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做人態度是,和人相處要能溝通往來,不可各自為政,多人在一起應要彼此互相學習。我有“四互與四學”要大家實行,這“四互”是——
一、 互通:我一向提倡集體創作,在同一屋簷下,吃同一鍋飯,要能互通往來,互相問好,互通資訊,互通友誼。一個人的信心、修養、學識、能力,外表是看不出來,也不會知道。如果對周遭的人、事、物都不知道,不就成了隱士了嗎?任何事都要從心裡去知道,若不知道則要想辦法去了解——互通了知。心如流水、空氣、音聲、香氣到處流暢,才會有“世界”。
二、 互助:若有活動,各單位要彼此互相支援協助,不可有“自掃門前雪”的觀念,不管是主機或小螺絲釘,彼此都是一體的,短視的不接納、不包容、自我排斥,如何做事?
三、 互讚:“要能佛法興,除非僧贊僧”,尤其是晚輩者對長輩要多讚歎,對倫理觀念要加強,這種讚歎要從內心發出,才會有學習的意願。四、 互敬:看到別人有一點好處就要起恭敬心,自己不如、自己不能、自己不知、自己做不到,就要更加恭敬別人。車子沒有油了,就開不動,希望大家今後要互相加油。對長輩、信徒、義工、同事都要心存恭敬,才不會變成“無根”之人。一個人沒有根,東飄西蕩之下,最後會迷失自己,成為沒有方向的人。
“四學”是——
一、 學講:“講”很重要,但要講出有思想、有創見、有佛法、有見解的話,善講者還能“觀機逗教”、“契理契機”,且能圓融。
二、 學做:“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空談無用,講了要能做到,尤其是佛門四十八單職事,樣樣都要學,每項都要“能”、都要“行”。但是初學者不要貪多,要學又要貪多,最後可能樣樣都學不好,得不償失。
三、 學慈: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要學習慈悲、微笑、講好話,替人解決困難。一個人任何東西都可以失去,但絕不能失去慈悲。有慈悲,就有佛法,故要用心去學習慈悲。
四、 學改:衣服太大了不合身要改,佈置不如法要改,飯菜做不好要改進,樹木盆栽在細小時,就要用心修剪整形,否則長大長粗就調伏不了。明知自己有缺失而不改,依然故我,則永遠不會進步,能改者必然進步神速。要“安於本座”,在一行而能樂一行,永遠不嫌棄任何一種工作。要改心、改性格、改習性,把不好的統統改了,年輕時不改,到年長時定型了就改不了。
除此“四互與四學”,更要做到——
一、 不苦惱不煩惱:任何事只要歡喜、快樂,有“難遭難遇”的想法就不會有苦惱煩惱。出家就要與苦惱絕緣,與煩惱作戰,凡事要謙虛,要低頭,要多請教別人,要“知苦惱”才不會有苦惱。
二、 不比較不計較:比較就會有分別,計較易起煩惱心,希望大家都是大德,做人方面要憨厚一點,心量不要太小,心思花在比較計較上,道念怎能成長呢?
三、 不推諉不怨恨:稍遇挫折,對常住、同事就不滿意、怨怪,彼此不往來,彼此不溝通,事情怎能辦得圓滿呢?
在團體中彼此關係都非常密切,能做到凡事不推諉不怨恨,才能從中得到法喜。學佛要知緣起,這就是最現成的因緣法呀!不把握當下的佛法,不在生活中修行,又怎麼能夠圓滿人格呢?
四、 不懶惰不懈怠:在佛光山道場辦道,如運動場上的接力賽,久了自然可以看出誰有耐力?誰經得起考驗?只要有戰鬥精神,路遙能知馬力。一個人寧可笨一點,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地跑完全程,也不要成為聰明的投機分子。能投一時之機,不能結永恆之果,千萬不要忘了,努力的過程就是一種“結果”,沒有流汗的過程,就算甜美的果子擺在眼前,也體會不出果子的美好。