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茁壯。
——禪語
外科醫生阿費烈德在解剖屍體時有一個奇怪的發現,那就是:人們患病的器官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千瘡百孔,恰恰相反,正是由於和疾病的抗爭,這些器官為了抵禦病變,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它們的機能比正常的器官要強。
他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了這一點的。起初,阿費烈德也認為患病的器官一定變得很糟糕,但是,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個患病的腎時,他驚奇地發現那個腎要比正常的大,甚至另外一個也是大得超乎尋常。一開始,阿費烈德把這看作是一個個別現象。但是,在他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那些患病的心髒、肺等幾乎所有的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也就是說,一個心髒病人的心髒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虛弱,它甚至比我們每一個正常人的心髒要大,機能更強。
阿費烈德就這一發現撰寫了一篇很有影響力的論文。他在論文中指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搏鬥而使其功能不斷增強。如果人體有兩個相同的器官,一個死亡後,另一個會承擔起全部的責任,這樣的努力使得健全的器官變得更加強大。
除了人體的器官如此以外,阿費烈德還發現,在不同人群中間,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他在給美術學院的學生治病時發現,這些學生的視力大不如正常人的視力,有些甚至是色盲。阿費烈德把這一現象看作是病理現象在社會現實中的重複,從而大膽預測同樣的思維模式可以延伸到更廣泛的層次上。
為了驗證自己的預測,阿費烈德進行了廣泛的調研,結果又一次證實了他預測的准確性。他在對藝術院校教授的調研中發現,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藝術之路,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響。普通人所認為的缺陷並沒有阻礙他們,反而促進了他們的藝術追求。阿費烈德稱之為“跨欄定律”,他認為橫在人們面前的欄杆越高,人才會跳得越高。
這個定律很好地解釋了盲人的聽覺、嗅覺、觸覺比常人靈敏的原因,而失去雙臂的人之所以能夠更好地掌握平衡也恰恰是同樣的理由。
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武藝的人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用“威震武林”四個字來形容這位武學大師的腿腳功夫,實在是恰當至極。可是現實真如人們經常說的那樣“命運弄人”。在一次上山采藥的時候,武學大師不小心踩空懸崖,雖然命是保住了,但是雙腿卻齊刷刷地摔斷了!一向以腿腳功夫威震武林的武學大師此時連站立和行走都成了問題,過去迅猛無敵的快腿,此時只留下一雙空空的褲管。
等到武術大師從昏迷中徹底清醒過來時,弟子們幾乎不敢告訴他這個慘痛的消息,他們甚至不敢想象師父看到一雙空褲管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可是當大師看到一雙空褲管時,他沒有像弟子們想象的那樣慌亂,更沒有捶胸頓足地表達自己的痛苦和抱怨命運的不公。他讓弟子把自己扶起來,平靜地吃下一些飯菜,然後就像過去一樣坐在那裏練習內功了。練習完內功,看著一臉茫然的弟子們,武術大師說道:“我想說兩件事:第一,以後你們誰還想練腿腳功夫,我還會像以前一樣認真教導,只不過很難再親自示范了;第二,從今天起我要練習臂掌部的功夫,我相信自己不會因為失去雙腿而變成廢人,你們也不必因為師父失去雙腿而放棄武學上的修煉。”
幾年以後,這位武學大師以其出色的掌上功夫贏得了更多人的敬仰。當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看到他失去雙腿而流淚歎息時,這位武學大師微笑著對老友說:“我把過去的一切都扔掉了,所以能輕輕松松地生活、練武,可是你怎么還讓幾年前的痛苦擾亂久別重逢的興致呢?”
身體上的缺陷並不是我們成功的障礙,正如哲人所說:上帝在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也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失去的業已失去,耿耿於懷也無濟於事。人生就是這樣無常,千萬不要讓昨天的挫折,毀了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