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永平七年(公元六四年)的一天夜裡,漢明帝劉莊作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個身形高大,項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飛行,最後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而自己見到金人後,心裡十分愉快。第二天早上,明帝召集群臣解夢。太學聞人傅毅回答說:「周昭王時,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長一丈六尺,遍體金色。陛下夢中所見的金人,或許就是佛吧!」博士王遵接著加以證實,說道:「按《周書異記》這本書裡的記載,佛出世時,天地間呈現了許多祥瑞,周太史蘇由見後曾預言,佛的聲教將在一千年後被及此土。臣以年代推算,蘇由預言的正是現在。陛下夢見的,想必是佛無疑。」
明帝念念不忘自己夢中見到金人時心中感受到的歡樂,聽了兩位大臣的解說後,決定派遣使臣到西方去尋求佛法。西行求法的使臣有中郎將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八人。他們辛辛苦苦趕到與天竺毗鄰的月氏國時,遇見了正在弘揚佛法的天竺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便懇請兩位沙門到漢地傳法。於是蔡愔、秦景等一行人偕同攝摩騰和竺法蘭,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一起東還,終於在永平十年(公元六七年)回到洛陽。
相傳攝摩騰等人帶來的佛像,是優填王造的第四個佛像。形貌與漢明帝夢中的金人一般無二。明帝見後十分高興,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宮清涼台供養,佛經則收藏在蘭台石室裡,兩位沙門住在招待外國人的鴻臚寺中。第二年,明帝又下詔書,令在城西雍門外建造精舍,作為兩位梵僧居住、譯經的場所,其遺跡就是現在洛陽市的白馬寺。此後外來僧人增多,處處修立佛寺,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
歷史上,長期以明帝感夢求法作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開始。從現有資料考察,漢明帝感夢求法的傳說還是比較可信的,但它不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魏書‧釋老志》有如下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秦景憲口授《浮屠經》。可見,佛教早在公元前就傳到了中國。明帝感夢求法的故事,反映出佛教在傳入內地後的七十餘年裡,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流傳,甚至影響了貴為一國之主的皇帝的思想和行動。最初,外籍僧人的譯經活動、寺塔的建立,都是在漢朝皇室的扶持下進行的,這一切為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