成就了法身佛〔註:原文為「德」,疑為錯 字〕。言諸法以空故,生即無生,非為假有;以假故,無生而生,非為實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為三諦之理。

談菩薩行

  △ 菩薩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與本性不相應。正覺是覺悟覺察絕對正確,凡夫迷而不覺,小乘羅漢及辟支佛均為正覺,以正法自覺謂之正覺。小乘人不平 等,自度而不發心度人,是被動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薩為不請之友。度生本來不易,眾生不肯接受還要找麻煩。大乘佛法開頭難,從初發心到初住難走,初 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則反是。以念佛法門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亂,可以到圓初住以上境界。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丟得乾乾淨淨,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 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

  △ 十行菩薩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後才能度他。依此推論,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於自己。如佈施可以度自己的慳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錢財有限,不過用佈施為 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貪之功。諸惡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惡念,障礙他人,持戒即不清淨;很小的善事未做,即違眾善奉行之旨,若隨時留意身口意三業之造 作,何時何地不是道場?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譭謗,可以為自己消災,他人無緣無故來找麻煩,應作還債想。學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無論受任何委 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如作得到,則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可放心度眾生;若仍存有計較之心,是非人我縈繞於懷,學佛算白學了。

  △ 真善知識是(1)能辨別善惡因果;(2)厭棄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而勤求涅盤;(3)有大悲心,修六度萬行;(4)修一切善,離一切相;(5)無障礙修學普賢行門。

  △ 用下列十種方法教導眾生者,謂之善知識:(1)勸發菩提心;(2)增長善根,凡能聞到佛者均系夙有善根,令其增長;(3)勸修六度萬行;(4)一切境界能 得解脫自在;(5)成就一切眾生;(6)能得辨才無礙;(7)不著世間法;(8)於一切劫修行無厭;(9)安住在普賢行上;(10)令入一切佛智,入佛知 見。

  △ 大乘佛法是處在五欲六塵之中而不染,與眾生同事(四攝法之一)而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住生死,不住涅盤,不厭三界六道。

  △ 世間種種行業,一轉變過來,即是佛菩薩的行業。佛菩薩穿衣吃飯都是在修般若波羅密,在日用平常之中注重觀行,即能轉變過來。大乘菩薩是在五欲六塵之中修 行;小乘人遠離塵勞,沒有善巧方便,乃是笨的辦法。小乘人未見性,般若智慧未開,只能解脫三界之內的生死,而不能解脫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沒有方便智與根 本智。若有方便智,在修行中均可轉變為普賢大行。但大乘行如不慎重,亦能發生流弊。菩薩有隨順煩惱行,為度生之方便,對眾生有利益時,迫不得已而偶一為 之;如自己程度不夠,幸勿輕於嘗試,阿難已證初果須陀洹,尚且遭摩登伽女之難,何況其他!

  △ 三世諸佛是靠山,菩薩一言一行均根據三世諸佛之教訓;三世諸佛攝受菩薩,菩薩再攝受眾生。凡夫要把意識心去掉,依靠經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如此修學,大經大論,讀誦受持,轉識成智,大開圓解。所以說欲有成就,必須依靠三寶。

  △ 大乘法難行,尤其是在末法時代,似是而非的佛法,老修行人亦難以分別。大乘有隨順煩惱行一說,初學佛之人不可不知。見了性的大菩薩,為了度眾生,可以隨順 煩惱行,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如羅什大師之吞針故事,即其一例。如一般凡夫四相還沒有破,一隨順煩惱,即入三惡道,不但破戒而且破見。這要看自己的 程度如何,幸勿自尋苦惱。

  △ 凡生到西方者均是菩薩,皆能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此種能力是神通圓滿的示現。在裟婆世界不要求神通,求神通必墮地獄,所得的利益很小,而其副作用則甚大,容易走上歧途,招魔障。

  △ 學佛應將佛所說義趣徹底明瞭,使心中了了,然後修行,遇一切境界時乃能歷事練心。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等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將其所領悟之義趣存養心中,使經義與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觀照,便是薰習,不一定要打坐參禪。

  △ 佛在一切處所教化眾生,無有疲厭,因其無功用道,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欲有所收穫,常不能滿意,必致灰心;佛盡心盡力教化眾生,什麼都不要,為眾生工作而 不求代價,不厭煩不疲倦。學佛人在家在社會,盡心供獻自己的能力,不計報酬,立志作大事不作大官,能如此則自無疲厭。

  △ 智慧是體,慈悲是推動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凡是令我斷惑證真開悟的都是佛身,六塵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如耳根利,聽到樹聲亦能開悟。

  △ 所謂自受用身,是自己用這個身體作為修行的工具,知其為工具故不執著。佛以身作身教、作榜樣,身教即是律藏,佛的經典即是言教,身口意均有教化的作用。

  △ 法界指空間與時間所包括之一切。第一義是佛所證得的,亦即般若、真如、本性、究極清淨;有此智慧才能斷煩惱,唸唸與第一義相應,與真如本性相應。本性中一 法不立、一塵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無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來的智慧,才能明瞭法界。故經云:「法界所有皆明瞭,於第一義最清淨,永破嗔慢及愚 癡,彼功德者行斯道。」

  △ 達磨祖師教法是觀心,心要極靜才行。後來人心漸鈍,難於成就,祖師們乃教人改參話頭。其實參話頭與念佛法門相類似,而參話頭如不破本參,不易成就;念佛果 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帶業往生,謂之二力法門,此功德之殊勝又非其它法門所可比擬。我們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應老實念佛,專心念佛亦接近第一義。

  △ 正助雙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無論修那一法門,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幫助成就。八萬四千法門均修定,淨土得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離開戒不成,戒幫助得定。止持是斷絕作惡的增上緣,作持是歷事練心。

  △ 欲見真如本性,必須離名絕相,破除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起念即著相。我見是無始來的病根,不易破除;不過為人處世應知萬事皆空,與我無涉,人情世態隨緣應付,事來即應,不為所動,應完便了,心不著相,條理井然,毫無廢事,時時均在修行,處處皆是佛法。

  △ 人間有善亦有惡,善固可喜,而對惡世界亦不能生厭惡之心,否則即有分別心,無法行菩薩道。普賢行願品中有「恆順眾生」一項,即是不擇善惡一律平等。

  △ 信、解、行三事不能說無有次序,但說同時並進亦可。學人須先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亦必先明佛法真實義而後方能真實修行。但若行得不夠,障深慧淺,即不能了 解真實義;有解有行,信心才能堅固。三事互有牽連,並無先後次第之分。真實依教作到謂之行,真實見到佛理謂之解,真實瞭解三寶之益謂之信,故其中皆已含有 證的意義在內,若論實際,無往而非證。

  △ 晏居之時,菩薩與凡夫不同,一則貪染,一則離欲。佛將五欲比作毒箭,對財色名食睡有貪愛之心,即不能行菩薩道。初發心的菩薩,明其理謂之解悟;在日常生活當中朝此方向走,等到了行與證的悟境時,即不在六道輪迴,脫出生死。

  △ 世間苦難最多的時候,即有菩薩應化在人間,在應化期間決不表明身份,如表明身份,對眾生弊多利少。凡是在五濁惡世自稱為某某菩薩應化世間,必是冒充的,不 可信以為真。若是宣佈自己來歷或承認是某某菩薩的化身,宣佈以後即要馬上辭世,不作片刻留,如寒山拾得之往事。尤其在亂世,時時都有佛菩薩照顧世人,佛菩 薩對於世人平等視之,無有差別之相,佛的清淨願是不帶任何條件的,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無有異。

談念佛

  △ 念佛心不動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見佛。得理一心生實報壯嚴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餘土;二六時中心中常有阿彌陀佛,即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現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時間多,念佛的時間少。故經云:「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 念佛人講求一心不亂,一心即是心中沒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諸佛菩薩弘法利生,並未動心起念,凡夫把動念與不動念分為兩個,而佛是無住生心,所生之心統是無住,所動之念統是無念,生心與無住不二,生心與無住同時,即無分別,能所均斷,才能念到一心不亂,即是見性。

  △ 四緣:(1)親因緣,又譯為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如眼根對色塵時,識即墮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緣,亦即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每一眾生均有十法界之種 子,各各俱足,取什麼緣即得什麼果,若取成佛的緣,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運的在我們自己手中。(2)等無間緣,又名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繼而 起,相續不斷。(3)所緣緣,又名為緣緣,是心裡攀緣之對象,不能間斷,是自己本身的力量。(4)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 障礙,名增上緣。以念佛而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親因緣;二六時中綿綿不斷是等無間緣;很想往生,念茲在茲是所緣緣;一切道場及善知識是增上緣。

  △ 眾生心淨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身;聞法亦如是,如以清淨心看經,其義如泉湧。見解行持不同於世俗,一動感情即起障礙,如想得自在,無其他路可走,只有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此是過來人的經驗談。

  △ 念就是妄想,時刻不停,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只能將他轉換過來歸到淨念上,久久自然歸於無念。用功必須修至無念才能證性,方為究竟。

  △ 正念是無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無念而念是實相念佛,《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此淨念即正念,才是入於如來的大涅盤道。

  △ 佛法就是求清淨心,凡夫不瞭解空相,以為打個妄念沒有關係,其實關係大了,息掉妄念很難,與其令阿賴耶識中種其他的種子,就不如種念佛的種子。凡夫執有, 錯了;二乘執空,有體無用,也錯了;不執空也不執有,又錯了,恐怕走到無想定的路子,必須照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就對了。

  △ 正念是沒有妄念,就是自性起用。此處最易錯認,因未離心意識故。以不正念還有個「念」,那就錯了。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算不算正念?如果以絕對的標準來 講,這句「阿彌陀佛」還是妄念,清淨心中沒有阿彌陀佛。為什麼淨宗將這句「阿彌陀佛」當作正念?因阿彌陀佛名號雖是妄念,此一妄念最接近正念,故淨宗用此 一妄念的方法達到正念。(無住生心集)

  △ 真發心念佛,所得到的是理一心不亂。如果不能發菩提心,但有菩薩之大願,用識去念佛,求帶業往生,謂之事念,專心即可。念佛求功夫打成一片,心中無雜事,今生即可以生凡聖同居土,淨土法門之殊勝在此。

  △ 二六時中唸唸均有佛號謂之執持,斷掉即為失念。失念時雖無妄想,但墮在無記性中,亦屬煩惱;若再起煩惱,則問題更多。故在行往坐臥中,心裡要存有佛號。使用念珠原為記數,手中持著念珠可隨時提高警覺以防失念。

  △ 以理心智心念佛必有成就,以散亂心念佛得福報而已。必須有恆心;一曝十寒,無濟於事。

  △ 千經萬論就是令人求清淨心,即無分別智,是真正的智慧;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之「照」,一動分別心即照不了。心地染污即照不見,心放不下即是染污。念佛一心不亂即是信心清淨,一天念十萬聲而仍有煩惱,是培福報,不可能往生。

  △ 念佛有止有觀,一切雜念萬緣統統放下是止,一心專念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是觀。念佛就是修定,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得不到受用。經論上教我們要誠敬,誠在內心,敬在外表,內外徹底誠敬,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 不念佛還好,愈唸唸頭愈多。不要怕!繼續念,慢慢地念頭就會息滅了,千萬不要不念。

  △ 不念佛還好,一念佛妄想更多,但是知道它是妄想即不要理它,仍然念佛。如果妄想不斷,距一心不亂還有一段路程,要照顧佛號,不要照顧妄念,久而久之,妄念自然會減少。

  △ 自古以來,念佛人均是佛號與妄念同時而起,只要不理會妄念即是以清淨心念佛。有人臨終往往現起瑞相,他人看到自然生起信心,所以求生淨土,自利中便有利他作用。

  △ 修行人世間事盡量少管,佛門中事也少管。不要有是非人我,一心念佛,有空時間就看經,與佛菩薩交往談天,豈不甚好?

  △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幾種念的方法至為得力:

  (一) 寂靜念。寂滅清淨已經與三昧相應,禪宗譯為靜慮,如此念佛即大禪定,行住坐臥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
   (二) 清淨念。有漏的煩惱沒有了,無漏的煩惱也沒有了,二邊俱轉,這種念法即真心現前。
   (三) 不濁念。濁是雖在念而仍有疑惑,因而並不太認真;故學佛人在理論與方法上,應徹底明達,毫無疑惑,以淨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煩惱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而已。

  △ 念佛功夫雖未至念而無念,但能行願真切,仗彌陀悲願力,亦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到了極樂世界即不退轉。不退是初住地位,念佛一生即可辦到,若修他法須經久遠劫數。此方便之方便,今幸聞此法,豈可交臂失之?

  △ 修淨土念六字洪名,字字分明,能念所念俱遣,能念的心是空的,所念的佛是空的,才能開智慧、斷煩惱。

  △ 每一眾生從無始以來,住於生死,受盡苦惱,輪迴世間,是可恥的事。修行固然是苦事,而苦盡甜來,並不是做不到的;若做不到,佛就不說了。有信有解必可往 生,上根利智之人一天就能往生,最鈍者七天亦能往生,千萬不可看輕自己。無量劫來在生死輪迴受苦,比菩薩修六度萬行之苦大的多,修行之苦有限度,六道輪迴 無限度,學佛吃苦,吃了有好處,生死輪迴之苦是白受的。

  △ 大空三昧亦稱大三空三昧,即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心中絕對清淨,世間一切有為法毫無牽掛,佛法也不牽掛。念佛講理念,念到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花開 見佛。世間事要放下容易瞭解,佛法也要放下難懂,不放下又不能見性,大乘佛法放下與不放下是同時的,正在提起時也是放下的時候。譬如念佛,依照大勢至圓通 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修楞嚴大定;心地清淨,度化眾生而不為六塵所纏,心中什麼念頭都沒有,沒有能念的自己及所念的佛。無能無所是寂,唸唸分明是 照,無論修什麼法門都離不開此法,步步踏在道上。欲接近華藏世界必須先破四相,世間第一難事是求人,破四相是求己,自己同意如此作,還有什麼難處?到了極 樂世界是學本事的,學成之後就要離開這個地方,正同行願品之參訪善知識給我們的榜樣,每個位置均不留戀。從今以後,一切是非人我都看淡一點,絕不執著,學 吃虧、學忍讓。假如真能與空寂相應,無人無我,誰受生死,當下即得解脫。此境界如能轉得過來,歇即菩提。

  △ 華嚴經所說的是一真法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屬有為法,有生有滅。我們所瞭解的佛法只是皮毛,沒有甚深的功夫不能瞭解佛法的真實義,只能隨分研究,隨 分演說。最要緊的還是念佛,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入佛境界。如佛念好了,把身心世界都放下了,到了極樂世界,所讀的不是八十華嚴,而是大本華嚴。

  △ 經云:「不於業中分別報,不於報中分別業。」通達華嚴經的真實義,能於一句兩句經文中,時時起觀照,一生受用無窮。業是造作的時候所發生之事,身口意三 業,造善業有善報,造惡業有惡報,絲毫不爽。在造善業的時候,不可用分別心,一動分別心即是用了意識心,不分別與法性理體相應。只是按照理論去修行,不必 一生求生西方,若求生之心殷切,只能生凡聖同居土,不能生實報莊嚴土,因實報莊嚴土無分別心。不於果報上研究他的業因,得人身是果報,周圍環境也是果報, 既然是果報,只有隨緣消舊業,不必想像其從前發生的原因,因為想也沒有用,只要今生勤修戒定慧,求出生死苦海就成了。

  △ 凡是不變的是真的,有變的即非真。凡夫執有,二乘執空,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兩邊均不著,對於宇宙人生一切通達,謂之般若。無始以來,我們被煩惱所熏習,實在太久了,財色名食睡是地獄的五條根,天天以五欲熏習,樂此不疲。

  △ 現在我們所用的心,是唸唸逐外籌量,一切煩惱由此而生。佛法教人破執著,此與外道處處執著恰好相反。心唸唸向外執著,則迷惑顛倒,沉淪三界六道無法出離。 修淨土法門放下一切萬緣,不但五欲六塵不攀緣,弘法利生也不攀緣,把心拴在阿彌陀佛聖號上,綿綿密密,功夫純熟自然得到一心不亂,生死可得自在。

  △ 一聞到佛法即至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不為境界所轉,此乃是多生多劫來所種之深厚善根所致。凡夫學佛以泛泛心情聽經,亦念誦、亦禮拜、亦隨喜,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其實得不到什麼受用。

  △ 佛法太難了,學小乘也要先做到無我,談何容易!若想成佛,就要經過三阿僧只劫。設佛不說淨土法門,吾人對於佛法只有徒生仰慕之心,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很難 達到究竟的目的。佛大慈悲開示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當生就能成就。但不可誤解,以為造業之人念佛均可往生。祖師說「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是指學 佛之後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可再造新業。在日常生活當中,平常只以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念在心中,無論遇到什麼境界現前,即以一句聖號對付之,過去現在未 來,一切不要思量,老老實實守著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此一句聖號與一切法均不相應,自與六道均不相應,故可脫離六道,超出輪迴。

  △ 念佛是了不起的法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老師教其念佛,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心常念佛,心就變成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言其心力平 等,外道念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來,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境界均是自己心中變現出來的。念佛佛現前也不要歡喜,見如不見,你作得了主宰就行,禪家 說魔來也斬,佛來也斬,就是這個道理。

  △ 念佛是清淨念,修念佛法門與三善道三惡道均不相應,只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可以生淨土。所以念佛之念,唸唸不已,能至無念,故曰勝方便。從初住到 等覺都得修念佛法門,近代祖師大德無論研究那一宗的無不提倡念佛法門。江味農居士提倡般若與淨土同修之法是理念,理一心不亂若是未能達到,還可以保持事一 心,品位亦高。一般學佛的人不知此項要義,以為能帶業往生就算不錯了,如萬一修得不到家,則轉眼又受生死輪迴之苦。

  △ 念佛就是止觀。止一切境界,都要放下,息一切妄念,就是定。觀是幫助止,觀一個法門。持六字洪門,清清楚楚就是止觀,就是靜慮,就是參禪。初學要有一個清靜地方,不被外界環境所牽走。

  △ 念佛法門本為至圓至頓之無上妙法,若僅為自了,以欣厭心情希求,則最上乘大法竟變為小乘,只能下品往生,多劫不能花開見佛,因與佛之悲願相違;若不稱性起 修,甚至往生下品亦不夠資格,只能生到疑城,經長時間方能生安養,豈不可惜?所以學佛先要開智慧,多讀大經大論,體會經論中之真實義理,並非研究佛經文學 及其詞藻。必須屏除外緣,收攝身心,令心攝在一處而不馳散,乃能起觀。

  △ 修道是修通大涅盤之路,修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大定,心中有定就是在道。修淨土,唸唸之中有阿彌陀佛;若心中一時無阿彌陀佛,即離了道。阿彌陀佛即是信號,心中無即失了航線。

  △ 一個人能接受佛的教訓,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師說,能夠死心塌地地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第一等聰明人。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應以修淨土為正行。

  △ 發了大心之後,欲紹隆佛種,度脫一切眾生盡成佛道,生生世世不捨眾生,但是人事環境太複雜了,若不離一切相,便畏生死流轉,而退了道心,前功盡棄。如舍利 弗發大心,因人乞眼,示現難行之法,以及阿難想學大菩薩,平等乞食,而遭摩登伽女之難,均是給學人之警惕。悟達國師十世為高僧,冤家無機可乘,俟為國師, 皇帝賜沉香座,生得意想,冤家乃得其便,遂有人面瘡之厄。由是可知,發大心修大行實在不容易,然而有勝方便在,即念佛求生西方,難而不難。須知念佛法門正 為發大心者說,幸勿輕視,否則實在大誤大癡。

  △ 往生極樂世界,除本師阿彌陀佛外,並可親近諸佛如來,此系四地菩薩的境界。如肯老實念佛生到極樂世界,等於四地菩薩的地位。我們修淨土法門已經是如此佔了便宜,卻不肯死心塌地地念佛,還要取巧,還要再貪便宜,實在是自暴自棄。

  △ 如來三昧與菩薩、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為楞嚴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則與佛的定相應,所以佛在各種經典中提到念佛法門,極稱讚其殊勝功德。

  △ 欲報父母恩亦得先往生極樂世界,到那時就有天眼通,可以看到過去父母現在在那一道中,再去救度他們,不生極樂世界沒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其地位可與 大菩薩相比,一剎那頃遊行無量世界。所以現在要死心塌地地老實念佛,不但世緣要放下,佛法的緣也要放下,其他的經典不要念了,要專修淨土,歷代祖師均如此 說,賓主要分清,念佛是主行。

  △ 世間萬事皆是相對而有,虛幻不實。修行人不在世間一切對待事理名相上認真,心中存有漸漸擺脫之意,勿令間斷。復於此際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一心專念,亦 不分別誰是念、誰是佛,但會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上與十方如來心心相印,下與法界眾生息息相通,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此種念法與實相相應,與一真法界 相應,與心淨土淨之義相應。果能如此,何愁不往生?

  △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並無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塵之念。蓋念佛之念,無非真如之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以相應,所以念佛之念,綿綿密密,能至念而無念,故曰勝方便。

  △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乃學佛人之邪知邪見。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理,不可執理廢事。眾生迷惑顛倒,不攀緣佛即攀緣六道,念頭是剎那不停的。與其攀緣俗念,不如攀緣淨念。煩惱未斷,生死未了,很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緣,豈可輕視持名念佛法門?

  △ 修淨土者以阿彌陀佛為所緣的名號。古德開示念佛要念「阿彌陀佛」四字;有稱六字名號者,加「南無」二字,即恭敬歸依禮拜之意。昔蓮池大師說:教他人念應念 六字,而大師自己則念四字。何以故?大師說:念四字者是一心一意地求生淨土,表示決心。四字比六字方便簡單,容易念到一心。教人念可念六字,因其未必有決 心,先令其種植善根,此祖師教人之苦心也。

  △ 持名念佛,不必觀想,如要觀想亦未嘗不可,須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號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福而後有名,名相皆不離一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與心有密切之關係,一句名號功德無量無邊。

  △ 一念不生為正智正見,如念佛,在二六時中唸唸有阿彌陀佛在心中,謂之正見。如念妄想則為邪念,一動念即非正見。

  △ 修行要常想六字洪名,口念不關重要,心中要常念,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相續不斷。初學通常要用念珠,每晨念三串珠,念三聲佛號撥一珠,一直念下去,絕不 中斷;以後再五句撥一珠,或十句撥一珠。在念佛時任何閒事都不要管,行也念,坐也念,句句分明,不清淨場所及睡時不必出聲,心中仍念,久而久之,即得念佛 三昧。

談淨土與般若同修

  △ 淨土與般若,語別而義無別,淨土由有門入,一般人以為淨土著相,般若講空,似相對又似矛盾,實在是相輔相成,正好兩門合修,則道業日進。

  △ 般若與淨土同修,關係非常重要。淨土是一切法的歸宿,任何法門均與淨土脫不了關係。研習興趣專於那一宗盡可由之,而捨棄淨土則其所學不過世間學問而已。

  △ 念佛是生心,離相是無住,心中空空洞洞卻能提起一句佛號,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 念佛人聽到不住一切法,覺得有一點不大合乎心意,因為念佛,心中即有阿彌陀佛,豈不是心亦住在阿彌陀佛嗎?須知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其意 義是心中乾乾淨淨,六字弘名清清楚楚,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但念佛,無論什麼事都應如此。江味農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理圓融;不要執著,執著是往 生的障礙。六度代表萬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並未捨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般若。學佛善學的即應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語上,華藏世界也是虛妄相,凡所 有相皆是虛妄。六凡不能住,四聖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產業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得法之後就馬上換個新境界,若是常在一處不動,就是有 所住了。

  △ 在打佛七的時候,偶爾妄念少了一點,以為是得到一心,須辨別清楚。理一心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現前心裡還是如如不動,心中如如不動的時候見到佛才是真 的佛現前。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淨土相現,到臨終時才告知徒眾。般若講無相無不相,念佛也講無相無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淨與佛淨土相應。江味農居士 說:「念佛須念至一心不亂,至此則念而不念,尚何心土染淨之可說,無相也。而正當此際,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現在其前,無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義趣與般若 毫無異致。

  △ 修淨土不能離開般若。真正能老實念佛,可以不必聽經研教,念佛時心裡還打妄想就不老實,千萬人中難得有兩三個老實的。欲想在淨土門中有成就,即不能不留心 般若。般若即離相,無論著我相、著法相,稍有分別計較,便是住塵生心;心有塵染,那得清淨?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一切事看淡,心裡不執著,一有分別計較 即是煩惱起現行,有煩惱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萬不要以為淨土法門不談般若,無論什麼法門,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

  △ 一切染幻皆應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虛妄,西方是淨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華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現,不是外面來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變現出來的,即不著有,而求見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現前也。

  △ 對於一切莊嚴境界不發生愛好之心,才能遍往十方世界佛剎,若有樂著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圓融的,大徹大悟之人決無門戶之見,謗禪謗淨均屬不通之人。學佛人 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脫是三位一體的,不能分家。真學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學佛的是求名聞利養、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談往生淨土

  △ 念佛求往生不要說再等幾年,再等幾年就來不及了。果能對四諦法(苦、集、滅、道)有深切的瞭解,一定可以放下了,如果說已經看破,而仍然放不下,實在未看破,所謂知難行易,真實不虛。

  △ 阿彌陀佛在因地中曾發四十八願,我們的願力若與四十八願相同,可說是與阿彌陀佛志同道合。以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作為我們自己的四十八願,就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 人生短暫,一晃就過,如真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最有福報之人。若欲往生必需求解,除非二六時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可以不要求解,否則必須聽經,以免盲修瞎練,一定要懂理,否則不能成就。

  △ 世間人前世行善乃聞得阿彌陀佛名號,是多生多劫來的善根。目前人類有四十億,有幾人能聞到佛法;聞法之中,又有幾人聞到淨土法門;其有能聞而起修者,更是 少之又少。我們今日能有機緣聞到淨土法門,聞而起修,應當為自己深自慶幸。人身難得已得,佛法難聞已聞,若不於今生度脫此身,更待何時?

  △ 往生極樂世界是活著的時候去的,不是死了之後去的,死後就作不了主。現前不能開智慧,爾後即不能往生,學佛是白學了,未免冤枉。過去人能往生,主要是世俗 之事放得下,一切不操心,事情來了就辦,辦完就了,過去不想,未來亦不想。修淨土用此種心情去修,一句有一句的用處,以此方法勸化他人,送他成佛,將來他 要度多少眾生!

  △ 念佛人到臨終時絕不可怕死,怕死,心就亂,能否往生亦在最後一念,臨終時心不顛倒是大福報。凡夫平日修行難免放逸,到臨終時心裡清楚,懂得教理,求生心 切,念佛力量最大。室內應供一尊阿彌陀佛接引佛像,並立一幡,使臨終人以手持幡帶。助念之人句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臨終人聽得清清楚楚,必蒙佛接引。助念 之人如能使二人往生,到臨終時此二人必來接引。慧遠大師一生當中有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到臨終時才對弟子言說,可見淨土法門真實不虛。

  △ 一切放下,一聲佛號念到一心不亂,即可往生極樂世界,在此亂世更應速求出離;一切放下即是大徹大悟,執著決定出不了三界,捨的利益太大了。

  △ 念佛心不動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見佛。得理一心生實報壯嚴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餘土;二六時中心中常有阿彌陀佛,即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現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時間多,念佛的時間少。故經云:「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 凡夫修行要先修人乘,先要作一個好人,人修好了才能保持人身。只憑有口無心的念幾聲佛號生不到極樂世界,必需要修定,還需要修四無量心。

  △ 世間事均是假的,人到老年患得患失之心更重,其實人生一切遭遇都是前世善惡業因所結的果,現在遇到了只有忍受;如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佛就不把「求不得」 列為八苦之一了。人生一切境遇皆受因果律之支配,今生之財富是由前生財佈施得來的,今生的智慧是由前生法佈施得來的。有許多人發了意外之財,不但病魔纏 綿,損失殆盡,且把老本花掉,此種事例世上所在多有。所以人不必貪求,要放下一切,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守住了,心地才清淨;心地清淨,決定往生。「看破」 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

  △ 現在學佛的人,多數不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總要想先買一所公寓,有個安定的處住,生活求其舒適,飲食要求營養,收入總嫌不夠;生活過得富裕快樂,有空閒 的時候,研究佛法,念佛唸經拜佛,聽聽經,跑跑道場,吃吃素齋。此不過表面上冒充佛子,論其心只希望在娑婆世界多活幾年,享享清福,並不一定要往生西方極 樂世界。一有此種懈怠的心情即不可能往生,永在六道輪迴。要知學佛要下決心,一心求生,不必顧慮自己的生活。只要心在道上,自有護法龍天護持,不虞生活無 著。如果心不在道上,每天為自己生活打算,則護法神也就樂得的休息一番便了。還有同修,總想找一個清淨地方修行;須知掩關潛修固然有功效,但也是修行人的 險著。古人說:「不悟道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若是修行程度不夠,而妄想入山清修,恐怕修不好還會招魔,出大毛病。

  △ 凡夫對於身體太重視,唯恐委屈了他,恐怕累著他,不能精進之原因在此。古大德念佛念到筋疲力盡還要念下去,身體毀滅都可以,佛號決不間斷,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若稍為顧惜自己的身體,還要多活幾年,佛號就念不下去了,稍存此種思想,就去不了極樂世界。

  △ 內息妄念,外息攀緣,一切放下,淨心念佛,三五天內即可往生。佛出現於世,即為此一大事因緣而來。尤其在末法時期,五濁惡世,必須作此功夫。此一功夫有成 就,願走就走,要多住上幾年亦可,不是留戀這個世界,而是要多勸幾個人往生。所以念佛求生淨土,必須認真,不可放逸。

  △ 智慧之火焰能消滅煩惱;修行講開智慧,智慧能斷煩惱。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其餘任何法門無此方便。淨土是二力法門,佛力加被我們,但我們自己現前也要有一 念清淨心,否則不能去。現前一念清淨,是伏惑而不是斷惑,是用石頭壓草的辦法;斷作不到,伏可以作到,以理智克服感情。世間事要看破,名聞利養決定不能牽 掛,臨命終時才有把握;但須家人也懂佛理,不要惱害,才能往生。

  △ 學佛多年,雖遇善知識教導,卻仍攸攸泛泛,毫無進步,病在信心不足,不肯精進。常說的淨土法門,認真念佛,念一二年往生的,真有其人,確有其事,不見得他們學問好,佛法比我們懂得多,就是認真去作而已。把世緣放下,認為念佛是一件大事,短時期內即有成就。

談魔外

  △ 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貪慾,五欲六塵就是魔。菩薩修行宗旨在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智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 經云:「善守身語及意業,恆令依法而修行,離諸取著降眾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淺顯的說法即是:身必須離殺盜淫,語必須離四種口過,意必須離貪嗔癡。 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報而不是菩薩道。十善業是有漏的福報,修十善業而離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執著,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則可降伏眾魔。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離諸取著,「離諸取著」即可降魔。

  △ 經云:「眼終不見不淨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所作所為統統不要了,回向眾生,心中一塵不染,心淨則土淨。佛看眾生各各均是佛,因為他沒有分別心,只有 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別,一律平等。學佛之後若是煩惱更重,已入魔境,與佛法背道而馳。對於壞的環境處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淨心、大自在,若是見到佛歡 喜,見到魔不歡喜,就不自在。自己若無分別心,豈有佛魔之分?

  △ 凡是心外求法均謂之外道。佛法講明心見性,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學佛而仍隨六塵轉,心不清淨即是外道。

  △ 佛陀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容易辨別,佛門裡面的外道就很難認識。說到究竟處,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念佛如不曉得消歸自性就是外道。外魔沒有多大的力量,只 怕自己本身的魔。四魔就是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四種:一為五陰魔,五陰非外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為眾惡之淵藪,所以才發生七苦;二為煩惱魔,根 本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亦屬於自己的;三為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妨礙修道,但並非外來;只有第四種魔,天魔是外邊的,他是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 天的魔王,我們的修行程度不夠,他還沒有時間來打擾呢!佛法中無論修那一門均離不開明心見性,如目標不訂在明心見性上,向外馳求,仍然是外道。楞嚴經說捨 識用根就是指的此事,在日用平常之中,若依舊用第六意識即屬魔外。

  △ 魔在人間的時候都是學佛的,未學得好,就變成魔。學佛的人若是帶有一分貢高我慢嫉妒的心,雖然也修佈施,也修禪定,有相當功夫,命終多趨向於魔道。

  △ 魔有內魔外魔,內魔最害人,自己的煩惱就是內魔,就怕內魔與外魔勾結,名聞利養都是魔。

  △ 修行人遇到任何境界現前要不執著,執著即遇魔障。例如打佛七,有人很精進,見到佛像發光,聞到異香,此系極粗的境界,若真遇到實在沒有說的必要。念佛念得 好,三聖全來,不必動心;西方極樂世界現前,也不必歡喜。心中一動歡喜心,就不清淨。什麼境界現前,不理他,你的功夫又進了一步;一沾染,就是魔。

  △ 凡障礙身心清淨者,即是魔,必須認清,古德說「但盡凡情,別無勝解」。佛在經中叫先破分別執著的根本,即五陰六處十八界是根本,六道凡夫均因此而流轉,能 破除此根本即是華嚴經中的一真法界。一切萬法歸納為十八界,加七大為二十五圓通,圓通就是成佛,隨便拈一法均能見性成佛,其體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明白此 理即得大受用。

  △ 學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但是不能專向一位老師學 一輩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 動,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本來修得很好,很有進步,忽然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一燒就完了,這是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俗話說「道高一 尺,魔高一丈」,魔一現前即是來考試的,不管外面境界變成什麼樣子,心中要如如不動,因為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理變現出來的。在世間作任何事情、作任何職 業都可以修道,必須認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善知識,善人固然是恩師良友,惡人也是佛菩薩化身替我們消災的,對他們都要表示感恩之心,絕不可起一點是非人我 的念頭。菩薩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他不高興我,我就躲開,免得使他心中生煩惱,隨時隨地都在修菩薩行,這樣做還會有嗔恚嗎?

  △ 學佛者心中有名聞利養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遠離五欲六塵,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識。只要自己心中清淨,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若老實念佛絕不會招魔。

  △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魔已混進佛門。凡是心外求法的均是魔,五欲六塵是魔,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是魔,修四禪八定的也是 魔。人人都愛魔,電影院排長龍,場場客滿;一家人圍攏來看電視,耽誤正業。而參加法會聽華嚴經的人,以台北市說,每十萬人中最多只有三、四人。現在學佛的 人,變為魔眷屬或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不覺得而已。

  △ 勇猛精進,衝破魔眾。魔眾不是外面來的,真正的魔是無明、塵沙、見思煩惱。學佛如不能斷除煩惱即是冒充佛子。學佛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迷而不覺,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礙仍然在我們自己這邊。

談功德

  △ 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本性的德能;功是戒定,德是智慧,三世諸佛的教法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梁武帝以國家財力蓋四百八十所寺廟,度數十萬出家人,達磨祖師 說並無功德。修功是斷煩惱塵沙無明,德是本性中之智慧現前,能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的是功德。功德內包括福德,福德內無功德,福中無慧,慧中有福;修福 如不著相即是功德,有為是福德,無為是功德。 

  △ 三輪體空平常多舉佈施為例,無能施所施之境界。能施即能施之心與能施的我,所施即所施之物與所施對方接受的人。其實作任何佛事救護一切眾生,均應三輪體 空,否則與本性不相應。離相非常難,離相即見性。世間好人甚多,所作好事亦甚多,但均屬有漏的福德,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懂得離相,不著相,即有般若智慧在 內。

  △ 修供養是明心見性的方法,證菩提的適當法門。但有所求,即與供養佈施之義相違,即變為人天有漏的福報。

  △ 凡夫修一切善事不能與心性相應,故其效果甚微。經云:「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根即有堅固之意,例如首楞嚴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義。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善根非常重要。修善事必須稱性,性是無量無邊的,一點小事情能成就很大的功德。

  △ 勸一人念佛比自己念佛功德大,勸百人念佛就是菩薩,勸萬人念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談弘法

  △ 說法合乎十方諸佛所證之真理,謂之契理;說法合乎眾生之智識與根性,謂之契機。契理契機是說法的大原則。

  △ 慈悲不是對於好人壞人一律不分的,對於好人要慈悲攝受,對於壞人也要用嚴厲的手段以對治,皂白不分釀成「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任其墮落,即非真慈 悲。但經中又說: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全要恭敬;此話豈非矛盾?應知對待好人壞人是心中一律平等,不起分別;而相上要有分別,相上不分別就沒 有是非。對待惡人訶斥或用兇惡面孔責備,也是教化的一種方法。使他改過遷善,還是為他好,心中還是慈悲。

  △ 度眾生,只要使其聞一聲佛號,即已令其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會進入佛門。

  △ 有人說弘法不容易,愈熱心煩惱愈多。其實不必顧慮,自行化他都要隨緣。若有他人破壞,於自己的清淨心毫不相干,是障礙了眾生的法緣,如我自己發生煩惱,說他把我的法緣破壞了,豈不又著了「我的法緣」之相嗎?自行化他應當什麼條件都沒有,他人能從何處破壞呢?

  △ 智慧是體,慈悲是推動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凡是令我斷惑證真開悟的都是佛身,六塵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如耳根利,聽到樹聲亦能開悟。

談煩惱習氣

  △ 凡夫自無始以來,在三界六道熏習的都是感情,立時斷掉,談何容易!必須聽經研教,慢慢熏習。感情是假的,不通教理的人臨命終時,對親眷恩情不斷,無法放 下,難望超生善處。學道要少攀緣,斷情不斷慈悲心,增長菩提心,將世間意識斷除,沒有人情的牽累,沒有物質的掛念,才有成就。

  △ 煩惱是修道的障礙,對治的方法是念煩惱之種種性,而不要念煩惱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對頭給我氣受,愈想愈氣,就是煩惱;如想與人好,對他有特殊的喜歡,也是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如如不動,果不動心,生死即了。

  △ 煩惱即菩提,千萬不要誤會,必須建立在離世間上。如何離世間?世間是由分別執著而來,以轉識成智說,前五識及第八識是隨著第六七識而轉,六識是分別,七識 是執著。無分別,第六識即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是人我執、法我執,不執著即轉為平等性智。第六七識一轉,因而前五識變為成所作智,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凡 是幫助我們離開分別執著的即是佛法,如果是增加我們分別執著的即是魔。

  △ 果報有苦有樂,苦樂二字是相對的。講到真正的離苦得樂,見思煩惱斷了才行,如果只是生天,天福享盡還是要受苦報。斷見思惑不簡單,要以聖教熏習。幸虧佛還 告訴我們一個淨土法門,只要有決心一定可以離開這個苦惱世界,往生淨土;其他種種法門,都要斷除見思惑才能修成。眼前世間上種種享受均不是真正的福報,大 福報是臨命終時心不顛倒;聰明人現在的財色名食睡都不要,只求臨命終時不害病,預知時至,佛菩薩來迎,端坐而化,這樣今生才不白活。

  △ 凡夫終日忙祿,應酬既多,回家又不攝心靜慮。雖然每日早晚兩課,而心中未曾一刻安寧;儘管念誦,妄念依然壓倒正念;亦從不體會到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等道 理。因之修身多年仍然隨境而轉,自己作不了主,得不到佛法的益處。此皆由於從來未曾攝念觀心,從未於不著相及二邊不著的道理體會瞭解,以致如此,實為可 憐!至於現在工業社會,一般人民一天忙到晚,只顧如何賺錢,在功名事業方面或有一番成就,世俗人羨其能幹,稱譽備至,其實此種人最可憐憫。因其一心向外馳 求,實與佛法根本教義背道而馳,縱能在今世富貴雙全,豈能保持永久?輾轉下劣乃必然之結果,可悲也矣!

  △ 住的地方認作是自己的家,就被圈住了,應當作旅館,住一天算一天,就自在了。在家人如此,出家人更要作此想,如以為那個廟是我的就糟了!自己如果有一個住 處就不能遍法界現身,現在住所只能作自行化他的處所。一切相重在受用,不在所有權,有主權就受主權的約束。買一輛小包車要有存車的地方,保養管理,還要洗 車、擦車、上油、繳各種稅捐,辦理保險,種種手續麻煩極了;若要雇司機開車,還要替他安排宿舍,問題更多,等於替車服務,被他拖累。不如坐計程車,招手即 來,付錢即去,……。住公家配的房子,住一天算一天,既不要付房租及修理費,也不要納房捐,我活著的時候用它,死後誰住都行,豈不自在,何必買房子為兒女 置產業?須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如果有福報,他還能看得上這所公寓嗎?

  △ 何為自利?蓋大廟,香火盛,四事供養無缺,此是自害而非自利。斷煩惱,證菩提,不求名聞利養是自利,古來出家人自稱為貧僧,現在有大福報的出家人已經離開了正道。利他亦如是,應在道業上利他,幫助他成無上道。修行人幸勿錯會自利利他的真實義。

  △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有何意義?如僅為了衣食利祿,則人生毫無價值可言。爭名奪利必須心毒手辣,造諸眾罪,來生更受苦報,人無智慧必走此路。貪心斷了即 了生死,依金剛經說身命尚可佈施,還貪什麼?自殺的人太可惜,既然自己生命都不要,為何不犧牲一切,為眾生做點事,把這一生的精神體力供獻給社會國家,服 務人群。先從身見上轉,轉為妙觀察智。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得無歡喜心,失無惋惜心,無得失之心即了生死,無得失之心即大自在,現在就干,即與佛菩薩一 樣。

  △ 我們為什麼要生到這個世界來?佛說我們來是受果報的,因為多生來所造的業必須要受果報,因業而來,不得不來。還有一種人到這個世界,是為了教化眾生而來。所以這個世界如同一個大監獄,裡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犯人,一種是管監獄的教導師。

  △ 凡夫的五陰是業報,人身就是為酬業而來。前生造的業,這一生要受果報。既知是受報,對現前環境應泰然處之,逆來順受,要心甘情願地承受,且不能再造新業。所以佛給我們開示念佛法門,念佛與六道均不相應,僅與極樂世界相應。

  △ 學佛不能自暴自棄。我們發菩提心,時時刻刻存心度化眾生,那麼當下就是菩薩,護法龍天都會在四周保護。菩提心增長了,煩惱自然就會減少;煩惱減少,自然得到清涼自在。我們可以試驗一下,只要有七天的功夫,必會得到清涼自在,時間再長當然更好。

  △ 吃虧上當心中要平淨,不要起分別,吃一點小虧即念念不忘,斤斤計較,煩惱絕不會減輕,只有日日漸增長,苦海無邊。須知因果通三世,沒有憑空而來的吃虧上當,總有其來龍去脈的道理;自己萬萬不可欠他人債,一切債務無論是金錢債或人情債要盡速了結,因果絲毫不爽。

  △ 佛光有三種人見不到:(1) 凡夫見不到。清涼大師特別加以註釋,謂此指愚癡之凡夫見不到。(2) 知見不正的人,即相信邪魔外道的人,與佛無緣故見不到。(3) 佛門內,學佛而無深解者見不到。

  △ 修道之人目的在續佛慧命,自己專心苦修,不拉攏信徒、沾染世法,不必怕沒道糧,果真心在道上卻沒飯吃,韋陀菩薩要負責任。要相信佛語,最可靠的是佛而不是人。

  △ 愛是大煩惱,從無始劫來生死輪迴之苦,均是受了愛的害,現在還不肯捨棄,真是愚癡!佈施以修捨,佛經中有所謂「一切施」,施捨到了極處,愛根自然能斷。

  △ 家是貪愛束縛的根本,一般人都免不了。無家,孤苦零丁,是苦;有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事俯畜,苦上加苦。就修行之成就來說,出家在家沒有區別。菩薩知 家是空的,家庭的集合也是因緣的湊合,故不會受家庭的繫縛。不明此理,家庭只有情愛與煩惱;明此理,要教導一家人深信佛法,淨化家庭。

  △ 學佛人若貪慾多必然妨礙道心,錢多會使道心不堅,因有牽掛必發生障礙。

  △ 如環境許可,公私事務一概不作,放下萬緣專門修行,這是一種福報。而為了家庭生活必須工作,亦未嘗不可修行。作事與修行並無妨礙,事情照作,但不要著相, 作完就了。照金剛經上所說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了知一切事均屬夢幻泡影,二十四小時都作如是觀,就容易成就。

  △ 我們供養父母,甘旨無缺是事相上的供養,如能成聖成賢,符合父母的希望,是真供養。供養佛,香花燈燭是事相上的供養,依教奉行乃是真供養。

  △ 今人耐性不及古人,凡事都想在最短期間內完成,因為工業社會時間就是金錢。從前人跟老師學道,一二十年是很普遍的。佛知眾生無耐性,所以對小乘人說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說多了恐怕學人退了道心;其實大乘經典說成佛要修無量劫。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吾人現正在夢中,醒覺過來,方知世事如幻。空華佛事,水月道場,連佛法都是假的,何況世間一切有為法。經論中說得清清楚楚,我們 天天研究,但還是造罪業、起煩惱,其原因是沒有進入佛菩薩的境界,所以得不到受用。佛法是斷煩惱的,如學佛而仍有煩惱,是與佛法背道而馳。

  △ 迷悟之由,佛在經典中說得很清楚,迷了就有十法界,十法界中除佛菩薩外,余皆在迷,不過迷有輕重,迷執之過失瞭解以後,即知為什麼要學佛。有人說我心眼好 就成了,何必學佛;又說各各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的,信什麼教都可以,只要有一個精神寄托就行了。這些都是最大的錯誤,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他 人。因為不學佛,永無得度的機緣,永遠沉淪在生死苦海;若深入經藏,方知佛法除了世間人天乘之外,還有超凡入聖的出世大法,以求究竟解脫,頓超成佛。

  △ 世間學問均不圓滿,有利必有弊,佛法是有利無弊。人家同我們劃界限,因為他是凡夫,我們不能對人家劃界限,凡事不要太認真,對世間事淡一分即對佛法靠近一 分,看十法界眾生等無差別。勸人學佛可不能勸人斷除世間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重在一個「覺」字上,迷了就是世間法,覺了即是佛法。

  △ 對五欲六塵起貪求心,無有厭足,道業難以成就,往生淨土必有障礙。只要對於世間一絲毫貪求心都沒有,即可隨時往生,感應道交亦從此處來。佛法就是一個「捨」字,能捨得一分,道業即增進一分,捨得多道業高。若貪求無有厭足,必定入三惡道,一入惡道再想出頭就難了。

  △ 六根接觸六塵,世人以為是樂,其實是苦。五欲六塵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發道心。佛訓示以苦為師,太苦了必然想辦法脫離這個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環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 佛看眾生均是佛,凡夫看佛亦是凡夫,一切法唯心所現,以凡夫的知見測佛的知見,都是錯誤的。我們如果看一切人等均是佛菩薩、大善知識,則我們自己的修行便已到了相當程度。

  △ 學佛的人必須修到了一切法空,才能得大自在。破執著要從身外之物捨棄,進一步連內財都能捨,以自己的精神體力佈施供養一切眾生,常如此才能入無住的境界,分身遍十方法界得大自在。佛法瞭解得再透徹,若放不下也是表面文章,一點摻不了假。

  △ 學佛的人對一切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多則分別心多;與一切人沒有必要不必往來,保持自己的清淨環境。

  △ 「護持一切佛種」,先要護持自己的佛種,即在這一生當中定要成就。放得下沒有不成就的,要徹底地放下,順逆境都好,無不自在。放下與智慧有密切之關係,愈能放下,愈照得清楚。利他即護持他人的佛種,未悟者作其增上緣,已悟者助其成熟。

  △ 諸佛正法之總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佛共同的法印,以清淨心斷惡修善,天天做,但心裡一概不染;如愈做愈執著,煩惱愈多,是未自淨其意,與諸佛正教不相應。高級的佛法即在自淨其意,心地清淨即是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而不為六塵所染。

  △ 有人學佛以後半信半疑,還要找鬼神卜卦算命看相看風水,還要知道吉凶禍福,對佛菩薩沒有信心。這樣夾雜,何時可得一心,何時能得禪定?何時能開智慧?殊為渺茫。

  △ 馬祖說,「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直心,心無念頭則平,起念即不平,常是永遠保持著,即是道。

  △ 因緣的定義是隨緣不變,自然是不變不隨緣,見性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善學的人依義不依語,文字依是言語,不要執著於文字上。方便語是不了義的,真實語是 了義,以了義為體,以不了義為用,並不是不要不了義。如果在楞嚴會上明白用根不用識,確實能夠入大乘圓初住菩薩的地位。禪宗用觀心的方法,不要理會念頭的 善惡,只要一起念頭就觀察念頭那裡來的,如果念頭沒有了,再找它到那裡去了,不唸經,不研教,一切放下。後來因為人的根性遲鈍,不易見功效,古來祖師遂想 出來改為參話頭,二六時中心就照在一句話上(如研究這一句話就錯了),時間久了,捨萬念而有一念,以一念止萬念,功夫久了,即得到一心不亂;定能生慧,悟 了以後再看經聽經。現在人只是口頭禪,禪是捨念,今日之下那裡找這種人?研教的毛病是執著法,我們學佛隨看隨離,隨聽隨捨,聽經寫筆記也是在言語文字上作 活計,學活的不要學死的,重在悟處,不重在文字。

  △ 捨識用根,捨識是把身心世界全捨掉,如不捨掉即用不上根。金剛經說破四相,不破盡,識如何能捨掉?第六意識的勢力很大,人生一切行為都是第六識當家;對於 經論深入研究之後,知道第六意識不是自己,是顛倒妄想,就有方法對付它。慢慢來,修學不可操之過急,免生障礙,逐步轉變自己的境界。處處要覺,不要隨著迷 情;覺即不為外界動搖,能明瞭那是真、那是妄——六根根性是真,其餘全是妄。依此修持,即可斷惑證真。

  △ 楞嚴經講的捨識用根,即是把識去掉,用照的作用。本性中無分別,無執著,無念頭,無量無邊的法門均離不開此一原則。……以有生有滅的識修,而想修到不生不 滅的果,是不可能的事。不生不滅的靈性為一切法的主體,有體必有用,內六根、外六塵是相,相雖屬幻而從來不斷,因為體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相也是不斷的。十 法界依正莊嚴是講的相,有四聖六凡,因業而轉,業作於心,一念之因雖微,其關係卻極大;道場在心裡面,一起心一動念即應起覺照,自己能作得了主宰、能起觀 照,是第一等的修行。

  △ 不變隨緣,不變是本性,即雖觸所緣而現萬有,然其本體不變。隨緣不變是佛菩薩的境界,大乘人修行的捷徑,隨一切緣,心中如如不動,心不隨著轉,有隨緣動作 而本性不變之意。真如者,其體雖為不變,然觸緣則生萬有,故曰隨緣不變。不變不隨緣,此二乘人之境界,不度眾生,但求自度。隨緣隨變,六道凡夫之境界,隨 外面境界而內心即隨之起變化。

  △ 生死是有,涅盤是空,凡夫著有,二乘著空。佛的涅盤是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盤,謂之究竟住。智慧入了理體,心境一如,智境無二。欲想證入法性理體,必須入無比三昧。有定功即能超越煩惱障。

  △ 佛令人降伏其心,是令不起妄念。一切眾生從來不覺;今雖發無上覺心,亦不過發覺初心,其夙來不覺的妄習,絲毫未除;若以為初發覺心時便見真心,即此一念依 然妄想。故初發心人其下手處只在降伏,古德說「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即是此意,只要妄心分分除,真心即分分顯。

【書籍目錄】
第1頁:真正的開悟,不用心意識 第2頁:佛法是內學
第3頁:沒有佛法的地方,可憐! 第4頁:人頭一個,要學無我
第5頁:覺悟的人,不求自樂 第6頁:他不知道傻人快樂
第7頁:觀世音菩薩叫她來找我 第8頁:有智慧的人,知道自他不二
第9頁:再嚴重的業障都能懺除 第10頁:想東想西,那就叫業障
第11頁:只要一放下,智慧就現前 第12頁:要常常保持自己心境一如
第13頁: 法喜充滿,這是享受! 第14頁:法身是真我,法身不生不滅
第15頁:法爾如是,它是本有的 第16頁:真正覺悟的人覺悟到什麼
第17頁:什麼是真正的福報? 第18頁: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第19頁:看經還是念佛 第20頁:這也貪,那也貪
第21頁:他是這一生做惡,從前沒做惡 第22頁:虛度八十五
第23頁:這個地震可能發生在日本 第24頁:善人、惡人都有佛性
第25頁:怎樣才能趨吉避凶? 第26頁:時時要覺、處處要覺
第27頁:念了幾聲佛號,鬼就跑掉了 第28頁:真正修行,要歷事練心
第29頁:他會回頭,他會學好 第30頁:捨這個法門,我們沒得救
第31頁:眾生怎麼度的?自己度自己 第32頁:命裡頭有沒有財,在於因果
第33頁:自讚毀他都是迷惑顛倒 第34頁:要讚歎三寶,不能譭謗三寶
第35頁:要先學這個本事,先學不墮地獄 第36頁:沒有得失,這多自在!
第37頁:真正覺悟的人,覺悟到什麼? 第38頁: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
第39頁:道心、道行,要向上提升 第40頁:科技愈發達,生活愈痛苦 
第41頁:你搞三個眼睛,你的災難就來 第42頁:這種人就是大智之人
第43頁:佛的殿稱為大雄寶殿 第44頁:稱大師,這個恭維過了分
第45頁:佛稱大師,菩薩都不能稱 第46頁:無願無求,才能感應道交
第47頁:打佛七求的是什麼? 第48頁: 淨空法師法語菁華錄
第49頁:任何一個人都有過去世 第50頁:人死後投胎,不一定在地球
第51頁:要懂得化敵為友 第52頁:心裡面沒有怨恨
第53頁:我們用惡意對他,我們自己就造惡 第54頁:幫助社會、教化眾生,這叫做佛法
第55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大善 第56頁: 這個磁場純善無惡
第57頁:他的磁場不一樣! 第58頁:中國人住的房子,要傳好多代
第59頁:房子的結構不理想 第60頁: 一個輕慢舉動,做了五百世的牛
第61頁:塞老鼠洞的果報 第62頁:他信心不切,所以墮畜生身
第63頁: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 第64頁:你能夠這樣存心,一定得諸佛護念
第65頁:愛說人家壞話,吃虧的是自己 第66頁: 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第67頁:學佛有什麼好處? 第68頁:這個女人只有上身,沒有下身
第69頁: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 第70頁:清淨平等覺
第71頁:他被人騙了,還以為自己慈悲 第72頁:不增不減,那又何苦去騙人?
第73頁:不幸中的大幸 第74頁:稱心如意就叫圓滿
第75頁:我們心不平等,跟佛就遠離了 第76頁:心常常保持平靜,這是念佛的秘訣
第77頁: 持名念佛,釋迦牟尼佛非常重視 第78頁:這個法門,確實是不難做到
第79頁:這個藥方就是念佛法門 第80頁:2012最新開示
第81頁:自己主宰自己 第82頁:他好也好,壞也好
第83頁:修行要真修 第84頁:戒律是戒自己的
第85頁:修最勝福田,人人都可以修 第86頁:主修一定是念佛,這個重要!
第87頁:真心,阿彌陀佛會來 第88頁:淨空法師法語類編
第89頁:一定要老實,老實非常可貴 第90頁:你沒有大徹大悟,你也有大悟
第91頁:不妄語的人有福 第92頁:惡口的果報,就是不端莊
第93頁:懷玉大師往生的故事 第94頁:佛度有緣人,誰是有緣人?
第95頁:我們念佛人靜坐,還是念佛 第96頁:用什麼補品來養腦?
第97頁:他會發明,我有權拒絕 第98頁:我們去應酬,讓他生歡喜心
第99頁:這個叫開戒,不是破戒 第100頁:佛法求的是什麼?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李]建成 发表于 2013-5-21 14:53:09
七葉書舍在佛教界作了很多很好的事情,隨喜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