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正宗分二。乙初正陳所說二。丙初長行三、丁初正示普因四、戊初標示所應二、先指佛德、後示因相。
《經》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記》初句、指佛德、即圓滿果也。二句、示因相、即圓滿因也。謂欲成就如來圓滿果德、應修普賢十種圓滿因行也。
○戊二徵列名數
《經》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初句徵名數,一下列名數,普賢菩薩自徵自列,以啟後文之牒釋。今於列中先略釋之,而後隨牒廣釋。
《記》「一者禮敬諸佛」禮者、身禮拜。敬者、語意恭敬。諸者、不定之詞。或禮過去佛、或禮現在佛、或禮未來佛、皆約事相說。若約法性佛、則無三際之分。然禮法性佛、不離事相佛、禮事相佛、亦不離法性佛。禮法身佛亦即是禮報化佛。依勒那法師有七種禮、賢首宗之圭峰大師加三種禮、成十禮、判五教、機有利鈍偏圓、故拜法不一。
(一)「我慢禮」慢者不敬意、為色身障、不五體投地、名我慢禮。(二)「唱和禮」雖五體投地、而身不端肅、意業不敬、人呼拜某佛、我即應聲而拜、如碓上下、名唱和禮。上二非儀、為當戒者。(三)「恭敬禮」五體投地、運心觀想、以我最尊之頭、禮佛最下之足、三業虔誠、屬小教之禮。(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自他相、觀自本性、而離自相、觀佛本性、而離佛相。能禮所禮、自他相空、屬始教之禮。(五)「起用禮」雖無能禮所禮、而普運身心、隨法性身、普遍起用、所禮稱性起用之佛多、能禮稱性起用之身亦多、稱體起用理事不礙、屬終教之禮。(六)「內觀禮」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以吾心中眾生、禮吾自性中佛、身相空處、即法性身、亦屬終教之禮。(七)「實相禮」實相無相、於無相會得實相、即頓教之禮、會不得實相者、即始教之禮、內觀自佛、外觀他佛、同一實相、即能所無能所。(八)「大悲禮」觀大地一切苦惱眾生、皆在我之心中、我此一拜、即代一切眾生懺悔、消災祈福、由大悲心攝一切眾生於悲心故。(九)「總攝禮」除去初二、攝前六種禮為一觀故。(十)「無盡禮」我此一拜、即是普賢行願、遍塵剎依正二報、乃至極小一毛孔一微塵、悉皆現身。能禮之身無盡、所禮之佛亦無盡、是為普賢菩薩之禮。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故曰普賢。有普賢行必有文殊智、有根本智知真空理、有差別智知妙有事、法身無邊、智亦無邊、以稱性之智、禮稱性之佛、依正轉成光明藏、故能禮所禮、俱無窮盡。
又者、第三恭敬禮、文外有義、有病不能五體投地、可開方便、支高凳拜。乃至不能立拜者可坐拜。不能坐拜者、隨臥處合掌點頭觀想拜佛、虔誠作觀、與五體投地等無有異。除老病無開緣、五體投地、禮敬諸佛除我慢障、得尊重身、又起敬信善。佛為眾生福田、種福又能增慧、後七種禮皆不能離恭敬。
「二者稱讚如來」佛之名號、德行所成、故念佛號、即是稱讚如來德行、讀誦大乘經典亦是讚佛、以一切經中皆稱讚佛之功德故。稱讚如來、有讚因佛、讚果佛之分、稱讚萬德洪名、是讚果佛、如云人人具有大方廣、即是稱讚因佛。稱讚如來、除惡口障、得辯才果報。
「三者廣修供養」供養有財供養、有法供養。就財供養說、財物為眾生受用物難捨能捨、得大富報、非經商者一本萬利之可比。法供養功德最勝無比、如下釋中廣明。廣修供養、除貪煩惱障、得大富饒果報。
「四者懺悔業障」惑業報三障、云懺業障、不云懺惑報障者、因起惑不造業、但責心、罪即除、名責心突吉羅。報障已到果上、隨業受苦、不及修懺。懺悔業障、如息火、要須釜底抽薪、業障懺除、惑障報障、不除而除矣。懺悔業障、得依正具足莊嚴果報。
「五者隨喜功德」嫉妒為眾生通病、故隨喜心難發。縱聞佛法、而習性難改、用功者宜起覺照、如遇善不發隨喜心、即菩提涅槃之障、當痛責對治、諺云:「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即是隨喜功德、不隨喜即無功德、而成妒障。隨喜功德、除嫉妒障、得大眷屬報。
「六者請轉法輪」學佛法人、要常時請人說法、請法即是請轉法輪。請轉法輪、除慢法障、得多聞智慧果報。
「七者請佛住世」佛有六即佛、此文所請、乃究竟即佛。釋迦牟尼佛八十歲示現涅槃、即因無人請佛住世、而有請佛滅度之魔王。佛如宏鐘在架、恒順眾生、默然允許及阿羅漢諸大弟子覺悟、請佛住世、佛已允入滅於先、為不二語、故仍涅槃。請佛住世、乃佛弟子本分事、住否則在於佛。若無究竟即佛可請住世、有分證即佛、乃至相似即佛、觀行即佛、名字即佛、皆應勸請住世。凡能說法利生之人、無論是何等佛、皆應請彼住世。請佛住世、除生佛前佛後難、得增長福慧報。
「八者常隨佛學」佛為眾生榜樣、因地所修一一行、乃至成佛、三業威儀、動止語默、皆有規則、我輩既為佛弟子、即應隨佛學。常隨佛學、即迴向菩提、向智慧日、背塵合覺。
「九者恒順眾生」我與眾生、同共一體、故應隨順眾生之善法、隨順眾生之本性、以有我人知見、故與眾生互相殘殺、互相偷盜、互相婬欲、互相誑騙、互相吞噉。一切眾生本性本善、違背本性、故成眾生。若能恒順眾生本性、即可返妄歸真。恒順眾生、除我執障。
「十者普皆迴向」於前九門所有一切功德、普以迴向一切眾生、願成佛道、願證真常。普皆迴向有三、稱眾生迴向、名迴向眾生、即迴自向他。稱諸佛迴向、名迴向諸佛、即迴因向果。稱真如迴向、名迴向真如、即迴事向理。
以上略釋十大行願、向下廣釋。華嚴經中、隨拈一法、皆具十法、以六相圓融、互攝互融、一中具十、表十十無盡。經中未明指出一中具十之文、而學法人不可不知也、故將一門具十之義、特列總別十門之相、俾一覽便知。
先明六相
十大行願為總相、一一行願為別相、同稱行願曰同相、禮異讚等曰異相、共成普因曰共相、各住自位曰壞相。
後明一門具十
禮敬諸佛:二便禮便讚、三身心供養、四為懺而禮、五喜德而禮、六禮請為說、七禮請住世、八學佛禮佛、九順自性禮、十向佛而禮。
稱讚如來:一便讚便禮、三稱德法供、四懺謗佛業、五喜德而讚、六讚德請法、七不讚佛隱、八學佛讚佛、九順性而讚、十向佛而讚。
廣修供養:一身業供養、二口業供養、四為懺供養、五喜德而供、六修供求法、七請住受供、八學佛修供、九順性而供、十平等普供。
懺悔業障:一禮懺身業、二讚懺口業、三為懺修供、五喜懺意業、六懺不請障、七懺前後障、八學佛勸請、九順性而懺、十懺狹劣障。
隨喜功德:一喜德而禮、二喜德而讚、三喜德而供、四懺不隨喜、六喜德請說、七喜德請住、八學佛隨喜、九順性而喜、十向佛隨喜。
請轉法輪:一禮敬請法、二請法故讚、三請法故供、四懺不請障、五喜德請說、七請住常說、八學佛請法、九請隨機說、十請說普利。
請佛住世:一請住受禮、二讚德請住、三請住受供、四請住受懺、五喜德請住、六請常住說、八學佛請住、九順生請住、十向性請住。
常隨佛學:前七後二皆隨佛學、即迴向菩提、除塵勞障。
恒順眾生:前八後一皆順眾生性修二善、即迴向眾生、除我執障。
普皆迴向:以前九願功德迴向三處、菩提、眾生、真如實際也。除狹劣障、成廣大善。
一門皆攝十門、末三門未開、可以例知。皆本門為能攝、餘為所攝。八者、十門皆隨佛學故。九者、順眾生性善、一切眾生本性與佛、無二無別故、又者順眾生修善、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起修、同佛因行故。又者以自修功德、順眾生迴向也。十者、通說迴向三處、別說迴向真如實際、真如實際、遍十法界、迴向真如、即亦不離菩提眾生。
○戊三牒名列釋二,己初總徵,
《經》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
《記》「大聖」、乃善財尊稱普賢菩薩、以下對上曰白、此總徵十大行願也。
○己二別釋十、庚初釋禮敬諸佛三、辛初牒名
《經》普賢菩薩皆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記》普賢菩薩呼善財告言、善男子、汝問云何禮敬、乃至云何普皆迴向、常為汝說也。
言禮敬者、別講禮字、禮者體也、即體諒、體貼也。(不作本體解)云何體諒、拜佛時、要體諒佛境、體貼佛心。佛境若何、我即若何拜之、佛三身一際、豎窮橫遍、我即豎窮橫遍、稱性而拜。又者「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拜一法身佛、即是拜十方三世佛。如是拜者、必與佛感應道交、屬圓教之感也。設非圓教機、無圓教之感、即無圓教之應。十方三世諸佛、非一而能一、非多而能多。能一者、同一法身故、能多者、先後成佛故。多無多相、多即一故。一無一相、一即多故。無能無所、因真空理、不礙妙有事。
○辛二釋相三、一所禮境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記》「所有」、拜者心性所有、對能而言所也。「盡法界虛空界」法喻雙舉、法界無邊、其義難明、故以虛空為喻。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心無界限、隨眾生情執而有界限。寫字時心有筆頭大、穿針時心有針孔大。迷悟有淺深、故心亦有大小、然大小皆法界、故曰法界、至極言之曰一真法界。心法為一切諸法所依故。遍於有情曰佛性、遍於無情曰法性。十方三世皆在法界之中、佛所住處通十方、所住時通三際。十方一切處、三世一切時、皆有佛剎。將此十方三世所有佛剎、磨為極小之微塵(一微塵分作七分名鄰虛塵、再分即成虛空)、一微塵一數、以計佛數、佛多無量。若不體佛而拜、即不能盡拜如是諸佛。
○二能禮因
《經》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記》能禮之心、所禮之境、因緣和合、禮敬乃成。行者觀行、願通未來、以行導願、以願填行、如車二輪、轉動同時、願禮過未諸佛、當下即禮著過未之佛、以拜時有觀想故、雖拜現前一佛、隨觀心通於三世、拜一釋迦牟尼佛、或拜一阿彌陀佛、皆隨觀行而遍於三世十方、心能轉境之力也。若轉不動、即是凡夫、心無智力故。凡夫份上修法界觀、難以相應、因非常作之事故。五欲六塵之境、是凡夫之常事、處處貪著、將無分限之心、變為有分限。欲廣大心量、須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及生處轉熟後、即知觀行不可思議、「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謂我普賢、依他普賢行願法力、故能「深心信解」也。十方三世佛皆有普賢為長子、後普賢學前普賢也。或我普賢人、以普賢法、人法不二、起「深心信解」、信深解深也。信得一切時一切處有十方三世佛、解得一切時一切處有十方三世佛。「如對目前」親切至極、法力亦緣力也。觀行親切、禮拜恰當、故如親見諸佛、現在其前、此普賢行願因力、亦他普賢增上緣力也。
○三能禮相二、初總明
《經》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記》清淨者、身業五體投地、語業稱揚讚歎、意業恭敬至誠、三業清淨也。常修禮敬者、拜時禮敬雙修、不拜時意業常敬。既知諸佛遍一切處、塵剎身毛、皆有無盡佛身、安得不隨時隨處、常修禮敬。
○二別顯
《經》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記》「一一佛所」句、多身禮一佛、多身禮多佛也。「一一身」句、一身禮多佛、多身禮多佛也。多禮一、多禮多、一禮多、一禮一四句、皆於一身禮一佛上顯、心能轉境、將一切質礙境轉為唯心、棹子檯凳一切皆心、心通故一切融通、轉成大光明藏。所禮佛身、能禮我身、隨光明藏轉多。常修轉境觀行、生處轉熟、自然轉動、而能現一身拜多佛、多身拜多佛。即或未轉動、亦要信得諸佛境界、法爾如是、豎窮橫遍。
○辛三總結二、壬初顯無盡二、癸初別明虛空二、先反顯
《經》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記》虛空界無盡、而言盡者、反顯我禮無盡也。
○後順釋
《經》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記》順釋虛空無盡、發無盡之行願、禮體俱到也。
○癸二總列餘三
《經》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記》如是者、以虛空一法、例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三法。此橫說一一無盡、以顯禮敬行願無有窮盡。
○壬二彰無間
《經》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禮敬無間、乃普賢菩薩由大悲心故、代眾生禮拜、而發無盡行願、念念相續、三業無有疲厭、豎說禮敬諸佛之行願無有窮盡。此禮敬一行、既無間斷之時、餘九行願、即不暇行矣、況一一皆曰念念相續、云何通、蓋以一行即一切行、互攝互融故、如前一門具十中說。又者上至諸佛、下至蠕動含靈、同一法身、眾生界無有盡故、念念中皆有拜佛之眾生、同一法身故。眾生拜即是我拜、又是隨喜功德之義、故能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庚二釋稱讚如來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記》此牒第二行願名也。
○辛二釋相三、一所讚境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曾圍繞。
《記》此所讚境、較上所禮境寬廣、上云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佛、此云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非禮敬之佛少於稱讚之佛、文有隱略耳。
○二能讚因
《經》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記》前廣此略、略去普賢行願力數字、當然亦有普賢行願力、「甚深勝解」、約見理、即見法身之如理智也。「現前知見」、約見事、即見報化之如量智也。二而不二、甚深難思。
○三能讚相(四)一標能讚相
《經》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
《記》能讚相、即是舌根語言辯才、「各」字指能讚人個個讚、亦指所讚佛個個讚。天女舌根微妙、云「出過」者、以此能讚舌根、通情與無情故。「微妙」者、微細妙好、即妙有舌根、即一即多也。普賢菩薩之身、遍虛空等法界、故舌根亦充塞虛空、遍滿法界、一切情與無情言聲、皆普賢菩薩攝成讚歎諸佛之音也。如昔朱太祖聞杜鵑鳥鳴、問劉伯溫曰:「彼鳥對朕說甚?」劉伯溫答曰:「對聖駕說獨掌山河」。又問對汝說何?答曰:「說輔弼山河」。又問對農人說何?答曰:「說麥黃快割」。讚佛人聞之、必成稱讚諸佛、無非唯心所現耳。故修稱讚如來行願者、則風聲雨聲、車聲馬聲、木魚引罄聲、皆是稱讚如來之音聲。如西方水鳥樹林、皆演法音、亦是念佛心轉境故。善學華嚴者、收三世間為一心。諸位如不善觀、可觀想一切語言音聲之所從來處、皆是真空理體、即宗門所謂話頭。如是迴光返照、則知一切聲、皆是法身隨緣。法身是體、隨緣是用、雖是體用、然有顯與不顯之別。觀想得力時是法身起用、稱讚如來、否則法身隱沒、不成普賢稱讚行願。
○二正辯稱讚
《經》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
《記》「出無盡音聲海」、謂音聲多也。「出一切言辭海」、謂言辭多也。如來功德無盡、故以無盡音聲言辭稱讚。
○三讚所經時
《經》窮未來際、相續不斷。
《記》普賢行願力不斷故、豎窮三際稱讚不斷。
○四明其周遍
《經》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記》不惟豎窮三際讚、而且又橫遍十方讚也。
○辛三總結二,壬初無盡二,先反顯。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
《記》虛空無盡而云盡者、反顯稱讚亦無盡而言盡也。
○後順成
《經》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
《記》順釋可知。
○壬二彰無間
《經》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稱讚是語業。云身語意業者、意業起時現之於口、口又身之一分、故通三業。無間如禮敬中說。
○庚三釋廣修供養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記》此牒名也。「廣修供養」、觀下文中、有種種供雲、似非人力所能辦到。然若運心修觀、未嘗不可轉供養具、為唯心性具妙供、而為供養、縱不能觀想、亦宜隨力隨分、以能辦到之供、日日供養。皈依三寶、理應依賴於佛、繫念於佛、每日隨時皈依、即是將心繫念於佛、縱不能繫於法身佛上、亦應繫於色身。故對佛像當如活佛尊敬、有事出外、應在佛前問訊告假、事畢回家、當向佛前問訊銷假。新製衣服、及新鮮食物、皆先供佛、而後食用。每日最少亦要長燈一盞、長香一枝、清水一杯、而為供養。
○辛二釋相二、壬初正明供行四、一所供境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記》文義同上
○二能供因
《經》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記》能供因、與前能禮因同。行願二字即是悲智雙運、以願屬大悲、行屬大智、能修供養雲等智也、利益眾生供養等悲也。
○三列供具
《經》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記》「悉」字亦雙指、能供人及所供佛、「以」字總標用一切供具也。「上妙」者、最上妙好、即真空中所現妙有也。「所謂」下別列、「華雲」即天然之花、天者、第一義天也、自法界真空理現妙華、此華雲即是理法界隨緣所成事花、而結為雲也。「髮雲」、花貫穿而成鬘也。「天音樂雲」、八種音樂、天然不鼓自鳴。「天傘蓋雲」、以天然傘蓋為供具也。「天衣服雲」、以天然微妙衣服為供具也。「天種種香」、是總。「塗香」即香油香水等。「燒香」即種種燃燒之香、「末香」即研香為末、或塗或燒亦有種種。「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須彌山為諸山之王、此云妙高峰、即財即法之妙有供養也。燃種種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表願力大也。一一燈油如大海水、表悲行大也。皆觀行所成、非人力所能辦到。
○四正供養
《經》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記》以上明供具、此明常為供養、即財供、即法供、即行供、即願供、世人修財供、不善觀想、即不通於法、財法各別故。普賢菩薩財供即是法供。
○壬二校量顯勝二、癸初校量二,子初舉所校量二,一總指
《經》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記》校量財法供養、法供最上也。「供養」即是上供。下施有三種、曰財施、法施、無畏施。上無怖畏故。唯財與法、故祗校量財法。「諸」者、財供法供、皆有種種。
○二別明
《經》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記》如上種種供具而為供養、即「如說修行供養」。又「如說修行」、不外止持二法。佛教諸惡不作即應止、佛教眾善奉行即應行。教作者不作即無功德。如小兒不能作大人事、故亦無過但不得超出世間。教止者不止、即有罪過。故欲上升者、常眾善奉行。懼下墮者、當諸惡不作。佛以利生為事業、視大地眾生猶如一子、故利益眾生得佛歡心、以四攝法攝受眾生得佛歡心、勤修善根得佛歡心、不捨菩薩業得佛歡心、不離菩提心得佛歡心、皆法供養也。普賢菩薩財供即是法供、平等平等、何用校量、為無觀行無願力之人、財供非供法者、而較量之、財供實不及法供功德之大。佛讚歎供養如來、故修供養、即是如說修行。須以義消文、切勿以文害義、謂普賢財供非法供。
○子三、正明校量
《經》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記》如前供養、若非普賢行願、縱有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是以法供一念功德、分為百分、以一分與無量財供功德較量、不及其一也。「下分」又將法供一念功德分為千分、以一分與財供功德較量也。向下亦是將一念法供功德、分為百千俱胝之一分、乃至優彼尼沙陀分、與財供功德較量亦不及一。「迦羅分」豎析人身毫毛為百分也。「優波尼沙陀分」此云近少分、與微塵分為七分名鄰虛分義同。言極微少也。
○癸二徵釋
《經》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記》徵何以法供勝過財供、釋以尊重行願因法故、出生諸佛果法故。
○辛三總結
《經》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此亦同前、先以有盡反顯、而後順釋供養無盡。
○庚四釋懺悔業障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
《記》此牒名也。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身口意三業有過、皆障菩提涅槃、故須懺悔、不敢復作。
○辛二釋相二、壬初舉所懺二、一正舉
《經》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貧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
《記》「菩薩自念」是發菩提心能知痛癢、起覺照之人也。自念者、自用菩提心觀念也。念今生以知過去、觀他人以知自己。故知過去由貪瞋癡發身口意、而作諸惡業、惡業無量、束廣為略、不出十惡業、以身口意為造業具。意起貪瞋癡三、身造殺盜淫三、口出妄言綺語等四。能自念惡業、即智慧心現前。有覺心觀行者、方能自念、否則終日造惡、不知有過。人或舉其過、則耳不樂聞。況業不重不生娑婆、果無業繫、何不超出三界。故知生此娑婆、必是業重之人、理宜誠心懺悔、誓不復造。自以無業不肯修懺者、愚昧孰甚。
○二顯多
《經》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記》懺有理事、先明理懺、惡業原本無體。虛妄之相、幻化不實、有何罪過可懺。然而無體相之境、眾生已迷、欲悟罪無體相、須修實相懺、如念法身佛、或修真空觀、觀念成就、親證實相、妄我即空、罪無所附、故罪性亦空。倘不明真空、我相不空、故有身心世界、業由我造、誰代我受。云懺悔業障、亦可謂為懺悔我見、我見一空、無始所造惡業、悉皆空矣。
○壬二辯懺相二、一明懺業具
《經》我今悉以清淨三業。
《記》身口意三為造業具。修懺亦以三業修、如人倒地、還從地起。「口業懺」稱揚諸佛功德、發露罪過。「身業懺」盡此壽命、作諸佛事。「意業懺」緣想諸佛無量功德、化除無量罪過。身作佛事身清淨、口說佛法口清淨、意正思惟意清淨、如是對治、如應病服藥也。
○二明所對境
《經》遍放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使淨戒一切功德。
《記》此下明事懺。又二、一取相、二作法。取、求也、相、妙有也、所對之境、傳妙有之相也。普賢菩薩能現多身、故能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妙有相前懺悔。其次修觀行即菩薩、或能觀此境界、我輩名字即菩薩、觀行達不到此廣大妙有之境、豈即不對法界極微塵剎諸佛菩薩前求懺悔乎。不修廣大之懺、安能懺除廣大惡業。要知對一比丘懺悔、或對四人成眾比丘作法懺悔、亦即是對十方諸佛菩薩懺悔。何以故、作法身觀、與諸佛菩薩同一法身故。「誠心懺悔」者、要懺除惡業、須發至誠心、發不起誠心宜撫心自問、造惡業是否要墮地獄、如是一問、誠心自油然而生矣、誠心乃從天理良心發出也。「後不復造」即悔其後過也。對諸佛前誠心懺悔、即是取相懺義、感應道交、得佛摩頂、或放異香見光見華、即為取得妙相、懺已不得再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即是作法懺義、僧作羯摩法。故曰作法、懺罪即持戒、故曰住戒、翻過成德、何得不為。
○辛三總結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此亦初反顯次順釋以障無盡無間也。
人人皆應懺悔業障、若自以為無業障者、即是愚癡人。因普賢菩薩尚自念所造惡業、設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凡夫業重障深、詎可不懺。又者懺悔有能懺十心、所懺十心。佛法救度眾生、為令眾生知病服藥也。今生縱未造業、而撾過之業、已無量無邊、何況今生、難免不造、故應誠心懺悔。茲先講所懺十心、次講能懺十心、所懺即所治順生死十心、此心如廁蟲樂廁、不覺不知。
一妄計人我、起於身見:人我之義粗顯、依身見而起、以有我身故造業、設不計妄身妄我即顯法身真我。真我即大方廣、亦即菩提涅槃。妄計人我、故成鬥爭之本、增長無盡生死、此是所治第一身見心。
二具足煩惱、外遇惡緣、我心增盛:心中雖具足煩惱、若不遇外緣、業不能起、內因外緣和合、惡業成矣。外緣即依正二報也。「依報」六塵之境、「正報」惡知識、惡眷屬(生死眷屬、無論強軟、皆惡眷屬)、皆為增長我見之緣、使我見增盛、即第二我見心。
三內外既具、滅善心事、不喜他善:內具煩惱、外遇惡緣、自之善心善事滅矣。故見人善行、與己不同故、如冰炭不同爐、而生嫉妒、不喜他人之善、是為第三嫉妒心。
四縱恣三業、無惡不為:作惡由三業起、既縱恣三業、故無惡不為。所謂君子有所不為、小人無所不為也、是為第四為惡心。
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作一小惡、事雖不廣、而心即法界、故業亦遍滿法界。如彼好淫之人、其心決無際限、只淫一人、故淫業遍滿法界。好殺者、殺一生命、其心決無際限、只殺一生、故殺業遍滿法界、是為第五廣大惡心。
六惡心相續、晝夜不斷:如貪淫好殺者、隨其所好、惡心相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晝夜不斷、是為相續惡心。
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作惡事者、苟發露於人、決不再為。以被惡心所障故、覆藏過失、不欲人知、是為覆罪惡心。
八虜扈抵突、不畏惡道:虜扈不受規諫、性剛強也。抵突即與人抵抗也。即或告以汝所作非、將墮地獄、亦復不驚不怖、是為不怖惡道心。
九無慚無愧、不懼凡聖:慚則己心不安、愧則羞難對人。不信因果、不畏惡道、不懼凡聖、故無慚無愧。凡即閻王鬼神、天龍八部、有他心通、及賞善罰惡之權、乃至掌國法者是也。聖乃出世四聖、有威可畏、以無慚無愧、故不畏懼也、是為無懼惡心。
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不信墮地獄之語、以為死了即了、只見活人受罪、誰見死人帶枷、始終作一闡提。梵語闡提、此云信不具、是為斷善惡心。
既知所治之病、宜知能治之藥。修行人要有智慧心、智慧心即是了生死之心。故再講能治十心。
能治逆生死十心。
一明信因果:以治前第十心。有信因果之心、即可懺不信因果之罪、切實明白、知因果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二自愧克責:以治前第九心。既信因果、迷時即當自責、克者勝也、謂能自責、則善心勝過惡心也。
三怖畏惡道:對治第八不畏惡道之心。
四不覆瑕疵:以治前第七心。怖畏惡道、故不覆瑕疵。清淨心如完好白玉、道人造惡業、如白玉有瑕疵、發露罪過、如生瘡者除去膿血、覆藏罪過、如畜膿養癤子、自受其苦。
五斷相續心:發露罪過、誓不再造、即斷第六相續心。
六發菩提心:心靈活而非呆板之物、不造惡必修善、故翻惡心而為善心、發菩提心者、以廣大善心、對治第五廣大惡心也。
七修功補過:發菩提心須起行、以持戒修福功德山、填罪過之河、對治第四為惡心。
八守護正法:對治第三不隨喜心、欲修功補過、須持淨戒。不持戒者、皆是罪人、以不學戒故、不知持戒功德大、犯戒罪過大。能持微細戒、方可護重成、輕重等持、使佛法常住、而為人所尊敬、守護佛之正法、即是守護自己正法。
能受持以上八條、即成就作法懺。
九念十方佛:治第二惡知識緣。一方面作法懺、一方面還要取相、以懺宿現二業、念佛屬取相懺也。但十方佛甚多、如何能盡念之。會念者、念一佛即是念十方佛、「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念成感應道交、取得好相、不惟現業消滅、過去之業一并懺除。以十方佛為護符、傾心恭敬、消滅增盛之我心、我心既滅、無我之我、即是真我、自然能與佛合而成一矣。
十觀罪性空:以治第一身見。觀罪性空、即實相懺。無相之相、即實相。故實相無相、罪無所繫、以如如智契如如理、一如無二如、了無一物故。罪山惑起、惑業無性、不能自立。無性之性、即是實性、實性隨無明之緣、雖隨緣而不變為無明、如如還自如如也。若知無明無性、本明即顯、一切罪過、不能加於本明之上。眾生觀不到、故證不到、以觀不到故、妙明真心似成無明。返妄歸真、始知惑業無性、無非翳眼見空華。迷法身故認色身之假我為我、認得真我、即無假我、色身假我既空、地獄畜生等身亦空、罪性亦空矣。若不懇切懺悔、何能感應道交。親證實相者、盡未來際、亦不造罪、證不澈底者、不在此例。娑婆世界犯緣過多、故須常修懺悔。普賢菩薩勸大眾虛空界等盡、懺悔乃盡、而虛空界等不可盡故、懺悔亦無有盡。
○庚五釋隨喜功德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
《記》此牒起隨喜功德而解釋之。
○辛二釋相四、一喜如來善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
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約所喜之人也。從初發心下、約所喜之善也、謂諸佛最初遇三寶之緣而發心、為成佛而修福聚也。發菩提心即是智慧心、智慧心即始覺智。始覺者始覺惑業生死本空、始覺菩提涅槃本有、即知真本有、達妄本空本有要假修顯、故曰「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為一切智、即為成佛也。修福聚即修功德藏也。要修福德、對於身心世界不可愛惜、先修施度、以難捨之頭目手足而行布施、況財物乎。又非施一次兩次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經爾許劫、行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不惟施彼羅密行圓滿、其餘諸波羅密、一一悉應行圓滿也。施度中亦具足戒、忍、進、禪、慧、諸波羅密、為持戒故、有來乞內財外財即捨之、能捨即能忍也。說捨便捨、即是精進、難捨能捨、而心不動、即是禪定。施戒忍進禪設無智慧、不能成辦、不惟施波羅密具足諸波羅密、一一波羅密皆互攝互融。證入種種菩薩智地下、謂從初發心、至三賢十地、一位一位證入成就諸佛所證之無上菩提、又成就諸佛所證之大般涅槃。涅槃即滅度也、滅度生死苦而不生不滅、分布舍利於人間天上、利益一切眾生、為眾生生善之根。佛未成佛時、生自成佛之善根、佛已成佛、為一切眾生生善之根、我皆隨喜者、非只心隨喜而已、行佛之行、是真隨喜。
○二喜諸趣善
《經》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記》諸趣即六趣、謂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四生即胎卵溼化。天趣地獄趣皆化生。人與修羅畜生皆通四生。鬼有化生胎生、羅剎鬼子母屬胎生。六趣四生又各有種種類類。所有功德、乃至極少之一塵、我普賢悉皆隨喜。人天修羅有種種功德者、鬼道容或亦有功德。畜生中馬不欺母、麒麟不踏生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亦有功德、可說隨喜。至若地獄眾生、一日一夜、萬生萬死方受苦之不暇、有何功德而可喜。普賢大智、知彼地獄中極苦眾生、自性功德未失、即本具大方廣與佛無二、雖無修德、而有性德故。「乃至一塵」、一塵約理、理微細也。如云一塵中剖出大千經卷、豈非微細至極乎。亦約事言、雖極惡之人、擇其所長不無微小之善、行人皆當隨喜。故以佛眼視眾生、眾生無不是佛、以善眼視眾生、眾生無有不善、此是佛菩薩之慈悲心。學佛法人亦應學佛、祇見眾生之善、不見眾生之惡、即轉煩惱成菩提矣。
○三喜二乘善
《經》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記》聲聞有學約因、即三果四向。無學約果、即阿羅漢、有七因四果。辟支佛、正修十二因緣觀時、是有學位、證道是無學位但有一因一果。約大乘法門、應彈偏斥小、嘆大褒圓。此經是華嚴圓教法門、何以隨喜小乘?乃有二義。一者就權說、雖是聲聞緣覺、勝世間故。二就實說、聲聞辟支佛、將來必定成佛、豈可不隨喜耶。
○四喜菩薩善
《經》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記》此喜菩薩善也
○辛三總結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總結無盡可知
○庚六釋請轉法輪三、辛一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
《記》「請」者、菩薩悲愍眾生故請法也。「轉」者展轉、自覺覺他展轉不息、如輪常轉。「法」者軌持義。依一心法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不失也。「輪」有圓滿義。摧碾義、摧滅眾生妄我、圓滿菩提真我也。
○辛二釋相二、一舉所請境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記》所請之境、謂所請者是諸佛菩薩也。「所有」即心中所有也。「十方三世」者、時處不相離也。一切時一切處、念念有佛成佛、見佛自易易耳。何故眾生不得見也?約理說、眾生發起一念好心、或起一念智慧、或起一念慈悲、即是成佛。而眾生心又各各互遍、故云念念中有剎塵數諸佛成等正覺。約事言、則佛法界與眾生法界、相隔懸遠、眾生背塵合覺故、或緣淺故、不能見佛。觀行即菩薩以上之菩薩、智慧超勝、故能見也。「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者、佛如心王、菩薩如心所、心所法爾隨逐心王、故佛說法、菩薩圍繞。
○二正明請法
《經》而我悉以身語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
《記》請法以三業勸請。身勸請恭敬禮拜、口勸請稱揚讚嘆、意勸請恭敬至誠。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妙法即心法也。心法即正法也。如來說法四十九年、無非說的心法。轉正法輪者、說唯心之法、揀非心外取法也。為佛弟子不知有佛則已、知有佛即應請轉法輪。請轉法輪、即是上求下化、亦即是上順諸佛之心、下順眾生之心。佛以說法度生為本懷、然無請不說。故有人請法、自是上順佛心。眾生有欲求法而不知請、請則眾生得聞佛法故喜、即是下順眾生之心。對於佛法自有所知、願與眾生說、即是請自心佛說法。見他能說法者、請轉法輪、名字即佛以上之佛、皆當請之。是故有智慧人、一切時能修請轉法輪之行。會事歸理、皆請自心中佛說法、度自心中眾生。若無智慧、佛在面前、當面錯過。自能說法、亦吝不說、皆成愚癡。
○辛三總結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此亦總結無盡可知。
○庚七釋請佛住世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
《記》佛無生滅、有機則在眾生心中現、無機則在眾生心中隱。請佛住世、佛即在請者心中現而不入涅槃。此牒名也。
○辛二釋相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記》佛有六即佛。有欲涅槃者、皆請住世、莫入涅槃。一理即佛。勸學佛法、令知自心即佛、即是請佛住世、不學無知、即是涅槃。二名字即佛。已學佛法、雖知自心是佛、不修觀行、旋知旋迷、即是涅槃、勸修觀行、即是請佛住世。三觀行即佛。十信菩薩、雖修觀行。不行六度萬行、未見自性、即是涅槃。勸修六度萬行、使見心性、即是請佛住世。四相似即佛。三賢菩薩、雖修六度萬行、相似見性、不修加行、即是涅槃。勸修加行、轉似成真、即是請佛住世。故三賢位後、有四加行。五分證即佛。登地菩薩、修證未圓、仍在涅槃、請彼圓修圓證、即是請佛住世。六究竟即佛。不請住世、即示涅槃、故須請佛住世。以上六即佛、皆請住世。又者各人智慧現前、即是佛住世。智慧不現前、即是佛涅槃。經文所請、究竟即佛也。以有及諸聲聞緣覺、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皆勸請、莫入涅槃句、故知六即佛、皆當勸請也。經劫句、請佛住世之時也。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句、是別明請佛住世之意。
○辛三總結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此亦總結無盡。
○庚八釋常隨佛學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記》此牒名也。此下三願、俱屬迴向、但若融攝、則十門皆迴向也。別言則八、九、十、三願屬于迴向。故偈頌中、第七願後、即總標迴向。三迴向中、八即迴向菩提。九即迴向眾生。十即迴向法界。前二是迴向別義、後一是迴向普義。八九是別說二利行體。八屬自利、九屬利他。第十門、是別說所迴善根、謂將二利功德及一切福、迴向三處也。又此第八、同華嚴經十迴向中等一切佛迴向。
○辛二釋相二壬初學本師二、癸初明所學二、一明因行
《經》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
《記》明因行者明毗盧遮那佛因行也。說娑婆世界、應說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毗盧遮那佛應說華藏世界、文隱略故。說裟婆隱釋迦、說遮那略華藏、真應不二故。娑婆即華藏、亦即最中一世界種中第十三層之一世界。初發心稱信相菩薩。信心之相、依起信論有三種信心之相。一者信自心本覺、是信佛寶。二者信自性真如、是信法寶。三者信上二和合、即是信僧寶。寶雖有三、仍是一心無相。還須借雕刻佛像、貝葉經卷、剃染具戒、事相三寶以顯。故信事相三寶。依瓔珞經有十種信心之相。「一親近善友」、既信佛法、應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二供養諸佛」、既信佛法、應供養佛。「三修習善根」、既信三寶、當眾善奉行。「四志求勝法」、勝法即涅槃、換言之、即求證自性真如。「五心常柔和」、有信心菩薩、心不剛暴、常常柔和。「六遭苦能忍」、能忍苦惱、而不怨天尤人。「七慈悲深厚」、信真如體同故、慈悲深厚、利益眾生。「八深信平等」、既信自性理具三寶、十界皆同此理、故常覺自他平等。「九愛樂大乘」、大即一心三大。乘者喻也、信而不愛、何能修證。「十求佛智慧」、發菩提心、誓成佛道、或三或十、開合不同、無非信心之相也。精進不退者、發菩提心、願成佛道、須向成佛道上行去。有進無退、決定成佛。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乃至一舉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如造佛像者、一雕一鋸、無非成佛。你我學佛法人、參禪念佛、誦經持咒、皆當精進不退、念念成佛。諸佛因地、為重法故、不惜身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其量之多、積如須彌。」身命為人難捨者、以有志願之鼓勵、故亦不難。如為區區名利而走險者、尚能犧牲身命、何況為求廣大菩提、有何難捨。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云。釋迦牟尼佛、因地為最勝仙人時、修慈悲觀。但悲無智、無以度生。遂到處求佛法、發願能施以佛法者、即以身命供養。來一天魔、佯謂能說佛法。須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方為說法。最勝仙人歡喜不已。回想過去生中、不知無益喪了許多身命。今為佛法而捨、固所願也。遂剝皮析骨刺血。魔固不能說法、見最勝仙人果肯捨身命、便即隱去。最勝仙人仰禱十方諸佛。我以誠心求法、惟願大慈、為我說法。即感東方三十二佛土外、淨明王佛、來說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以得佛光照故、皮肉完好如故。得大辯才、千生常行教化眾生、千生後、生淨明王佛土、親近淨明王佛。以重法故、得此感應、此約事說也。再約理言之。修觀行、觀色身、無非父精母血、與業識因緣和合而有、「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作空觀、即將我空觀法、寫於身上。再觀五蘊諸法、但假名而已。作假觀、即將假觀法、寫於身上。再觀空有不二、即將中道第一義諦法、寫於身上。是故約理、人人皆可做到、觀行得三昧時、剝皮析骨刺血、事上亦可做到。果能不愛色身、即得法身。不著識心、即得慧命。不惜身命、以重況輕也。難捨之身命既捨、故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無有不能捨者。及餘一切難行苦行、無有不能行者。
○二、辨果用
《經》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曾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記》八相成道。皆果上之用也。初句舉一成道。末句舉一涅槃、以該八相、「種種神通變化」、皆八相成道義。「種種佛身」者、或現大身、或現小身也。處「種種眾會」即下五類道場、皆果上利生之用。「眷屬」者、菩薩乃至小王皆有眷屬也。「剎利」、四種姓之一、國王種姓也。「婆羅門」、淨行種姓也。處于如是種種眾會。「如是」亦指上五類道場也。「圓滿音」者、佛一音演法、眾生隨類得解、成熟眾生也。
○癸二辨能學
《經》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記》如上遮那如來一切因行果用、普賢菩薩皆願隨學。
○壬二例一切
《經》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記》以毗盧遮那佛為比例、毗盧遮那佛一切因果、我皆隨學。如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若因若果、我亦皆願學也。念念中學十方三世佛因及果、此普賢之所以為普賢也。會觀想者、學一佛即是學一切佛。第一禮敬諸佛、乃至第十普皆迴向。隨力隨分、皆隨佛學。每日上殿過堂、聽經學戒、心心念念學佛無間。佛因圓滿、佛果亦圓。
○辛三總結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此結說無盡也。
○庚九釋恒順眾生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恒順眾生者。
《記》此牒名也。「恒順眾生」、即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十迴向中第七迴向也。順眾生根性而利益之。眾生有五性、即闡提性、不定性、聲聞性、緣覺性、菩薩性。菩薩亦在九法界中。對九法界眾生、皆要隨順。順空有不二、自他不二也。言空有不二者、如上所云。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中作空觀觀己身。今觀一切眾生性空、性空故相亦空。次作假觀。空非斷滅、而有九法界之假相。空有不二、即是中觀。順空有不二、即順中道。觀自他不二、亦順中道也。中道常住、故常隨順。順有即是順生死。順空則不能度眾生。又偏順有、即不能自利。偏順空、則不能利他。順自他不二空有不二、是普賢菩薩之隨順。否則不偏凡夫、即落二乘。
○辛二釋相二、壬初正明二、一所順眾生
《經》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記》所順眾生、除佛法界、九法界眾生皆是所順。順者、順眾生善惡根性而度之也。佛一切契真、故應常隨佛學。眾生有善有惡、惡固不應學、善亦不可學。世間善惡、俱違真故、只可順而度之。眾生種類、差別甚多。有胎、卵、溼、化四生、各有種種類類。楞嚴經云、卵為想生。胎因情有。溼以合感。化以離應。以上受生差別。或有下依止差別、人類依四大而生住、夜摩以上諸天、依空而住。依卉木住。如花神樹神之類。生類乃至威儀、各有種種。有豎生橫生者。相貌有好醜、壽命有長短、種族有貴賤。名號各殊別、性情有剛柔、知見有邪正。欲樂有善惡。意(即心)行有定散、威儀有靜動。種種衣服下、受用差別。乃至下開眾生種類、有色即色界、無色即無色界、有想即有觀想、無想即無想天、菩薩慧眼、將一切眾生照在一心之中。故曰眾生是菩薩心中眾生、故恒順教化。又智慧心遍法界知佛是自心中佛。故常隨佛學、恒順眾生。
○二正明隨順
《經》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記》此正明菩薩之隨順也。「如是等類」、承上啟下、謂我普賢皆一一隨順而轉。「轉」者、即起觀智也。隨順眾生而起觀智。觀一切眾生性相皆空。而非斷空。即空即有、自他不二、同一中道。既自他不二、則種種承事供養眾生、即是承事供養自己。如敬父母者、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生生受生、皆有父母、故六道眾生、皆是父母。師長有成就教育之恩。佛法師長為法身父母、尤應尊敬供養。阿羅漢乃至如來、超略辟支佛菩薩、皆為出世聖人。為世間大福田、安得不承事供養。「等無有異」者。稱性而觀、不生分別、平等供養也。平等不分別、即是平等智。眾生有病、「為作良醫」。有身病則治身病、有心病則治心病。「於失道者、示其正路。」失道有事有理。約事、走險道是失道。約理、走生死道、不走菩提道、涅槃道、是失道。「於闇夜中、為作光明。」眾生在無明黑暗中、為彼說法、即是施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約事、指示伏藏金銀。約理、不知修行者、令學佛法、便得寶藏。今知自心之大方廣、即伏藏也。
○壬二徵釋二、癸初令佛喜二。一徵二釋
《經》阿以故?徵也。向下釋。菩薩若能隨順眾坐、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記》徵意謂生佛各別、何以順眾生能令諸佛歡喜。又諸佛固應順、眾生多有造業者、何以亦順。答意順眾生即是順佛。尊重眾生、即是尊重如來。又不惟佛喜、眾生本來是佛。眾生歡喜、即是佛歡喜。又佛心如大海水。眾生為佛心中眾生、如海水現眾生影、影水同一鹹味、猶生佛同一實相。海水中所現眾生。無名姓骨肉等相、若必計有眾生名相等者、即是遍計執。生佛本自不二故。
○癸二增大悲二、一徵二釋三、初法
《經》何以故?此徵也。向下釋。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記》此一科恒順眾生、增長大悲也。上云順眾生即是順佛、得佛歡喜。此科徵意、謂生佛懸殊、何以順眾生即是順佛。答意。佛以大悲為體、常悲眾生、故順眾生。即同佛悲心、得佛歡喜。諸佛如來之果、所以成者、以大悲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由是觀之、更顯佛與眾生自他不二也明矣。菩薩自未成佛、因生悲心悲自。他末成佛、應生悲心悲他。既是眾生、必定有苦。縱無分段苦、亦有變易苦。自他皆如是、故自悲悲他。然有悲無智、無以救眾生。故曰因于大悲生菩提心。菩提心即覺心、自覺覺他也。菩薩與眾生早已打成一片。故能自悲悲他、自覺覺他。佛在菩提樹下示成正覺時嘆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在佛分上、一成一切成。然在眾生分上、還是生佛隔絕、此義若能常常思維、即可漸漸打成一片。
○二喻
《經》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記》「曠野」。即曠大野外、無人煙處。喻生死曠野、無依無賴。「沙磧」者。草木不生、百穀不長之地。喻人在生死道中、不長善根、沙磧雖不生百穀苗稼、而有大樹王之根、伏藏于內。根若得水、便可生長。喻生死道、雖不生善根。人人本具之大方廣、伏藏于八識生滅中。若澆以法流之水、便生菩提之樹。諸佛大悲心、即法流水也。開示眾生本具之大方廣、即菩提樹根、亦即佛之知見。以得佛大悲水故、樹及枝葉華果俱長矣。枝喻慧、葉喻定、華喻菩薩行因、果喻菩提妙果。
○三合四、初正合法
《經》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記》「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此總合也。生死喻曠野。菩提喻樹王、迷悟之別耳。迷為眾生、悟成樹王。樹根即眾生者。不觀眾生之相、而觀眾生之性。眾生之性即佛性、故眾生性即菩提性也。「諸佛菩薩而為華果」者、謂從眾生修成故。「饒益」即利益也。令知有成佛種性、依法修行故。眾生心性、即成佛正因、喻樹根。佛喻樹王。法喻親切。但要見著眾生之佛性樹根、見得真實、自然能向樹根澆水。如念佛要望樹根念。參禪要望樹根參。習觀要望樹根觀。古人云、一念不在、即同死人。不望樹根參禪念佛習觀、即是盲修瞎煉。然樹王須因圓果滿故難見。樹根依於教典、諸佛一再指示、故易知。雖易知而又易迷失。以易迷失故、大樹難以長成。此是修行者人手緊要關頭、宜特加注意、不可輕忽。
○二重徵釋
《經》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記》徵意。何以利益眾生自己成佛。釋意。自他本自不二。故利他即是利自。以上有三層徵釋、故曰重。一者何以順眾生能令佛喜。二者生佛各別、何以順眾生即是順佛。三者何以利他即是自利、皆隨徵隨釋矣。
○三反結成
《經》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記》成佛之本因是眾生。故云。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四結示令知
《經》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記》人人皆可為善財童子。對于普賢菩薩所說之語、要承當起來。平等心即見自他不二之智慧心故。因此之故利益眾生、自即成佛。一成一切成。決無手已成佛、足仍為眾生之事。以大悲心隨順眾生之性、此非習慣性、即所謂因緣所生法中之中道實性也。「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者。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現在眾生即未來佛。故隨順眾生、「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辛三總結
《經》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結說眾生無盡、故隨順亦無盡也。
○庚十釋普皆迴向三、辛初牒名
《經》復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
《記》此牒名也。普皆迴向、迴向真如、迴向菩提、迴向眾生。此三皆普遍一切處、是所迴向之處普。又者以前九門所有遍法界之善根、而為迴向、是能迴之善普、故曰普皆迴向也。
○辛二釋相二、壬初明所迴善根
《經》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
《記》從初禮敬乃至第九恒順眾生所有功德、盡以迴向法界眾生。而自分功德不惟不減、且更擴大矣。
○壬二正明迴向二、一願離苦成善
《經》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記》願一切眾生離二死苦、成究竟善。「盡法界虛空界眾生」者、即盡真如實際心及虛空中所有眾生也。眾生欲行惡法、皆悉不成者、有二義。一者菩薩說法教化、自然不敢作惡。二者有不可思議菩薩暗中加被、令惡業不成、善業成就。反上可知、以諸惡不作故。「關閉諸惡趣門。」眾善奉行故。「開示人天涅槃正路。」「開」者開導、「示」者指示、開示眾生心中人人本有之涅槃路也。縱一時不得涅槃、亦不失人天正路。
○二發心代苦
《經》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記》普賢菩薩謂若有眾生因造惡業、我願代受其苦果、而令解脫、以至究竟成佛。此心人所難發。因無廣大心、無成佛意、故不能代苦。若欲成佛、必能度眾生而代其苦。代苦有七種義。一者「悲心好樂故」、世人往往有以情愛代苦者。菩薩以同體大悲代眾生苦。悲勝愛已可概見、況同體乎。二者「作增上緣故」、菩薩修諸苦行、破除身見、為眾生所羨慕作增上緣。如如來雪山六年苦行之類是也。三者「留惑潤生代苦」、能了生死、為度眾生不了生死是也。四者「殺惡眾生代苦」、如眾生欲作大惡、菩薩殺之。自墮免彼墮故。五者「處惡趣代苦」、如如來往劫大旱時、變為摩竭陀大魚、以肉施眾生等事是也。六者以「稱真之願代苦」、以稱真之願、潛至稱真之苦、即為代苦。七者「自他無異故代苦」。以法身同故、彼苦即我苦。然與菩薩有緣者、得菩薩代苦。又者、有可轉之業可代。其有不可轉之業、受苦不知悔改者、不能感應道交故、非菩薩不代也。
○辛三總結
《經》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記》總結無盡如上。
○戊四結益令知
《經》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記》此結十大行願利益、令善財及眾生知也。以行填願、故願得具足圓滿。未修菩薩依法修行、即可隨順趣入。未證入時、先隨順而後趣向證入。成熟約證入說。成佛善根、人人本具。理具還須事造、方得成熟、成熟即解脫也。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成就也。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華成就也。有如是利益、是故普賢菩薩呼善財曰、善男子。汝應如是知也。以善財代表無知眾生耳。
長行三科中。一正示普因已竟。
○丁二顯經勝德二、戊初校量聞經德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記》「經」即法也。顯經勝德、即是顯法勝德。法即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初兩行文所施之物也。人天最勝之樂、即五欲之樂。以爾所塵數七寶及五欲之樂、而施爾所塵數眾生。又以爾所「上妙七寶、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如上所說功德為能校量、以校聞經功德。「若復」下所校量也。以聞經功德分為百分之一分、乃至分為一優波尼沙陀分、而布施功德不及聞經功德之一分。文雖如是、義在教人以法為師耳。
○戊二顯餘眾行德二、己初總明法行略說功德
《經》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清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記》顯餘眾行德有十種、一、書寫。二、供養。三、轉施。四、聽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示。八、諷誦。九、思維。十、修習。法即十大行願。行即書寫乃至修習十行也。深信心者。信自信他。信自、即理三寶為因也。信他、即事三寶為緣也。信此十大行願之法寶、秉受於心、執持不忘、乃至書寫、超略餘行也。略說一偈、功德有如是之大。未修學此法門者。信心未生起、故難信及此教。有等不學教之人。但執佛法無多字、何用學教。妄說行持即得。此乃權實不俱。故偏於惡取空邊。所謂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有方便慧解、無方便慧縛。惡取空、即無方便慧。或往劫已學。不假學、而所行與大願符者無過。
賢首大師有十門料揀聞教利益。
一「捨教師心、巧偽誑惑」:背捨佛教、以自心為師、自誑誑他、自惑惑他。二「背教質直、苦修無益」:雖無誑惑、本色直爽。以背教故、盲修瞎鍊。三「習教不解、以求名利」:學教不解教義宗趣、故傍佛以求名利。四「逐文讀誦、直心無益」:讀而不解其義、故不得益、而得種福、然不可不求解。
前四全不可依。次五從淺至深、隨根悟入皆革凡成聖之方便。第十、一門。方為究竟。
五「讀而分解、多讀少修」:隨力隨分、少修非完全不修。故不致落過、有少許功德。六「博文約義、取義專修」:博覽三藏十二部經典、而收義甚約。知惟一心法、取意而專修之。七「得意唯修、不復尋言」:得意即修、不復討論文字。古時宗門大匠、必有得意之善根、不須聞教。如六祖大師不識字、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大悟。以上六七二門皆判入頓教之機。八「得旨稱性、依教修行」:旨即義也。義是教中之義。全法即性、不同棄教。學教即修行、即行解不二也。九「持教觀理、不滯不著」:理即真空理。持教不礙觀理、觀理不礙持教。十「理教俱融、合為一觀」:此門方為究竟、即教即理。三藏經教、是標月之指、不可執指為月。此語為執教者說、若定要教外得旨、則聞經證果者、皆誑語耶。
依前四門而行、是自害害他。依次五門修行、從淺至深、隨根性悟入。革除凡夫之心、轉為聖人之心。末後一門、方為究竟。如是修之、即等同普賢菩薩。學佛法人之病甚多。或棄教師心、而以法門誑入。或背教苦修、不得實益。或習教不解、依傍佛法、而求名利。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若只徒捏著鼻子哄眼睛、生死如何能了。有深信心者、決不自騙騙人、而得進步。既得進步、自能除障。五無間業者。「一受生無間」犯五逆罪捨此報身、不間隔時分、即受地獄果報。「二受命無間」地獄化生身受苦、死一身又化一身受苦。「三身遍無間」身稱地獄之量、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各不相礙。「四受苦無間」忽焉銅床鐵柱、忽焉鑊湯爐炭、無時間斷。「五受報無間」受地獄果報。當受一中劫(即廿增滅劫。)有此五無間業、聞此普賢十大行願功德、速能除滅。有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能消除。惡鬼遠離、則得善鬼之守護。修行之事、同是一事、而功德不等。總要有深信心。稍有虛假、即不得益、莫謂佛法不靈。
○巳二偏舉一行廣顯眾德二、庚初舉一行
《經》是故若人誦此願者。
《記》此讚歎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功德之大。以功德大故、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偈、即有無量功德。偏舉一行者。偏舉誦之一行也。背本能誦即兼受持也。
○庚二廣顯眾德三、辛初通明五果五、一增上果
《經》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記》增上果者。謂誦此行願為因、果上遇一切善惡境、皆使此行願功德增上。此果有二。一惡法不能障此行願故。行願得增曰增上。二善法能與行願之力曰增上。又誦普賢行願功德、即善法加增、是與力之增上果也。行於世間、無有障礙者。若誦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在世間修行、不為惑業苦三障所障、是不障之增上果也。
○二等流果
《經》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記》等即同類也。謂因果相等。因誦普賢行願品、故圓滿普賢菩薩所有功德、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之相。即普賢因、得普賢果也。
○三異熟果
《經》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記》異熟果者。從因感果、異時成熟、異處成熟、異性成熟也。如前生誦行願之善因。今生受報曰時異。他處誦行願之善因、此處受報曰處異。誦行願是善性、所得果是無記性、曰性異。勝族即貴族也。依佛法說。以生佛家、常為佛子、勝他種族曰勝族。
○四士用果
《經》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記》士即是人。用者力用。如農人耕種工作、所得糧食果報也。約修行說。人以修行功用、所得果報、曰士用果。破壞惡趣、遠離惡友、制伏外道、皆誦普賢行願品之力用所得果報。
○五離繫果
《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記》離繫果者、煩惱能繫縛法身慧命。今能脫離煩惱、即離繫縛也。亦誦普賢行願品之善果。
○辛二別明淨土果二、壬初顯法功能
《經》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記》謂誦普賢十大願王功德、得生淨土之果。不同偈頌、屬淨土願。十大行願是最大行願、故曰願王。人當捨壽之際、世間一切悉皆捨離。唯此願王不相捨離、一切時引導其前。臨命終時、引至極樂世界。約華藏世界言之、極樂世界、不唯在一華藏世界中、亦即在一世界種中。學華嚴經人、有不善遊華藏莊嚴世界海者、不願生極樂世界、願生華藏世界。豈不知極樂世界、仍在華藏世界正中之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中第十三層耶。娑婆在十三層。此層有十三主剎。即有十三佛剎塵數伴剎。極樂去娑婆只十萬億佛土、娑婆一個主剎、有一剎塵數伴剎。十萬億又豈在剎塵數外耶。所以要生極樂世界者有四義。一者、極樂世界即在華藏內故。二者、為令修行眾生專心一處故。漫說一華藏、即一城猶有東西等分。三者、西方阿彌陀佛、與此土眾生有緣故。四者彌陀即本師故。又者生極樂世界有四句料揀、所謂一「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如觀音菩薩之方便生、而不言何處去生。二「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如普賢菩薩之方便引、普賢願為一切佛法王子故、亦迴向極樂。三「生亦決定生、去亦決定去。」如著相念佛之愚夫愚婦、執著去生極樂、與執著生娑婆、其優劣何啻天壤。四「生亦決不生、去亦決不去。」此有二類。一者不信佛法之人、二者已悟無生忍之人、法身遍滿法界故。生即無生、去即無去。普賢菩薩勸善財及眾生、誦普賢行願品、求生極樂、方便引人離苦得樂耳。若就至極而論。法界之樂、是極樂也。一塵一毛亦法界。況一極樂世界、非法界乎。願捨我法二執不違聖教量者、其善思之乎。
○壬二別明勝果二、初亦異熟果
《經》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記》別明勝果、即修普賢行願勝因之勝果報也。報有現報、即現世果報。有生報、即來世果報。有後報、即久遠果報。此生報也、又名異熟果、如前已釋。到極樂世界、不但見阿彌陀佛、并見文殊、普賢、觀音、彌勒諸大菩薩。梵語文殊師利、此云妙吉祥。普賢菩薩行遍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觀自在菩薩證耳門圓通、解六結、越三空、獲二殊勝。梵語彌勒此云慈氏。內中有疑難處、所言疑難者、普賢菩薩引導眾生求生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為阿彌陀佛上首弟子、到極樂世界固應見也。若此土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何亦得見。以菩薩已證法身、體普遍故、相用亦遍。法身大士、無處不現身、故無處不得見。有大福報故。色相端正威嚴。性具修顯功德、悉皆得見。「其人」即誦普賢行願品之人。因誦普賢行願品功德、報終彈指之頃、即於西方蓮花化生。自見從蓮花化生已、即蒙佛授記、當來於某世界成佛。觀無量壽佛經說。西方蓮臺有九品。今略說之。上品上生生因、發三種心。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至誠心即直心、直心正念真如、即念法身佛、此一念即念遍十方三世佛矣。此即智慧心培慧、深心樂集諸善行、即培福也。迴向發願心、即大悲心。以大悲心化度眾生、即福即慧。具三心者、必生上品。復有三種眾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亦得往生上品。上品中生者、能解大乘義理、深信因果。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發菩提心、求願往生。其次受持五戒、持八戒齋、持戒迴向、生中上品。不能盡形壽持戒、而能持清淨戒一日夜者、生中中品。其或不能持戒、而能孝親仁物者。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佛國土功德、求願往生、得生中下品。其有不能持戒修行、多造惡業、臨命終時生大慚悔、遇善知識、教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生下上品。次有毀犯所受之戒、命欲終時、地獄相現、遇善知識提拔、求生極樂世界、生下中品。又次有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或有恐怖、遇善知識、教令念佛、求生之心切故、十念亦可往生下下品。此人類往生之品位。乃至畜生之中、若鸚鵡八哥、但能念佛、亦能往生。念佛法門攝及畜生。其圓融普及、非其他法門所能及。福建鼓山放生園。有一放生鵝、見念佛堂中人繞佛、彼亦於門外隨人東西繞之、口中喃喃亦念。一日鵝無病而死、置首於門限。時當酷暑、置之數日不臭、無一蠅集、人皆奇之、施主塔而葬之。大家念佛求生西方、以誦普賢行願品為助行。正助合行、決定得生極樂世界。
○二亦士用果
《經》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
《記》士用果名、已如前釋。凡菩薩得佛授記。還願經不可說長大之劫、於十方世界、行菩薩道。利益眾生、要須智慧、方能應機設化。眾生為所隨、智慧是能隨。故云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或有人云、生西方不好行菩薩道、在娑婆世界則易行。此語亦有道理。在娑婆世界若行布施、以娑婆世界眾生皆貪、故能成就施波離密。娑婆世界眾生皆犯戒、故在此土持戒則功德大。娑婆世界眾生皆剛強、故在此土行忍辱、則能成就忍波羅密。六度萬行皆好行之、然生極樂世界、縱不蒙佛授記、為一凡夫、亦具報得神通、勝過娑婆羅漢。如經云、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襟、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如是能至十方世界上求下化、又焉得不好行菩薩道乎。
○辛三究竟成佛果
《經》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記》誦普賢行願品速得成佛。但說久、不可執著定長、說不久、不可執著定短。說不久是攝受語。說久是折伏語。普賢菩薩行願廣大。願久行菩薩行。若有眾生應見佛時未嘗不現佛身、然皆幻化、無眾生相、不妨度幻化眾生。無佛相、不妨成幻化佛。「轉妙法輪」、即宏法利生、隨眾生根器而利益之。未來劫海無窮盡、而廣行利益眾生亦無窮盡。
○丁三結勸受持三、一結前勝德
《經》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
《記》結持經勝德、勸受持也。前已偏舉諷誦一行、通明五果、今略舉眾行。即書寫、供養、轉施、聽聞、披讀、受持、演說、諷誦、思惟、修習。十中舉四略六。曰受持、讀、誦、廣為演說。如此種種功德、隨有其一、唯佛與佛乃能究竟知也。眾生不知、三乘知不究竟、故曰餘無知者。
○二正明勸持
《經》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
《記》此勸善財及在會大眾。聞此願王、勿生疑心、誠心而受。聞之於耳、領納於心、受持讀誦。為化他故、又復書寫廣為人說。
○三重舉勝德
《經》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記》謂讀誦演說普賢行願品之人、仗普賢願王之力、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報、集聚一身、是自利也。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利他至究竟也。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有事有理。約事。如常說、距此十萬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名阿彌陀佛。約理。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無量光即如如智。無量壽即如如理。理智不二、依正一如、豈僅寂光涅槃四德中一樂德而已哉。理智依正皆如如不動。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常寂光即是法身。寂光土中具涅槃四德。舉一具四。凡夫有四倒。無常計常、不樂計樂、非我計我、不淨計淨。聲聞雖翻凡夫四倒、而常計無常、樂計非樂、我計非我、淨計非淨之四倒。大乘菩薩始翻聲聞四倒。成涅槃真常、真樂、真我、真淨之四德。故云生西方極樂世界。約理即得涅槃四德之樂德。縱不得涅槃四德、而能究竟出離生死、見佛聞法、悟無生已、不久必得圓滿涅槃四德也。
○丙二偈頌二、丁初標舉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記》標舉說偈儀也。「重宣」即重頌也。重頌有四義。一為後來之人得聞故。二雖聞未解、說偈令悟故。三長行文略、以偈廣之、令了解故。四為結句易受持故。觀十方之機、即是加被有緣眾生令增智慧也。
○丁二正頌三、戊初頌正示普因二、己初別頌前十門八、庚一頌禮敬諸佛
《經》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記》初二句、頌所禮敬之諸佛。豎窮橫遍也。「所有」乃心中所有亦即法界所有。心即法界故。心包太虛、大而無外、三世十方佛、皆在心中。第三句能禮相也。我乃普賢真我、揀非眾生爭人我之虛妄我。真我大公無私愈用愈廣大、真妄皆在一心公私之轉變、心無私、即清淨意。以率身口亦皆清淨矣。第四句能所周遍。「一切遍禮盡無餘」者、即一身遍禮多佛也。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身禮一佛、即成一身禮多佛。第五句能遍因。普賢行是智慧行、行遍法界、故能禮法界所有之佛以威神力即神通。後三句別顯禮相。謂多身禮多佛、即自如理智、所起之威神力。故一身能現多身。多身各各能禮多佛、又即如理智起如量智故。能現剎塵身、一一又禮剎塵佛。故有四料揀。曰一身禮一佛、多身禮一佛。一身禮多佛、多身禮多佛。由第一句隨觀智而成後三句妙境。
○庚二頌稱讚如來
《經》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記》初四句所讚、次四句能讚。初句「塵數佛」者。即無盡佛也。次句無盡塵、一一塵中亦有無盡佛。「深信」即能讚因也。有深信之智、始信塵塵之中皆有塵數佛「充滿」、而為所讚。各各佛前、以無盡音聲稱讚之。無盡聲者、三世間所有聲也。如象聲、馬聲、車聲、風聲、雨聲、說法聲。皆以智、轉為稱讚如來之聲。一一聲又出無盡妙言辭。讚佛功德盡未來劫、讚猶不盡、故曰功德海。又善修觀行者、讚一佛即讚多佛也。
○庚三頌廣修供養
《經》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記》最勝花鬘、勝過一切也。最妙華鬘、妙有華鬘也。華鬘分說、最勝妙之華、最勝妙之鬘。合說。以最勝妙華、貫穿成鬘、供養如來。佛固不用人供、但行菩薩道要成佛、必須供佛。表法、華者心華、唯心所現。又智慧華也。鬘者鬘網、智慧重重也。「香」表戒定慧香。「傘蓋」表法性理體、為大白傘蓋也。以傘蓋供佛、願佛蔭覆眾生之意。前二偈皆三句供具、末一句正供養。第三一偈表勝解深信。長行先信後解、此偈頌先解後信。眾生對于佛法、或先解後信、或先信後解、各有其義。先解後信、揀非迷信、先信後解。即是從信起解、解以成信。如華嚴經中賢首品、即先信而後解、大開圓解、有深信勝解、即信得澈底。三世佛者。過去佛久已涅槃、現在佛現座道場、未來佛九法界眾生皆是。乃至一跳蚤亦具佛性、皆未來佛、一一佛前、皆以普賢行願、普遍供養。普賢行願、彌遍法界、豎窮橫遍、無時無處不修供養。
○庚四懺除業障
《經》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縱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記》惡業極多、束廣為略、不出十惡業。無始即無頭、有二義。一者一一眾生、過去還有過去。過去還有過去、無頭可尋、故曰無始。由無始貪嗔癡惑、使身語意生諸惡業。而此惑業又依無始不貪不嗔不癡之真如、不覺妄有。既稱妄有、實無頭緒、故曰無始。此言無始妄本空。信妄本空、知真本有、即是廣大勝解深信之心。佛之所以為佛者、空本空之妄故。眾生之所以為眾生者、迷本有之真故。又者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似說無明有始。執此而言、諸佛已成佛、還有一念不覺時、如是即為謗佛。眾生無始、本來是佛、蓋約理接流之談也。有其理而無其事。為接引眾生故作是說。實因修行人初斷人我執繼斷法我執、進而斷種子習氣。斷至最後一分生相無明、即說是最初起的一個頭。又者現前一念、即是無始。猶如翳眼見空華、又如夢中所見境、皆是無始。雖無始而念念中有也。貪嗔癡若本有實有者、即無人能破、亦即無人能成佛。剋其本體、諸佛于成佛證到時、即證到本來是佛。真本有者、以無念故、不貪嗔癡。妄本空者、以有念故、有貪嗔癡。學佛法人、歇下妄念、即是正念。大家聽法要善聽。上次倓老法師講心造諸如來、即是心造諸佛。又云。及種種五蘊。即心造九法界眾生。并云。若說是真心造固然好。若說是妄心造則更好。若不善聽、必落儱侗之病。華嚴經云。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妄心修行、欲成菩提、猶如蒸沙欲作佳饌、縱經塵劫、終成熱沙、非飯本故。是故欲以妄心成佛、無有是處。然則妄心究竟能造如來否耶?須知真妄原無二心。以妄心修行、妄即變為真。以真心造業、真即變為妄。修行即修心也。心本無念、如大地本不貪而能行施。萬物土中生故。雖行施而無念。對貪說布施。又如大地被人挖幾下。或打幾下、亦無嗔。又如水之無念、湛寂澄清、印現萬物。人有念時、如水有波。然起正念修行、對治妄念、亦是起念。所謂正念者、唯念無面目之本來面目、其餘一切皆不分別、即成無分別智。貪瞋癡為造惡業之親因緣。身語意為造業之具、是增上緣。舊惡已改、新善從生、是為真懺悔也。
○庚五頌隨喜功德
《經》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記》當隨喜功德、不可隨喜罪過。四聖六凡若因若果、所有功德、皆應隨喜。如地獄眾生、一日一夜萬死萬生、絕無修生功德。而有本具佛性功德、故應隨喜也。地獄如是、況九界乎。有學是二乘因、無學是二乘果。初三句是能有功德之人、末一句是所有之功德。而普賢隨喜之也。
○庚六頌請轉法輪
《經》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記》世間燈乃佛之代名詞。佛出現于世、如大明燈、照破眾生無明黑闇。初二句是所請之佛。初句通已成之佛、二句是始成之佛。我普賢普遍十方一切處。悉皆勸請、轉妙法輪、即是請佛說法。佛法喻車輪、轉之則摧碎一切煩惱、運載一切眾生、出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也。妙法者、心法也。心能造四聖、又能造六凡。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曰妙。
○庚七頌請佛住世
《經》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記》請六即佛住世如長行已明。六即佛約事通十界。約理皆自心之佛。若心外取法、非善學佛法者。第三句請住世之時、第四句請住世之意。
○庚八合頌後三、一辛初合頌三門三、壬一總標迴向
《經》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記》合頌後三門、皆是迴向故。常隨佛學、即迴向菩提。恒順眾生、即迴向眾生。普皆迴向、即迴向真如實際。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故將所有功德善根迴向三處。雖云三處、一而三、三而一也。禮讚供養之福、及請佛住世、請轉法輪、隨喜懺悔之善根、迴向眾生、純是利他。迴向佛道、通二利、願自他皆成佛也。經文未說迴向真如實際者、因眾生及佛、皆不離真如實際故。又者迴向眾生、迴向佛道、屬隨相迴向。有眾生之相佛道之相而迴向故。迴向真如、屬離相迴向。觀經文是隨相迴向、以無隨相不顯離相故。真如實際、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故隨相不離離相。雖無生佛之相、不妨成幻化佛、度幻化眾生、故離相不離隨相。
○壬二別顯三門三、癸先頌常隨佛學
《經》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記》初合頌、合已又開、故曰別顯三門。一常隨佛學、即迴向菩提、願自他俱成佛故、普賢行、一行即一切行。即稱法性遍法界之行、故曰圓滿行。佛因地曾供養諸佛、故供佛即是學佛。廣說則禮敬乃至普皆迴向、皆是學佛。佛行普賢行而成佛故。意樂圓滿、亦通自他。通自、即普賢自心中好樂圓滿。通他、則圓滿三世諸佛心中之好樂。佛好樂利益眾生、故如說修行、攝受眾生、代眾生苦、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皆是利益眾生。亦即是隨佛心好樂而行之、而供養之。一切意樂圓滿句、屬法供養。精進勇猛學佛、則成佛甚速也。
○癸二頌恒順眾生
《經》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曾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記》恒順眾生、純是利他。順眾生即是順佛。佛心唯願利眾生故。「所有」自心所有之廣大剎、清淨剎、微妙剎、一一剎皆有眾會。「眾會」即學佛法之佛弟子。「圍繞如來者」。伴必隨主故。一一剎皆有佛、一一佛皆在菩提樹下、示成正覺、化度眾生、故當隨佛而隨順眾生。眾生所以為眾生者、憂患不離故。造業受苦、常在憂患之中、普賢化之、使離憂患、便得安樂。涅槃安樂、是究竟安樂。少離憂患、則得少法利。深離憂患、故得深法利。煩惱有粗細、煩惱是粗相、細即無明習氣。「盡無餘」者、粗細煩惱、滅之盡淨也。
○癸三廣頌前迴向二、子初別發十大願十、一受持願
《經》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記》此廣頌第十普皆迴向。長行中略說、此偈頌中廣說也。迴向與發願、別中有同、同中有異。同則發願即是迴向、迴向即是發願。別則迴向有所迴功德善根。發願但發大願、誓修善行也。約同、此偈即屬重頌。重頌迴向故。約別、此偈即屬孤起頌。別發十大願故。此皆華嚴經初歡喜地菩薩所發之願、惟次第不同耳。今受持願、即華嚴經中初地菩薩第二願。受持者、受即攝受、持即執持、攝持佛法、以便利生故。「我為菩提修行時」攝菩提也。菩提不斷故。有人繼續成佛、未來眾生亦離苦。「一切趣中成宿命」持佛法也、發菩提心故。在一切趣中受生。成宿命者。以宿通命、不忘佛法。前生學佛法、今生仍學佛法。以作二利之資。「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護佛法也。設在人道受生、願生生世世出家、護持佛法。出家屬內護、護法力大故。在家居士屬外護。若無出家內護、在家即或欲護而無所護。出家修淨戒、為護法之要點也。即隨順真如而持戒也。真如實際本無慳貪。隨順真如實際而行施。本無毀犯、隨順真如實際而持淨戒。乃至本無愚癡、隨順真如實際而修智慧。「無垢無破無穿漏」約修淨戒言。破輕戒如垢、猶可以淨。破重戒如破石、不可復合。無穿漏者、持戒如浮海人護持浮囊、不可有微塵之損傷。海喻生死苦海。唯持淨戒浮囊、能渡至涅槃彼岸。又破戒則失一切位而墮惡道。不但失比丘比丘尼位、失菩薩位、乃至人身之位亦失。佛法依戒護持。無戒則一切佛法不得立。大家對于戒法、皆要認真保持、毋令毀犯。天龍夜叉鳩槃茶下四句偈。正是受持佛法。因為普賢菩薩遇天龍、即說天龍語。乃至遇一切眾生、即說一切眾生語。即受持諸佛法輪、為眾生說也。經云。願令三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語。西方水鳥樹林皆演法音。無情說法、亦普賢願所成也。
○二修行二利願
《經》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記》修行二利願。即華嚴經十地品中初地菩薩第四願、初句「勤修清淨波羅蜜」屬行體、亦是方便、亦是妙行。十波羅蜜皆真如行體。隨順真如布施持戒、乃至圓滿智波羅蜜、故云清淨波羅蜜。真如本自清淨故。次句「恒不忘失菩提心」菩薩修諸功德、若忘失菩提心、即是魔業。何以故、不迴向菩提、即落人天富貴、而成出世魔業。我等修行、亦復如是。皆當稱性清淨、迴向佛果菩提。三句「滅除障垢無有餘」此修行之業用。布施對治貪障之垢。乃至智慧對治愚癡障垢、皆修行之用也。四句「一切妙行皆成就」此句總說也。妙行即是方便。「于諸惑業及魔境」此下四句行相、初二句法說、次二句喻說。謂於諸惑業解脫、於諸魔境解脫。破惑轉業、成出世間解脫。解脫魔境、屬世間解脫。魔境即世間道。五陰十使、魔人。不得解脫故。世間解脫。解脫粗惑則得二乘之果。出世間解脫。三乘人細惑解脫則成佛果。「猶如蓮華不著水」。喻世間解脫。如蓮花出於汙泥而不染汙泥、即不住有也。「亦如日月不住空」。喻出世間解脫。如日月遊行世間、而不住空、即不住空也。住空等同聲聞、住有等同凡夫。故菩薩不住空有。
○三成熟眾生願
《經》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記》成熟眾生願、即華嚴經初地菩薩第五願。菩薩於眾生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成熟解脫。「悉除一切惡道苦」。因果皆除也。令眾生除苦因、而後得除苦果。菩薩悲能拔苦故。「等與一切群生樂」。即慈能與樂也。菩薩對於眾生、冤親平等、各隨所樂而與其樂。好樂人天者、與以人天樂。好樂聲聞者、與以聲聞樂。至極言之。與人天小乘之樂、非佛菩薩之本懷、實願眾生由漸而入涅槃究竟之樂。接引眾生隨其所樂、暫與人天小乘之樂、待其發成佛願已、即令得涅槃之樂矣。故於十方世界常拔眾生之苦。常與眾生之樂。盡未來劫、以普賢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令圓滿菩提而後已。未來還有未來、甯有已乎哉。
○四不離願
《經》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記》不離願、即十地品初地菩薩第八願。又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不離願者、不離善友願也。菩薩發願、不離諸佛菩薩。願不離善友、即是願不離諸佛菩薩。初四句自分行、次四句勝進行。「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初地之願、即普賢菩薩之願。普賢是通名、初地是別名。德不孤、必有鄰、修道必須道伴、以助道業成就。「身口意業皆同等。」諸佛菩薩皆有神足通、是身業同等。皆平等一願、是意業同等。皆說一乘法、是口業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諸佛菩薩之行、皆智慧行。諸佛菩薩之願、皆福德願。修圓教觀行即培慧故。行六度萬行即培福故。今天念佛不妨就念佛說。諸位念法身佛、或念報身佛、或念化身佛、因無他心通、不得而知。若念的法身佛、即是修真空絕相觀、亦即是參深妙禪。以法身無相、無相之相、即是實相故、又即是如如智契如如理故。設若念報化二身之佛、即是修理事無礙觀。念妙有之佛、以妙有觀念佛、妙有即是真空。以真空觀念佛、真空即是妙有、即事即理故。又者法報化三身、一一周遍法界、即是周遍含容觀、一切萬物皆在法界內故。不惟佛一身能周遍含容。即佛之一毛孔、亦周遍含容。如是念佛、即是智慧行、以此功德迴向眾生、即是成佛之願。「所有益我善知識」下四句。即勝進行、謂益我之善知識、能令我勝進也。願於我普賢、常常生歡喜心。使我不離、故得互相親近。俗云、朋柴火焰高、修道亦復如是。應與道友常在一處。亦是以友輔仁之義也。
○五供養願
《經》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記》供養諸佛願、即初地菩薩第一願、願供勝田故。佛住世、佛為第一福田。佛不住世、僧為第一福田。初二句福田大。普賢菩薩發願、願親見活佛及諸菩薩、而供養之。第三句總、即供具大、大具多意。第四句修供養心大。五六二句正行大。供養諸佛是助行故。第七句清淨二字是因大。究竟普賢道五字、是功德大。第八句顯供之時大也。
○六利益願
《經》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記》利益願即初地菩薩第九願。又名三業不空願。以三業利益眾生、無空過也。初偈中、初三句不空因。第四一句不空果。第二偈利益時處。「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謂我普賢菩薩於三界九有之中、以所修福智利益眾生。菩薩教化眾生、即得福德。不被眾生所轉、即是智慧。菩薩自得福智、云何而言利益眾生。蓋以福智從利益眾生得。故云菩薩得福智、即利益眾生也。「定慧方便及解脫」、方便照事權智、慧照理實智、皆不離定。解脫者、終日度眾生、而無能度所度之相也。「獲諸無盡功德藏」。教化眾生、令暫見佛身、即得福藏。令暫聞佛法、即得智藏。令生淨信、則能斷惑。令眾生見佛聞法、喻如藥王樹。眾生眼根見藥王樹、則眼根清淨。乃至意根思維藥王樹、則意根清淨。又喻如摩尼珠、能令所求皆遂。「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文中說處該時、謂遍一切時處。見佛聞法、為利益眾生故。「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佛在大會圍繞中、普賢菩薩亦在其中、正是上求、故云我見。云我見是影響眾生、令其亦願見佛聞法意。恒演菩提行、正是下化。佛有機則現身說法。無機則隱。普賢菩薩稱其無盡行願、故常恒說法也。
○七轉法輪願
《經》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恒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記》轉法輪願、即初地菩薩第三願。又名攝法上首願。攝取一切佛法轉授眾生、即攝法義。上首亦為影響眾生也。「普盡十方諸剎海」、轉法輪處。「一一毛端三世海」。轉法輪時。時不離處、處不離時。故亦可云「一一毛端諸剎海」。「佛海及與國土海」、即毛端中所有依正。「我遍修行經劫海」。經劫海轉法輪也。云「修行」者、圓融說之。轉法輪即是修行、理亦得通。中四句、明能轉圓滿音。「語清淨」者、顯如來語言無障礙故。又者語言非語言、說即無說、妙有音聲、即真空故。一音具眾音、故能隨眾生意樂令得解。一音即圓音、如來一音演法、眾生隨類得解。「一一流佛辯才海」。普賢菩薩一一音中、流出佛之無盡辯才。約佛言亦得、謂一佛能流出諸彿無盡辯才、此是普賢行願。故宜作普賢解。「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三世謂轉法輪時。過去佛、過去轉法輪。現在佛、現在轉法輪。未來佛、未來轉法輪。又者、佛不被三際轉、故過去未來佛說法通三世。現在佛亦然。皆於三世中說無盡之語言也。「恒轉理趣妙法輪」。正轉法輪也。趣者趣味、又趣向也。法性理體有無窮趣味故。又者說法性理體法、令眾生趣向法性理體。故云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能攝方便也。三世諸佛所說無盡語言、所轉之妙法輪、我普賢以有甚深智故、普皆能入。能入即能轉。
○八淨土願
《經》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記》淨土願、即初地菩薩第七願。言淨土者、淨其不淨。安住佛法及眾生故。有宏法之所、即是化度眾生之所也。偈中淨土之意不顯影在第二偈中。文中多分約時、時融通故。時不離處、即時以顯淨佛國土。一念能入三世一切劫者、念劫圓融也。入即是攝。入一切劫、即是攝一切劫、攝歸於一念。時圓融、即是清淨時。土圓融、即是清淨土。清淨即空義、妙有即真空故。因為大家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於淨土義須明了。淨土有三類、一常寂光淨土。二實報淨土。三方便淨土。亦名變化淨土。實報上開自受用他受用、則有四土常者不生不滅、不受生滅、故寂而不動。光者能照為義。常寂光土、非土言土、就性義言也。土即是法性理體、為智身所依、故曰土。其實理智一如、身土不二、皆非對眼根之色相。念佛法門、三根普被。被等覺菩薩上根之機、求生淨土、即常寂光淨土。等覺菩薩豈未證寂光土、以是分證未圓故。欲圓滿證得、故須念佛求生淨土、證究竟之常寂光土。參禪雖大徹大悟、與佛所證理同、而事相差懸遠。故歷代大徹大悟祖師、尚且念佛求生西方、再證常寂光淨土。或曰、常寂光土、無處不遍。何妨就在娑婆世界證常寂光土、豈必定生西方耶?此義、前已講過、乃普賢菩薩方便引。引眾生發願、生西方、以便得證常寂光土。寂光固遍娑婆、解知也。目擊穢惡以為淨土、一時難轉。況即相見性。解時即知、不解復迷、不能於念念中解、裟婆即寂光、故普賢菩薩方便、引生西方極樂世界、即入常寂光淨土。易啟深信故。華藏世界即實報土。亦人人本具而在迷。八識未轉成智故現有漏報土。八識田中有染污種子故受染污果報。苟能轉八識成大圓鏡智、而成無漏。(無漏即無惑業) 佛能徹底翻轉有漏、而成無漏自受用報土。地上菩薩、亦分得佛自受用報土。以佛對菩薩、名他受用報土。即佛轉七識為平等性智、為彼所現、若權小及修道凡夫但得淨變化土、即佛轉五識為成所作智故。或對凡夫現染變化土亦然。吾人念佛、求生西方、即證寂光。或見報土。縱不得報土、亦可得淨變化土。第二偈、「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二句。舉正報以攝依報也。末二句佛境界即身土不二、轉識成智等境。令一切眾生得生淨土、皆佛如幻力解脫力及威力也。有淨土願者、常人佛力、為佛攝受。
○九承事願
《經》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記》承事願、即十地品中初地菩薩第六願。所言承事者。謂願入佛剎、承事諸佛故。初一偈承事處、處即國土。初二句妙有攝入重重。毛端極微、三世剎土、皆妙有故、即事事無礙真實義相。真實即真空、妙有不礙真空也。剎土無大相、毛端無小相、故三世莊嚴剎、皆在毛端中現。二句謂剎體相異、差別之相也。「十方塵剎諸毛端」句。言無量相。第一真實義相、及無量之相也。「我皆深入而嚴淨」句。四祖云准梵本、謂菩薩入嚴淨剎土故。策二偈云所承事之佛、舉未來以該過現。以未來該者。普賢願行、皆盡未來際故。末二句正承事時。謂於佛示現八相成道時、一一皆親近承事。究竟佛事示涅槃者。謂作佛事已畢。而示現涅槃。非涅槃、故云示現。此二句有無盡義。佛於正報一一毛孔中、依報一一剎塵中、示現八相成佛、故曰無盡。
○十成正覺願
《經》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循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記》成正覺願亦初地菩薩第十願。謂願與眾生同成佛道、同作佛事也。十二句有十二力。前九、明業用力。後三、結因成果。業用即成佛業用、業即用。九力中有七種業。文字應多迴互。如初一句、「速疾周遍神通力」、宜云神通力速疾遍周、即自在業也。「普門遍入大乘力」、宜云大乘力遍入普門、即示正覺業也。普門即法界門。此指成佛門言。一相具足八相、謂依解大乘之力、能普門示成正覺故。「智行普修功德力」、下三句即說實諦業、此句內德充滿、顯具說法功德。「威神普覆大慈力」句、亦顯具足說法功德、以有慈悲威神力故、令物悟實諦也。「遍淨莊嚴勝福力」、淨其不淨、嚴其不嚴。以勝福力、遍淨莊嚴依正二報、即說法所得之效果。「無著無依智慧力」。即證教化業。以己所證、教化眾生。能證之智無著、所證之理無依。法性理體為一切法所依、而不依一切法故。「定慧方便威神力」、即種種說法業也。如來一音說法、令眾生隨類各解。即定即慧之方便也。「普能積集菩提力」、即令佛種不斷業。謂願眾生皆能積集菩提、則佛種不斷。「清淨一切善業力」、即法輪復住業、謂已證到究竟。復隱實施權、以三乘法、住世利生。末後三句、結因成果。由摧滅煩惱、降伏諸魔、圓滿普賢行願、故得成佛之果。若三句各作一業、連上即成十業。即摧滅煩惱業、降伏魔冤業、普賢勝因業。上來廣頌前迴向二科文、子初別發大願竟。
○子二總結大願二、先總結十願
《經》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記》總結十願、然不次第。初句結第八淨土願。二句結第三成熟眾生願。三句結第七轉法輪願。四句結第一受持願。五句結第二修行二利願。六句結第六利益願。七句結第五供養、第九承事二願。八句結第四不離善友願。末後一偈結第十成正覺願。圓滿因成圓滿果故。
○後結歸二聖二、一偏同普賢
《經》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願身口意恒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記》結歸二聖者、結歸文殊普賢也。今先偏同普賢、迴向願與普賢菩薩同也。普賢發願、願同普賢者、普賢名通故。願同諸佛之普賢者、普賢為諸佛成佛本因故。法華重智、以文殊為長子、普賢為少男。華嚴重行、以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少男。如來子多、必有一長子。以長子為主故。法界有一真法界、有緣起法界。普賢表緣起法界、然亦不離一真法界。依一真法界而緣起故。約法界義、則長表無始義、先萬物而生故。子表無終義、成佛不捨因行故。又者即人即法、故曰表緣起法界、發願迴向善根。偈中三願、字有區別。一現說法之普賢、願智行同諸佛之普賢。二諸佛之長子普賢、願身口意三業剎土常恒清淨。故讚彼曰:「如是智慧號普賢」。末句、現說法普賢又願與彼皆同等。
○二雙同二聖
《經》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恒無倦。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記》二聖表法、別說文殊、表由解發願。普賢表依解起行。合說則文殊表智、普賢表理、理智一如。未有理外之智、亦無智外之理。皆一體故。又雙表理智一相、行願相扶。故云、具足文殊智者、必有普賢行。具普賢行者、必有文殊智。謂我普賢為遍淨普賢大行文殊大願故。為圓滿文殊普賢事業故、盡未來劫修行、而不厭倦。修行行門無量、故獲得功德無量。安住普賢行中、又安住文殊智中、故能了達一切智慧。文殊智勇猛、普賢行亦勇猛。故我迴向諸善根、迴向到文殊普賢分上。隨順文殊普賢、而修學也。
○壬三結歸迴向
《經》三世諸佛所稱讚、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記》合頌三門迴向、分三科。前二科已竟。今當第三結歸迴向。顯十大願之後。三門同是一迴向。謂上來三迴向願、為三世諸佛之所稱嘆、彌顯願之殊勝。故我普賢以所有善根迴向、為得諸佛圓滿果之普賢圓滿殊勝行也。
○辛二頌願生淨土
《經》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坐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曾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花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記》合頌後三門有二科文、初合頌三門一科已竟。今當第二科頌願生淨土。願生淨土有四義、已於長行中講之。一者、此土眾生與阿彌陀佛有緣故。二者、令眾生心有決定、俾致心一處故。三者、西方不離華藏故。四者、阿彌陀佛即毗盧遮那故。又者因為眾生於娑婆穢惡已見慣、於娑婆淨土已迷失故。執著難轉、是以普賢菩薩為引導眾生轉著、而發求生淨土之願。現值彌陀聖誕佛七之中、今講此科文、大家要注意。「願我臨欲命終時」、普賢菩薩已無我見。無我之我、即是大公無私之我、乃表大眾之意。張某認得此大我、即張某之公我。李某認得此大我、即是李某之公我。識、息、煖、三法和合成命、缺一即云死。世間人皆講求衛生、學佛法則是衛死。死得好即生得好、乃成真衛生。念佛求生淨土、有障礙則不得生。如惑障業障報障、皆障礙也。凡死於非命、或八苦交煎、皆恐怖萬狀、即是報障。縱無報障、而有業障、亦不能生淨土。業即惡業、或未完事業。致命終時心有罣礙、故曰業障。或有惑障、不明事理、正念不現前、故皆不生淨土。如五陰身亦報障所攝。貪生怕死、不求生西方、即色陰障。領納苦樂受、即受陰障。顛倒思維、即想陰障。如是遷流不停、即行陰障。了別妄境、即識陰障、皆障往生。或有軟冤家號泣呼叫、令心放不下。或強冤家、令心瞋恨。或有命債債主、或索命之無常。如是一切障礙、皆由我見執著生起、亦即惑障。故欲除障礙、先除我見執著。無我見則一切障礙皆空矣。此障當在平日除、勿待命終之時。不過臨命終時、是生死關頭、更要加功進步。此約凡夫說、平時漸漸除、命終時而頓除也。至若聲聞、雖除煩惱障、尚有所知障。菩薩雖除所知無明、還有習氣者有之。凡夫有障、即礙見阿彌陀佛。不得見佛接引。除障即得見佛、往生安樂剎土。「現前成就此大願」者、當下成就願生淨土之願也。「一切圓滿盡無餘」者、成就大願故。未斷之惑已斷、未證之真已證、未得之神通已得、圓滿無餘也。前有一比丘尼、臨命終時、我問他有何願。彼云、願轉男身、願得智慧。我說、你何不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不求男身、自然轉成男身。以極樂無女人故。不求智慧、自然有智慧、常見佛聞法故。彼首肯而終。「利樂一切眾生界」、見佛悟無生法忍、還入娑婆、而能利樂眾生故。「彼佛眾會咸清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下諸菩薩、皆是清淨海眾、謂與清淨菩薩為伴侶也。「我時於勝蓮華生」、時者命終時、即往生時也。屈伸臂頃即到蓮池、化生勝蓮華中。「親睹如來無量光」、上云面見彌陀、此云親睹如來。重言之者、前乃見佛接引、此是已生西方、親覲彌陀也。見佛即蒙佛授記、當來於某劫中某世界成佛。正法乃至像末、各若干年、此是別記。如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是為普通授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蒙佛授記、即增威力、化無數身。俱胝即億也。「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行遍法界方得成佛故。此約生報化土解釋。若約生常寂光淨土者、當另有解釋。「我時於勝蓮華生」者、我即真我、即是理智一如之涅槃真我。此我自無始劫來、在六道輪迴不減、在四聖不增、即妙不可思議之心。我時者、謂我轉識成智時、或云打破八識時。八識去後來先作主翁。破八識時、即轉成大圓鏡時。「面見彼佛」、即見自性佛也。彼者彼岸、明自心即登彼岸見自性佛。住常寂光土、法性身住法性土、何以云往。背覺合塵是往外故。背塵合覺即往內故。生即顯也。顯即生也。願生極樂世界、即願見自性。願見佛、即願見自心。自性恒沙淨德圓滿、即能利樂眾生。「彼佛」即心王。心王清淨、心所亦清淨。心所即心中所起之念。心所有善有惡、今以善心所合清淨心王。「親睹如來」者、轉識成智、即見自心故。而無能睹所睹、以能睹是即識之智、所睹乃即智之理也。「現前授我菩提記」者、自己承當、必定作佛、授自心記也。「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者、自承當授記、即是得體。理雖頓悟事須漸除故。「化身無數」利樂眾生者、法身無相、無所不相故、隨類化身、人非人身、無身不化、此約生常寂光土言也。此土不離報化。寂光理也、報化事也、理不礙事故。
○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經》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記》「乃至」超略之詞。前無文而超略者、因無盡義多故。如華嚴三十四、法界涅槃界等十無盡、略說此五。故曰「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皆反顯無盡義。以皆無盡故、我之大願亦無有盡。
○戊二頌顯經勝德二、己一頌校量聞經益二、一能校
《經》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記》此顯普賢十大行願品功德殊勝。校量聞經益、有二科。今當能校一科十方世界有無邊剎土、以若是眾寶莊嚴供佛、又以最勝安樂施諸天人、即上供下施也。「經一切剎塵劫」者、不惟供具多無盡、供時亦無盡也。
○二所校
《經》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記》上來眾寶之供固大。設若有人、聞此願王、能生信心、渴仰心、用求菩提。所獲功德、勝過以眾寶經剎塵劫供養如來、並施天人之功德。依此經所言、此單約布施一行。校量聞經功德、則我等今日講說聽聞此經功德、豈非無量無邊。然有揀別處、聞經有獲大功德者、有獲小功德者、甚至無有功德、且招罪愆者。以有等眾生聞經、不惟不信、而又疑惑輕慢生謗者、故無功德而有罪過。是故聞經須具三慧。具聞慧者、聞經則身心踴躍歡喜、忘卻身心世界。以能解其所不解、故生歡喜也。已具聞慧、則應起思慧。學而不思則罔、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三隅者、舉一聞慧以推思修、或舉一施以推萬行、能推即是具有思慧。具思慧復應起理事二行、以解而不行、仍易打失故。理事二行即真俗二諦行也。若具足三慧當來必得成佛。渴仰者、心有一分渴仰、即得一分功德。有十分渴仰、即得十分功德。大家聞而能解、務必要修二行、以求菩提。
○己二通頌顯眾行益二、先通頌五果五、一增上果
《經》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記》眾行即一書寫、二供養、三轉施、四聽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示、八諷誦、九思維、十修習。此科謂對於行願品誦之一行所得之果、以顯一行如是獲益、九行皆然。先通頌五果、今當第一增上果、即誦普賢行願品為因。所得之果、又能增上行願。增上有二、初二句惡法不障、行願即增上、乃反動力之增上。惡法不能障、而使善法得增長。後二句善法能助普賢行願力增上。惡知識即毀謗佛法之人。遠離有二義、一者善惡相違、猶冰炭不同爐。又者誦普賢行願品智慧深故。知如幻如化、在塵不染、即是遠離惡知識。反假惡知識為善法增上緣。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中除己一人、其餘二人、皆善可法、皆惡可戒、或一善一惡、則一法一戒、故皆我師也。惡知識皆惡行之因緣。離惡因緣、必離惡果。「速見如來無量光」者。誦普賢行願品人、功行深淺不等。故有生化土者、見化身彌陀。有生報土者、見報身彌陀。有證寂光土者、見法身。即是見自他不二之法性佛。末句具普賢願即圓滿因當得圓滿果矣。
○二等流果
《經》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記》等流果者、如是因如是果。因果相等、同一流類也。最勝壽命是法身。誦普賢行願品、得證清淨妙法身。法身無始無終。即或不得法身、如西方人天凡夫、亦是無量壽。又以修普賢行願、不虛度時、故名善得勝壽命。善來人中生者、謂此人不空來人中一遭也。不久成就普賢菩薩行、皆等流果也。
○三離繫果
《經》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記》繫者繫縛苦集二諦、繫縛眾生於生死海中。誦普賢行願品、則離苦集二諦繫縛、曰離繫果。往昔由無智慧、故造五逆之因、而感五無間之果。又者出家比丘戒有五篇。隨犯一篇中一條、亦墮無間、而名同義別。誦此普賢行願品、即速能消滅五無間罪惡。
○四異熟果
《經》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
《記》異熟之義、長行已講。即時異、處異、性異。過去誦普賢行願品、現生得果報、曰時異。前生誦普賢行願處、與今生得果處不同、曰處異。前誦普賢行願品是善性、今得果報屬無記性、曰性異。如佛生望族、是族姓圓滿。生王種、是種類圓滿。佛下生成佛、即是生於望族王種。佛身有紫摩金色、即容色圓滿。有世二相、八十種好、即相好圓滿。佛為一切智慧人、即智慧圓滿。皆得力於普賢行願也。
○五士用果
《經》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記》士約人、用約作用。好作用故得好果報。如種田者、得收穫果報。修行者、得降魔乃至成佛果報。誦普賢行願品菩薩、是降魔之人。一切魔王外道所不能摧。果上堪受三界之供養也。
○後頌究竟果
《經》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記》此一頌別頌究竟果。究竟果即成佛果也。「速詣」者、謂誦普賢行願品人、成佛極速也。「坐已」者如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一坐、發願若不成佛誓不起坐。故能降伏魔軍、示成正覺、八相成道。文舉三相、該攝八相。「含識」即含有知識一切眾生也。有知識故有分別、為之說法則可轉識成智。「普利」者、任何種類眾生、能聞佛法、無不得利益也。
○戊三頌結勸受持三、一結前諸行
《經》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記》結前諸行、即結書寫等十行。披讀者於文義難記則披其義、便記憶故。諷誦者、讀文熟已、背本能誦故。受持者、領受於心、執持不忘也。上三屬自利、演說行屬利他。十行隨行一行所得果報、唯佛能知。不惟三乘人不能知、乃至等覺菩薩、亦不能究竟知。惟佛與佛、乃能究竟知之。證明此人決定獲勝菩提之果。獲勝菩提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大智慧果。
○二重顯勝益
《經》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記》重顯者、前乃結諸行勝益、此則重顯讀誦一行勝益。謂誦普賢行願品功德、無窮無盡。我今說其少分。一念所修功德善根能令一切功德善法悉皆圓滿。能令一切眾生出世清淨願、悉皆成熟。
○三結成迴向
《經》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記》前之迴向、合而又分、分而又合。今又結成迴向者、前乃普賢迴向、此是個人之迴向。誰誦此行願品、即屬誰之迴向。「我此普賢」、普賢二字指過去普賢、即一切諸佛之因也。「我」字即是現今之普賢、先覺覺後覺、後覺學先覺故。「無邊勝福皆迴向」者。行是因、福是果、行大故福大。菩薩所作福德、皆不貪著。以此迴向、願沉溺生死之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安樂之剎。
○乙二結說讚善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踊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
《記》結說讚善者。結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說此行願品已。善財童子及一切菩薩聞之、踊躍歡喜。結集者、義取如來讚曰、善哉善哉。義取者非實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