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修行修什麼?修行就是把我們的妄想修沒有了,慾念修沒有了,這就是有功夫了。
82.
人為什麼有憂愁恐懼?就是因為人有愛慾,所以才有憂愁恐懼;若把這愛慾斷了,就沒有什麼憂愁恐懼了。
83.
男女相愛,究竟有什麼意思呢?相貌生得再好,都是革囊眾穢,裏邊裝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淨,眼睛有眼眵出來,耳朵有耳垢,鼻子又有鼻涕,口又有口水,大小便等。你說這究竟哪個是乾淨的呢?
84.
假如你不修行,就是釋迦牟尼佛作你的師父也沒有用!
85.
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要一見到人,就看別人的不對。你儘找別人麻煩,是自己苦未了,苦根未斷盡。
86.
財欲令人顛倒;色欲也令人顛倒;名欲也令人顛倒;食欲也令人顛倒;睡欲也令人顛倒;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可是我們人人都把這個根紮得深深的。這個善根,他不往深的紮,財色名食睡這五種根,他往地裏頭紮,啊!紮了覺得還不夠深,還往地裏頭紮。
87.
世界為什麼會毀滅?因為人們的善念少、惡念多的緣故。一念為善,天地增加正氣;一念為惡,天地增加戾氣。要轉戾氣為祥和。
88.
修行要處處本著道德,以不妨礙道德為根本戒條。
89.
誰對自己不慈悲,或不講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識。能「逆來順受」,對橫逆能處之泰然,才見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因別人一句話就動了。你要修得「不動」,能忍人所所不能忍,這才是真功夫,否則還須從頭練起。
90.
修道的人,好像水一樣,有謙卑心,不爭功,不貪德;好的給人家,壞的自己留著。
91.
人為什麼做人?就因為有愛,才到這五濁惡世來。若愛減輕了,就會生到其他世界中,如極樂世界或琉璃世界,或其他世界。古人說:「愛不重不生娑婆,業不空不生極樂。」
92.
精進是身精進、心精進。身精進要誦經、禮懺、坐禪、持咒,要用身體來修行。心精進就是念茲在茲,時時刻刻都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晝也精進,夜也精進,時時刻刻向前努力,不懶惰。時時刻刻念茲在茲的修行,向前勇猛精進、晝也精進,夜也精進,晝夜恆精進。我們修行,精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不精進。你要不精進了,就不會成佛;要想成佛,就要精進。
93.
每個人的身體,就是個監獄,只是你不瞭解。
94.
觀世音菩薩是看裏邊,你是看外邊。觀世音菩薩是看自性;他的自性和每位眾生都有電波。哪個眾生在打什麼妄想,他都知道。
95.
人持戒,就是清淨自性,將自性黑暗一掃而空。
96.
用功,是不怕苦,不怕難,不怕疲倦,才會有成就。
97.
原子彈、氫氣彈、死光,它們的母親是誰?就是貪瞋癡。所以我們若把貪瞋癡息滅了,原子彈也不響了,氫氣彈也不炸了,死光也沒有用了。
98.
修行要天天保持像個秤似的,平衡下來,怎麼叫平衡下來呢?平衡就時時都要平平靜靜的,自性一點波浪也沒有,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99.
修道人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不要像世俗人,什麼都要多。
100.
想了生死,應該把生死二字掛在眉梢上,睜眼看見生死問題,閉眼不忘生死問題,要念茲在茲用功修行,才能了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