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結集(Samgite),第一次是在佛陀入滅後不久,在王舍城舉行的,出席者有高僧五百人,史稱「五百結集」(Rajagrha),公推阿難尊者追述佛語而誦出,經大眾審定,公認無訛,結集成經典,是為阿 含經。
佛滅後一百多年,七百比丘在毗舍離(Vaisali)舉行第二次結集,史稱「七百結集」。
佛滅後兩百多年,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大力提倡佛法,促使高僧於西曆紀元前二五一年,在華氏城(Pataliputra)舉行結集法藏,及派出大德長老往非洲及中東宏揚佛教,這是佛教第三次結集。
第四次結集是在佛滅後大約六百餘年(年代難以考據確實),由迦膩色迦王(King Kaniska)促成在迦濕彌羅(Kasmira)舉行,是為第四次結集。
佛教自第二次結集以後,已分裂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兩種。第三次結集及第四次結集,都是上座部的結集。
第二次結集「七百結集」,導致大眾部與上座部分裂,如上述。
第三次結集「華氏城結集」發展了巴利語系南傳佛教思想系統。
第四次結集「迦濕彌羅結集」形成梵文北傳佛教的理論系統。
第一與第二次的歷史熟為世人所知,第三次的史蹟亦熟為南傳佛教所詳,至於第四次結集,似乎較少被後世學者詮釋。
迦膩色迦王是誰?迦濕彌羅在何處?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迦膩色迦王沒有阿育王那麼出名,迦濕彌羅也沒有王舍城那麼著稱。
迦膩色迦王的「迦濕彌羅結集」意義及貢獻是什麼?恐怕也很多人不知道。
先說它的意義及貢獻:
佛滅後約二百年至四五百年之間,初期百年是大眾部極盛時代,後期百年是上座部極盛時期。大眾部主張佛陀說法只有「一說」,上座部主張佛陀說法為「分別 說」。但基本上仍是小乘範圍,精神雖一致,而部派分歧,二十部派各持己說,支部越分越多,形成繁瑣哲學,各部派各有教義經論。
幸而得到迦膩色迦王的大力護法,促成在迦濕彌羅的結集,以「有」部的思想為基礎,編纂三藏,詳予註釋,經過十二年的辛苦努力,輯成統一的「有」部三十萬頌經律論三藏,對於佛教的貢獻很大,影響亦深(見大唐西域記──玄奘著,原文從略)。
在迦膩色迦王的「迦濕彌羅結集」之後,由於大乘經典出現,「中觀」和「瑜珈」兩大思想形成,成為大乘主流,「空」宗隨大乘而大行,於是「空」「有」並茂,大小乘並盛。
因此,迦膩色迦王時代是一個轉捩點。
迦濕彌羅是何處?迦膩色迦王是什麼人呢?
迦濕彌羅,在義淨三藏法師的著作中,南海寄歸內法係稱之為羯濕彌羅。玄奘三藏法師著作「大唐西域記」中有下列的描寫:
「迦濕彌羅國,周七千餘里,四境負山,山極峭峻,雖有門徑,而復隘狹,自古鄰敵,無能攻伐。國大都城,西臨大河,南北十二三里,東西四五里,宜稼穡,多花 菓,出龍種馬及鬱金香,火珠藥草,氣序寒勁,多雪少風,服毛褐,衣白氈,土俗輕慓,人性怯軟。國為龍護,遂雄鄰境。容貌妍美,情性詭詐,好學多聞,邪正兼 信,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有四窣堵波,並無憂王建也,各有如來舍利升餘 。」又於「西遊記行」說:「舊日罽賓,北印度境。」
迦濕彌羅,中國古稱為罽賓,就是現在譯為克什米爾(Kashmir)的地方,現在的克什米爾羊毛地氈,聞名全球。
在佛陀說法時代,克什米爾被稱為「犍陀羅」國,西元前二百五十年左右,阿育王征服該國,因該國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孔雀王朝貴族富豪多別居該處,阿育王死後,克什米爾獨立,後來又被西北的塞卡族征服。
迦膩色迦王征服北印度,亦征服了克什米爾,在彼處建立許多佛寺,使成為佛法興盛之地,直到西元五二八年左右,匈奴王率眾侵犯克什米爾,盡毀佛寺及佛教。克什米爾今天則以伊斯蘭教為主,(以上資料部份 採取自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那麼,我們就知道了,「迦濕彌羅結集」就是在現今稱為克什米爾的國境舉行的,至於確實的結集年代,則很難考證,各家學者見解分歧,莫衷一是。
現在討論迦膩色迦王的來源。
根據著名佛學大家高永霄居士(世界佛教友誼會香港澳門地區分會會長)的專文考據,他指出迦膩色迦王是大月氏民族在克什米爾建立的犍陀羅 (Ghandara)國的君主,國都設於丈夫城(Purusapura)(音譯為富婁沙富羅),卽是現在印度的白沙瓦(Peshawar)城,這位君主對 佛教的偉大貢獻,可比美阿育王。高氏說:「他對佛教最大的貢獻就是召開迦濕彌羅結集,成為佛教歷史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高氏列舉中國史書以說明大月氏民族建國沿革:
「後漢書」卷一一七西羌傳:「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別也,舊在張掖,酒泉地,月 氏王為匈奴冒頓所殺,餘種分散,西踰葱嶺,其羸弱者,南入山阻。」
漢書張騫傳記述云:「時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 毗莫(烏孫)既犍,自請單于。報父怨,遂西攻,破大氏,大月氏復西走,徙大夏地。」
漢書西域傳所載:「大月氏本居敦煌祁連間,至冒頓攻破月氏,而惹上單于,殺月 氏,以其頭為飲器,月氏乃遠去,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有五翎侯……。」
「後漢書」西域傳大月氏條下云:「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遷於大夏。分其國為五部翎侯,自立為王國,號貴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濃達(犍陀羅),罽賓,悉有其國,邱就却年八十餘死,子閻膏珍代為王,後滅天竺……。」
高永霄居士鴻文「迦濕彌羅結集的歷史考據」說:「由此觀之,大月氏民族,最初居於中國甘肅省中部西境和青海省東境的地方。始初,月氏居於敦煌祁連山之間, 漢代時,被匈奴冒頓單于所攻破(約在西元前二百年),於是其族人乃西走,自中國葱嶺(卽帕米爾(Pamir),經瓦岡(Wakhan)峽谷地,繼續西移, 擊敗當時據伊犁河流域的塞族(Saka),而佔領其地,(約西元前一六一年),復受烏孫族的侵襲,月 氏不敵,再敗走河南,移住於媯水(Oxus)或阿姆河(Amu Daria)的地方,然後在大宛的北面建立了月氏(月氏兩字的讀音為肉支)國,建都於吉特爾(Khuttal)(月氐兩字的讀音為鄢支)。
高氏上述的地點,我查是在現今印度西北與阿富汗,克什米爾,巴基斯坦一帶。
高氏又引用「史記」的「大宛傳」:「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媯水北,其南則大夏,西則安息,北則康居行國,隨著移徙……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都曰藍市城。」
高氏註釋:大夏的英文名為Backtia,安息為Patt Parthia,藍市卽今之薄羅城(Bahlkh),都是希臘阿力山大大帝征服該地一帶,遺留的希臘將領所建王國。如:彌蘭王(Menander)建立舍 竭國(Sagala),第奧多特斯(Diodotos)建立大夏國(公元前二五O年)斯基泰(Scythia)族建立安息國。
當時在北方的塞卡族,受到外來的大月氏民族壓迫,被逼向南逃避,在西元一百五十年間,侵入了大夏國和安息國,繼而佔領卡布爾(Kabul)和沙特(Sind),伸張到印度西北今之潘閘省(Punjab),亦統治了克什米爾一帶,直到西元前六十年為止。
在此同一時代,在西方的歐洲,正是羅馬帝國的全盛時代,侵佔了以色列。
此時,塞卡族將西方希臘文化帶進了印度,與印度原有文化結合,創造了「印希文化」(Indo-Greek Culture),兩者的結合,致使印度的雕刻建築學術大放異彩,尤其是雕刻影響了佛教的佛像造型,是為犍陀羅佛像藝術,可見於中國的大同石窟佛像雕刻及敦煌壁畫佛像。
大月氏國在媯水北方安定之後,征服希臘裔的大夏國(為時約在西元前八十年至一百年),佔其都藍市城,設立五個翎侯(將軍),分封佔地,五侯是: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高附。再經百餘年之後,五侯之中的貴霜翎侯(Kushan),名為邱就却(Kujula Kadphises),滅了其他四侯,而自立為王,號稱為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向南推進,侵略安息(卽波斯),滅犍陀羅(卽罽賓),將高附河流域收入版圖,發展與羅馬帝國通商,受到希臘羅馬文化影響,其時代適值耶穌基督在世或上十字架前後。
邱就却王死後,其子閻膏珍(Wema Kadphises)繼位,於西元八十年間,進侵印度,南下佔領新頭河(Indus River),進一步擴展到恆河上游,覆滅了印度王朝,設置將軍一人來監領之。
閻膏珍的繼承者就是迦膩色迦王(Kaniska),大月氏國力以迦王在位為最強盛時,建都於犍陀羅國的丈夫城(Purusapura富婁沙富城),統一了印度北部全境,統轄廣大國土,成為印度歷史上的有名國土。
這就是迦膩色迦王的祖先及其來歷,這樣說來,迦王實是中國甘肅的民族的子孫。不過,我沒有足夠的資料來判斷月氏是漢族,抑或是維吾族或其他民族。
大月氏國祚,大約是從西元四十八年起至西元二二六年,後來被中印度的雅利安民族(Aryans)所滅亡,新王朝便是有名的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他們是孔雀王朝(MauryaDynasty)的後裔,但是信奉婆羅門教,開始了佛教在印度的衰亡。
高永霄居士的論文「迦濕彌羅結集的歷史考據」,全文約二十頁,有五萬多字。對於中國和印度兩國歷史與第四次結集經過,內容,和大乘佛法的興起,都有極詳盡可靠的考證。洵為難得的佛學考據文獻!貢獻很大!
拙文只是參考高永霄居士的論文之中一小部,及「大唐西城記」,與「國家地理雜誌」而寫成的簡略介紹,未能盡介高氏的論文之意。
玄奘三藏法師的「大唐西域記」說:「犍陀羅國迦膩色迦王,以如來涅槃後之第四百年,應期撫運,王風遠被,殊俗內難,機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而諸異部執不同,王用深疑,無以去惑,時脇尊者曰: 『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弟子部執,師資異論,各據聞見,共為矛盾。』王聞已,甚用感傷……乃宣令遠近召集聖哲……結集三藏……。」
這一段可以證明迦膩色迦王是犍陀羅(克什米爾)的君主和結集的召集人。
原載萬佛城《金剛菩提海》第186期:1985年11月1日
轉貼來源:萬佛城《金剛菩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