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六祖慧能提倡頓悟,大興南禪,很多人以為頓悟是六祖獨創之說。其實不是,頓悟之說,原始於佛說的大般涅槃經。而且,在中國佛教尚未接觸到大般涅槃經以前,就有人提出了頓悟學說,那就是著名的「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道生大師。
道生大師,生於公元三五五年,歿於公元四三四年,出生地籍貫為鉅鹿,即現在的河北平鄉。其時代正值東晉朝代,流行清 談玄學與佛理哲學。有所謂「竹林七賢」等等名士,專事清談辯論,不重實踐,越談越玄,入於詭辯繁瑣,脫離了大眾,後世史家稱之為「清談誤國」,未嘗不無理 由,當時晉代的士大夫與學人,日以清談為風雅,既放棄了對社會的人生責任,也置國事政務於不顧,更不實行他們辯論為常的佛教義理修行。
道生的父親是一個縣令,世居彭城,就是現在的徐州,道生從小聰明好學,對於佛學有很大悟性,他很不贊同當時仳會的清 談無為的風氣,他不願附庸這種沒有貢獻的風雅,他聞竺法汰大師曾經西行往西域取經佛學精妙,於是他去皈依了竺法汰,出家為僧,當時的出家比丘不姓釋而取姓 竺,故此他的法名為竺道生,出家人一律姓釋,是從道安法師開始的。
竺道生到處參學,曾至江西廬山,追隨高僧僧伽提婆學習經論七年之久,後來他又去了長安,皈依高僧鳩摩羅什,成為其得力的譯經助手之一,參與翻譯「大品般若經」與「小品般若」等等。
竺道生後來同到江南建業(即今南京),開講涅槃之學,名重 一時,當時南朝的劉宋,文帝對道生非常尊敬,優禮有加。有名的學者如顏延之,王弘,范泰等都去向他請教。
竺道生講經期間,認為法顯大師所譯六卷「泥洹經」不完整,又認為一闡提人也可成佛,一闡提人是斷了善根的人,在當時 佛教圈內,都認為斷了善根的人是不能成佛的。因此佛教人士就抨擊竺道生,指之為邪說,不合經義,並且群起驅逐道生出僧院,各處寺院也不收容他,也有人要求 他承認錯誤。
竺道生卻堅持己說不謬,他說:「一闡提人若能頓悟亦可成佛」。他又說:「若我說違悖經義,天降大禍於我,若我說不悖經義,我將坐師子座!」師子座就是佛教大師主講人最高地位才可就坐的法座,當時的人都譏笑他做夢。
竺道生被逐出佛教後,到處流浪,他到了蘇州虎丘山,在山麓說法,沒有人來聽他的,他就對一排巨石講經說法,說得十分 精妙,那些頑石都紛紛領悟而點頭。此批點頭頑石,如今仍有殘餘部份留在虎丘山,大部份都經歷代偷竊搶走了,現在遊蘇州的遊客,是一定去看這些頑石的,但是 頑石已不再點頭了。
竺道生說法時說:「佛性人人皆本來就有,只須明心見性,頓悟即可成佛,佛性本體不可分割,不能從零碎的「漸悟」去零取。萬物雖有別,本體只有一個,而且這個佛性本體無所不在,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一闡提人亦可成佛。」
他的「一闡提人亦可成佛」之說,當時很受佛教攻擊,直到後來高僧曇無讖譯出了四十卷的「大般涅幾經」,傳到了京師, 經中果然有說一闡提人也可成佛,證實了道生之說完全符合佛語經典,於是佛教界才接受道生觀點,並且熱烈歡迎道生返院講經。道生果然得坐在師子座上說法,而 且成為一時崇拜的佛學權威。
道生在廬山講經,直到七十九歲,死於講壇師子座上,他一 生的著論很多,惜多數散失,留傳了下來的,僅有「妙法蓮華經疏」,「註維摩詰經」,「大般涅槃經集解」等等殘篇。
後世尊稱道生為「生公」「復槃聖人」,他說法的精華──涅 槃佛性說與「頓悟」學說,本非他所首創,而是原來的佛說,道生卻是在中土首倡此說的第一人。後來影響了慧能大師的思想,由慧能予以發揚,開拓了南禪之宗, 又經法海禪師記錄了慧能的法語,後世稱為「六祖壇經」,再經荷澤大師神會和尚大力發展,終於成為中國佛教禪宗,如今傳遍了全世界。提起禪學,不能不推崇益能六祖與神會大師,也不能忽略法海禪師與道生大師的貢獻。
原載萬佛城《金剛菩提海》第190期:1986年03月1日
轉貼來源:萬佛城《金剛菩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