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感悟生命
不要抱怨生活對你不公平,因為生活是由你一手創造的,猶如一張白紙,點綴好壞由你決定。
生命如懸絲,來去自如,甚至連一絲微風都算不上,所以不必要太過於執著。
感謝生命給我的痛苦和磨難,因為每一分痛苦背後,都說明我前進了!
生命有時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當它充分發揮出光明、純潔、高尚、真誠時;有時又是一種痛苦的煎熬,當它充分發揮出黑暗、齷齪、卑鄙、虛偽時,生命似乎在這兩種情況下永遠延伸著,每一刻都要我們審視自己,該如何去抉擇。
湛空法師《湛空法師開示》
大珠慧海禪師參拜馬祖。祖問:“來這裏幹什么?”慧海禪師曰:“來求佛法。”祖曰:“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么佛法,自家寶藏拋棄不顧,到處亂跑做什么?”慧海禪師問:“哪個是我的寶藏呢?”祖曰:“現在問我的就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為什么還要到外面去求呢?”慧海禪師在馬祖的開示之下,當下認識到自己。後來有人問慧海禪師如何是佛?他就回答說:“清淡對面,非佛而誰。”又如靈訓禪師參歸宗。靈訓問:“如何是佛?”歸宗禪師說:“我告訴你,恐怕不相信。”靈訓說:“大和尚的開示,我豈敢不信?”歸宗禪師說:“你就是。”如何是佛?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真正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的佛性。
佛性雖然不是我們見聞覺知的妄識,但也沒離開見聞覺知。雲門禪師說:“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我們認識自己,要從能見能聞的作用中去直接承擔,但不可住著於見聞之相。
不落於思維是認識自己。思維往往是名言概念的延續,是前塵影事的重現。一旦落於思維分別,住著於是非得失的糾纏中,我們就會迷失自己的本性。臨濟禪師上堂開示道:“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未證者看看。”時有僧相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床一把抓住他說:“道道。”這位僧人想了一下,師便放開手說:“無位真人是什么幹屎橛。”又如六祖接引惠明的公案。
六祖從五祖處得了衣缽後南行而去,惠明從後面追上,六祖將衣缽放在石上,惠明拿不動,於是說:“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六祖說:“汝既為法來,可放下萬緣,不要有任何念頭。”又說:“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認識到自己。這兩則公案都是告訴我們,要離開通常的思維分辨才能認識自己。
明心見性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要從心性中去認識,心指我們現前的心念,這個心念是虛妄不實的,是生滅變化的,但透過生滅變化的表面,還有不生不滅的心體。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明了心的虛妄性,不被它的變化所迷惑,從中進一步見到自己清淨的心性和真正的生命。
濟群法師《濟群法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