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祗園精舍(佛陀)

祗園精舍(佛陀)

[日期:2012-05-03]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當佛教剛傳至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候,城裡有兩位智慧廣大的婆羅門,一位叫舍利弗,另一位叫目犍連。兩人都是王舍城文化界的名人,他們讀書之多、興趣之廣、語三言之機智詼諧,在摩揭陀國無人可比,受到全國人的廣泛尊重。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倆既是好友,又對知識有著同樣的追求,於是他們互相約定,兩人中如有哪一位知道有新知識可學,一定要告訴對方,絕不可隱匿藏私。
  
  佛陀法化迦葉,佛教傳入了摩揭陀國。有一天,一個名叫阿舍婆耆的比丘進城中乞食,被舍利弗看到了。他看那位比丘五官端正,儀表整肅,自有一種威嚴,立即感到心神暢快,有說不出的舒服感,不知不覺地跟著比丘行走起來。走了好一會兒,舍利弗突然醒悟過來,心想這樣不明不白地跟著別人走算什麼事,何不上前去問個明白呢?隨後上前行禮致意問道:「這位比丘,我看你年紀尚輕,肯定出家沒有多久,即能這樣威嚴肅穆,猶如修習多年一般。所以我想問你一下,不知你的老師是哪一位?他所講的教法又是什麼?你願意告訴我嗎?」阿舍婆耆比丘安詳地回答說:「我的老師叫釋迦牟尼,本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聰明智慧,儀表堂堂,對天下事情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又身具神通,天下的人都不如他。我出家不久,對老師的學問學得還很不夠,不能詳細為你解說,只能就我所知的告訴你一些。」阿舍婆耆比丘隨後說了一偈---
  
  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
  
  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
  
  意思是,世間一切萬物,都不過是各種條件聚合的產物,事物本身是沒有主體的。只有了解這一道理的人,才算是走上了真理之道,才算是找到了世界的真理。
  
  據說,舍利弗聽到阿舍婆耆比丘的偈後,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意識到只有佛教才堪稱為真理。他也立即威嚴肅穆起來,心地祥和,異於平日。
  
  再說舍利弗告別阿舍婆耆回到住處,目犍連立即發現了他的精神變化,問道:「我看你今天神態安詳,微帶笑意,與平時判若兩人,想必是聽到了什麼甘露妙法。如果真是這樣,希望你能不忘前言,將聽到的妙法也說給我聽聽。」舍利弗便把自己遇上阿舍婆耆比丘以及他講的佛法說了一遍。目犍連聽後,如同舍利弗一樣,立即覺悟,心態祥和。然後兩人互相商量:「我們既然已從佛法中獲得了好處,理應到佛陀那裡出家,作佛陀的弟子。」那時,兩人已經各有了百餘名弟子,他們便把眾弟子召集起來,告知所以,準備帶著他們一起出家,追隨佛陀。眾弟子聽後都非常高興,於是,佛陀的門下便又多了兩百餘名出家弟子。
  
  舍利弗與目犍連後來成了佛陀十大弟子之中的人物,舍利弗以智慧列名僧首,目犍連則神通無上。舍利弗與目犍連於皈依佛教之前,原本是與佛陀同時代的另一思想家散惹耶的弟子,其流派稱作不可知論或詭辯論,又被稱作是「像鱔魚一樣難以捉摸的散亂論」。這樣說來,佛陀收到此二人,算是搶奪了別人的弟子。實際上,佛陀創教之初,他的弟子大多數是從其它教派中爭取過來的一些優秀分子。這不僅表明佛教當時與其它教派之間爭奪傳教對象的激烈鬥爭,而且作為一種獨特的思想體系,它一出現就對印度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致使許多其它教派的人物紛紛轉入佛教。佛陀接收舍利弗與目犍連二人入教,還引發了一起人們意想不到的事件,那就是散惹耶之死。舍利弗與目犍連皈依佛教之時,還把散惹耶的全部弟子帶到了佛教僧團,致使散惹耶成了孤家寡人,在學術上遭到了徹底失敗。不久之後,散惹耶便因積怨憤成疴疾,撒手而去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