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專談道理失人情,顧了人情無理評;
情理從來難兩顧,唯將因果論分明。
念佛是開顯本性,為正功夫。諸位修此法門不成功,則可斷言修其餘法門,皆不能成就。若離此法門,汝等能成就,吾即為大妄語,即入地獄。
《李老全集》
懺即是懺悔,無論修學何法,不懺,必無可成之理,等覺猶懺,遑論凡夫。
正念法經云:
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
古德云: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迴。生死到來一無所靠,唯念阿彌佛陀,能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而真信實念者,更少也。
唐.海東大師云:
「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
害人之術,適以自害,智者慎勿造因。
《印光大師》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出世間大孝~
奉告諸人,父母在堂,早勸念佛,父母亡日,課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週歲,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報劬之恩,不可不知此。
《竹窗隨筆》
諸惡莫作二句,乃三世諸佛之略戒經,切勿淺視,當從舉心動念處審察,若能推致其極,尚可以上成佛道,況其餘福慧果位乎哉!
《印祖嘉言錄133頁》
印光大師云:修觀想實想,或致著魔,弄巧成拙,求昇反墮,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李炳南老居士說:
放生,並非誰倡誰效,善道自然同耳。兩教放生之經典各有記載,多不勝舉,查書當知。
佛開示弟子依法不依人,無論何人名氣多大,學問多高,如其所說,不合佛法真理,即同魔說,不可聽信。
世人都笑我,我笑世間人;
如意摩尼現,無人識本真。
《五燈全書》
慈雲大師說: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消一切經咒消不了的業障,這話不是隨便說,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以在大經上得到證明。
《認識佛教157頁》
戒律的定義,是制心守身的規範,沒有嚴持戒律的佛教行人,如談到高深定力與大智大慧,那便是一片謊言。佛言:「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弘天師傳空門(一)213頁》
雲煙影裏現真身,始悟形骸為桎梏,
群鳥聲中聞自性,方知情識是戈矛。
念佛人,要心淨。淨心念佛淨心聽,
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淨定。
愛因斯坦,為美國傑出物理學家,發明相對論,並有「原子彈之父」之尊稱。他曾表示「我深信現今時尚以科學理論來解釋人類生命的所謂公理,則不單只是完全的錯誤,而且這種看法,應該受到指謫。」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
韶華須惜莫空過,三界橫超念彌陀,
要證菩提無別法,貪求安養厭娑婆。
心淨何勞掃,凡心應勤掃,
掃盡心地塵,疾得成佛道。
印光大師云:
參禪一法非現今人宜學,縱學亦只成文字知見,決不能頓明自心親見自性。何以故?一則無善知識提持決擇,二則學者不知禪之所以,名為參禪,實為誤會。
不殺為諸戒之首,放生為眾善之先。
《諦閑大師》
聰明與智慧之界限~
耳聽能察而不謬,謂之聰。
眼看能察而不錯,謂之明。
通達有為之事相,能以決斷謂之智。
通達無為之空理,安忍於法謂之慧。
若有暗地裏口傳心受之妙訣,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
《印光大師嘉言錄》
弘一大師對「念佛法門」只強調幾句話:念佛,是佛學裏最切實,最簡單,最生動的門徑。可是卻為了他的簡單,切實,沒有深奧的玄理,使知識份子懷疑。對這門行徑,用直覺比理解更重要,你先不要問「極樂莊嚴世界在何處」。你要先肯定是否能虛心接收這項法門。當你走進這個門裏才感覺這個世界不是單純,而是深奧、華麗。」
《弘大師傳》
學道如鑽火,逢煙未可休,
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
柏拉圖為古代希臘著名學者,世人常譽之為「哲學之父」。他曾表示:「凡人在世間有一罪者,在死後當受十倍的懲罰」。「凡人在世有公道而勇敢者,在死後每一項亦受十倍的報酬。」因此主張有因果和輪迴的現象。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
借問往生何計策,須憑信願行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種,行足還加願力堅。
明理性不廢事修,則為正知;
執理性而棄事修,則成邪見。
毫釐之差,佛獄立判。
聞法不修行,如聾作音樂。
印光大師云:持咒誦經,以之植福慧,消罪業,則可以,若妄意欲求神通,則所謂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結,又復理路不清,戒力不堅,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偏熾,則著魔發狂,尚有日在。
《弘一大師在泉州開元寺演講》
先問諸君:
(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
(三)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
(五)欲往生否。
倘願者,今一最簡易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此身壽命若浮漚,祇好捱排過了休。
事欲稱心常不足,人能退步便無憂。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兼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他說如果有人堅持不承認因果的可能性,將來不僅自己要吃虧,我們的社會也不知道要繼續吃多大的虧。
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華嚴海眾,悉證法身,咸求往生,企圓佛果,吾何人斯敢不景從。
《嘉言錄》
印光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佛,只要念得熟,成佛有餘,不學他法,又有何憾。
個個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捷徑。
日日飲酒食肉,無非種地獄深根。
須知如來欲令一切眾生速證法身,及與寂光,所以特勸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印光大師嘉言錄》
疑心淨盡見真心,凡聖良莠一念分。
全在功夫綿密處,非關慧解與多聞。
印光大師說:須知見理縱能與佛齊,修持當尊普通事相,庶不致執理廢事,落豁達空,撥無因果之無底深坑耳。
世間萬事,甘讓人先,
信願持名,決不落後。
古德云:
佛法不誤人,但看自己功夫何如耳。功夫非至身心閑淡處,不得謂之入門。
蕅益大師云:
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堂,罕思出離,惟逆境當前,庶幾生遠離之心。故佛稱八苦為八師,非虛語也。
老實者,精誠之捷徑。
狐疑者,精誠之大敵。
信心銘云:
狐疑淨盡,正信調直。
修行人,若無觀智制伏五欲,而漫談空理,放縱五欲,將受極苦,徒自疲勞。
《止觀輔行》
勝負之念不可太盛,恩怨之見不可太明。
雲霞山色盡顯毗盧遮那,三千世界即空即假即中。
被境所轉,係操持力淺,則喜怒動於中,好惡形於面矣。操持者,即涵養之謂也。若正念重,則餘一切皆輕矣。是以真修行人,於塵勞中煉磨,煩惱、習氣必使漸漸消滅,方為實在工夫。
《印祖嘉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