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別人講你一句,就不高興,受不了;動你一根汗毛,你也痛到心裏去,甚至拔一毛能利天下,也不肯,有這種自私是不能修道的。修道人要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
362.
最大的漏,就是慾漏。若是有了慾念,好像常被土匪打劫,財寶被搶去;好像木材內生蟲子,沒有用處;又好像在美食中,放了糞便一樣,令人作嘔三日。
363.
出家人,一定要痛念生死,發菩提心,不可混吃等死,所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這種思想的出家人,對於生死問題,一點把握也沒有。
364.
我們應該破釜沉舟,洗心革面,破除迷信色彩,消滅自私自利。
365.
我願意把萬佛城貢獻給全人類,以及全世界的佛教徒。
366.
你們誰也不要終日悶悶不樂,愁眉不展。凡事要看得淡泊,如夢如幻,應該輕輕鬆鬆地處之泰然。世上一切皆是虛妄,只要盡自己本份就好了。人生到世上來,就是要還債。
367.
迴光返照,返求諸己,看自己生了多少善念,生了多少惡念,打了多少妄想。
368.
未生善念,令善念生長。已生善念,令善念增長。未生惡念,令惡念不生。已生惡念,令惡念息滅。
369.
不可以隨隨便便,令光陰空過,浪費生命。有價值的妄想,如不能實現,就不要打。沒價值的妄想,更不要去打。
370.
真用功的人,時時刻刻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
371.
人在這世界上,你捨不了假,成不了真;捨不了死,換不了生;若要人不死,須作活死人。你活著要是能夠看成自己像死人一樣,這就是真能瞭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372.
我們人的貪瞋癡不容易息滅,所以我們才要息滅;若是容易息滅,我們就不需要那麼費力。
373.
布施,要布施三寶,不是要三寶來布施我。
374.
要知道,妄想是修道的絆腳石,障礙你成就道業。
375.
這個財,只不過是一張紙,上面印得花花綠綠的,這個紙糊的世界,就把人都迷惑了,把仁義道德都忘了,就貪紙糊的這一張紙,以為這是真實的,你說愚癡不愚癡?
376.
瞋,就是脾氣,就是煩惱。
377.
這個瞋心覺得人人都不好,哪一個人都對不起我,於是乎對所有的人發脾氣,拿煩惱當飯吃,吃了一頓又一頓,吃了一頓又一頓,永遠覺得吃不夠。
378.
癡,就是癡心妄想;愚癡。
不應該得的他要得,這是愚癡。
不應該吃的他要吃,這是愚癡。
不應該有的他想要有,這是愚癡。
不應該做的他要做,這是愚癡。
379.
再美麗的人,只是一個臭皮囊,再醜陋的人,也是個臭皮囊。外邊雖然不同,但是裏邊都是一樣,沒有什麼美麗醜陋。再往裏面一找,都是膿血涎痰唾沫。往五臟裏頭一研究,都是大小便這些個東西。外面再美麗,裏面都是臭不可聞的東西,有什麼不同的?何必那麼執著!可是,愚癡的人,就在美好上用功夫,執著美好而憎惡醜陋,這豈不是愚癡!
380.
我們修道的人,切忌不能貪吃好東西,貪享受,什麼時候都要以釋迦牟尼佛的行為,做我們修道人的借鏡,來勉勵自己,來警惕自己,任何時候,也不能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