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佛法世間法無有雜亂,亦無差別。
——《華嚴經•十行品》
一說到佛法,很多人就會敬而遠之,總覺得佛法是神秘、玄妙的東西。其實佛法並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哲學思想,佛法就是一種極為樸素的生活智慧。所謂“一切世間微妙善語皆是佛法”,佛法其實是極簡單甚至細微的,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對於佛法我們不要敬而遠之,而應當敬而近之。
上學的時候讀過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叫東郭子的人向莊子請教“道”在哪裏。
莊子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東西無所不在呀。”
東郭子就說:“那您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些啊?”
莊子說:“在螞蟻洞裏好了。”
東郭子很不高興,就說:“道是很高尚的東西,怎么會在螞蟻洞這種卑微的地方呢?”
然後莊子又說:“那就在田間雜草叢裏吧!”
東郭子愈發不解:“怎么越說越低賤了?”
莊子又說:“磚頭瓦片中也有哦。”
東郭子有點兒生氣,說:“這也太不像話了吧!”
莊子又說:“屎尿中也有的。”
驚得東郭子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莊子見狀,微微一笑:“東郭子先生,別那么驚恐。你的問題本來就沒有問到點子上,所以才會迷惑不解。你要求道,不要只是在某一事物裏尋找,萬事萬物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脫離道。‘至道’是這樣,最偉大的言論也是這樣。世間萬物、各種言論以及‘道’遍及天地之間,存在於每個角落,它們雖名稱各異而本質卻是相同的,都遵循同一個自然法則。”
說到這裏,我想大家對於“道”的認識也就比較明了了,就是說“道”實際上就隱藏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之中,關鍵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去思考,去領悟。佛法也是一樣,不在生活之外,只在生活之中,做“人”就是修“佛”,佛法就是活法。
有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裏采擷鮮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她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禪師從佛堂出來。禪師非常欣喜地說道:“你每天都這么虔誠地來以鮮花供佛,依經典的記載,常以鮮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信徒非常高興地回答道:“這是應該的。我每天來寺院送花拜佛時,都覺得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一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我是一個家庭主婦,怎樣才能在喧囂的塵世間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禪師答道:“你以鮮花獻佛,相信你對花草總有一些認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無非就是每天換水,並且在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花梗在水裏容易腐爛,腐爛之後水分不易吸收,就容易凋謝!”
禪師道:“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像瓶裏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改變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保持長久的清靜。”
信徒聽後,非常興奮地說道:“謝謝禪師的明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鍾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
禪師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博跳動就是鍾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到寺院中生活呢?”
信徒當下大悟。
修行悟道其實和養花是一樣的道理。保持鮮花新鮮美麗需要不斷地換水、修剪,保持心靈的清靜需要用善的感念洗滌心靈,並時時清除頭腦中惡的念頭。
佛法其實是種活法,它不在佛經上,也不在寺廟裏,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裏,吃飯、睡覺、養花、喂魚無一不有佛法,從你的呼吸、脈搏,到身體的一言一行,所有的生活瑣屑都可以融入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