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利主義的社會裡,能以實際行動將愛心與關懷零存整付,無息獻給需要幫助的對象,對許多人來說是個心願.但不一定真能做到;而台北市大安分局信義路派出所就傳出了警員王豫澎、劉逸諭兩人長期默默行善的一則佳話,內情雖然平實,但卻發人深省!
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元月間某一個風雨夜,信義所警員王豫澎至通化街勤責區查戶口,當他走進八十七號附近一幢公寓五樓的蔡姓市民家中時,發現窄小、簡陋、昏暗的屋內,只住著年逾八十又體虛視弱的老太太,以及她的兩位稚齡孫女。
初接勤區的王豫澎滿腹狐疑的暗想:這家的狀況似乎與附近商家條件相差太懸殊;仔細翻閱戶籍資料後,映入眼簾的「一級貧戶」四個字頓時解開了心中的疑惑。
王豫澎將年齡較長的蔡姓國中女生拉至一旁仔細探詢,才知道她們姐妹倆的生母早已與父親仳離,繼母入門不久又因病去世,而父親又涉嫌傷害罪入獄服刑,年逾八十的老祖母不得已只好從高雄縣大樹鄉北上來照料她們。
雖然一級貧戶按月可領得六仟元(約一百七十六美元)救濟金,但扣除四仟元(約一百一十七美元)房租之後,只剩寥寥二仟元(約五十九美元)供祖孫三口一個月花用。
望著與自己兩個女兒年紀相若的蔡家姐妹,王豫澎的惻隱之心頓時生起,毫不猶疑的掏出褲袋中所有的三仟元(約八十八美元)現金塞進蔡姓女童手中。
步出這個清苦之家後,他立刻找到這間房子的屋主,告知蔡家的處境,並央求房東暫緩收取房租,他自願充當保證人希望能等到蔡家男主人刑滿出獄後再分期清償所積欠的房租。
由於他心誠意摯的請託,房東在訝異當前的社會居然還有這樣關懷民眾的警察之餘,隨即爽快的答應了他的請求。
此後,王豫澎即按月濟助蔡氏祖孫三人二仟元生活費,並不時利用勤務的餘暇探視他們,這段不為人知的善行直到蔡家男主人出獄後,偕母攜女親至派出所當面向王豫澎致謝時,才傳至所內的同仁眼、耳之中。
除了這段善行之外,王豫澎也是同僚心目中公認的「阿善師」,因為每次他值班時登門求助的民眾總是特別多,由於這些民眾多是臨時有急需,因此一仟、二仟(約廿九、五十九美元)的資助行動,王豫澎幾乎是有求必應直到口袋掏空為止。
信義所另一位長期助人的警員劉逸諭,他的善行則有另一段故事。
四年前(一九八八年)他還在台北市大安分局瑞安街派出所服務,有一天在警勤區巡邏時看見一位衣衫襤褸的殘障男子沿街叫賣佛珠。
農家子弟出身且是虔誠佛教徒的劉逸諭見狀,立刻趨前向這位殘障男子買了一副佛珠,並一邊陪著他沿街叫賣一邊與之閒話家常。
此後,劉逸諭即經常在轄區內巧遇這位雖不良於行但仍奮力求生的楊姓殘障者,不斷的閒聊,劉逸諭逐漸了解他原本是在空軍某基地服役的技術士官。就在退伍前夕,一場重大車禍不但使他赴美深造的計劃為之破碎,更奪走了他昔日的歡笑與謀生的本領。
更殘酷的是,長期交往的女友以及家人的關懷,也隨著他久臥病榻又不良於行而漸漸疏遠、淡化。
在生活無著又居無定所的情勢下,楊姓青年只好流落街頭以叫賣佛珠為生。
當劉逸諭得知楊姓男子坎坷的際遇後,立刻按月資助二仟元供其生活花用,同時又在吳興街友人住處找到一間空屋供楊棲身。
此外,在他的引介之下,楊姓殘障男子漸漸成了瑞安所內的常客與「食客」,當其他員警獲知其不幸遭遇後,也開始暗中資助他。
隨著劉逸諭調至信義所,楊姓男子也漸漸成了派出所的常客,在兩個派出所員警悉心的關懷與三餐的供應之下,楊姓男子不但已被「養」得又白又胖,也拾回了往日的歡笑與樂觀的態度。
信義所警員王豫澎、劉逸諭除了長期默默助人的善行之外,兩人還有許多相似之處,諸如年紀相仿,已婚且均育有一男二女,投入警界八、九年來,只有一年考績乙等餘皆評為甲等。
身為基層員警,收入有限,且家計負擔又重,是什麼動力促使他們能長期默默行善助人?
王豫澎表示:或許是從小清苦的環境使然,劉逸諭則指出,除了農家子弟的刻苦精神影響之外,篤信佛教也是另一項重要因素。
此外,兩人也不約而同的認為,每次資助過那些急需幫助的對象後,內心油然昇起的「踏實」與「滿足」才是最大的快慰。
況且,身為警察肩負了維護治安、除暴安良的責任,如果能以真正的愛心與關懷來對待民眾,才能做到以服務為目的的警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