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續法集
(庚)二釋義(分二) 先修因 後證果
(辛)先修因(分二) 初舉喻 二合法
(壬)初舉喻(分二) 初二人喻 二母子喻
(癸)初二人喻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疏】先喻單憶有離也。有人、喻生佛二人 也。一專憶者、喻佛念眾生也。一專忘者、喻眾生不念佛也。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者、以佛專念眾生、未嘗不在眾生前、今偶逢偶見。故言若逢或見也。眾生專不念 佛、佛雖在眾生前、亦蹉過不見、故言若不逢見也。二人下、後喻雙憶不離也。二相憶者、喻生佛念同也。二念深者、喻久憶不忘也。如是、結指之詞。乃至、超略 之詞。謂能如是念、則決定時時常相見也。從生至生不相異者、喻生生不相離也。同形影者、謂生佛世世不捨、猶如形影無乖違也。
【鈔】佛專憶者、含二種意。一者佛有大悲 願故。二者佛在因地、自果未圓、尚於眾生念念不捨。何況果後、更無餘事。則念眾生、慇懃懇切、無有加故。眾生專忘。亦有二意。一者眾生無有信行願故。二者 生在迷位、纏惑業苦。人天因果、尚不得修。何況佛果、豈易得者、則念佛心、沉埋隱沒、不能發故。偶逢見者、諸佛菩薩、不違本願、遊化娑婆。故令眾生、偶然 逢見也。亦蹉過者、如見文殊、但粧老人、貧婆等類。或見本相、亦不蒙法利。此由惑業障覆、妄見劣相。如薄福見寶、為蛇為蛙。豈彼聖賢、作意詐隱其本相耶。 生佛念同者、謂眾生念佛、猶如佛念眾生相同也。久憶不忘者、謂時刻在懷、雖經年累月、乃至盡形、亦不忘也。結指者、指上相憶念深也。超略者。謂不但此生、 常得見佛。乃至他生、盡未來際亦常得見佛也。乖、違也。異、離也。形影、略舉一事。以例不離。至於聲響、水波、鏡光、皆不相捨離也。又此形影。近對下喻合 文意、單顯獲見佛益。遠對下證果文意、雙顯獲見佛成佛二益(現當見佛。一益也。心開染香。二益也。)。應釋文云。如是一心念佛、心同佛也。心同形亦同、形 同影亦同、不唯此世、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楞嚴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身心合成、名法王子。此非敵對正意、故疏不釋。
(癸)二母子喻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疏】上二人喻、泛指親友、猶覺寬緩。故 此重將母子最親切者為喻、使人起信行也。於中亦有二。先喻單憶有離。首三句、即上一人專憶。次二句、即上一人專忘。如來、母也。眾生、子也。世間慈念最切 者、莫如母親。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又母念子、慈 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故云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也。若子逃逝者、喻眾生不念佛、而墮惡道苦也。雖憶何為者、喻如來單憶無益也。 子若下、後喻雙憶不離。初二句、即上相憶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異。謂六道眾生、慕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者。然方得感應道交、生佛不二也。故高齊 大行和尚云。宗崇念佛、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任意早晚、終無再住娑婆之法。此為念佛、第一要策。
【鈔】泛指者、師資君臣、皆該在許。如來 下、問。前言念佛、但念彌陀、不念諸佛。云何此言十方如來耶。答。有二意。一即指彌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無量彌陀故。觀經云。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 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二通指十方諸佛。謂不唯我彌陀一佛、悲願如是。即十方諸佛、憐念亦然。正顯佛佛道同故。華嚴問明品云。十方 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楞伽第四云。一切諸佛、有四平等。所謂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觀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 量諸佛。憐念者、三昧經云。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維己惡、而疑佛不來 接。誰知佛心、專於逆苦眾生之中、種種救度。如何自生疑阻、甘心苦趣耶。問。逃逝二句、與上專忘、逢不逢義、有差別否。答。亦同亦異。同者、不念佛、則不 能見佛。雖見佛、亦不蒙法利。此與逃逝無異、憶他何為。異者、謂前之喻意、尚明眾生或有時而念。但念之不切、憶之不深。故若逢不逢、於佛憶猶為有益。此中 喻意、竟明眾生不唯忘念、而且謗佛。以不信故、墮在三途、受無量苦。故若逃逝、於佛憶則為無益。感應生佛者。子、喻生感。母、喻佛應也。道交不二、合不違 也。故高齊下、彼論云、往生淨土、要須有信。信千即千生。信萬即萬生。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名、身常尊敬。始名深 信。
(壬)二合法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疏】眾生心者、揀口念而心不念也。憶、 記持不忘也。念、繫緣在懷也。又初時偶然勉強記憶、曰憶。後時長久熟脫緣念、曰念。又憶是暫念、一憶之謂。念是數憶、常念之謂。若事憶念、則專心注意、毫 無雜緣。若理憶念、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佛亦有二。一事相、即是三身十身。二理性、唯是一真法界。又事理憶念佛中、復各有二。一行布。二圓融。謂先念化 報。然後法等、是事次第也。若三若十、同在一心。是事一時也。先空、次不空、後空不空、是理次第也。三如來藏心佛、同在一時中念。是理圓融也。問。若心外 有佛、何容理念。設心外無佛、烏用事為。答。心外有佛者、由我心佛、成彼外佛。經云。諸佛正知、從心想生、故須理念。心外無佛者、託心外佛、顯我心佛。經 云。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故須事念。若離事理二念、何名即心即佛。問。若即佛是心、祇應念心、何必念佛。又即心是佛、祇應念佛、何必念心。答。但執即佛是 心、不知即我本覺心性。是彼究竟覺佛。經云。是心即佛三十二相。故不妨念佛。又執即心是佛、不知即彼究竟覺佛、是我本覺心性。經云。諸佛入於眾生心中、故 不妨念心。若心佛偏念、即義不成矣。問。一真法界、體無二相、何存內外心佛念耶。答。法界一真、本無內外、不屬佛心。佛目證窮、知生等有。欲令生悟、義分 心佛。佛為外境、心為內境。憶念功成、自然證知、心無佛外之心、佛無心外之佛。唯一法界、普融無盡。現前見佛者、謂不離現陰、於定中見、或於夢中見也。當 來見佛者、謂報終陰壞、見佛來迎、或於華中見也。而云必定者、有二意。一感應道交、難思議故。謂信得即心是佛、專於事念、念相好佛。故見果報佛、來入我心 中。經云。是心作佛、諸佛如來。來入一切眾生想中。二始本契合。法爾然故。謂信得即佛是心、專於理念、念本性佛。故於自心中、見法身佛現。經云。是心是 佛、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此中不合佛念眾生者、重在眾生念佛故。
【鈔】憶下、唯識云。云何為念、於曾習 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設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慈雲懺主云。凡涉 歷緣務而內心不忘於佛、謂之憶念。譬如世人切事繫心、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應如是。若或失念、數數攝還。 久久成性、任運常憶。又復覺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若見他人受苦、以念佛心、憐愍於彼、願其離苦。如是相續念佛繫心、能辦一切淨土功 德。若事下、謂此中專心憶念、及下攝根淨念。即彌陀經一心不亂、一向專念、觀經一心繫念也。皆通事理。事則能所緣歷、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無餘念。念念 相續、成就定力。起信謂以專意念佛因緣、是也。理則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緣更無餘緣。緣心自在、成就慧力。起信所謂、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也。又普門 疏云。若用心存念、無有間斷、名事一心。若了此念心、四性不生、名理一心。對前四種五種念佛、一一具此事理二念。問。前四五門、與此事理、俱約能念為義、 有異否。答。前之四五、乃標法門方便有多。此之事理、是約行人用心各別。是故四五門中、必具二心。二心之中、必攝四五。無混濫也。問。此中事理、與前四 五。念佛判事、理觀何別。答。前則別判、四五門各屬事理。此則通判、四五一一并有事理。較之、前略今細、故不同也。然此二念中、雖不可缺一。亦有上智、專 於理念。或有鈍根、專於事念。或有中人、兼於理事。皆隨機宜、不必疑阻。以得見佛、利益同故。佛亦下。問。三中法身、十中智空身等、何亦稱為事耶。答。墮 數量(三、十。數也)故。屬佛身(身、相。事也)故。問。起信云。若人專念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即得見佛。豈非事念。又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 畢竟得生。豈非理念。今何以法、不屬理耶。答。論對報化、故屬理念。今對一真、故又屬事。所以文殊般若、明一行念佛三昧。先明不動法界、繫緣法界等。大疏 亦云。一法界行、亦無一故。問。十身佛、獨出華嚴、餘所無者。云何今教念耶。答。諸佛說教雖別、三十身同故。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如德雲、但念十 身佛也。清涼疏鈔亦云。然其念佛三昧、總相則一。別即三身、十身、修觀各別。三身者、謂念法報化佛。於三身中、各有依正、便成六觀。謂念法性身土、為法身 依正。念報身、華藏等剎為依、十身相海等為正。念餘淨土、水鳥樹林、為化身依。三十二相等、為化身正。十身者、為念願、智、法、力持、意生、化、威勢、及 菩提、福德、相好莊嚴身。如是重重成帝網境。則入普賢念佛之門。詳在六十二卷。行布、漸次也。圓融、一念也。利根、則圓融。下愚、則漸次。中根、則不定。 又或利根先理後事、鈍根先事後理。皆隨機便、無一定相。先空等者、且約當部四卷、三如來藏心明。若對所念理中、法界應云先無為理法界佛。次有為事法界佛。 後理事無障礙法界佛。以法界、如來藏、同一心故、左右言也。問下、通妨。初釋二種念中、隨用一種、不須兼具難。次釋心佛即中、隨念一即、不必並驅難。三釋 即心即佛、成心佛兩存難。定中見者。華嚴四十六云。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佛現其前等。六十二云。住自在心念佛門、隨自心樂、現其像故。住一切境念佛門、 普於諸境、見佛現故。楞伽云。諸佛有二加持。謂令入三昧(一也)、現身灌頂(二也)、諸菩薩等為二持故、即能親見一切諸佛。觀經云。無量壽佛、相好光明、 遍十方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禪觀中、皆得見也。夢中見者、法華云。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坐獅子座、圍繞說法。彌陀下輩文云。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 得往生。報終見佛者、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彌陀名者、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鼓音王經云。若有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 佛、即與大眾、住其人前、令其得見。華中見者。觀經下品中生文云。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生蓮華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音 勢至、為說經典。問。今有專心念佛、於定夢中、亦不見佛。又有一生念佛、及臨終時、亦不生方。何也。答。專心念佛、定夢不見者。由其過去業障重故。現在善 力弱故。又佛有二加被。一者無障則顯加、令其親見。二者障重則冥加、暗令得益。故普賢云。有諸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時分身、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 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令就。一生念佛、不生方者。念佛不精誠故。生疑不篤信故。無有往生願故。不能斷貪愛故。問。現在善根淺薄、可以增修。過去 業障深重、云何得知、而為對治。答。有二揀別。一者三昧中若有善根發相、則知過去種植善因。何為善發、略開四種。一念化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三昧中、忽 然憶佛修六度萬行、成三十二相。身有好光、心有智慧、說法利生、降伏魔怨。作是念時、生敬愛心。開發三昧、增進佛行。或於定中、見佛身相、心淨信解。或於 夢中、聞佛說法、覺悟佛心。二念報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時、忽然憶佛圓滿果報之身、皆是無漏功德成就。相好光明、一一無量。神通智慧、充滿法界。相續湛 然、盡未來際。作是念時、慧解分明、定必安隱、善念相續。或於定中、聞說不思議佛法境界、即便出生無量智慧法門。或於夢中、見八萬四千諸妙相好、即便出生 無量願行功德。三念法佛、善根發相者。於三昧時、忽然憶佛真實性身、清淨無相、猶如虛空。唯是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生離滅、無作無為、非來非去、不 減不增。作是念時、善心開發、入定安樂。通達無量法門、現起無邊佛境。或於定中、見佛以微妙法身、具諸相好。即便覺悟。遠離常無常。而現常無常。唯識云。 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如是悟時、開發實智、三昧現前。或於夢中、見佛以諸法如義、而為其身。即便覺悟、以真如為佛、無境不是佛。大品云。 諸法如實相。諸法如實、即是佛。離是之外、更無別佛。如是悟時、清淨六根、法性現前。四念十佛、善根發相者。於禪觀中、忽然憶佛、法界身雲。依正圓融真應 無礙。一多即入、大小隱顯。亦理亦事。亦人亦法。亦此亦彼。亦因亦果。亦九界。亦佛界。亦三身。亦十身。作是念時、開發無盡善心、出生無盡三昧。滅重重煩 惱。顯重重法性。或於定中、見無障礙佛。剎剎塵塵、現身說法。即便證知德雲一念佛門、出生二十一門。如是知後、發普賢願。行普賢行。或於夢中、見無盡身 佛。說法利生。即便悟入威光念佛三昧、統攝無盡三昧。如是悟後、發遮那智、成遮那境。以上善根、皆由過去今生、念佛習報相也(見相好。悉屬報因相現。發諸 善心。皆是習因善發)。二者三昧中若有業障發相、則知過去不種善根。何為障發、亦開四種。一者昏沉暗蔽業障發相。謂念佛時、即便昏睡。沉暗瞪懵。無所記 別。令諸禪觀、不得開發。二者妄念散亂業障發相。欲修觀時、雖不昏沉、而生邪想。欲作四重五逆十惡毀戒等事。展轉生續、無時暫停。因是三昧、不得現前。三 者惡境逼迫業障發相。將入定時、雖無妄念、而有惡境。或見焚溺。或聞震擊。或無頭手。或墮山海。如是逼迫、令其驚怖。所發道心、障礙不起。四者病事苦惱業 障發相。當念佛時、雖無上境、而身忽然生諸疾病、苦惱百端。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因是無生、不能證入。以上業障、皆由過去不善報因相也。因此善惡 二法發相、即驗自己根性、是善是惡。亦知自己在前生時、種善不種善、作惡不作惡。如是見已、善者增修。令其圓滿。惡者對治、令其除滅。云何治滅、亦開四 門。一治滅昏沉障。應教念化佛三十二相中、隨取一相。或取白毫相。閉目而觀。若心暗鈍、懸想不成。當對一尊端嚴佛相、緣之入觀。若不明了、即開眼觀、復更 閉目。如是想時、心眼開豁、即破此障、無復沉睡。二治滅妄念障。應教念報佛所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脫、一切種智、不可思議無量功德。普現色 身、利益一切。神通變化、摧伏魔外。如是念佛善法功德、一切邪惡心心數法自然銷滅。三治滅惡境障。應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平等法性。空寂無為、無有形 相。既無形相、焉有境界逼迫。境界空故、即是治滅此障。四治滅病事障。應教念十佛。緣佛菩提威勢力持本願功德、不為世間事務牽纏。緣佛福德相好莊嚴意生身 相、不為一切病苦所惱。念佛法身、猶如虛空。隨其智力、應化一切、非如眾生、煩惱陰身。八苦交煎、世事纏縛。如蠶作繭、無出頭日。如是念時、此障即滅。故 知存心念佛、廣大功德、無有不成。深重業障、無有不滅也。問。念佛佛現、亦有魔否。念佛所發善根、亦有魔作否耶。答。佛有神通力。威德力。本願力。大光明 中、必無魔事。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須當辨識。經論開二。一所現相好、不與經合者、是為魔事。二不與本所修行合者、是為魔事。至於善根、 發相。是魔作。非魔作、亦有二辨。一約心境久速。謂此見佛聞法等事、若是善根發者、則報因境相、暫現便謝。習因善心、相續不斷。若是魔所作者、則報因境 相、久久不滅。或謝去更來擾亂。習因善心、暫發還滅。或倏爾變成惡念。二約煩惱輕重。謂見善相發時、能令心識動亂、煩惱增重、眾多妨礙、不利定心、悉屬魔 作。若見善相現己、雖未證禪定、而身心明淨、善念開發、煩惱輕微。或三昧開通、身心快樂。內外安隱、氣色光潤。煩惱寂寂。功德巍巍。此為善發相也。若邪正 未了。應當用二法以對治之。一者止法。謂深入三昧、一心念佛。於所現相悉知虛誑。但平心住定、不取不捨。如是息心、寂然不起分別時。若是聖境、則定力逾 深、善相如法。若是魔境、現相不久自壞。縱發亦不如法。二者觀法、謂觀真空法界、念虛空法佛。推檢現相、不見生處。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 如。離真如外、無一法相。如是觀念。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然念佛遇魔、亦萬中一也。良由修淨業人、具三種力。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三者佛攝 取力、云何邪魔、得便擾害、故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彌陀名者、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是故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而云必定下、釋 疑難也。妨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云何有佛現在前耶、故此通云、有二意故、佛必定見、一約他佛。謂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應。不妨來去。是 故心淨佛現、心垢佛滅。其猶水澄月來、水濁月亡也。二約自佛、謂本覺心佛、本無來去。依覺不覺、不妨出沒。是故心迷佛隱。心悟佛顯。其猶鏡塵光暗、鏡潔光 明也。此中下、亦釋疑也。妨曰。上二喻中、俱含如來念眾生意。云何合內、無佛念耶。故此通云。眾生無有信願、故此再三勸勉。佛念眾生、乃佛自願、何待言 也。
(辛)後證果(分二) 初法說 二喻明
(壬)初法說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疏】初一句、躡前修因說也。次二句、正 明證果相也。不遠者、現前見中。事念見他佛。則先色身相佛。後法身真佛。理念見自佛。則先分證覺佛。後究竟覺佛。當來見中、事念見他佛。則先化身佛、後報 身佛。理念見自佛。則先本覺佛、後妙覺佛。故云、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者、約事、則念佛法門、即勝異方便。何假餘方便門、以助顯我性也。約理、則念佛即是念 心。心佛無差、自他不二。豈離唯心自佛、而假心外他佛作方便耶。自得心開者、以念佛心、入佛知見。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約事、則佛果成證。約理、則覺體圓 顯。所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是也。
【鈔】初一句下、略提。不遠下、詳釋。現前等者。難曰。上既見佛、今何又云去不遠耶。故此釋云。上之見佛、乃是色分化本。此之去佛、即是法究報妙。故不相違。亦可由見佛故、眾生與佛同在一處。猶如形影、不相違遠也。
(壬)二喻明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疏】初二句、舉喻。法上身近佛身、心開佛心。合喻中。人沾染香、身亦有香。次二句、出名。謂以如來法身香光、莊嚴自心本覺如來。如華嚴以栴檀沉水香等、喻菩提心香。今亦以人天名香、喻如來法身功德香也。
【鈔】法上下、若直約法言。謂念佛名香、 近佛身香、開佛心香。鬻香長者所云、發心念佛香、是也。喻中下、起信云。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薰習故、則有香氣。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 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無明染者、本覺心佛、藏在無明殼也。彼論明在纏如來藏心、今經喻出纏如來藏心、故云心開。謂心開成佛、以近佛故。如身淨成香、以塗 香故。若依相宗立量。應云。念佛是有法、佛心開。宗因云、去佛不遠故。同喻如染香人。香人是有法、身有香光莊嚴。宗因云、染香故。同喻如念佛。出名者、出 三昧名、亦法門名也。如華嚴下、七十八云、如白栴檀、若以塗身、能除熱惱、令得清涼。菩提心香、能除貪恚癡等熱惱、令其具足智慧清涼。又如天上黑栴檀香、 若燒一銖、普熏千界。菩提心香、一念功德、普熏法界。又轉輪王有沉香寶、名曰象藏。若燒此香、王四種兵、悉騰虛空。菩提心香、若一發時、即令一切善根、永 出三界。又如波利質多羅樹、其皮香氣、一切華香、皆不能及。菩提心樹、所發大願功德之香。一切二乘五分法香悉不能及。又波利華、一日熏衣、薝蔔等華、雖千 歲熏、亦不能及。菩提心華、一生所熏諸功德香。一切二乘無漏功德、百千劫熏、亦不能及。人天香者、華嚴云。人間有香、名曰象藏、因龍磤生。若燒一丸、雨七 日香。若遇著者、皆成金色。眾生槹者、七日快樂、無有諸病。摩羅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頭、若塗身者、火不能燒。海中有香、名無能勝。若塗螺鼓、其聲發 時、敵軍皆退。阿那婆達多池側邊、出沉水香、名蓮華藏。若燒一丸、普熏閻浮、聞者離罪、戒品清淨。雪山有香、名阿盧那。若有槹者、離諸垢染。羅剎界中、香 名海藏。輪王燒時、王及四軍、皆騰虛空。善法天中有香、名淨莊嚴。若燒一丸、而以熏之。普使諸天、心念於佛。須夜摩天、香名淨藏。若燒熏之、夜摩天眾、集 天王所、而共聽法。兜率天中有香。名先陀婆。若燒一丸、普雨一切供具、供養諸佛菩薩。善變化天、香名奪意。若燒一丸、於七日中、普雨一切諸莊嚴具。清涼疏 鈔云。初喻發菩提心香。次即忍香、瞋火不燒。三即進香、魔軍退散。次五如次、是五分法身香、四戒香、可知。五定香、得離垢三昧。六慧香、王及四兵皆騰空 者、慧證空故。七解脫香、心念於佛、脫五欲故。八知見香、雲集聽法、是知見故。九即稱法界香。先陀婆、一名四實。此宜用鹽、香似此故。十忘能所香、故名奪 意。今之佛法身香、具眾功德、亦猶是也。
(戊)二略述自己修行(分二) 初自利 二利他
(己)初自利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本因、因也、無生、果也。次句、徹 果該因。心者、述己念佛、非用分別意識而念。乃六根都攝、一心不亂念也。入、證也。忍、智生。無生、約理性言。慧心安此無生理故、名無生忍。清涼疏云。若 約忍無生理、即無生之忍。若約無生之智及煩惱不生、則無生即忍。無生法性、始終無殊。證入法忍、地位不等。楞嚴第三漸云。是人即獲無生法忍。信力入印度經 云。無生忍法。則能清淨初歡喜地、得大無畏安隱之處。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無生忍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無生忍故、起安慰心。仁王經云。無生忍菩薩、 所謂遠不動觀慧。遠、即七遠行地。不動、即第八地。觀慧、即九善慧地也。則知此忍、始於三漸、終於等覺說。以勢至位居補處故。上句、能修證。此句、所悟 證。謂以真正淨念、除滅邪妄濁想、內想不起、外境自寂。內外法空、一切無生、仁王云。一切法空、得無生忍。又無生忍、亦得名無滅忍。無住忍。華嚴云。無生 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少法滅。何以故。若無生、則無滅。若無生滅、則無住處。今念化身佛、證得空如來藏智、名入無生法忍。念報身佛、證得不空如來藏 智、名入無滅法忍。念法身佛、證得空不空如來藏智、名入無住法忍。此亦舉一以攝餘耳。若唯忍無生、小聖亦有。豈足為等覺深玄忍耶。
【鈔】六根都攝者、返流旋一、六用不行 也。一心不亂者、依一藏心、餘念不生也。念者、心為能念、佛為所念、念通能所。忍、智也。不消文。清涼疏下、鈔云。無生忍、有二義。一理智雙明、二唯就智 說。復二。一智不生、即無分別智、體無念慮故。二煩惱不生、妄想不起故。無生法下、判位。上句下、出得忍所以、又無生下、約別相義釋、若無生等者、具云、 若無生、則無滅。若無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差別。若無差別、則無處所。若無處所、則寂靜。若寂靜、則離欲。若離欲、則無作。若無作、 則無願。若無願、則無住。若無住、則無去無來。無生、無來、離欲、無作、無願、空也。無滅、無盡、無去、不空也。離垢、無別、無處、寂靜、無住、空不空 也。今念下、配釋可知。此亦下、通妨也。難曰。既有無滅忍等、云何獨無生耶。釋曰。此有二意。一者舉總攝別。稱為無生。二者以初攝後、但標無生。理實具諸 忍也。若唯下、亦通妨也。難曰。唯約無生法理、不通無滅忍等、有何過耶。釋曰。等覺之忍、在無滅等、故非淺近。若唯無生、小乘亦證、何足深玄。
(己)二利他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疏】此界、娑婆苦世界也。淨土、安養樂 國土也。攝者、持也、接也。生前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臨終以願力接引、令得往生。歸者、還也。此界為旅亭、彼土是家鄉。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 今遇親友、指示道路、速回家鄉也。能攝、屬勢至。所攝、屬行人。攝則雙通能所、歸義亦然。能歸、行人也。所歸、淨土也。歸兼能所。念佛法也。有五法門、見 五土佛。謂憶想外境念佛、則生歸變化土、見變化身佛。攝境歸心念佛、則生劣受用土、見劣受用身佛。心境互融念佛、則歸勝受用土、見勝受用身佛。心境雙泯念 佛、則生法性土、見法性身佛。圓通無盡念佛、則歸法界無障礙土、見法界無障礙身佛。人者、機也。具聞思修、三妙慧故。備信願行、三資糧故。始名念佛人也。 問。設行五逆十惡、亦具三資糧慧、得生彼土否耶。答。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如三輩九品中、下輩下品是也。問。念幾時佛、得能見佛生 方。答。隨機不定。或盡形持、或九十日、或七七一七、或十日、一日。或十念。或一念。但能稱名、必得見佛。況有彌陀本願、勢至攝受。豈有念佛、不生方耶。
【鈔】此界苦、淨土樂者。謂此土具八苦、 生居胎獄、老厭龍鍾。病受痛関。死悲分散。愛則欲合偏離。冤則欲逃偏遇。求則欲得偏失。乃至五陰熾盛。而彼國蓮華化生、則無生苦。寒暑不遷、則無老苦。身 離分段、則無病苦。壽命無量、則無死苦。無父母妻子、則無愛別離苦。上善人聚、則無怨憎會苦。所欲自至、則無求不得苦。觀照空寂、則無五陰盛苦。慈雲懺主 云。不值佛、不聞法、惡友纏、群魔惱、受輪迴、墮惡趣、塵緣障道、壽命短促、修行退失、塵劫難成、此即娑婆十種苦也。常見佛、常聞法、聖賢會、離魔事、輪 迴息、無惡道、勝緣助道、壽命無量、入正定聚、一生行滿、此即安養十種樂也。歸義下、清涼貞元疏、問。不生華藏、而生極樂者、何也。答。有四意。一者有緣 故。彌陀願重、偏接娑婆人也。二者使眾生歸憑情一故。若說十方皆妙、初心茫然、無所依託也。三者不離華藏故。極樂去此十萬億剎、即在華藏第十三層、未出剎 種外也。四者即本師故。經云。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所圍繞。既讚本尊遮那之德如是。豈非本師隨名異化也。事則從此界、歸彼界。見彌陀、居極樂。理則返 不覺、還本覺。見自性、居唯心。問。既萬法唯心、何以見彼此土有苦樂。生佛有來去耶。答。土有苦樂、即心相垢淨。生有來去、即心性迷悟。如是垢淨迷悟、總 不離乎法界。故云。心外無法。楞伽亦云。若一切皆心、世間無處住。何因見大地、眾生有去來(問難也)。如鳥(喻眾生)遊虛空(喻自心)隨分別而去(喻分別 識。謂從自心空中。而後現眾生鳥。彼眾生鳥。還於自心空中。隨分別識。去來遊履也。)。無依亦無住、如履地而行(謂自心空。雖無依止住處。而能令眾生鳥、 如履平地。似有依住也。)。眾生亦如是。隨於妄分別。遊履於自心。如鳥在虛空(答釋也。前四句喻。後四句合。)。聞思修者、聞說佛名、為聞慧。憶想在懷、 為思慧。持念不忘、為修慧。佛地論云。菩薩履三妙慧、淨土往還。釋云。以聞思修、得入淨土。故念佛人、必具三慧。信願行者、聞念佛門、心不疑貳、謂之信。 信已而解、心起樂欲、謂之願。願已而念、心勤精進、謂之行。彌陀經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執持名號。雖有諸過等者、觀經鈔云。此土博地凡夫、屬邪定聚。 發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屬不定聚。已得不退者、屬正定聚。若生安養、不論高下。所以者何、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成正定聚故。準知罪人 十念、即名器矣。反顯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為非器也。三輩九品者。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謗三寶、大修功德。專念彌陀、願生彼國、真 佛來迎、坐七寶蓮、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此名為上輩也、兼利他行。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不謗正法。少修功德。專念佛名、回向願生。化佛來迎、 坐蓮華中、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此名為中輩也。唯自利行。若發菩提心、亦信因果、不謗正法、不造五逆。雖無功德、專念佛名、十聲一聲。臨命終 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此名為下輩也。缺二利行。若七日七夜、禮念佛名。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六念(佛法僧天施戒)、讀經解義。深信 因果持戒利生。發心發願。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與化佛來迎、乘金剛臺、即得華開、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受諸佛記(果也)。此名為上品上生也。若五日五 夜、專意念佛。不謗三寶、善解義趣。深信因果、持戒弘法、發大心願、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與化佛來迎、乘紫金臺、經宿華開。見佛聞法。七日後菩提不 退、一小劫得忍受記(果也)。此名為上品中生也。若七日、或五夜、至心念佛。不謗三寶、深信因果、持戒利物。發大道心、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與化佛來 接、坐金蓮華、一日一夜華開、七日之中見佛。於三七後聞法、經三小劫住歡喜地(果也)。此名為上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上輩所開兼利他行。若三日三夜。 禮念佛名。持諸齋戒、發心發願、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來引、乘蓮華台。往生彼土、蓮華即開。聞四諦法、得羅漢果(果也)。此名為中品上生也。若一日一 夜、稱念彌陀。八戒十戒、發心發願、回向求生者(因也)。真佛來引、坐七寶蓮。經七日開、得須陀洹。至半劫後、成羅漢果(果也)。此名為中品中生也。若一 日一夜、專意念佛。孝養仁慈、臨終遇善知識、指示淨土法門者(因也)。命終即坐蓮華生彼。經七日已聞法、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果也)。此名為中 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中輩所開、唯自利行。若不謗正法、亦作眾惡。命終時、聞經名、稱彌陀。至半日、或半夜者(因也)。化佛來引、坐寶蓮華。經七七 日、華開聞法、發菩提心。過十小劫、得入初地(果也)。此名為下品上生也。若破戒偷盜、然不謗三寶、臨終聞淨土法、稱念佛名。經一時一刻者(因也)。化佛 來引、坐蓮華上。過六劫後、蓮華始開、聞法發心(果也)。此名為下品中生也。若造五逆十惡、然亦不謗正法。臨終聞佛、至心十念、乃至一念者(因也)。命終 見金蓮華、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聞實相法。發無上心(果也)。此名為下品下生也。如是三品、即前下輩所開、無二利行。問。大本云。唯除五逆。觀經云。五 逆得生、二義云何。答。大本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則知五逆而兼謗法者。乃在所除也。知不兼謗者、亦未必除。良由謗則不信。不信則不生。所謂疑則華不 開、是也。觀經但言五逆、不言謗法。則知雖具五逆、不謗法者、必定得生。如兼謗者、亦不生也。良由信則不謗、不謗則華開。所謂信則決定生、是也。下輩下品 者、謂下輩內之下品、非中上也。問。大本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止齊觀經前之六品。云何今以下輩、配下品耶。答。有三意。一約行因、善惡雖異。而位次 輩品正同(三三成九故)。今取位、不取行也。二下輩與下品、十念行同故。三五逆十惡而不謗者、亦攝下輩善人中故。大本云。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墮地獄 者、非五逆人而何。若下輩不攝、置於何輩耶。盡形持者、大本經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則知一生持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經云。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繫 念。於三昧中、得見阿彌。文殊般若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專念於佛、即成三昧。七七者、大集經云。若專念佛、至七七日、現身見佛。一七者、彌陀經、觀 經、皆云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十日者、鼓音王經云。受持佛號、十日十夜。除捨散亂、必得見佛。大本云。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命終必生我剎。一日 者、大本云。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不絕、必生我剎。十念者、觀經云。其人苦逼、不遑念佛。十聲稱佛、即得往生。一念者、大本云。信樂不疑、乃至一念。 念於彼佛、亦得往生。問。云何一念彼佛、亦得生彼國土。一聲彌陀、能滅八十億劫生死罪耶。答。一心朗念、積妄頓空。喻如一燈、能滅千年室暗。一火能燒百輛 車薪。況乘如來本願功德、豈可思議耶。故法華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佛名經云。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 界、不可窮盡。大莊嚴經論云。佛世一老人、來求出家。舍利弗等、俱不肯度。以觀彼多劫無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證道果。因告大眾、此人無量劫前、為採薪人。 猛虎逼極、大怖上樹、稱南無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況有下、上明自力、此明他力。自力復二。一者稱念彼佛力、如帆楫。二者本有佛性力、如舟船。他力、即 是佛願攝取力、如順風。三事周圓、必生彼土矣。問。佛即自來迎引、何又假多少化佛授手耶。答。顯其功行、有淺深故。如善導、千念而飛千光。少康、十聲而出 十佛。華嚴離垢幢菩薩偈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捨。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丁)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疏】初一句。牒所問。包含眾妙、曰圓。 遍入諸有、曰通。又總攝萬化、不滯一隅、曰圓。統生一切、無有間隔、曰通。次五句、結能答。我等四句、出本因。先因修。無選擇者。一揀非那律選眼、空生擇 意。二外不選六根相(浮勝二根相也)。內不擇六根性(見聞覺知性也)。根都攝者、對上亦二義。一眼不取色、乃至意不緣法。二唯依一精明心、不行六根用故。 餘念不生曰淨、念而無念故。一心繫佛曰念、無念而念故。相繼謂事則憶念無間、理則圓照無間。得句、後果證。梵語三摩地、此云等至。等謂齊等、離沉掉故。至 謂至到、到勝定故。亦云等持。謂平等持心、趣一境故。雖通因果、此且取功用中純熟一義、故名曰得。事則成念佛三昧。理則顯本性如來。斯為句、歎殊勝。問。 大本彌陀經云。極樂清淨、次於泥洹。今經揀選圓通、勢至念佛、次於觀音返聞、何稱為第一耶。答。就楞嚴本經、有三意。一文殊謂念性生滅、因果殊感。故第 二。勢至謂一心淨念、現見自佛。故第一。二阿難循聲、故返聞為當根、念佛為不當根。佛以聖性皆通、歸元無二。故稱觀音勢至、並無優劣。三此方教體、在於音 聞。故以耳根圓通、當此方機。勢至居次。十方法門、念佛為最。故以念佛圓通、當十方機、等於觀音。約念佛法門中、若事念他佛、助顯本覺性佛、則次泥洹、異 於觀音。若理念自佛、直顯涅槃心佛、則等泥洹同觀音矣。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是也。如此念佛法門、不稱第一、而謂之何哉。修心者、豈可忽諸。
【鈔】牒所問者、楞嚴五卷云。我今問汝最 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故此牒云、佛問圓通也。包含下、約包遍、釋圓通。又下。約攝生、釋圓通。又多門入一、一門容多、名之為 圓。如珠懸空、映於五色也。一入多門、多門容一、名之為通。如泉潛流、穿於十方也。根都攝下、佛為能攝、根為所攝、攝則通二。二義中、初通事念、次通理 念。上無擇二義、亦例此知之。等至下、圓覺疏、翻為等至。等謂平等住持、雙離沉掉也。至謂能到勝定、及至勝位也。等持下、此依會玄記釋、事則成等至、理則 成等持。故開二義也。問下、通妨也。慧覺曰。或謂淨土、乃聖人之權方、所以接鈍根、化凡器也。茍能一超直入如來地、何藉於他力乎。答云。馬鳴、龍樹、天親 等諸菩薩、皆發願往生、應盡是鈍根乎。釋迦於大寶積經、勸父王淨飯、并六萬釋種、皆求生淨土、應盡是凡器乎。一舉心念佛。即見性成佛、豈非一超直入乎。青 草堂、後身為曾魯公。戒禪師、後身作蘇東坡。真如□公、後身多憂苦。太平古老、後身耽富貴。海印信禪師、生朱防禦家為女子。豈可單仗自力乎。若以此為權、 將何為實。輕念佛者、可不慎歟。如此下、結顯也。若以念佛一門、攝生世出世法言之。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一)。為名利故、發心念佛、餓鬼界也 (二)。為眷屬故、發心念佛、畜生界也(三)。為勝他故、發心念佛、修羅界也(四)。畏惡道故、發心念佛、人法界也(五)。求天樂故、發心念佛、天法界也 (六)。欣涅槃故、發心念佛、聲聞界也(七)。慕無生故、發心念佛、緣覺界也(八)。欲度他故、發心念佛、菩薩界也(九)。希成佛故、發心念佛、佛法界也 (十)。堅心念佛、地大也(十一)。喜心念佛、水大也(十二)。熱心念佛、火大也(十三)。勤心念佛、風大也(十四)。虛心念佛、空大也(十五)。靈心念 佛、根大也(十六)。想心念佛、識大也(十七)。念佛旋見、眼根也(十八)。念佛反聞、耳根也(十九)。念佛轉槹、鼻根也(二十)。念佛還嘗、舌根也(二 一)。念佛攝覺、身根也(二二)。念佛逆知、意根也(二三)。念佛觀像、色塵也(二四)。念佛聽名、聲塵也(二五)。念佛染香、香塵也(二六)。念佛有 味、味塵也(二七)。念佛光嚴、觸塵也(二八)。念佛觀想、法塵也(二九)。眼不別色、眼識念佛也(三十)。耳不別聲、耳識念佛也(三一)。鼻不別香、鼻 識念佛也(三二)。舌不別味、舌識念佛也(三三)。身不別觸、身識念佛也(三四)。意不別法、意識念佛也(三五)。怖生死苦、苦諦念佛也(三六)。息諸惑 業、集諦念佛也(三七)。修戒定慧、道諦念佛也(三八)。證寂滅理、滅諦念佛也(三九)。煩惱不生、無明緣念佛也(四十)。不作諸業、行緣念佛也(四 一)。不託母胎、識緣念佛也(四二)。色心斷滅、名色緣念佛也(四三)。諸根灰泯、六入緣念佛也(四四)。根塵識離、觸緣念佛也(四五)。不領前境、受緣 念佛也(四六)。不貪財色、愛緣念佛也(四七)。不求塵欲、取緣念佛也(四八)。業無有成、有緣念佛也(四九)。不受後陰、生緣念佛也(五十)。空無熟 壞、老死緣念佛也(五一)。一心念佛、萬緣自捨、施度也(五二)。一心念佛、諸惡自止、戒度也(五三)。一心念佛、心自柔順、忍度也(五四)。一心念佛、 永不退轉、進度也(五五)。一心念佛、餘想不生、禪度也(五六)。一心念佛、正智分明、智度也(五七)。一心念佛、成正遍知、菩提也(五八)。一心念佛、 常樂我淨、涅槃也(五九)。寂靜念佛、空如來藏也(六十)。想像念佛、不空如來藏也(六一)。圓通念佛、空不空如來藏也(六二)。日出念佛、先照時也(六 三)。食時念佛、轉照初也(六四)。亭午念佛、轉照中也(六五)。晡時念佛、轉照後也(六六)。日沒念佛、還照時也(六七)。念心外佛、小教也(六八)。 念心內佛、始教也(六九)。念即心佛、終教也(七十)。念非心佛、頓教也(七一)。念普融佛、圓教也(七二)。有佛有心、淨念相繼、事法界也(七三)。無 佛無心、不假方便、理法界也(七四)。念佛念心。入無生忍、事理無礙法界也(七五)。若佛若心、遍含無盡、事事無礙法界也(七六)。一念佛門、含無盡義、 總相也(七七)。四五義門、非一念佛、別相也(七八)。十六觀等、同成念佛、同相也(七九)。依報清淨、非正莊嚴、異相也(八十)。念佛一門、攬諸義成、 成相也(八一)。四種五種、各住自位、壞相也(八二)。依正功德、念佛便周、同時具足相應門也(八三)。遍周諸法、不離念佛、廣狹自在無礙門也(八四)。 一根念佛、六根都攝、一多相容不同門也(八五)。念佛三昧、即一切法、諸法相即自在門也(八六)。正念佛時、餘門不現、秘密隱顯俱成門也(八七)。此念佛 門、一切齊攝、微細相容安立門(八八)。五種念佛、互攝重重、因陀羅網境界門也(八九)。見念佛門、即見無盡、託事顯法生解門也(九十)。前後念佛、不異 當念、十世隔法異成門也(九一)。念佛一法、帶無盡法、主伴圓明具德門也(九二)。念自心佛、本覺也(九三)。念佛信心、始覺中名字也(九四)。念佛解 心、始覺中相似也(九五)。念佛證心、始覺中分證也(九六)。念佛成佛、究竟覺也(九七)。當念佛時、寂寞無為、法身佛也(九八)。當念佛時、無德不具、 報身佛也(九九)。當念佛時、凡聖並欣、化身佛也(一百)。故知念佛一法、攝盡一切法矣。
(甲)三皈命回向
稽首釋迦彌陀佛。觀音勢至諸聖賢。仰願三寶加被力。令此經疏遍塵剎。
見聞隨喜及持說。畢竟得生安樂土。回此功德向法界。同成無上菩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