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真理手冊 海濤法師編著

真理手冊 海濤法師編著

正見與正行

[日期:2011-01-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海濤法師編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正見與正行

◎一切法都在變化中,有衰敗,令人不安,因此而有憂惱,此是苦的本意。

◎凡夫得失心重,即使擁有一切,但喜悅的後面,即是憂慮──怕失去所得,缺乏安全、安穩的感受。

所以佛陀說苦,不是消極的態度,是要眾生認識人生的事實真相,進一步去找出原因,消除苦惱。

◎凡是因緣所生,本性畢竟空寂。

◎諸法的本體自性不可得,但並不是否定因緣的作用。

◎要以不執著、不貪著的心境修福修慧。

◎把握流轉緣起的原因,於是控制他、轉變他。

此流轉中的緣起法,其性本空,無實體性。

◎在十二因緣中所說的「愛」,是指以自我為中心與自我利益為主的感情作用,而不同於以慈悲心為主的大愛。

◎佛陀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

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截斷十二緣起的連鎖。

◎沒有智慧以外的真理,也沒有真理以外的智慧;一切法的自性均是不可得。

菩薩依智慧行──悟空理,修中道行──遠離一切顛倒夢想,消除身心、自我、物我間的種種錯誤,即拔除了苦的根本,不怖於生死。

◎佛教戒律的特色,是道德的感化與法律的制裁,兩者統一起來。

是在充滿道德精神的感化之下,有一種法律制裁的限制。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一般人有三種掛礙:

1)對身的掛礙。

學佛並不是保證大家不病不死,其真正目的是要消人心中的無明和執著,把痛若和煩惱之根拔掉。

2)對名的掛礙。

好出名、好清譽均是個掛礙。「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例:襌師養棄嬰。

3)對情的掛礙。

喜觀的掛礙,怨恨的也掛礙。佛法並不否定世間人情的重要,但盲目的感情或無智慧的感情,是煩惱之源,應設法使之昇華和淨化,將私愛轉為慈悲。

◎釋尊所創建的根本佛教,包含了兩個內容:

1)法。(2)律。「尊之以法,齊之以解」,

這二者的相應協調,才是佛法的整體。

◎「見和同解」──如緣起、無我、平等、大悲、自覺、覺他、救人救世等。

◎戒,其實是最好的環保專家,為我們預約美好的今生和來生。

◎真正的戒律,是用於開發自我光明的本性,人格圓成的規矩。

◎修行,學習一份清淨心,何謂清淨心呢?

打坐念佛、禮懺誦經,只是使我們得到一時的清淨而已,真正的清淨心,就是菩薩心,充滿服務奉獻的心。

◎「朝念八大覺,晚誦般若經;皈依虔發願,隨息念佛眠。」

【書籍目錄】
第1頁:生命之光 第2頁:生命的真相
第3頁:享受生命 第4頁:覺醒的心
第5頁:生命的覺醒 第6頁:生命的目的
第7頁:做習慣的主人 第8頁:超越與實踐
第9頁:佛法與人生 第10頁:正見與正行
第11頁:出家與正覺 第12頁:躍動的生命
第13頁:真實的生命 第14頁:真實的人生
第15頁:探索生命 第16頁:和平使者
第17頁:回歸自我 第18頁:世界上什麼最難得
第19頁:大歸依 第20頁:出離紅塵
第21頁:真理之心 第22頁:真理之音
第23頁:真理的語言 第24頁:真理的寶藏
第25頁:佛陀等於真理 第26頁:佛陀的言教
第27頁:佛法的修行 第28頁:覺悟者的法音
第29頁:覺悟之道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