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戒,就是舉心動念,不令生一切惡。
322.
定,就是我們修戒的成績。我們持戒,久而久之就會有定力的。定力梵語叫三昧;正定正受。正定就異於邪定,正受就異於邪受。正定正受,是合法的;邪定邪受,是不合法的。
323.
以定發慧,我們有了智慧,才能認識佛法。認識佛法了,然後才能成佛道,所以戒定慧是最基本的條件。
324.
世界為什麼一天比一天壞?因為人人都爭,這包括爭名、爭利、爭權、爭地位,最嚴重的是爭色。
325.
你們看古代高僧大德,都是從苦行中得到悟境,沒有一位祖師從享受中得到開悟。把大藏經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位。
326.
你能身口意三業清淨了,念佛就好像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也不得不清。念佛入於亂心,本來心裏很多妄想,在妄想心,你能念佛,那個妄想心就跟著你念佛的聲音,慢慢把那妄想也都化過來,成一個佛念。
327.
對魔不要有敵對的心理,當做助道的善知識。
328.
學佛法要拿出真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去做。
329.
我們從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業不同,所以妄想也不同,業重妄想多,業輕妄想少,成為正比例。
330.
在道場裏,要節省一切物質,所謂「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331.
不愛不憎為中道。修道,修什麼道?就是修這個中道。對誰都是平等相待,慈悲為懷,但要謹慎行事,不可落在情愛樊籠中。
332.
我們的心,都是「他」在,而不是「自」在;他在就是人雖在,可是心不在。
333.
修道人要恢復到○,返本還原,圓滿自性的大光明藏,大圓鏡智,什麼也不缺。
334.
什麼是地震?即是欲念動。1地不震,即是涅槃。
335.
人說心老了,這兒心是塵境相對的心,非寂照圓明的常住真心。1如果能熱愛生命,捨己為人,花甲高齡的人,也會變得青春愉快。
336.
我們修道人,無論在什麼場合,應該韜光晦跡,不可光芒外露。
337.
有所執著,就是人心。無所執著,就是道心。
338.
眼睛觀想觀音菩薩在前,千手照見我,千手護持。耳朵聽的是觀音菩薩,送到心裏,口裏也念的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在六根門頭,都是念觀音菩薩。眼耳鼻舌身意,皆在念觀音。
339.
沒有功德,死是很痛苦的。
340.
修行不能戴假面具,掛羊頭賣狗肉,做一些不合法的事。修行要真真實實,腳踏實地,躬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