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焚經為證(漢明帝)

焚經為證(漢明帝)

[日期:2012-04-20]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傳說漢明帝感夢求法,請得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來到中國。明帝在城西雍門外建立寺廟,因其乘白馬馱經而來,故取名白馬寺,作為兩位梵僧的居所。自佛教傳入,明帝親自提倡,予以扶植。上行下效,所以,王公大臣之中也有許多人拋棄儒學道典,轉信佛教起來。這便引起道士們的嫉恨。
  
  永平十四年(公元七一年)正月,南嶽衡山道士以褚善信為首,西嶽華山道士以劉正念為首,北嶽華山道士以桓文度為首,東岳泰山道士以焦德心為首,中嶽嵩山道士以呂惠通為首,其他各山道士由費叔才、祁文信等人帶領,舉行集會,匯集一千三百一十人之眾,推舉褚善信為總領,浩浩蕩蕩來到京都洛陽。他們上書說:「道教為中國老子所創,自古聖帝同尊,百王不易。陛下崇佛,捨本逐末,反求教於西域胡僧妄說。今願與胡僧一較短長,若道教取勝,祈請陛下革除虛妄之教;如其不勝,再作道理。願陛下許之。」
  
  明帝覽奏,立即准許。其原因:一是道士人多勢眾,根基穩固,輕易得罪不得;二是佛教初入中國,尚不知其有何德何能,明帝很想見識一下。他隨即命令尚書宋庠將一班道士引入長樂宮休息,又令白馬寺築壇,準備角法決鬥。角法的日期選定在正月十五日。詔令一下,敵對雙方各自準備,不在話下。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褚善信帶領千餘名道士來到白馬寺角法壇場,人人肅穆,個個莊嚴,自有一番志在必得的氣勢。漢明帝則帶領朝臣百官,後宮婿妃親自前往,主持角法大會。他宣佈比賽辦法說:「佛道二家皆以己教為勝,又各有經書無數。我想今日兩家鬥法,可以採用燒經的辦法,如果哪家的經書被燒成灰燼,而另一家的經書卻完好無損,誰勝誰敗也就自有公論了。不知你們是否同意這個辦法。」
  
  褚善信、攝摩騰兩方當即表示同意。於是道士們選出仙訣符籙等五○九卷,茅成子等道經二三五卷,總計七四四卷,放置壇場的火堆之旁。褚善信、費叔才二人登台作法,掐訣念咒,口中祈禱道:「胡僧亂我華夏,願太上老君保佑我教,得辨真偽。」然後將道經當眾放到火上。不想那經書紙卷見火便熊熊燃燒起來,不一時便已化成灰燼。褚善信、費叔才見道法不靈,羞愧難當,手擊天靈,自殺而死。
  
  接下來是佛教登場,只見攝摩騰與竺法蘭慢步上壇,梵香持念,然後將梵本佛經置於火上。那佛經見火,不但沒有燒著,反在火光的映照下更加光潔鮮艷,映照天地。這時,攝摩騰法師運起神變工夫,淩空飛起,端坐雲巔。他以肅穆的聲音頌出一偈道:「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山嶽嶸。法雲垂世界,善種得開萌,顯通希有法,處處化群生。」竺法蘭在壇上端立,為大家解釋此偈,他說:「攝摩騰法師之意是說,道教如山中野狐,難比佛教如獅子一般;道教如黑暗點豆之燈,難比佛教有日月之明;道教如一池水,難比佛教百川納海;道教如小土丘,難比佛教的山嶽崢嶸。佛法垂化世界,啟發善種,以天下少有的教法,處處化導群生。」
  
  當時看熱鬧的人立即對佛教佩服得五體投地。大司空陽城侯劉善峻與諸士庶人等一千餘人當即要求出家,後宮夫人王婕好與宮女二三○餘人削髮為尼。呂通惠等五嶽道士六二八人抽簪落髮,改宗佛教。漢明帝由此更是極力扶植佛教,廣度僧尼,重新建起十所寺院,城外三所以安僧,城內三所以置尼,印度佛教自此在中華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僧道較法的故事。但若以實推證,這個故事是非常難信的。原因有多條:其一,關於攝摩騰、竺法蘭兩人的身分,史書難以證實,史家多認為是後人臆造的傳說人物,不足憑信;其二,道家思想雖然淵源甚早,但道教之正式出現卻是在東漢之末,漢明帝時雖然可能有了道士,但肯定不會有故事中所說那麼大的規模;其三,佛教傳入中國時,實際上與中國的道術是一體的,人們對佛教的態度不過是把它視為道術的一種,佛道之間的區別尚不明顯,很難有角法的事發生。
  
  關於第三條理由,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實事為證的。明帝時,楚王劉英是中國第一位信奉佛教的王公貴族,他信佛的方法是「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圖之仁祠。」便是將佛教與黃老之學等量齊觀,一個廟裡拜菩薩和老君。漢明帝也曾於宮內鑄浮圖、老子金像,一併祭之,所用樂曲卻是郊天之樂。漢明帝、楚王英既如此,道士們也未必有什麼更深的見解。所以,這個故事被看作是後人偽造出來的。
  
  然而,在佛教僧侶眼中,這個故事則是絕對真實的。他們也有事實為證,那就是一直流傳至今的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來歷。佛教相傳,由於上述故事中的僧道角法發生在正月十五日,所以漢明帝便敕令以後每年正月十五放燈過節,以表佛法大明。有此為證,佛教便認為上述故事所言不虛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