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空法師法語(四)

淨空法師法語(四)

你想要護法神?你就得真修真干

[日期:2012-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你想要護法神?你就得真修真干,不然哪裡會有護法神?

1。業障在哪裡?只要我們自己冷靜去觀察,你就看到了。現在在這個社會裡面太多,道場裡面你會常見到有符體,冤親債主附身。

2.這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欠命的他來討命,欠債的他來討錢,你要不能滿他的願,冤結不能解開,他就障礙你修行,障礙你開悟,障礙你證果。

3.所以懺除業障,跟這些過去現前的冤親債主,用這個方法跟他們化解,誠心誠意的化解,對方絕大多數都同意。

4.為什麼?他們也清楚,這種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拿定主意,我欠別人的一定要還,欠命要還命,欠債要還錢,要把它還清,再也不傷害眾生,再也沒有去佔別人便宜的念頭。

5.諸位要記住,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是屬於盜心,你只起這個念頭你就欠他,你說多麼可怕。別人有對不起我的地方,我要把它放下,不再記在心上,不再有報復的念頭,我們解脫了。

6.如果你還有怨恨,你還想報復;換句話說,你必須留在這裡搞輪迴你才能報復。這個念頭不能放下的話,念佛不能到極樂世界,為什麼?你還想報仇。你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這個東西要放下,再大的怨恨都要放下,都不能放在心上,這不能不知道的。

7.人家欠你再多的錢,也一筆勾消不要了,我們才能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某人欠我多少錢,某人跟我不愉快,我還要去報復他,阿彌陀佛就走了,你這一生的緣就斷掉。這是別人欠我們的好辦,容易;我欠別人的,這個事情難辦,別人一定要討回。

8.那怎麼辦?我們跟冤親債主如何把這些帳把它清了?這個相當不容易。那怎麼樣?學佛同學修行最基本的早晚課誦,早晚課誦裡面都要把修學的功德,回向給過去現前的冤親債主,誠心誠意,再求三寶加持讓他能夠感動,真誠心就有感應。

9.我們這有感,他就有應,希望他也像我一樣放棄了,他能放棄他就不干擾你;他不放棄,真有一類很執著的眾生,他不肯放棄。如果我們真心求懺悔,真心希望化解,我們以修學功德來補償,他真想報復也沒機會了,為什麼?這有護法神護持。

10.你的功夫、你的往生他不至於來干擾你,護法神保護你,他不能靠近你。你得真干,不真干沒有護法神。經上給我們說得很好,真正皈依,就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你真皈依;假的沒有用處,有名無實那個沒有用處。

11.持戒,五戒,你能夠持一條戒有五尊護戒神保護你,五戒你都做到,就二十五尊護戒神他日夜保護你。那你犯戒他就走了,他就不保護你,這是唐朝悟達國師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學佛同修很多人知道,佛門裡有個懺儀,叫《慈悲三昧水懺》,拜水懺也是求懺悔的,求消災的。

12.這是悟達國師的故事,這 個人從漢朝到唐朝十世都是出家人,都是很好的修行人,十世高僧。到第十世他成為帝王的老師,稱國師,佛門大德,皇上送他一個沉香寶座,就是太師椅沉香雕 的。諸位想想,沉香我們現在知道,論兩賣的,那個多麼名貴!做這個太師椅供養老師,皇上供養老師。

13.他看到之後心裡很歡喜,感到非常安慰,皇上送沉香寶座,也覺得自己的地位高過一切人。這是什麼?傲慢的念頭不嚴重,才起來有這麼點意思,他的護法神走了。

14.這一走了之後,真有一個冤親債主,十世世世都跟他,是以前被他殺的這個人要報仇。十世都有護法神障礙住,他不能貼近,這一念,一念傲慢,護法神走了,他就貼到身上,長了一個人面瘡,幾乎把命送掉。

15.這是幸虧迦諾迦尊者,是一位阿羅漢來跟他化解,把過去今生宿世因緣講清楚、講明白,對方接受了離開,他人面瘡好了。

16.就告訴他,你只有一念差錯,你看看冤親債主就逃不過。所以真修行有佛菩薩加持,有護法神保佑;可是你煩惱一起現行,護法神就走了,這不能不知道。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正念是清淨心、平等心,天天不能離開聖教,早晚要讀誦經典。

17.早晨讀誦目的是提醒自己,我這一天遵守佛菩薩教誨,依教奉行。晚課就是懺悔、就是反省,我今天從早到晚有沒有犯過失?有沒有依照經教去修學?

18.現在我們用什麼樣的標 准,來反省、來改過?這些年當中我們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為什麼?這是基本的戒律。也就是說最低的標準,你能把這三個根紮下去,也就是真做到,你就會得三 寶護念,你就會得到護法神的照顧。冤親債主雖然多,他也不能靠近你,諸位要記住,這是最低的標準。

19.在過去,我們想想,悟達國師這個標準一定是完全具足,冤親債主為什麼來找到?那個時候人人都有這個標準,所以這樣的標準不希奇,那你要把標準提升。像悟達國師這樣的人,要提升到菩薩戒,持戒清淨才行;這一念傲慢起的時候,戒就破了。

20.現在的這很低的標準,護 法神都照顧你,為什麼?現在這很低的標準都沒有人做,你能做到那很希奇,那就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想想就明白,務必要把《弟子規》、《感應篇》、 《十善業》做到。每天用這三樣東西來反省、來檢點,真的有過就要改,無過要勉勵自己,明天做得更好,這樣修行自然得佛菩薩照顧,你身心安穩。

21.境緣那是肯定的,順境、善緣、逆境、惡緣,這是我們過去今生自己造的,遇到之後自己要承當。如何在環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頭保持清淨心,這比什麼都重要。決定不能夠受影響,決定不能夠被染污,這才叫你真有功夫,你真有成。

【書籍目錄】
第1頁:搞貪嗔癡墮的,不是念佛墮的 第2頁:洗除心垢,念佛才會得力
第3頁:對食物要生感恩心 第4頁:人家說他愛你,不要當真
第5頁:海濤法師:吃東西前一定要念《解毒神咒》 第6頁:稍稍想圖一點利,那就壞了
第7頁:我執不破,不能超越輪迴 第8頁: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第9頁:一向專念,業障就會消除 第10頁:他為什麼能往生?他不謗法!
第11頁:疲倦從哪裡來 第12頁:他們都要還債
第13頁:業障很重,精神提不起來 第14頁:心清淨是無上的補品
第15頁:福是自己種的 第16頁:利用佛法做工具賺錢
第17頁:疲倦從哪來的? 第18頁:佛號提神最好
第19頁:正法跟邪法,要如何辨別? 第20頁:畜生知道它的前世
第21頁:這種歡喜不能持久 第22頁:喜歡正法的時候,吉福就現前
第23頁:佛是念了,功夫不夠 第24頁:福是自己求的,與別人不相關
第25頁:這是第一供養、無上的供養 第26頁: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第27頁:很像老實,那就有效 第28頁:佛的教學,講善巧方便
第29頁:沒有道德的人,才會被鬼神捉弄 第30頁:自以為是,麻煩就來了
第31頁:做事難,做人更難 第32頁:當中的半吊子,很麻煩,最難度
第33頁:隨喜功德不可思議 第34頁:佔便宜是禍害,懂得吃虧是福
第35頁:這樣才能夠出離六道 第36頁:生日慶祝忌殺生
第37頁:提高自己的境界 第38頁:見到人做好事,要懂得隨喜
第39頁:你能夠回心轉意,就能夠得度 第40頁:這不是愚癡是什麼?
第41頁:我提議,大家在家裡念佛 第42頁:死的時候糟蹋你的靈魂
第43頁:正法是真理,真理永恆不變 第44頁:神通從哪裡來
第45頁:百福臨門 第46頁:障礙正法,生生世世受苦受難
第47頁:萬一臨終時,緣不殊勝怎麼辦? 第48頁:這是念佛目的之所在
第49頁:解決自己的問題,才能解決親人的問題 第50頁:明理的人絕不怨天尤人
第51頁:禍福是自己找得來的 第52頁:菩提心嚇跑掉了,不行!
第53頁:釋迦牟尼佛是職業教師 第54頁:輪迴的可怕
第55頁:孝養父母比供養三賢十聖的功德還大 第56頁:歷事練心
第57頁:沒有德行不行 第58頁:明理的人,絕不怨天尤人
第59頁:人人都向錢看,這怎麼得了 第60頁:好過頭就變成冤家對頭
第61頁:每個人的煩惱習氣不同 第62頁:盲修瞎練,功夫不得力
第63頁:怪不得佛三千年前形容末法時代眾生飲苦食毒 第64頁:學佛從哪裡學
第65頁:一味去修就是了 第66頁:善惡兩邊都沒有,叫清淨心
第67頁: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 第68頁:出聲讀經度眾生
第69頁:修行要專一 第70頁:最上乘的行門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
第71頁:經教懂得多,麻煩多 第72頁:把貪嗔癡轉過來
第73頁:心一天比一天清淨這就是在學佛 第74頁:心動了就是迷
第75頁:貪而無厭,你怎麼會快樂? 第76頁:把佛學當作學佛,這個錯了!
第77頁:功夫不得力 第78頁:付出這麼慘痛的代價不知道
第79頁:殺盜淫妄沒斷,這一生就完了 第80頁:這樣的大樂,他沒有辦法體會
第81頁:沒有妄念,念久了會開悟 第82頁:學習也有習氣
第83頁:誰的生活自在,誰的生活苦? 第84頁:如果不學佛,日子不知道多苦
第85頁:佛法要我們自轉命運、自轉風水 第86頁:念佛,你要會念
第87頁:根性優的,心比較清淨 第88頁:你的生活立刻就轉變
第89頁:你想要護法神?你就得真修真干 第90頁:世間什麼貴?和為貴
第91頁:對立是錯誤的,對立是迷惑 第92頁:求神、算卦、看風水、找靈媒都沒用
第93頁:念佛唸經就是修行,修什麼 第94頁:這個事情知道的人確實不多!
第95頁:平常要認真念佛,臨終才有把握 第96頁:你還有對立,苦難永遠不斷!
第97頁:財富愈施愈多,財源滾滾而來 第98頁:淨空法師法語:不造業,就沒有苦報
第99頁:念佛就是念心 第100頁:修財佈施,大概我有錢才能佈施,沒有錢就不能
第101頁:工作越做越愉快 第102頁:「一心專念」這一句不容易
第103頁:沒有得失心,這就非常快樂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