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南某市一棟住宅樓的劉家,三年裡發生了兩起因母親辱罵挖苦逼得女兒、兒子跳樓自殺的悲劇,令人震驚。
某廠工人劉石俊的母親馬翠珠生性刻薄,語言一貫尖酸,總是令同事、鄰居及兒女難以忍受。其夫因此與她分居二十多年。劉石俊對母親這張嘴都恐懼緊張壓抑到了極點,每遇一點小事都要左右揣摩怎樣不招母親的咒罵。
1995年9月的一天,女兒又挨母親一頓嘲罵後,忍不住提出來,要和爸爸住在一起。這時,如果馬翠珠能想一下自身缺欠,緩和一下態度,甚至能高姿態地向孩子徵求一下意見,也許後面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她想的卻是我把你們養大,這些年一直照顧你們,而現在你們卻想離開我,一點良心都沒有。她當時就火冒三丈指著女兒前額罵道:「你個小不要臉,這麼多年你吃我的,穿我的,到現在你長大了,用不著你老娘了,就想一腳把我踢開,瞎了你那狗眼!……那年,女兒21歲,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也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心情本就不好,這些話更極大地刺傷了她的自尊心,當場,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最後變成了灰色。愣了一會兒,她進屋插上了門。
可馬翠珠還不解氣,又在門口大罵:「……你去死吧,你去跳樓吧!」
這咒罵不久就得到了應驗。就在馬翠珠唾沫星飛濺之時,外面傳來一聲悶響,馬翠珠到窗前往下一看,這下傻了眼,女兒直挺挺躺在地上。當她得知女兒再也起不來時,這才放下強硬的架子,放聲大哭起來。
女兒的死對馬翠珠是個不小的打擊,於是她有了異乎尋常的舉動,在女兒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為大兒子娶了媳婦。又過了一年,兒媳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女兒死亡的陰影,逐漸被孫子的哭鬧聲取代。馬老太太的強硬性格似乎改變了許多,這個家開始有了久違的笑聲。
1998年初,由於單位效益不好,兒子劉石俊下崗了,並且一直沒找到新工作。一個大男人整天無所事事,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加之他不善交際,朋友少,所以生活就更加寂寞。按說,在這個最需要關心的時刻,馬翠珠更應該理解和安慰兒子。可她不僅沒幫助兒子,反而又老病復發極盡挖苦嘲笑之能事,往兒子的傷口上撒鹽。
五一節時,劉石俊妻子回娘家住幾天。馬翠珠讓劉石俊去買菜,劉石俊跟她要點錢。馬翠珠說:「你媳婦臨走時不是給你錢了嗎?」劉石俊說:「這個月生活費不是交了嗎?」馬翠珠當頭就唾了石俊一口:「呸!你羞不羞死我了,一家三口一個月才交300元,大過節的還要我拿錢去買菜,你是沒錢嗎?」劉石俊紅著臉說:「我現在下崗了,老婆掙得也少,我們總得為將來攢點吧。」馬翠珠一聽這話,火氣更大:「你為自己著想?你怎麼就不替你媽著想,你真是老母豬打哈欠——怎麼就張開你那個臭口了。你下崗是為我下的嗎?少拿下崗當擋箭牌。看看左鄰右舍,誰家的孩子不比你強。你每天往外走,怎麼就頂個人頭出去了,我都替你羞得慌!」
聽了這話,劉石俊悲憤地抓起菜刀往自己的左腕上切了下去,吼道;「我還不如死了好!」當馬翠珠奪下刀時,石俊左腕已經開始往外噴血了,後來送醫院搶救才脫險。
5月29日,劉石俊因下崗後生活窘困,坐在屋角,一根接一根地抽著悶煙,他內心痛苦極了。這時,母親從廚房走出來,那個尖酸刻薄的聲音又立即鑽進他的耳朵:「少用自殺來嚇唬人,你有本事別下崗啊!你看人家的孩子,有當官的,有發財的,誰像這個窩囊樣,下崗了,還來家裡沖老娘撒野,動不動尋死上吊的。告訴你,要死死利索點,別給別人添麻煩!」
劉石俊聽了母親的這番叫罵,腦袋「嗡」地一聲霎時一片空白。他踉蹌著站起身,來到了窗前,對母親說了句;「你真讓我痛苦死了!」說完轉身就要往下跳。劉石俊的妻子從門口跑過來,哭喊著叫:「石俊,別跳,千萬別跳啊!」馬翠珠往前走兩步,沖兒媳說道:「你別拉他,瞧他那個熊樣,敢往下跳嗎。」劉石俊聽完母親這番話,憤憤地推開妻子,縱身從5樓跳了下去……
幸虧劉石俊被下面的一扇窗戶擋了一下,又被一根鐵絲攔了一下,結果摔斷了盆骨和兩根肋骨,命又撿回來了。
「再遇到這樣的事一定要冷靜,多想想孩子和妻子,你若死了他們怎麼辦。」一位好心的鄰居勸慰道。劉石俊聽後忍不住「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說道:「我不願好好活著嗎?可是不行,我媽是你什麼地方難受,她就打你什麼地方,我不知道,她這樣做就愉快嗎?我妹妹活生生被她逼得跳樓死了,她心裡也不好受。可為什麼現在她還不明白、還要這樣對待我。我下崗,我掙不著錢,我比不上那些當官的有錢的,可她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上,我就能做官,就能有錢了嗎?我們為什麼不能和大多數人一樣,平平安安地生活……」。
此時,馬翠珠在裡屋,不知她是到了兒子的這番苦訴。
【點評】
「刀子嘴,豆腐心」,中國人愛用這句俗語表達對一個人的正面、積極的評價,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學習、就業壓益激烈的時代,我們品味和流露親情愛意的時間本來已變得很有限,那麼,為什麼不讓那最能直接表達的關愛和親情的語言溫暖一些呢?這個母親並不是成心要「噎死」自己的孩子,她只是出於一種習慣性的衝動。女兒死了,她也曾努力地修正過自己,但情急之下,又不免舊病復發,以致一慟之外又生一慟。這個刻薄的母親和她脆弱的兒女之間的慘痛也許只是一個極端的個例,但在這極端背後,我們是否也應該警惕自己心中那種「打是親,罵是愛」的親情表達傾向呢?(吉林文心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