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元年(七四二年)二月,以康居為首的五個西域少數民族部落兵犯唐王朝,用重兵包圍了安西都護府,唐朝在西域的統治岌岌可危。緊急關報頻頻傳來,消息說敵兵已殺到城牆之下,正做攻城準備。唐玄宗李隆基得到稟報,驚魂難定,一時竟想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啊!安西距長安何止千萬里,敵人乘虛而入,志在必得。如不派兵增援,祖宗們千辛萬苦打下的西睡基業就算完了。如果派兵增援,路程那麼遠,說不定援兵末到,敵人便已得手了,只怕也是遠水難解近渴。這可如何是好呢?
突然,玄宗想起一個能人來,名叫不空。不空本是西域人,幼隨叔父來到漢地,後隨金剛智學習密宗。金剛智死後,他便是密宗的頂尖人物了。據說此人法術通神,前幾年在廣州開設道場,竟感得文殊菩薩現身,轟動了朝野。玄宗心想:不空既有如此法術,自己何不請他作法,以解安西之圍呢?玄宗隨即頒下詔書,請不空入宮作法。及不空來到,玄宗親自秉持香爐,請不空念仁王護國密咒。只見不空眼觀鼻、鼻觀心,不停地誦念起來。二七一十四遍咒語誦畢,玄宗忽見神兵五百餘人,披甲荷槍立於大殿之上。不空說:「這是毗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受陛下之意,領兵五百去解安西之圍。陛下可設食以遣之。」玄宗領命,遂命人預備果餵食品,五百神兵食畢消失不見了。
四月,安西都護遣使奏捷,說:「二月二十一日,城東北黑雲中有神兵五百,身高逾丈,金甲持銳而來。空中鼓角大鳴,聲震天地。敵人營帳之內出現金鼠,咬斷弓弦。五國敵兵即時奔潰。須央,城樓現出天王形像。謹畫其圖像以進。」玄宗覽奏,取出圖像相驗,正是自己所見之神。而二月廿一日,則正是不空誦念之日。玄宗由此大為嘆服,敕令各州府於城西北建立天王堂,內供天王像。又到不空門下接受灌頂,大力扶持不空的傳法和譯經事業。
這個故事出現在佛教史籍之中,其真偽虛實已不可考。若依事物的常理推之,那不過是一個神話傳說罷了,可信的程度自然極小。然而,上邊這個故事卻也反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內容出來。
在印度,佛教發展到公元七世紀前後,因與印度教及一些民間信仰相結合,發展出了密教的形態。密教重密意修持,認為只要修行者身口意三密相印,便可現身成佛。所謂三密,就是身作密行(如結手印)、口誦密咒、心作觀想。密宗認為只要三者相應,便可產生驚天地、動鬼神的能力;可以興風作雨,祈祿瘟疫,役使鬼神,通天地之幽微,徹人事之興廢。這還不過是其雕蟲小技,至於大者,那便與道合一,肉身成佛了。
由於其教理玄奧,方法詭異,所以密宗一派傳法的「神奇故事」最多,上邊不空念咒語退敵兵的故事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對此,我們盡可聊作異聞。但對信教之人來說,那確是絕對真實的事情,他們認為這就是佛教的神通。這樣的神通不僅為密宗獨有,只要依法修行之人皆能獲得,釋迦牟尼本人就是身具神通的人物,他還建立了「六神通」的獨特理論。所以,在佛教文獻中,神通故事可謂俯拾可得。
回到不空的故事上來,他的所做所為後來便有人想作模仿。南宋開禧初年(一二○五年),金兵不斷南下侵擾。自日本國來華的俊仿法師與北峰禪師便想結壇誦咒,效當年不空解安西圍故事。因當時漢地密法絕傳,誦咒之法無人解曉,北峰遂遣門徒東赴日本取經,不想沉溺大海,結壇誦咒之事終未遂願。此事雖小,卻表明了佛教徒對念咒密法功效的絕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